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救济人病__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_于志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6909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济人病__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_于志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救济人病__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_于志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救济人病__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_于志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4092/11-3956/c.2023.02.012人文新论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于志鹏(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白居易是唐代创作咏物诗最多的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咏物诗在题材类型选取上,与前代相比没有大的差异。但在思想内涵上,却有很大的创新。白居易不仅将咏物诗融入个人世俗生活,同时他通过讽谕类咏物诗观风知政,进行诗教书写,在寓言体咏物诗中委婉表达其人格品性与政治立场。这些诗歌思想内涵丰富,彰显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政治的社会意义,因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咏物诗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关键词: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讽谕;寓言中图分类

2、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23)02-0102-06咏物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历代诗人几乎都有所涉及。清代俞琰在咏物诗选自序说:“古之咏物,其见于经。至六朝而始,以一物命题,唐人继之,著作益工,两宋、元、明承之,篇什愈广。”1他对咏物诗发展历程的宏观评述是符合实际的。对于唐代咏物诗而言,不仅继承前代尤其是六朝“以一物命题”的创作方法,同时在唐代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诗人所处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不同,咏物诗也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取向。具体来看,咏物诗在初唐主要是由宫廷文人应制奉和、歌功颂德的工具,发展到盛唐时期,在恢宏壮阔的时代背景下,融入诗人紧贴时

3、代氛围的丰富情感。到了中晚唐时期,随着国事局面的复杂多元,咏物诗在某些诗人手中则成为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重要诗体形式。这一时期,白居易咏物诗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可以称为其中的代表,对后世咏物诗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白居易世俗生活情境的咏物诗再现白居易的咏物诗现存 287 首,是唐代诗人中咏物诗作数量最多的一位。他的咏物诗题材范围很广阔,举凡天时节令、草木虫鱼、人工器物都可以成为歌咏对象,而且其中还有比较独特的题材,如前代很少涉及的白发。在白居易诗集中,歌咏白发的诗歌共有 5 首,这些诗歌主要抒写时光易收稿日期:20221110作者简介:于志鹏,男,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

4、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2023年第2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23本文关于白居易咏物诗相关数据的统计据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 1979 年版。102 逝、容颜易老的人生感慨,是属于诗人“诱于一时一物”22795而作的闲适类诗歌。而对于前人经常吟咏的物象,白居易能够推陈出新,匠心独具,如他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324这首小诗含蓄隽永,韵味悠长,诗歌没有从正面写雪之形色,而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人之触觉(冷)、视觉(明)、听觉(折竹声)加以表现。第三句只一个“重”字,便把诗人对雪的感知和揣测和盘托出,诗至此,不仅是

5、以人写物,更是在谪居江州独特情境下,诗人孤苦情绪的披露。白居易在这些咏物小诗里一方面写出物的情致,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诗人对人生遭际的感悟。再如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中的桃花生动活泼,而诗情又不只是咏桃花的美,诗中颇有逆旅沧桑的理思。作者曾作游大林寺序,记述贬为江州司马后与同行者十七人游庐山时,借宿大林寺。当时已经是四月天气,只是因为山高地杳,这里还象是寒冬一般。出人意料的是桃花初开,感觉风物节候与俗世不同,所以有感而作。红藤杖:“交亲过浐别,车马到江回。唯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在诗人眼中“藤杖竟如好友,真得咏物之趣”4。通过这些诗歌

6、,我们感到在白居易的咏物诗中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二、白居易讽谕类咏物诗观风知政的诗教书写白居易以反映传统世俗生活为取向的咏物诗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在以传统诗教为评价中心的文化背景下,能让白居易在咏物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不是这些抒写个人生活趣味的作品,而是那些以揭露社会弊病、干预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讽谕类咏物诗。以“讽谕”为题,作为一种诗体,自白居易开始。他在与元九书中说道: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22794白居易又对此作进行进一步解释: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

