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提高青安岗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九冶宝鸡公司小坦克QC小组
发布人:刘畅
目 录
一、课题概况 七、原因分析
二、QC小组概况 八、要因确认
三、选题理由 九、制定对策
四、现状调查 十、对策实施
五、确定目标 十一、效果检查
六、设定目标依据 十二、巩固措施
十三、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一、课题概况:
团员青年是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青年是安全生产的先锋队,青年人积极向上,只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好青安岗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将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的长久稳定,为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次活动在新东岭项目部组织开展,以青安岗活动为契机,协助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新东岭城市综合体机床厂改造安置工程,位于宝鸡市东岭路与东风路十字东南角,工程设计单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由1#、2#、3#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48217平方米,目前仅有1#楼具备施工条件。
二、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九冶宝鸡公司小坦克QC小组
课题名称
提高青安岗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成立时间
2015年6月19日
注册日期
2015.06.10
小组类型
管理型
注册编号
JYWGS-2015-04
活动时间
2015.06.19—2015.11.01
活动次数
18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文化程度
组内职务
职责
QC教育时间
1
唐雷
男
30
工程师
大专
组长
现场总指挥
90小时
2
刘畅
女
25
助 工
本科
副组长
数据统计
90小时
3
高金龙
男
27
助理工程师
本科
副组长
技术指导
90小时
4
宁伟东
男
26
助理工程师
大专
组员
安全教育
90小时
5
王宁
男
29
助理工程师
本科
组员
质量检查
90小时
6
李苗苗
男
25
助 工
本科
组员
数据统计
90小时
7
达海涛
男
26
助 工
大专
组员
安全生产
90小时
活动方式
1. 每月活动四次及不定期活动(共活动20次,每次出勤不少于6人);
2. 坚持出勤,有记录,有结果。
制表人:刘畅 制表时间:2015年06月20日
每月对小组成员进行TQC教育培训,小组成员出勤率在98%以上
序号
活动内容
次数
应出勤人数
出勤人数
出勤率
1
课题研究
2
7
7
100%
2
TQC教育
2
7
7
100%
3
原因分析
3
7
7
100%
4
制订对策
2
7
7
100%
5
组织实施
4
7
6
86%
6
现场检查
2
7
7
100%
7
效果评价
1
7
7
100%
合计
16
平均出勤率
98%
三、选题理由
1、青安岗的重要性:以“尊重生命、安全为天” 为指引,以强化青工安全操作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为准则。加强“安全生产、青年先行”的意识,推动青年安全生产责任 制的落实,在公司安全生产中筑牢“青字号”防线。
2、企业信誉:我单位为该小区众多施工企业之一,施工安全生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后续工程的承接。
3、青安岗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加强配合,确保实效。
4、成本方面:安全生产在项目成本中是一个最大的隐患。零事故、零伤亡的施工项目,在节约项目成本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岗位施工人员安全生产问题问题抽查统计表
序
号
35岁以下青工
施工岗位
抽查
人次
问题
人次
问题
百分率
1
技术员
40
2
5%
2
架子工
40
8
20%
3
钢筋工
40
12
30%
4
抹灰工
40
12
30%
5
管道工
40
6
15%
制图人:刘畅 制图时间:2015年6月22日
小坦克QC小组成员开会商议
摄影人:王宁
时间:2015年6月23日
由统计表可以看出,现场作业工人对安全的教育防范意识淡薄。考虑本项目 的技术人员多为青年职工,所以我们的课题定为:
提高青安岗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施工现状调查
2015年6月23日,小坦克QC小组成员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共抽查300人次,统计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类安全隐患问题,其中不合格点数为60人次,占总检查数的20%,合格率80%,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序号
问题项目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安全意识淡薄
27
27
45
45
2
安全教育不全面
23
50
38.3
83.3
3
安全检查少
3
53
5
88.3
4
处罚力度小
2
55
3.4
91.7
5
防护措施简陋
2
57
3.3
95
6
宣传力度不够
2
59
3.3
98.3
7
其他
1
60
1.7
100
8
合计
60
60
100
100
影响安全施工问题统计表
制表人:刘畅 制表时间:2015年06月23日
五、确定目标
1、确定目标:根据青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现状20%,小坦克QC小组努力使青工在安全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将安全检查后,青工安全生产问题降为8%。
、
制图人:刘畅 日期:2015年6月24日
六、设定目标依据
1、现状:东岭住宅楼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达标率为80%。
2、主要问题解决程度:将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两项问题出现频率控制在10处以下
3、安全生产达标率:同样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取300人次进行检查,主要问题控制在10处,次要问题控制在10处,所以:( 10+10)/300=7%。
