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规划和所给的其它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 (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附必要的草图) ; (2)污水厂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标出水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 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1图) ; (3)污水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表示原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 污水厂排放口的标高(1图) ; (4)按施工图标准画出主要生物处理构筑物(一个即可)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1图) ; (5)按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画出沉淀池的工艺设计图,包括平面图、
2、纵剖面及横剖 面图(1图) ;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1基本情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液来自进场垃圾的含水和降雨。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是随不同地区垃圾组成的不同而变化; 随季节不同, 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随填埋场投入使用年限不同而变化(渗滤液的 BOD5/COD 由 0.6 降为 0.1 左右; COD 值由 20000mg/L 降为 1000mg/L左右;NH4+N由1000m g/L 上升至20002500mg/L左右等)。 2.2设计依据(1)废水水量及水质: 废水水量:500m3/dCOD=7000m g/LBOD5=2000mg/LSS=6167
3、mg/LNH4+N:2000mg/LCl=2388mg/LpH:6.2水温:20 色度 :2000 倍 重金属离子不超标(2)气象水文资料: 风向:春季:南风(东南) 夏季:南风(东南、西南) 秋季:南风、北风 冬季:西北风 气温:年平均气温:78 最高气温:34 最低气温:10 冻土深度:60cm地下水位:45m地震裂度:6 级地基承载力:各层均在120kPa以上(3)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 处理后水质要求:COD150mg/LBOD560mg/LSS70mg/LNH4+N25mg/LpH:69色度100倍2.3设计规模 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场地为4060平方米的平坦地,位于填埋场人员办公室的南方。
4、渗滤液自流到污水厂边的集水池 (V=20m3,池底较污水厂地平面低6.00m )。处理后出水管的管底标高比污水厂低 5米。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1.计算依据废水水量:500m3/d=5.79L/s设计水质:COD=7000m g/L,BOD5=2000mg/L,SS=6167mg/LNH4+N:2000mg/LCl=2388mg/LpH:6.2水温:20 色度 :2000 倍 重金属离子不超标。污水可生化性及营养比例:可生化性:BOD/COD=2000/70000.29,难生化降解。去除BOD:2000-60=1940 mg/L。根据BOD:N:P=100:5:1,去除1940 mg
5、/需消耗N和P分别为N:97 mg/L,允许排放的TN:8 mg/L,故应去除的氨N=2000-97-8=1895mg/L,而垃圾渗滤液一般缺少磷。2. 处理程度计算 表2渗滤液处理程度 项目(单位)COD(mg/L) BOD5(mg/L)NH3-N(mg/L)SS(mg/L)色度(倍)进水水质70002000200061672000出水水质150602570100去除率97.9%97%94.8%98.9%95%3.工艺流程的选择与确定3.1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渗滤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选择具体的处理工艺组合方式。主要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3.1.1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6、3.1.2预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3.1.3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3.2 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 由于本设计的废水水质浓度较高,要求污染物去除率高。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分析比较UASB和ABR反应器的性能特点,总的来说,ABR反应器具有构造简单、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且ABR处理渗滤液应用较广,极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且工艺较成熟,而且不需设混合搅拌装置,不存在污泥堵塞问题。启动时间短,运行稳定,与SBR工艺的结合运用十分成熟,适合此次渗滤的厌氧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中SBR工艺是现在较为成熟的,且本次设计的设计水量也满足SBR的处理要求,同时SBR对有机物和氨氮都具有很
