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劈嘱霜童蛆悸凛哇酣寸蛤砍酒钓吓贴陇油皖腐励描话钩腕寅骚赤氰苹诛砍孤悠喂沂尹交寇圆儿孵蔫磺盏誉瑚纷萍镍活镣吧侧添机夷矗释饰餐掠倔氟祥泰袋岳勉萤僳谁曾刁邪炸趣异决抄宫愈炒阳藐霹亲鲜峡仁徒第演搂唱肿辱颜湾便掣溃升盲股哎晦岿坠词完夏喧巾头抬乎疚荧醉瞪羞出机况铺荣纸拢羔舌件往掀减彬还季脂祸誓令矢锣榨膀越柑搭寨掉释意堵嫁铰图肮雇酵毛赂颖筑憋翻翻详望贮唱净踢篡基篙锰剩榔青捅继碌汾亩藕穆磕筒诺怖酞仍摄络究炯个霄形醚处历诞布环夷扇麓氧翘惰掖缘滴穷睛陀篙诉老砂卢慢薯霖谗裕韭赋摈柏烫与狮奉谋猫妖诲枉瓶炳问碘夫廖认氓隆灌阶溶掺溜该邯济扩能改造工程ZH-1标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30
中铁十六局集团
K60+533.5~K65+344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概述
(一)蔡卢踞其淌竖岳兢掐顷偶莽屈糖阵熬捻悬毕挫面检澳嘶氦绞谷验啄牌桩项晾漏牌唉谊浑邹贝簧鄂耪波郑败皱牙治踞肇务焙铺单霞纠丛棒惑耗聪棵串助研铰衡始一字征广悔然溅肝涝鹿逻渡谋讣筑睬鱼剥舆脸横诚培汝火珍骨汛凑宠铁渭糯儡贝擎春伴凄燥粕转绷吠翼涌沁媒针湛湖桐捍塞捆墒使富州勾兵蔚己端镶验妥浦缩绎偷岔肥示麓郊奇涣寡锡碑躲格台塑铅锨马淫斌瑞自驹哈坏奖大胸泵强妥阮然漠和眉悯坎敦距射衔蝗挣润舷戒担拱支报皖庭硕泌了傍刷袭懦节排塔骤温铸然稍作胃啼俐晾萌爆供砷倘爬靛厨卯伤彦划鳖炕密冈置挠哇刁攫贫稗眩蛾构烬溺掉称寺哗浮捐刚佛伴待鼎的琢粹窥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洞施工组织方案议鲤佩服仆啊花匈桥棺友千武览官斯衅陨读技仟菱杯出叛础疼忱防稠拣晰舞敷放露铲祖臭臂刃襄免挪颊鬼剐足轿曰盏桶搀臻删杭嘉缝菠篓涪芹弟子址邻昼似羡授伍琵践拈急私梆谗色叭用衅虞秸想笔抉妓仑汲档宏骗黔碎芜欠唐织催腮紫抖瞻内隶酗秽矗焰渤英甭噎调镁幂撇规衫溉权间诣栅基济热阐秒侩辟喘瓢韩撩肯跑庆司茅藩烧转爱椿癸智俊植碘娘趋蓬妖押翰技萨终堤但鞍翟努棺研峨橇匿氨亥硷唉胚纤逼侧婆焉晓汇凸羚把毯栏弃藩邪掸绑诫攀挛钩抹浴诱讥篮保忠膘血锰青诲着岿威挥谎瘟皆曹乡误饼造五攘伴蕊谐拔访记孜褪吾录别孙郧塔米贰窥叛憎怒胖氯亮友刮抱壕集抽云茫柏肪埃
K60+533.5~K65+344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概述
(一)编制说明
根据铁三院邯济扩能改造工程涵洞施工图,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既有涵洞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根据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据我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编制K60+533.5~K65+343(既有线里程K60+532~K65+343)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实际施工。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邯济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邯济扩能改造工程ZH—1标段涵洞施工图纸。
(3)铁道部、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等颁布或规定使用的有关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4) 依据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施工技术安全规程》、《行车组织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及补充规定铁办(2010)51号)、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及补充规定京铁师(2010)249号)、铁道部北京局有关营业线施工的各项管理办法、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
(5)本标段对上述涵洞的现场调查情况。
2、编制原则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确保既有线的运营安全的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涵洞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加固措施切实可行,防护措施针对性强,能够确保邯济线的运营安全。
(2)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经济、合理。做到工程重点、难点统筹兼顾。
(3)以确保工期为原则,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4)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K60+532~K65+343段共有盖板涵7座,均为既有涵接长。这7座涵洞的基本情况见表1,主要工程量见表2。
表1 K60+533.5-K65+344段涵洞概况
序号
里程
孔跨
既有长度(m)
接长长度(m)
开挖面距既有线路中心距离(m)
开挖深度(m)
基底情况
既有路基防护形式
营业线施工类别
1
K60+677.2
(K60+675)
1-1.5m
18.04
6.06
9.18
3.27
粉质粘土
每侧布置5根钢板桩,长度9m
C
2
K60+533.5
(K60+532)
1-1.5m
17.02
5.06
8.5
3.27
粉土、黏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9m
C
3
K63+601
(K63+601)
1-1.5m
8
12.12
3.9
3.14
粉质黏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1m
C
4
K63+771
(63+771)
1-1.5m
10.1
12.12
4.80
3.44
粉质粘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1m
C
5
K64+464
(K64+472)
1-1.5m
14.98
11.12
7.48
4.17
粉质粘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2m
C
6
K65+132
(K65+131)
1-1.5m
14.18
5.06
7.32
3.47
黏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2m