4、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在承接其他工程中,注重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并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好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达到优良标准。
5、有力保障:公司在财力、物力、技术、人员方面经行了全面支持,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理论及技术水平,技能素质有保障
结论: 目标可实现
七、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确定后,小坦克QC小组发挥头脑风暴法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多次开会研讨,针对安全意识、安全教育通病进行分析,形成如下关联图
八、要因确认
为了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坦克QC小组成员对末端因素进行逐一论证,确认过程如下: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人
确认时间
1
安全员不细心
青安岗岗员对危险源是否逐一排查
现场调查
王宁
2015年7月
2
处罚力度小
项目部对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否执行到位
查阅资料
宁伟东
2015年7月
3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确认安全岗员的文化素质以及个人责任心
现场调查
刘畅
2015年7月
4
无具体检查措施
相关检查惩处文件
查阅资料
刘畅
2015年7月
5
购买安全书籍较少
检查项目部安全书籍
现场调查
刘畅
2015年7月
6
只有一个安全员岗位
确认安全员配备情况
现场调查
李苗苗
2015年7月
7
安全学习不到位
了解青安岗岗员的安全知识储备情况
现场调查
刘畅
2015年7月
8
对危险源学习少
了解安全岗岗员对危险源的认识
现场调查
高金龙
2015年7月
9
缺少主观能动性
了解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
现场调查
刘畅
2015年7月
10
未及时张贴安全标示
检查施工现场有无及时张贴安全标示
现场调查
达海涛
2015年7月
(一)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
(二)要因确认过程
要因确认一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安全员不细心
现场调查
1、能否及时发现、警示危险源
2、工作责任心
王宁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对现场青安岗岗员,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对安全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二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只有一个安全员岗位
现场调查
依据相关规定对照工程规模,判定安全员配置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李苗苗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和安全主体责任的通知》陕建发〔2014〕82号文件中规定“建筑面积1万一下平米或工程合同价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质量员、安全员不得少于一人” ,本工程目前具备施工条件1#楼面积8425平方米,配备一个安全员符合相关规定。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三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无具体检查措施
现场调查
1、针对性检查
2、并有具体安全规范操作方案
刘畅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通过现场查看,以往的安全检查以偏概全,没有特殊性,针对性,对不安全行为无具体检查制度。
检查内容
检查人次
不符合要求人次
安全帽的佩戴
20
10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行
20
6
合格率
60%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四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查看资料
对安全生产的学习程度,对危险源的认识程度
刘畅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通过与青安岗岗员现场交谈发现他们对安全生产认知不全面。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五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处罚力度小
查阅资料
按照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比例检查项目部的处罚清单
宁伟东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查阅项目部的处罚清单存档,发现对安全生产的处罚力度属于正常值,并通过走访施工人员了解到项目部对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的处罚力度。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六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安全学习不到位
现场调查
1.全面的说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对危险源有详细的认知能力
刘畅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带领青安岗岗员深入施工一线,确认找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并描述出正确的操作规范
检查内容
已有危险源
发现危险源
现场对安全生产纠错
60
28
合格率
53.3%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七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购买安全书籍较少
现场调查
青安岗岗员人手一本安全相关书籍
刘畅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
检查内容
检查人数
不合格点数
实际覆盖率
7
4
合格率
57.1%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八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危险源认识少
