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__推动石津灌区高质量发展_薛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011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__推动石津灌区高质量发展_薛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__推动石津灌区高质量发展_薛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 利 改 革水 利 改 革薛雨收稿日期:2023-01-15作者简介:薛雨,男,汉族,河北省水务中心石津灌区事务中心,综合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动石津灌区高质量发展2019 年以来,石津灌区事务中心在河北省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北省水务中心党委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决策部署,中心党委积极谋划,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了为期 3年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改造,2021 年经省水利厅验收,获得较好评价。目前,石津灌区事务中心规章制度健全,工作运行规范,设备运行良好,职工幸福感提升。1.

2、基本情况河北省石津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是以南水北调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生活、工业、生态和环境供水及水力发电功能的综合型灌区。南水北调供水范围为石家庄、衡水、沧州、邢台的 25个县(市、区)36 个供水目标,设计年引水量 10.5 亿 m3,渠首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田庄分水口;同时,向农业灌溉、河湖生态和环境用水等提供水源保障。农业灌溉范围为石家庄、衡水、邢台、辛集 市 的 14 个 县(市、区),控 制 面 积4144km2,耕地面积 435 万亩,设计灌溉面积 200 万亩,年取水量 5.96 亿 m3,引水点为岗南、黄壁庄水库。2.开展情况根据水利部 2019 年 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

3、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和省水利厅工作部署,灌区党委按照分类分项、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2.1建立健全机构,明确创建目标中心党委高度重视,成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组织学习、广泛宣传,深入分析研究,摸 底 数,理 思 路,制 定 2019 年 2021 年 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确立“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工程安全、制度健全、设施完备、管理专业、运行高效、环境优美”的创建目标。2.2 实地观摩找差距,交流学习促提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干工作”的工作思路,先后到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西省等多省

4、灌区单位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管理处等多地参观学习。邀请中国灌区协会领导讲解 如何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认知水平。先后召开推进调度会议 12 次,组织实地观摩评比 6次,确保标准化规范化创建活动有序开展。2.3 建章立制补短板,规范行为夯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制定石津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各处室(单位)结合工作职能编制管理分册,对工作职责、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修订 21件、新定 15件、保留 39件共计 75件 工作职责与管理办法汇编。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制定 发文流程图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 闸门启闭操作流程图测流

5、工作流程图 突发重大事故应急响应流程 等 56 项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图和 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等 20 种水电业务操作票及检查清单。三是明确工作标准。明确设施设备维养、检修、巡查、操作、责任人等规章制度,让职工知道“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做?在哪做?何时做?”,做到操作有规程、问题有预案、检查有记录,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2.4 应急预案是保障,运行安全是关键一是规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和防汛调度、水污染、冰期输水、渠道决口等 9 个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以及汛期水量调度、淹溺、水污染等 8 个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二是提高风险处置能力。配备和购

6、置相应应急设施设备,定期开展专项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认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事故报告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落实相应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运行。2.5 强化预算管理,多举措资金保障为了贯彻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对大中型灌区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决 策 部 署,灌 区 党 委 累 计 筹 措 资 金1000 多万元,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先后对水利枢纽、水闸安全鉴定、安全生产、水电站、综合档案室、人事档案室、党建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 80多项,按照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行全面提升。3.取得成效3.1 建立完善管理体系,促进规范化管理一是深化管理体制。适应新形势需要

7、,制定出台 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注销 5个用水户协会,组建 28个灌溉站,并通过招标方式引进渠道绿化管护、物业化后勤保障、第三方劳动服务等社会化管理,初步形成“专业化管理+社会化运营”的管养分离模式。二是明确管理标准。落实“四个一”(一18水 利 改 革水 利 改 革幅工程管理范围图、一张工程管理责任表、一系列工程管理制度、一套供水计量软件)和“四化”(人员管理精细化、巡护管护流程标准化、涉水事件上报规范化、重大事件处置程序化)的管理标准。三是加强基层单位建设。建设有餐厅就餐、有浴室洗澡、有互联网办公学习、有文体活动室、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建楼道文化、有职工学习书屋、有巡护管护工具包、有机