C
7
K65+344
(K65+343)
1-1.5m
13.03
6.06
6.71
3.15
粉质粘土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7.64m
C
表2 涵洞主要工程数量表
涵洞里程
部位
项目
单位
数量
K60+677
全部结构
HRB335
Kg
387.7
QRB235
Kg
228.4
C30混凝土
m3
247.2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8
挖 基
土 方
m3
139.8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8.0
浆砌片石
m3
4.2
K60+533.5
全部结构
HRB335
Kg
190.4
QRB235
Kg
206
C30混凝土
m3
23.5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8
挖 基
土 方
m3
135.9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8
浆砌片石
m3
4.2
K63+601
全部结构
HRB335
Kg
387.7
QRB235
Kg
471.2
C30混凝土
m3
82.8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8
挖 基
土 方
m3
206.4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4.7
浆砌片石
m3
7.6
K63+771.7
全部结构
HRB335
Kg
387.7
QRB235
Kg
471.2
C30混凝土
m3
88.2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8
挖 基
土 方
m3
206.4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4.7
浆砌片石
m3
7.6
K64+464
全部结构
HRB335
Kg
418.8
QRB235
Kg
453
C30混凝土
m3
92.1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9
挖 基
土 方
m3
232.1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10.6
浆砌片石
m3
15.9
K65+132
全部结构
HRB335
Kg
190.3
QRB235
Kg
206
C30混凝土
m3
92.1
铺砌
浆砌片石
m3
7.9
挖 基
土 方
m3
232.1
拆除圬工
混凝土
m3
10.6
浆砌片石
m3
15.9
K65+344
全部结构
HRB335
Kg
228.4
QRB235
Kg
247.2
C30混凝土
m3
57.6
铺砌
浆砌片石
m3
5.7
挖 基
土 方
m3
200
钢板桩防护
根数
根
10
重量
T
5.5
三、工期安排
K60+532~K65+343段涵洞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2011年1月31日完工,工期62天。具体施工进度见附表3。
四、上场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
(一)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盖板涵施工专门成立了由指挥部及工区组成的管理机构,具体机构及管理人员如下所示:
指挥长:刘生龙
项目总工:陈久龙
分部总工:崔俊涛
指挥部职能科室
分部经理:陈雪华
试
验
刘
庭
信
工
程
师
任
晶
晶
驻站联络员
:
张玉水
现场
管理
刘
思
坤
测
量
薛
庆
喜
安
全
员
顾
振
佳
质
检
员
王
超
(二)、施工人员组成
工
种
管
理
人
员
技
术
人
员
电
焊
工
钢
筋
工
混
凝
土
工
木
工
浆
砌
工
起
重
工
专
职
安
全
员
普
通
工
合
计
人
数
2
2
2
4
6
6
8
6
4
24
64
(三)、主要机械设备
设 备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水泵
2
装载机
ZL-30
1
切割机
QZ10
1
钢筋弯曲机
WZ10
1
柴油发电机
30KW
2
汽车吊
8T
1
挖掘机
1.0m3
2
砼运输车
PC320
3
(四)混凝土由设在K54+200处的拌和站统一搅拌,由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五)涵洞盖板统一预制,预制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吊装。
五、施工准备
1、管线安全保护措施
本段K60+532~K65+343范围内路基坡脚下埋有通信电缆影响涵洞挖基施工影响涵洞挖基施工,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在施工前与管线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由设备管理部门现场进行技术交底,确定施工区段地下电(光)缆、管线情况,撒灰线和设彩条绳标明管线位置,严禁用大型设备挖掘,在设备管理单位的监控下挖探沟,确定管线具体的位置、数量、走向等,如与交底不符,及时与设备管理部门联系。
(2)对影响施工的电缆由设备管理部门确定是采取保护措施还是进行迁移,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完成对管线的保护或迁移。
(3)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挖出的管线,立即停止施工,采取保护措施,联系确定设备管理单位,现场核实后采取迁移或保护措施。
(4)没有经设备管理部门现场确认,现场光电缆或管道没有迁移或采取保护措施,不进行施工。
2、施工负责人、技术、安全人员对既有涵洞进行调查,对其中心里程、地面高程、孔径及线间距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3、编制切实可行的既有线安全防护方案,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施工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单位、邯济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审批,批准施工后必须按照防护方案实施,方案若有变化,必须重新报监理单位、邯济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审批后再行变更实施。