现场调查
对危险源认识的百分比
高金龙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对现场50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率为72.1%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九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为及时张贴安全标识
现场调查
危险源张贴百分比
达海涛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
检查内容
检查点数
不合格点数
危险源警示张贴
60
25
合格率
58.3%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十
确认内容
确认
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人
确认时间
缺少主观能动性
现场调查
青安岗岗员发现不安全行为是否及时纠错
刘畅
2015年7月
确认过程:现场检查过程中,青安岗岗员发现不安全行为,能做到上前及时制止及告知正确操作规范
结论:非要因
九、制定对策
针对每一条要因,组织召开小组成员会议,小组成员发挥头脑风暴法,从各个角度提出改进对策,并对每种对策进行综合评价,对策评价表见下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评价
综合得分
选定
方案
有效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
可靠性
1
购买安全教育书籍
与项目不沟通
◎
△
○
△
10
团委直接购买发放
◎
○
◎
○
16
★
2
安全学习不到位
团委组织安技部专业人员现场授课
◎
◎
○
○
16
★
安排安全员教育学习
○
○
△
△
8
3
未及时张贴安全标示
坚持巡查,及时张贴危险源警示标识
◎
○
○
◎
16
★
危险源警示
○
△
△
△
6
4
无具体检查措施
制定具体检查措施
○
○
△
△
8
配备青安岗,协助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
◎
○
○
◎
16
★
根据确认的要因,小坦克QC小组通过5W 1H 分析法,制定如下对策:
序号
要 因
对 策
目 标
措 施
地点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购买安全书籍较少
及时购买书籍发放给青安岗岗员
书籍普及率达100%
1、团委及时购买安全生产相关书籍
2、及时发放给青安岗员
现场
刘畅
2015.8.5
2
安全学习不到位
对青安岗岗员进行安全教育
全面普及安全知识
1、制作安全生产课件
2、在项目部对青安岗岗员进行讲解
现场
刘畅
2015.8.5
3
未及时张贴安全标示
坚持巡查,及时张贴危险源警示标识
对每一处危险源都进行标识
1.购买大量安全标示
2.发现危险源及时张贴
现场
达海涛
2015.8.5
4
无具体检查措施
严格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惩处条例
对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抓严打
1、制定详细的惩罚条例
2、严格执行不安全生产惩处条例
3、配备青安岗
查阅资料
刘畅
2015.8.5
制表人:刘畅 制表时间:2015.07.30
十、对策实施:
公司团委及时购买了安全生产相关书籍,并在“青安杯”活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上发放给每一位施工人员
工程部相关人员,制作出安全生产课件,为青安岗岗员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危险源认识,自我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
带领青安岗岗员,深入施工一线辨识危险源,并张贴安全标示。
建立青年安全监督岗,并配备青安岗岗长一名,青安岗岗员四名,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
带领青安岗岗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辨识不安全行为,从而现场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范操作。
十一、效果检查
1、效果情况
序号
检查项目
频数
累计频数
1
安全意识淡薄
4
4
2
安全教育不全全面
3
7
3
安全检查少
2
9
4
处罚力度小
2
11
5
防护措施简陋
1
12
6
宣传力度不够
2
14
7
其他
1
15
8
合计
15
15
合格率=(300-15)/300=95%
小坦克QC小组成员对部分后续现场青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了检查,共抽查300点,其中不合格点数为15点,占总检查数的5%,,达到了优良标准,圆满完成了小组确定的目标值。
制表人:刘畅 制表时间:2015.8.15.
九冶宝鸡公司东岭项目在季度考评中因安全文明施工荣获第一名
社会效益:通过本次QC活动,为团青今后全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系统化、数据化和科学化,丰富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时也使团队协作精神更加紧密。
十二、制定巩固措施
在QC活动后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巩固措施,为本次青安岗活动制作发放了《青安岗活动操作手册》并在公司大力宣传推广
巩固其效果状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数
缺陷数
百分比(%)
1
安全意识淡薄
30
5
95
2
安全教育不全面
100
4
96
3
安全检查少
100
4
96
4
处罚力度小
100
3
97
5
防滑措施简陋
100
3
97
6
宣传力度不够
100
4
96
7
其他
100
2
98
8
合计
630
25
96.4
制表人:刘畅 制表时间:2015年10月5日
十三、总结及打算
1、总结:通过此次QC活动,小坦克小组成员在安全意识、个人能力及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下一步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尝试运用了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持续改进、坚持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行QC活动,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为课题继续进行PDCA循环,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管理水平,本QC小组拟把“提高团员青年在施工工艺中的创新率”作为下次课题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