8、械化设备管护、有应急物资仓库的“十个有”设施。3.2 升级水情设施设备,促信息化发展通过“十三五”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工 程 建 设,信 息 化 建 设 累 计 投 资6202 万元,埋设通讯专用光缆 494km,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机 397路,水情调度中心 14处,配备现地录像机 40台,三级测站配置船式超声多普勒明渠流量计(ADCP)169 台套,并安装基础数据和数据分析软件系统,实现流量自动在线测量;试验性改造分干以下中小型闸门共 22 处;高标准改造枢纽 1 处,安装了远控一体闸、测控一体闸和远程控制启闭机,极大提高测量水的准确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3.3树立绿色发展,创建人水

9、和谐一是打造示范引领。在省水利厅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标准段和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强化渠道治理。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加大清障力度,对沿渠左右岸村庄边垃圾、道路桥梁排沥、保护范围界定等开展了专项治理,重要工程设施、重要保护地段设置禁止事项告知牌和安全警示标识,提升了水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创建了人水和谐的环境,构建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3.4 加强党建引领,促灌区稳步发展一是议事规则不断规范。进一步规范中心党委、党支部、“三重一大”

10、、“三会一课”、中心事务会、主任办公会等重要事项议事制度。二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充分利用党员微信群、读书班、主题党日活动等,创新性开展了讲党课、红色教育、“七一”重要讲话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微党团课大赛、建党100周年讲诵展演和建党 100周年系列活动,到遵义、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以开展党建文化活动为纽带促进灌区发展。三是幸福感不断增强。人员工资足额兑现,社会保险足额缴纳,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疫情防控措施得当,职工幸福感日益增强,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4.今后主要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涵盖日常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要坚持创新思维,积极

11、谋划和破解灌溉面积萎缩、更新测量水设备、建设数字灌区是今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4.1 加快水利工程体系建设,遏制灌溉面积萎缩势头2022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近年来,灌溉面积萎缩对稳粮增产形成严峻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田种植的发展进程,部分农田不断被占用和流转,末端支斗农渠管理薄弱,巡查、监管难以实现全覆盖,存在周边农村垃圾随意倾倒、渠道淤积堵塞、过流能力下降、大批农田流转等问题,致使灌溉面积每年呈萎缩减少趋势。目前,石津灌区设计灌

12、溉面积 200万亩,而多年平均实灌面积 130万亩左右,失灌面积约 70 万亩,超过四分之一。石津灌区“十四五”时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规划投资 7.38亿元,对骨干渠以上水利枢纽、渠道防渗、渠道淤积堵塞、过流能力下降等进行提升改造。积极拓宽地方水利投融资渠道,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支渠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过水能力,满足农水户用水需求,减少“晒太阳”工程,遏制灌溉效益面积衰减局面,助力乡村振兴。4.2 加快测量水设备更新,确保数据准确性科学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加快推动水利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石津灌区总干渠有

13、一级测站 7 处,干渠、分干渠有二级测站 28处,支斗渠有三级测站(斗口计量点)950 处,主要采用了流速仪、浮漂、建筑物、标准断面 4种测量水方式,在量测水工作中,仍然以传统的人工方式为主,在通过流量关系曲线或建筑物量水计算过程中,人工工时长、复杂度大、计算精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在开展水情整编工作时,由于整编数据量较大,导致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相关工作。石津灌区将结合“十四五”时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信息化规划投资情况,延续“十三五”时期测量水设备改造提升取得的成效,加大更新改造力度,积极探索引进先进测量设备,实现科学精准测量,为灌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4.3 加快数字孪生工程

14、建设,不断增加现代化科技元素进入新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石津灌区控制面积4144km2,点多、线长、面广是灌区的特性,大部分灌溉站、二三级测站均部设在田间,距城市、村庄有一定距离,监测手段落后,存在网络覆盖不全面、智能调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石津灌区“十四五”时期续建配套与现代化信息化规划投资 3413 万元,将结合水利部智慧水利和数字灌区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智慧化为目标,积极做好数字灌区建设,为河北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