7、高的去除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采用ABRSBR处理工艺。 对厌氧生物处理部分的UASB和ABR法进行比较,如表3-2。表3-2 UASB与ABR的比较工艺UASBABR优点1.无混合搅拌设备 2.污泥床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因填料发生堵赛问题3.内设三相分离器,通常不设沉淀池,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应区内,通常可以不设污泥回流设备 UASB 1. 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碳酸低2. 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高3. 不需要安装三相分离器, 只要一台污泥回流泵即可。4. 控制上要求低, 容易控制, 不需要颗粒污泥5. 污泥流失量少缺点1.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2.对水
8、质和负荷突然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1.自动化控制要求高。3.3工艺流程说明进水沼气回收系统格栅活性炭吸附塔加药间混凝沉淀池消毒池调节池调节池吹脱塔 SBR池ABR池吸收塔出水出水污泥浓缩池图3-3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采用吹脱法与ABR+SBR法相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3所示。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 污水处理部分1.1格栅的设计计算 1.1.1作用 尽可能去除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大悬浮物,并保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格栅的拦污主要是对水泵起保护作用。1.1.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500m/d=0.0058m/s栅前流速0.7m/s过栅流速0.9m/s栅条宽度s=0.01
9、m格栅间隙e=20mm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60 单位格栅量0.05m栅渣/10m污水1.1.3设计计算 确定格栅前水深(h)根据最优水里断面公式 取 v:进水渠道内流速 有栅前水深 栅条间隙数(n) 栅槽有效宽度(B) 进水渠道有效宽部分长度(L1)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L2)过栅水头损失(h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根据公式其中,-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2.42 K-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2 0.3m则栅前槽总高度0.074+0.30.4m则栅后槽总高度0.5m栅槽总长度
10、(L)每日栅渣量计算(W)1.2 调节池设计计算1.2.1调节池的作用 本次设计设置两个调节池,一个用于吹脱塔前,用石灰调节pH值至11,增加游离氨的量,使吹脱效果增加,去除更多的氨氮。另一个用于吹脱塔后,用酸将pH值降低至8左右,达到后续生物处理所适宜的范围。两个调节池使用同一种尺寸。同时对渗滤液水质、水量、酸碱度和温度进行调节,使其平衡。一般所用的碱性药剂有Ca(OH)2、CaO或NaOH,虽然NaOH做药剂效果更好一点,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设计用CaO作试剂。1.2.2设计参数平均流量:=20.8m3/h停留时间:t=6h1.2.3设计计算 调节池容积: V= t 式中:V调节池容积,m3
11、;最大时平均流量,; t停留时间, 计算得:调节池容积V=20.88=116.4m3调节池尺寸: 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5m2.5m,设该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为2.5m,调节池出水为水泵提升。采用矩形池,调节池表面积为: 式中:A调节池表面积,m2; V调节池体积, H调节池水深,m。计算得:调节池表面积 ,取67m2 取池长L=19m,则池宽B=5m。 考虑调节池的超高为0.3m,则调节池的尺寸为:19m5m2.8m=266 m3,在池底设集水坑,水池底以i=0.01的坡度滑向集水。1.3 吹脱塔设计计算1.3.1设计说明 吹脱塔是利用吹脱去除水中的氨氮,在塔体中,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溶解
12、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NH3溶解在水中的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4+OH-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要想使得更多的氨被吹脱出来,必须使游离氨的量增加,则必须将进入吹脱塔的废水pH值调到碱性,使废水中OH-量增加,反应向左移动,废水中游离氨增多,使氨更容易被吹脱。所以在废水进入吹脱塔之前,用石灰将pH值调至11,使废水中游离氨的量增加,通过向塔中吹入空气,使游离氨从废水中吹脱出来。 图1.3.1 吹脱塔示意图 吹脱塔内装填料,水从塔顶送入,往下喷淋,空气由塔底送入,为了防止产生水垢,所以本次设计中采用逆流氨吹脱塔,采用规格为25252.5mm的陶瓷拉西环填料
13、乱堆方式进行填充。吹脱塔示意图如图1.3.1所示。 表1.3.1 吹脱塔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CODBOD5NH3-NSS进水水质7000200020006167去除率30%40%80%50%出水水质490012004003083.51.3.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500m3/d=20.8m3/h=5.810-3 m3/s设计淋水密度q=100 m3/(m2d)气液比为2500m3/m3废水1.3.3设计计算吹脱塔截面积 A= 式中:A吹脱塔截面积,m2; 设计流量,m3/d;q设计淋水密度,m3/(m2d)。计算得:吹脱塔截面积A=吹脱塔直径D=空气量设定气液比为2500 m3/m3