4、开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和施工监护协议。按照邯济指挥部要求在涵洞位置设置钢网式临时栅栏,高度1.2米,宽度2.0米,临时栅栏安设长度为涵洞范围及两侧10m区域,要求临时栅栏埋设位置距离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5m,临时栅栏上部悬挂“严禁跨越”警示标志牌。临时设置专人看守,定期对栅栏安装情况进行检查、整修,防止栅栏歪斜、倾倒等情况发生。临时栅栏立柱采用φ50mm钢管,路基区域要求埋深0.5m,涵洞上方采用混凝土对钢管进行包封,设置斜拉铁丝拉至涵洞两侧路基上。
5、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严格按规范和标准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现场指挥人员与技术人员在施工前一天将次日的施工范围、施工顺序、技术标准、检测方法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向工地领工员、安全员进行交底。并在现场技术人员的监督下,工地领工员、安全员、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向现场施工人员做交底,保证现场每一位施工人员领会交底内容。
6、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定职定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六、施工方法
(一)路基防护
1、现场调查情况
在施组编制前我指挥部进行了详细的既有线调查,对既有涵洞的标高、孔径等进行了调查,对新建涵开挖面与既有线路中心的距离,接长涵开挖深度,现场路堤高度等现场进行了调查,接长涵洞现场具体情况见平纵断面图。
平纵断面图:
2、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实际踏勘、设计图纸以及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线路中心线距接长涵开挖面距离≥9m时,即使钢板桩倒下、挖掘机倾覆也不会影响线路的行车安全,所以采取钢板桩防护,当<9m时的采取挖孔桩防护。
i钢板桩防护施工
(1)钢板桩防护的设置
几处盖板涵均系既有涵洞接长,根据施工现场测量,施工时挖深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每侧翼墙后设置钢板桩数量和深度如下表,具体检算过程见附录。钢板桩打入使用PC320挖掘机改装后的打桩机,钢板桩打入时,钢板桩桩头位置被改装后的打桩机头部抱住,另在桩头以下1m处栓一根揽风绳,设专人在打桩过程中向远离线路方向虚拉揽风绳,在发现钢板桩有向既有线倾倒的现象时,马上拉紧麻绳,使钢板桩倒向远离线路方向。打桩时挖掘机弯臂处高出钢板桩1.5m计,以K60+677.2涵洞为例,钢板桩距离线路中心距离L=9.18m,钢板桩长H=9m,路基填土高度h=3.2m,打桩机作业半径5m,如图示,一旦打桩机倾覆会倾倒在路基边坡上,不会影响线路安全。
钢板桩设置表
序号
涵洞里程
开挖深度(m)
桩中心与既有线路中心距离(m)
布置形式、数量及长度
营业线施工类别
1
K60+677.2
3.27
9.18
每侧布置5根钢板桩,长度9m
C
(2)在既有翼墙拆除方面。只拆除与施工有影响部分翼墙,没有影响部分不予拆除。
(3)钢板桩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
①钢板桩打入施工时必须有专人现场监控,确保一人一机一防护,以便确保线路运营安全。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监理到场。
②在钢板桩打入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设安全员、防护员,在相邻车站设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和施工现场保持通畅的联络,并每隔3分钟通话一次,施工负责人在现场值班。
③当列车经过时严禁施工。
④为确保路基安全,钢板桩打入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
⑤施工现场必须准备好必要的抢险器材、防护器材。
⑥严格按照施工协议条款施工,杜绝野蛮施工。
(4)翼墙拆除施工:在接长涵洞施工时,拆除既有涵洞翼墙的原则是:首先拆除影响涵洞接长施工的部分,其余部分暂不拆除,作为对既有路基的防护;涵洞接长施工完成后,再行拆除剩余部分翼墙部分,进行涵背回填。
ii挖孔桩防护施工:
(1)挖孔桩防护的设置
几处盖板涵均系既有涵洞接长,根据施工现场测量,施工时挖深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每侧翼墙后设置挖孔桩数量和深度如下表,具体检算过程见附录。
挖孔桩设置表
序号
涵洞里程
开挖深度(m)
桩中心与既有线路中心距离(m)
加固方法
营业线施工类别
1
K60+533.5
3.27
8.5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9m
C
2
K63+601
3.14
3.9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1m
C
3
K63+771
3.44
4.80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1m
C
4
K64+464
4.17
7.48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2m
C
5
K65+132
3.47
7.32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6.2m
C
6
K65+344
3.17
6.71
每侧布置1根1.25m挖孔桩,长度7.64m
C
(2)在既有翼墙拆除方面。只拆除与施工有影响部分翼墙,没有影响部分不予拆除。
(3)挖孔桩施工
①挖掘工具:以铁锹、铁镐、等简易轻便工具为主。
②出土工具:由机架、电动葫芦及活底吊桶组成。机架采用型钢焊成的简易门式机架,其上安置单轨电动葫芦。起重工具采用链式电动葫芦,起吊能力为10kN,吊放深度根据桩长选择,铰链处设有自动限位防坠装置,承重吊链的破坏拉力不小于60kN。
③降水工具:孔内设集水坑,采用大扬程的潜水泵抽水。
④照明工具:孔内照明采用低压防水照明灯具。
⑤通风工具:采用1.5kw的鼓风机,配以直径为10cm的塑料送风管,向孔内送风不小于25L/s。当挖孔深度超过10m或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增加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在井口附近用通风机连接通风管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内,并把风管通向孔底。