7、也。22794关于讽谕诗的具体艺术特点与写作目的,白居易在他的新乐府序中做了这样的说明: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5白居易讽谕诗的背后则体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白居易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主张成为他立身处事的思想原则。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到“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在他人生经历的前期,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危机四伏,内有官僚腐败、横征暴敛、藩镇割据之患,外有异族入侵,兵临城

8、下之忧。身为朝廷一员的白居易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在策林中说道:“人庶之贫困者,由官吏之纵欲也;官吏之纵欲者,由君上之不能节俭也。”6于是他提出改革政治、铲除时弊的主张,希望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心而立教。鉴于此,白居易认为可以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问题,宣传其政治主张,于是他充分吸收前代诗歌创作的精髓,主张恢复观风知政的诗歌传统,认为:圣王酌人之言,补己之过,所以立理本,导化源也。将在乎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俾乎歌咏之声,讽刺之兴,日采于下,岁献于上者。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故闻蓼萧之篇,则知泽及四于志鹏:救济人病裨补时

9、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 103 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7从中可以体现出,白居易希望下情可以上达的开明政治主张。在推行采诗观政的制度时,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提出了进步主张,他认为诗歌必须继承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的传统,反对无为而作: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芣苢”,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归义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

10、吾不知其所讽焉。22791所以说儒家的政治思想深刻影响着他诗歌创作的内容和方法。他不仅写了大量的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同时也以诗歌为武器对时政中的黑暗腐败现象进行抨击,以便能够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作用。在这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白居易写出了许多有现实针对性的诗歌,如他在贞元、元和之际,写出了“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的秦中吟十首,又在元和初年写出了“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新乐府五十首,以及其他一些讽谕诗。在白居易所创作的讽谕诗中,有一类是以客观物象为诗歌描写主体,诗人以此来兴发情感,实现诗歌的现实政治目的,我们称此类诗歌为讽谕类咏物诗。据笔者统计在白居易所创

11、作的 172 首讽谕诗中,讽谕类咏物诗共有 48 首,大约占此类诗歌总数的 28%。在这些诗歌中,有一些诗歌托寓之物象和寓意都比较陈旧,如羸骏与杜甫瘦马行立意相似,主要悲悯士之怀才不遇。云居寺孤桐,以“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的孤桐来寄寓诗人对耿介正直人格的追求:“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也有一些诗歌关涉人伦道德,如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乌虽为鸟,仍重养育之情,可是“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诗人无疑以咏乌对不守孝道之人给以批评。又如燕诗示刘叟,

12、诗前小序云:“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之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诗歌以雏燕不念父母养育之恩而忍心离去,以此来讽刺那些忘恩之人。另外,白居易和杜甫一样在咏物诗中体现出对老百姓的一片仁爱之心,如他的那首新制布裘:桂布似白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347诗人由己之温暖安逸,能够想到百姓之冷暖,实属不易,尤其最后四句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

13、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宋人黄徹评价的那样:“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乐天宜优。”8虽然说这些诗歌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白居易讽谕类咏物诗中最能体现其“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创作主张的是那些以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为主的诗歌,这些诗歌主要包括在白居易所创作的新乐府五十首中。在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中,讽谕类咏物诗共有 10 首,占总数的 20%,它们分别是涧底松红线毯百炼镜官牛隋堤柳紫毫笔牡丹芳八骏图缭绫秦吉了。从内容上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

14、 可以分为两类,即对帝王的讽谕、对各级官吏残民害物政治腐败的抨击。白居易创作新乐府的首要出发点就是“为君”而作,这里的“为君”并不是为君王的一己私利,更不是溢美君王,而是指“通过讽而使君谕,说得明确些,即是以诗歌教诲君王”9。这样的诗歌有百炼镜八骏图隋堤柳牡丹芳。其中百炼镜前半部分写扬州所铸之镜的精美:“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祗。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因为宝镜的特异,被做为贡品送入“蓬莱宫”;后半部分作者借“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之事生发议论,强调“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委婉劝诫君王应该关注“四海安危”、“百王治乱”之

