收藏 分销(赏)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01319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6章第16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双鸭山月考)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从图中推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是2029岁年龄段人口,该年龄段人口的子女年龄段在04岁,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答案:1.D2.A(2022长安一中、西安中学等一模)读

2、2021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完成34题。3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由于和子女团聚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4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解析:第3题,中国与美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纵坐标不同,10岁儿童的迁移量并不相当;我国农村人口多,婚育年龄较早,从而导致人口迁移峰值提前;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目的是养老。第4

3、题,读图可知,我国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且该部分人口由于经济缘由又向城市迁移,因而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答案:3.B4.A(2022咸阳模拟)下图为“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57题。5由图可知()A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C20世纪80年月以来,人口始终迁往东南D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化6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东移,最可能缘由是()A京津冀都市圈的崌起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长三角经济快速进展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7引起人口迁移最重要的缘由是()A经济水平差异 B交通、通信进展

4、C国家政策 D技术水平凹凸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人口迁出重心位移小于人口迁入重心位移,A项错误;迁移重心的位移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B项错误;1990年以前,人口重心总体向北迁移,1990年之后,人口重心向南移,故C项错误;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化,D项正确。第6题,由图可知,20002005年我国人口在30N处主要由西部向东部迁移,依据经纬度可推断该迁移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人口向长三角地区迁移,主要缘由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进展快速,对人口吸引力大,C项正确。第7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中部地区向东部迁移,主要缘由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即区域经济进展水平差异

5、大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交通通信进展、国家政策、技术水平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小。答案:5.D6.C7.A(2022云南省名校统考)寒假,王教授回老家过年。在其家乡(县城)某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状况如下表。据此回答89题。日期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车流量(辆/小时)本省鄂沪苏粤其他腊月二十9051103500腊月三十5015257219008.从表中信息,可以确定()A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B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常少C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D统计时段,车辆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9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结合材料可以推想,王教授的老家可能

6、是()A安徽 B云南 C新疆 D广东解析:第8题,腊月三十有更多的外地车辆,很明显是有大量在外人员回家过年,也说明当地经济欠发达,人口迁移以外迁为主。大年三十,本省车辆和平常数量相当;和腊月二十相比,腊月三十车辆数量剧增、外地车辆数量占比剧增。第9题,由于迁移中间阻力的作用,该地应当离鄂、沪较近,离粤较远,且经济进展水平相对较低。答案:8.D9.A(2022济南调研)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下图为“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呈正相关关系B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

7、完全呈负相关关系C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甲省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幅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缘由可能是()A老龄化趋势明显 B年轻劳动力人口数削减C人口诞生率下降 D老年人口数量削减解析:第10题,从图中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曲线变化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呈正相关,A项错误;同理B项错误;甲省的少儿抚养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错误;甲省老人抚养比上升较全国快,D项正确。第11题,由人口抚养比的定义可知,老龄化明显会导致抚养比上升,A项错误;年轻劳动力人口削减会导致抚养比上升,B项错误;人口诞生率下降,导致少儿抚养比下降,会使总抚养比下降,C项正确;该时段我

8、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D项错误。答案:10.D11.C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2022山东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6.29%4.38%1.91%材料2: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成都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是四川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今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四川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很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预备在四川建厂。(1)依据表中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14分)(2)分析富士康公司从

9、深圳向四川转移的主要缘由。(14分)解析:(1)014岁人口是后备劳动力资源、1564岁人口是现在的劳动力资源、65岁以上人口是需要赡养的人口,则这些人口的比重变化会带来相关问题。(2)劳动密集型工厂的转移主要是考虑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答案:(1)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目前就业压力大;养老负担重。(2)深圳劳动力价格上升;四川劳动力充分,价格低。13(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在当前国际移民大潮中,我国海外移民呈扩大趋势,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体,目前移民人数已达3 500万人,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材料2: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连续推

10、动人才强国战略,鼓舞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乐观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1)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淌的基本方向是什么?(8分)(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10分)(3)面对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的现状,我国为什么要鼓舞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10分)解析:经济因素是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方向总体上是从较落后地区迁移到较发达地区。答案:(1)由进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2)我国是进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经济进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

11、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诞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峻,劳动力短缺日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在确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进展产生不利影响。而鼓舞和引导其回国工作会对我国的社会进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月和90年月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月和80年月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削减C人口自