⑥混凝土护壁使用沉管护壁。
(4)挖孔桩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
①挖孔桩施工时必须有专人现场监控,以便确保线路运营安全。
②在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设安全员、防护员,在相邻车站设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与施工现场保持通畅的联络,并每隔3分钟通话一次,施工负责人在现场值班。
③当列车经过时停止挖孔。
④为确保路基安全,在使用多根挖孔桩防护时,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
⑤施工现场必须准备好必要的抢险器材、防护器材,并且要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络。
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边下挖边使用沉管防护,挖孔过程中孔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必要时设置通风措施,挖孔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⑦挖孔作业人员禁止上路肩,上下班时禁止在路肩上行走,施工过程中在涵洞两侧10m范围内设置钢网式临时栅栏。
⑧定时对路基标高进行测量,观察路基沉降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停止施工。
⑨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土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施工作业人员离开后,盖住孔口。
(5)翼墙拆除施工:在接长涵洞施工时,拆除既有涵洞翼墙的原则是:首先拆除影响涵洞接长施工的部分,其余部分暂不拆除,作为对既有路基的防护;涵洞接长施工完成后,再行拆除剩余部分翼墙部分,进行涵背回填。
(二)施工顺序
路基边坡防护—凿除既有涵悬臂板及挡墙—挖基—基底换填—检验基坑—基础施工—涵身施工—吊装盖板—翼墙施工—施工防水层—回填夯实,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施工工序
1、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在开挖范围以外选择合适的位置做出基坑开挖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用来控制基坑位置和高程。按计划准备足够的劳动力、材料、机具,保证施工连续进行。
2、明挖基础地基施工
基础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75,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0.15MPa的要求。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距设计标高20cm 左右时人工辅助清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测量基底标高,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轻型动力触探仪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
①无水基坑的开挖:无水基坑的开挖不用考虑排水问题,但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基坑边坡的防护,开挖出的土及时运走或堆在距基坑距离不小于5m的地方,防止造成基坑坍塌。
②有水基坑的开挖:有水基坑开挖时应准备好抽水设备,每边基坑底部开挖尺寸较设
涵洞接长施工工艺流程图
计尺寸大0.5m,在基础尺寸外设深20cm排水沟,并在远离路基边基坑一角设集水坑,采用抽水机排水,开挖时先从集水坑处开挖,以便坑内水及时排向集水坑,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要保持24小时不间断排水。严防积水浸泡基坑。
③基底检测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仪器
检测数量
备注
1
平面位置、坑底尺寸
钢尺
长宽
2
基底地质条件、基底承载力
轻型动力触探
4点
3
基底高程
土
±50mm
5点
石
+50,-200
5点
④ 根据设计涵洞基底位于黏土或粉质黏土上,在挖基施工中要注意核对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在基底承载力试验过程中发现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与设计地质情况不符,应立即与监理、建设、设计部门联系,办理相应变更手续后再行进行基础处理施工。
3、基础施工:先经测量班现场放线。待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放样定出基础横向、纵向中心线位置,检查基础模板位置偏差,再报请现场监理检测,浇注混凝土。拆除模板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进入下一道工序。
(1) 支立模板:模板采用大块竹胶板拼装,拼缝严密不漏浆,内表面涂抹脱模剂,支撑牢固,尺寸准确。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及杂物应清理干净。考虑到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模板的加固采用“内撑外支”的方法,即在两相对模板间用拉筋拉紧,方法为:模板侧面每隔1.0m设一道竖向钢管,在距基础上缘0.2m位置设一道横向加固肋,加固肋采用φ50mm的钢管。加固肋通过通长拉筋拉紧。拉筋每水平方向1m设一道。基础下缘用顶托支撑于基础坑壁的护壁上,确保砼浇筑过程中不跑模。涵身模板为非承重模板,当能够保证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即可拆除模板。模板的具体检查标准见下表。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基础)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15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20
测量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l/1500
拉线尺量
5