15、事。而在隋堤柳中,作者将隋堤柳视为历史兴废的见证物,“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以此来告诫统治者应该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这可以说是对当朝皇帝唐宪宗发出的严重警告。虽说牡丹芳的本意是“美天子忧农也”,可在诗歌的前半部分,诗人细腻生动地刻画出牡丹花的娇艳之态:“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正因为牡丹美,所以在“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满城王公、卿士、贵公主与豪家郎都争着去赏牡丹,丝毫不关注地里的庄稼长的如何,虽说诗人最后引出皇帝对农桑的关注是颂,但在这里颂也是刺,正是因为君王对王公贵族的这种对牡丹花异乎寻常的痴迷不加制止,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16、所以诗人在最后写道:“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廻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幻想以一种超自然力的方式来解决人间所出现的问题,诗中暗含对君王的委婉讽刺。八骏图是一首咏画诗,诗人以图上内容生发想象,写周穆王驾八骏“四荒八极踏欲遍”、“瑶池西赴王母宴”的故事,实际上则是“诫奇物,惩佚游也”,是对君王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作为的讽谕。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是针对唐宪宗佚游无度、鹰犬出猎,骚扰郡邑而写,此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唐后期,吏制腐败,各级官吏对下剥削压榨,百姓苦不堪言;对上则敷衍塞责,蒙蔽君王的耳目。白居易在官牛红线毯紫毫笔缭绫秦吉了青石中,对宰相、朝中谏官、藩镇、地方官吏的腐败残暴之举进行了

17、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唐制规定:“凡拜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子城东街,名曰沙堤。”这就是官牛一诗创作的背景。诗人写在浐水岸边载沙填道的官牛,因不堪负重而脖颈流血。诗人以此兴发感慨:“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讽刺丞相身处高位享受朝廷的恩惠,讲排场,摆架子,自己却没有利国利民的才能和仁民爱物之心。红线毯则是借写红线毯做工的繁复、质地的精良,但却耗费人力、物力,诗人对靠进贡朝廷以获取进身之阶的宣城太守大声呵斥:“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另外,白居易还对那些不敢仗义执言,惟恐得罪权贵的起居郎、侍御史及拾遗、补

18、阕等谏官的不作为行径给予了辛辣的鞭挞。紫毫笔讥刺起居郎、侍御史“空将弹失仪”、“空将录制词”的失职行为。而在秦吉了中,诗人讽刺那些对权豪欺压迫害百姓却闻而不管,只顾个人官位的谏官。三、白居易寓言体咏物诗人格品性与政治立场的委婉表达上文我们对白居易的讽谕类咏物诗做了粗略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在这些诗中,作者多是就物起兴,抒发情感、生发议论的方式比较直接。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有一些咏物诗以寓言的形式,托情于鸟兽草木,借以抒情达意,寄寓诗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识见,我们称之为寓言体咏物诗。中唐于志鹏: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参见顾学颉、周汝昌选注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19、 84 页。105 前的寓言虽然很多,但寓言体咏物诗却很少,大约只有杜甫的义鹘行、朱凤行等少数几篇,这种局面到了中唐后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白居易的寓言体咏物诗很多,例如有木诗八首,池鹤八绝句、禽虫十二章等,其中有木诗八首、禽虫十二章较为典型。有木诗八首分别咏弱柳、樱桃、枳橘、杜梨、野葛、水柽、凌霄、丹桂。诗人在有木诗八首序言中说道:余尝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娿,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见惑上蛊下,交乱君亲,如江充辈者;见暴佷跋扈,壅君树党,如梁冀辈者;见色仁行违,先德后贼,如王莽辈者。又见附离权势,随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动人之才,足以惑众媚主,莫不合于始而败于终也。因引风人、骚人之兴,赋有木八章,不

20、独讽前人,欲儆后代尔。348不难发现,这些诗歌蕴涵着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在这八首诗中,“其六章托弱柳、樱桃、枳橘、杜梨、野葛、水柽以讽在位者,至第七章则曰: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忽飘飖。疾风从东来,吹折不终朝。专又以讽附丽权势者”10。下面我们以第二首为例: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迎风暗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3202诗歌最后两句指萧颖士之事。萧颖士曾为集贤校理,当时宰相李林甫想要拉拢他,被萧