12、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削减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 D德国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示意图,然后由不同的人口年变化率推知该城市的人口变动状况。第1题,比较20世纪80年月和90年月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照旧在增加,因此排解A、B两项;90年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月略有增加,所以C错;与80年月相比,该城市90年月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削减,故D项正确。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月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

13、大的吸引力,由此可推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故排解C、D两项;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故排解B项。答案:1.D2.A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学校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

14、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解析:选C。从表及题干信息中知,该特大城市人口以低等学历迁入为主;因此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A项不正确;人口迁入为主,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大,B项不正确;外来迁入人口增多,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进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加速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故D项错误。4为了社会和谐进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老师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解析:选B。该特大城市外来人口中青年较多,少年儿童迁入也较多,市郊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为主,从社会和谐进展角度来看,需要增加中小幼老师,为年轻父母解

15、除后顾之忧,因此选择B项。(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学问,完成56题。5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从图中精确地把握迁出和迁入人口比重的数值。第5题,依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

16、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项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项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一般来说,经济更加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项错误。第6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

17、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项正确。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答案:5.C6.B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状况图”(下图),结合所学学问,完成78题。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 B安徽C湖南 D河

18、南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8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7.D8.A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911题。9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淌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削减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

19、增长率上升10毁灭该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中、西部进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生育观念转变C地区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较少11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第9题,留意2010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较2000年增加了11 700万人,故人口流淌规模扩大。第10题,材料中特殊提到东部沿海人口比重上升,则中、西部人口比重下降,说明经济水平影响人口迁移。第11题,绝大部分流淌人口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则会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人口流淌数量变化并没有转变我国人口总数量,所以A、C、D三个选项不是人口流淌带来的影响。答案

20、:9.A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进展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并分析其乐观意义。由图1可知:_。由图2可知:_答案: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进展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

21、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其次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13(32分)(2022成都诊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训练成为全社会格外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毁灭“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状况。(6分)(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缘由是什么?(6分)(3)四川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6分)(4)人口流淌对流出地有什么影

22、响?(6分)(5)近年来,很多农夫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应如何吸取这些劳动力?(8分)答案:(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是由大量民工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3)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进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4)促进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沟通;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冲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也因此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5)给出优待政

23、策,让返乡民工自主创业;进展当地经济,吸取返乡民工参与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夫工。(言之有理即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双鸭山月考)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从图中推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是2029岁年龄段人口,该年龄段人

24、口的子女年龄段在04岁,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答案:1.D2.A(2022长安一中、西安中学等一模)读2021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完成34题。3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由于和子女团聚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4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解析:第3题,中国与美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纵坐标不同,10岁儿童的迁移量并不相当;我国农村人口多,婚育年龄较

25、早,从而导致人口迁移峰值提前;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目的是养老。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且该部分人口由于经济缘由又向城市迁移,因而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答案:3.B4.A(2022咸阳模拟)下图为“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57题。5由图可知()A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C20世纪80年月以来,人口始终迁往东南D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化6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东移,最可能缘由是()A京津冀都市圈的崌起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长三角

26、经济快速进展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7引起人口迁移最重要的缘由是()A经济水平差异 B交通、通信进展C国家政策 D技术水平凹凸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人口迁出重心位移小于人口迁入重心位移,A项错误;迁移重心的位移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B项错误;1990年以前,人口重心总体向北迁移,1990年之后,人口重心向南移,故C项错误;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化,D项正确。第6题,由图可知,20002005年我国人口在30N处主要由西部向东部迁移,依据经纬度可推断该迁移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人口向长三角地区迁移,主要缘由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进展快速,对人口吸引力大,C项正确。第7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

27、迁移主要是由中部地区向东部迁移,主要缘由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即区域经济进展水平差异大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交通通信进展、国家政策、技术水平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小。答案:5.D6.C7.A(2022云南省名校统考)寒假,王教授回老家过年。在其家乡(县城)某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状况如下表。据此回答89题。日期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车流量(辆/小时)本省鄂沪苏粤其他腊月二十9051103500腊月三十5015257219008.从表中信息,可以确定()A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B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常少C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D统计时段,车辆