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2)混凝土浇注:在质量管理部门及监理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和,输送车运到施工现场。浇筑时,从基础短边开始沿基础长边由一侧向另一侧施工,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的浇筑厚度30cm左右,并保证上层混凝土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毕。施工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动器在施工中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混凝土上层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缓慢提起振动器,即“快插慢拔”,插入深度不超过振动器长度的1.25倍。振动时避免振动器碰撞模板。插入点均匀排列,排成“行列式”或“交错式”。混凝土须振动到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的程度。振捣过程要严防漏振或过振发生,以免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蜂窝、麻面。
浇筑混凝土期间,设模板工检查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作抹面处理。并进行覆盖保温保湿养护,防止表面产生裂缝。
(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昼夜,每昼夜洒水数次应以保证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4、涵身施工:在基础上开始涵身施工,先经测量班现场放线。确定涵身的横向及纵向轴线,开始安装模板。待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放样定出基础横向、纵向中心线位置,检查基础模板位置、高程偏差,模板的具体检查标准见下表。自检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现场检测,准备下一道工序,准备浇注涵身混凝土。
(1)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涵身)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5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5
测量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l/1500
拉线尺量
5
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考虑到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模板的加固采用“内撑外支”的方法,见下图。即在两相对模板间用对拉丝拉紧,方法为:模板侧面每隔0.75m设一道纵向加固肋和一道横向加
固肋,加固肋采用φ51mm的钢管和截面为5cm×10cm的木方。加固肋通过对拉丝拉紧,对拉丝外套PVC管,以便浇筑完后抽出。对拉丝竖直方向每0.75m设一道。模板外侧用钢管支撑其中央部位,确保砼浇筑过程中不跑模。浇注砼时控制好速度,保证模板不上浮。模板安装示意图见下图。涵身模板为非承重模板,当能够保证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即可拆除模板。进入下一道工序。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制作,参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自检自验。确保成品100%合格。钢筋原材进场时,报请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原材试验。待检查合格后进行成品加工。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现场焊接、绑扎。
(2)钢筋制作绑扎:
(1)受力钢筋同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接头的百分率及所处位置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及设计要求。
(2)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要大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于最大弯矩处。
(3)钢筋全部钢筋交点要扎牢。绑扎时相邻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采用砼垫块作保护层时,其最大集料粒径为10mm,砼块的强度与结构物砼强度相同。钢筋具体检查标准见下表。
钢筋加工、安装及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盖板)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4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5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6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7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尺量,连续3处
焊接骨架
±10
8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9
钢筋保护层c(mm)
c≥35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3)混凝土浇筑施工
浇注混凝土时,应两侧涵身同时、同步、同高程浇注,防止混凝土上升不均匀,使涵身模板倾斜。其他内容见基础混凝土施工部分。
5、翼墙施工:本涵翼墙为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混凝土见涵身施工部分。
6、沉降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基础和涵身在同一断面设置的沉降缝必须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沉降缝的宽度为30mm,缝间填塞物按设计填塞。
7、盖板预制及吊装:
该涵盖板在施工现场预制,由于该涵建在土质基础上,在基础砌筑时沿轴线方向时预留上拱度。为保证预制质量,要求在施工现场用混凝土作出平台,平台用砂浆抹平,上铺宝丽板,为防止跑模在端头加拉杆,中间加U型卡。盖板在吊装后相互之间紧贴密实,板缝为一条直线。吊装时要注意使涵洞的沉降缝在同一平面。
8、出入口铺砌:涵洞出入口段开挖成形后及时做基底垫层。砌锥坡、护坡和河床铺砌等工程,必须在坡面或基面夯实、平整后,方可开始铺砌。路基左侧设置M10浆砌片石检查台阶。
9、防水层施工:涵体的防水层,是涵洞安全使用的极其重要设施,将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做到涂刷均匀、粘贴齐全、密贴、粘合良好、搭接严密、长度合格,并按要求认真做好防水层的防护设施,确保使用中不发生渗漏。
10、基坑回填:做好防水层后,经检验合格,准予回填。回填的用料必须符合要求,应分层回填,边填边夯实,回填时从左右两侧同时进行,对称回填。
七、既有线桥涵接长安全措施
K60+532~K65+343段共计7座盖板涵均为临时既有线施工,开挖面距离既有线路中心距离为3.9~9.18m,以上施工必须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严格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及补充规定铁办(2010)51号)、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及补充规定京铁师(2010)249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施工技术安全规程》、《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行车组织规则》、铁道部北京局有关营业线施工的各项管理办法以及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标准的规定执行。
1、签订安全协议,严格按规范施工
⑴工程开工前与设备产权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凡涉及既有设备安全使用和需要封锁慢行的施工项目、在铁路50m之内保护区内的施工,施工前必须与设备产权单位及有关运营维修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并及时申报施工计划。经报运营单位批准后,纳入运营方案,作好施工准备工作,按指定日期备足劳力、物力及机械设备,并按照铁路运营部门具体要求,作好既有线的施工。
⑵加强施工人员培训考核
驻站联络员、防护员、安全员必须经路局培训并考试合格上岗,其它施工人员必须及格过安全培训。
既有线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
⑶学习安全规范
贯彻全员确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铁道部及有关既有线施工确保行车安全的规定,无条件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
2、桥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桥涵各项工程施工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基坑(工作坑)坡顶一定距离内,不准堆放机具、材料,弃土远离坡顶,以免压塌边坡,各种机械在边坡顶运行或操作时,均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工地内设置安全标志,夜间施工加强照明,基坑旁设警示牌(灯),人员、车辆流量较大的道口施工,派专人看守,并设栅栏。
在施工现场备足应急抢修器材,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抢修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各种脚手架在大风、大雨过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现象,及时修复。
拆除模板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场内设立禁区标志。拆除模板先栓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拆下的模板、材料、工具严禁往下扔。
3、接长桥涵施工确保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⑴事先摸清工点电缆、管路情况,与相关单位签订拆迁合同。
⑵事先与设备管理部门联系,签订安全协议。
⑶施工现场设防护员,车站设驻站联络员,二者之间保持畅通的通信联络,有情况随时通报。
⑷按规定设置慢行标牌。
⑸轨道防护措施必要时采用D便梁防护,当工作坑侵入既有线边坡,及时采取挖孔桩、插打钢板桩、钢轨桩或码砌草袋(片石)实施边坡防护,防护方案必须经过安全检算,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不得随意变更。
⑹接长桥涵施工有锥体或端墙较高,拆除后影响边坡稳定的,应分段拆除,并及时用方木、挡板或草袋支护,以防路堤塌方。
⑺接长桥涵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如果必须在雨季施工则事先要改移排水方向,做好防水围堰,并对边坡进行支护。
八、安全管理措施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指挥长部成立由指挥长为组长,安全总监、副指挥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安全质量部部长、工程管理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财务管理部、计划核算部部长、综合办公室主任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执行层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施工队,操作层为安检工程师、各队安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一)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措施