21、颖士断然拒绝。新唐书萧颖士传记载李林甫“怒其不下已,调广陵参军事。颖士急中不能堪,作伐樱桃赋曰:擢无庸之琐质,蒙本枝以自庇。虽先寝而或荐,岂和羹之正味。以讥林甫云。”11樱桃本为普通植物,可在诗人笔下樱桃变得让人生厌不已,“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这正是像李林甫这样的奸猾阴险之人的生动写照。在诗中,作者以萧颖士作伐樱桃赋表达了对所有谄媚君王、疾贤妒能的贵要近臣的愤慨之情。禽虫十二章诗前序云: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故诗义始于关雎、鹊巢,道说先乎鲲、鹏、蜩、鷃之类是也。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

22、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3857-858这组诗虽然写于作者闲居之时,可诗中的讽刺意味并未有所减弱,如“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诗歌以鼠寓言,讽刺生活中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好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这是讽刺那些在官场中结党营私,朋比作奸之人。白居易在遭受江州之贬后,对仕途的险恶有了切身的体验,其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独善其身”的人生观开始起支配作用。加上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晚年的白居易乐天知命成为其人生准则。“但兼济是他的理想,独善只是他的一个无可奈何的退路”12。白居易这种“独善其身”的处世方式,并非是完全的消极或

23、苟且性命的代名词。在他的咏物诗中,虽然那些针砭时弊的作品减少了,但很多咏物诗仍然是诗人借物寓托自己坚贞的节操,例如前文所举小诗。总之,在白居易的咏物诗中,不仅有书写个人世俗生活情境,展现其生活闲适安逸的作品。同时,由于白居易出于政治改革、针砭时弊的现实需要,他还创作大量的讽谕类和寓言体咏物诗,这些诗歌表现出白居易鲜明的政治立场,凸显强烈的现实政治意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通过咏物来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批判统治阶级的罪恶,实现其“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白居易的这些咏物诗中,因为过分强调诗歌的现实针对性,凸显其诗教的社会作用,在艺术性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6 上不够

24、关注,影响了诗歌艺术美的表达。例如有些诗歌的议论性语言偏多,诗歌的义旨过于显露,缺少一种韵味。对此张戒评价说:“元微之云:道得人心中事。此固白乐天长处,然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余蕴,此其所短处。”13所以我们在评价白居易咏物诗的文学价值时应结合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给予全面认识。参考文献 俞琰选编.咏物诗选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4:2.1白居易.与元九书M/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3张揔.唐风怀M/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125.4白居易.新乐

25、府序M/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34.5白居易.策林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M/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473.6白居易.策林采诗以补察时政M/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5503551.7黄徹.溪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389.8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7.9葛立方.韵语阳秋M/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614.1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7

26、68.11褚斌杰.白居易M/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隋唐五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496.12张戒.岁寒堂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457.13On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Bai Juyis Yongwu PoemsYUZhi-peng(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an250014,China)Abstract:BaiJuyiwasoneofthepoets

27、whowrotethemostYongwuPoemsintheTangDynasty.BaiJuyisYonwuPoemshavenogreatdifferenceintheselectionofthemetypesfromthepreviousgeneration.However,therearegreatinnovationsintheideologicalconnotation.BaiJuyinotonlyintegratedYongwuPoems into his personal secular life,but also taught poetry by observing the

28、 style and politics throughYongwuPoems,andeuphemisticallyexpressedhispersonalityandpoliticalpositioninYongwuPoems.Thesepoemsarerichinconnotation,highlightingthesocialsignificanceofcriticizingtheshortcomingsofthetimesandinterferinginrealpolitics.Therefore,theyhaveanimportantinfluenceintheTangDynastyandeventhewholehistoryofChineseYongwuPoems.Key words:BaiJuyi;YongwuPoems;Ideologicalconnotation;allegory;fable(责任编辑:王荻)于志鹏: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白居易咏物诗思想内涵略论 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