28、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9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结合材料可以推想,王教授的老家可能是()A安徽 B云南 C新疆 D广东解析:第8题,腊月三十有更多的外地车辆,很明显是有大量在外人员回家过年,也说明当地经济欠发达,人口迁移以外迁为主。大年三十,本省车辆和平常数量相当;和腊月二十相比,腊月三十车辆数量剧增、外地车辆数量占比剧增。第9题,由于迁移中间阻力的作用,该地应当离鄂、沪较近,离粤较远,且经济进展水平相对较低。答案:8.D9.A(2022济南调研)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单位:%)。下图为“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

29、题。10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完全呈正相关关系B总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完全呈负相关关系C甲省的少儿抚养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甲省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幅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我国总抚养比有下降趋势,其形成缘由可能是()A老龄化趋势明显 B年轻劳动力人口数削减C人口诞生率下降 D老年人口数量削减解析:第10题,从图中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曲线变化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呈正相关,A项错误;同理B项错误;甲省的少儿抚养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错误;甲省老人抚养比上升较全国快,D项正确。第11题,由人口抚养比的定义可知,老龄化明显会导致抚养比上升,A项错误;年轻劳动力人口削减会

30、导致抚养比上升,B项错误;人口诞生率下降,导致少儿抚养比下降,会使总抚养比下降,C项正确;该时段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D项错误。答案:10.D11.C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2022山东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6.29%4.38%1.91%材料2: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成都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是四川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今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四川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很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预备在

31、四川建厂。(1)依据表中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14分)(2)分析富士康公司从深圳向四川转移的主要缘由。(14分)解析:(1)014岁人口是后备劳动力资源、1564岁人口是现在的劳动力资源、65岁以上人口是需要赡养的人口,则这些人口的比重变化会带来相关问题。(2)劳动密集型工厂的转移主要是考虑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答案:(1)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目前就业压力大;养老负担重。(2)深圳劳动力价格上升;四川劳动力充分,价格低。13(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在当前国际移民大潮中,我国海外移民呈扩大趋势,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体,目前移民人数已达3 500万人,其中

32、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材料2: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连续推动人才强国战略,鼓舞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乐观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1)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淌的基本方向是什么?(8分)(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10分)(3)面对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的现状,我国为什么要鼓舞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10分)解析:经济因素是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方向总体上是从较落后地区迁移到较发达地区。答案:(1)由进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2)我国是进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

33、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经济进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诞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峻,劳动力短缺日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在确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进展产生不利影响。而鼓舞和引导其回国工作会对我国的社会进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月和90年月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

34、此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月和80年月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削减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削减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 D德国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示意图,然后由不同的人口年变化率推知该城市的人口变动状况。第1题,比较20世纪80年月和90年月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照旧在增加,因此排解A、B两项;90年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月略有增加,所以C错;与80年月相比,该城市90年月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削减,故D项正确。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

35、,且90年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月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推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故排解C、D两项;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故排解B项。答案:1.D2.A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学校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年龄段(岁)迁出人数(人)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3.上表反

36、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解析:选C。从表及题干信息中知,该特大城市人口以低等学历迁入为主;因此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A项不正确;人口迁入为主,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大,B项不正确;外来迁入人口增多,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进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加速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故D项错误。4为了社会和谐进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老师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解析:选B。该特大城市外来人口中青年较多,少年儿

37、童迁入也较多,市郊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为主,从社会和谐进展角度来看,需要增加中小幼老师,为年轻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因此选择B项。(202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学问,完成56题。5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从图中精

38、确地把握迁出和迁入人口比重的数值。第5题,依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项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项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一般来说,经济更加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项错误。第6题,目前

39、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项正确。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答案:5.C6.B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状况图”(下图),结合所学学问,完成78题。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

40、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 B安徽C湖南 D河南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8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7.D8.A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911题。9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

41、我国人口流淌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削减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0毁灭该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中、西部进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生育观念转变C地区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较少11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第9题,留意2010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较2000年增加了11 700万人,故人口流淌规模扩大。第10题,材料中特殊提到东部沿海人口比重上升,则中、西部人口比重下降,说明经济水平影响人口迁移。第11题,绝大部分流淌人口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则会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人口流淌数量变化并没有转变我国人口总数量,所以A、C、D三个选项不是人口流淌带来的影响。答案:9.A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进展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并分析其乐观意义。由图1可知:_。由图2可知:_答案: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进展从外来人口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