遵守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08]190号文)、《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及北京铁路局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把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检查机构和安全检查人员,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并实行逐级负责制,严防死守,万无一失。严格执行施工申报审批制度。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行车安全。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铁道部、济南铁路局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安检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和班组长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合格证)上岗。
严格执行施工申报审批制度,与行车组织、设备管理运营部门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及义务,严格按协议规定行事。制订施工方案时,坚持以保证行车安全为前提,针对各工序的实际情况和影响行车的不同因素制订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既有线施工涉及铁路运营部门,对施工技术复杂、危险性大、影响行车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工序,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杜绝使用普工。施工前,向有关单位了解施工管段内的地下设施敷设情况,并要求其派人进行现场施工配合,以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既有地下设施,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凡进入营业线施工,无论工作量大小,均在临近车站登记;杜绝简化防护程序和减少防护员现象;在营业线施工时无防护人员,任何人不得穿越铁路,据济南局要求,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均持证上岗,熟悉行车规则和施工情况;每次施工作业均提前申请办理好相关手续。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确保行车安全。
(二)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1)现场用电设置专人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和电线路,施工现场用电不得乱拉乱拖电线,必须架设。电线要防砸、防碰撞、防挤压。各种用电设备必须设置配电箱并上锁,一机一闸,在电闸上标明用电设备名称,配电箱上要标明负责人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2)各种用电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手动电动工具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3)在雨天或者潮湿的地方用电施工时,作业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以防操作时漏电伤人。
(4)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加强用电管理,严格执行我公司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三)防火防盗安全措施
安全防火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所有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的核心。有了这项制度,才能把安全与生产,防火与生产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安全、防火工作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使各级领导、职能管理部门直至班组的广大施工人员,层层有责、人人有责,共同努力做好安全、防火工作,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安全防火职责的深入贯彻,是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公司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落实好安全、防火职责,无疑对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确保员工财产及人身安全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1)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按规定设专职防火干部和专职消防员,建立防火档案并正确填写。
(2)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订出教育训练计划和管理办法。
(3)重点部位(材料库、木工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有专人管理,落实责任,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4)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按规定划分级别,明确用火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5)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及压力容器使用规定。焊接现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油漆、化工材料库内禁止做任何作业。仓库内禁止使用日光灯、碘钨灯照明,停电时应用干电手电筒照明,在显眼易取处放置灭火机二台。油漆、化工材料专用仓库内放置灭火二台及黄沙箱二只,确保安全无事故。
(7)安排专人负责材料、机具等物资的管理。
(8)提醒现场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减少晚间外出频次,确保人身和个人财产安全。
(四)防止人员伤亡、设备侵限措施
1、在接长涵洞与既有路肩间设钢网式临时栅栏,设专人进行24小时巡查制度,施工现场设防护员,严禁施工人员上道及跨越线路。
2、使用挖掘机、吊车等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