14、水,则所需气量为:5002500=1.25106 m3/d=14.5m3/s空气流速填料高度采用填料高度为5.0m,考虑塔高对去除率影响的安全系数为1.4,则填料总高度为51.4=7.0 m.1.4 ABR池设计计算1.4.1设计说明 ABR池采用常温硝化。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下向流动。下向流室水平截面仅为上向流室水平截面的四分之一,所以,下向流室水流速大,不会堵塞。而上向流室过水截面积大,流速慢,不仅能使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又可截留住厌氧活性污泥,避免其流失,保持反应器内厌氧活性污泥高浓度。在上、下向流室隔墙下端设置了一个45转角,起到对上向流室均匀布水的作用,共设计了6个
15、上下向流室,11块挡板。ABR池示意图如图3.4.1所示。 图1.4.1 ABR池示意图表1.4.1 ABR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CODBOD5NH3-NSS进水水质490012004003083.5去除率85%30%5%90%出水水质735840380308.351.4.2设计参数有效水深设为Hh=2.5m,超高H2=0.3me产气率,取e=0.25m3气/kgCOD;ECOD去除率,去E=85%。1.4.3设计计算上向流室截面积A1 式中:A1上向流室截面积,m2;Qmax设计流量,m3/d;V1上向流室水流上升速度,一般为13m/h,取V1=1.5m/h。计算得:上向流式截面
16、积取上向流室宽度B1=3.5m,则其长度L1=4m。反应上向流室和下向流室的水平宽度比为5:1,即下向流室宽度B2=0.7m,长度与上向流室相同为L2=4m。下向流室流速V2 式中:V2下向流室流速,m/h;Qmax设计流量,m3/d; B2下向流室宽度,m; L2下向流室长度,m。计算得:下向流室流速有效水深设为Hh=2.5m,超高H2=0.3m,顶部厚度0.2m,则总水深H=3.0m,ABR池尺寸为:31m4m3.0m=372m3,停留时间。在6个上向流室的顶部中央各设一个沼气出口,尺寸为150mm,并设计有300mm长的直管段。为防止气体外泄,把出水槽方向设计为向下。产气量G 式中:G产
17、生的沼气量,m3/d; e产气率,取e=0.25m3气/kgCOD;Q max 设计流量,m3/d;S0进水平均COD,mg/L;ECOD去除率,去E=85%。计算得:产气量 每天产生的沼气量为520m3/d。1.5 SBR池设计计算1.5.1设计说明 SBR 工艺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核心是SBR 反应池,SBR法的工艺设备是由曝气装置、上清液排出装置(滗水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的反应器。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
18、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表3-3 SBR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CODBOD5NH3-NSS进水水质735840380308.35去除率85%90%85%90%出水水质110.25845730.91.5.2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max=500m3/d=20.8m3/h=5.810-3 m3/s;BOD5污泥负荷Ls=0.2kgBOD/(kgMLSSd);排水比 ;反应池水深H=5m;安全高度=0.6m;污泥浓度MLSS=3000mg/L;需氧量系数a=1.0kgO2/kgBOD5;池宽与
19、池长之比为1:1;反应池数N=2;1.5.3设计计算 曝气时间TA 式中:TA曝气时间,h; S0进水平均BOD5,mg/L; LsSBR污泥负荷,一般为0.030.4kgBOD/(kgMLSSd); 排水比(反应池总容积与充水容积之比)一般为26; X反应器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mg/L。 计算得:曝气时间沉淀时间TS 式中:Ts沉淀时间,h; 排水比; 安全高度; Vmax活性污泥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m/h;H反应器水深,m; X反应器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mg/L。 计算得:污泥界面初始沉降速度Vmax =4.61043000-1.26=1.91m/h 沉淀时间 排出时间TD=2
20、h周期数n一周期所需时间TCTA+TS+TD=8.4+0.97+2=11.37h周期数n= 取n=2,则TC=12h进水时间 式中:TF进水时间,h; TC一个周期所需时间,h; N一个系列反应池数量。 计算得:进水时间TF=h反应池容积V 式中:V各反应池容积,m3; N反应池的个数; n周期数; Qmax日最大废水处理量,m3/d。 计算得: 反应池容积 反应池尺寸: 单个反应池面积 因SBR池长和池宽比一般在1:11:2 所以取SBR池长L=10m,则SBR池宽B=9m。鼓风曝气系统 需氧量 需氧量Oa为有机物(BOD)氧化需氧量O1、微生物自身氧化需氧量O2、保持好氧池一定的溶解氧O3
21、所需氧量之和。即Oa=O1+O2+O3 =aQmax(S0-Se) 式中:需氧量,kgO2/d;a需氧量系数,kgO2/kgBOD5,取a=1.0;Qmax设计流量,m3/d;S0进水BOD5,kg/ m3;Se出水BOD5,kg/ m3。 计算得:需氧量=1.0500(840-84)10-3=378kgO2/d 周期数n=2,反应池数N=2,则每个池一个周期的需氧量 =kgO2/d 以曝气时间TA=8.4h为周期的需氧量为 kgO2/d1.6 混凝沉淀池的设计计算1.6.1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的渗滤液色度为2000倍,pH值为6左右。由于高分子混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脱色能力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22、,一般优先考虑使用高分子混凝剂。根据常用混凝剂的应用特性,选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采用湿投法。聚合氯化铝适宜pH59,对设备腐蚀性小,效率高,耗药量小、絮体大而重、沉淀快,受水温影响小,投加过量对混凝效果影响小,适合各类水质,对高浊度废水十分有效,因此适合本次设计。本次选择的聚合氯化铝混凝剂为液态。表3-4 混凝沉淀池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单位)COD(mg/L) BOD5(mg/L)NH3-N(mg/L)SS(mg/L)色度(倍)进水水质110.25845730.92000去除率50%50%20%60%95%出水水质55.14245.612.41001.
23、6.2设计参数混凝剂最大投量,取=40mg/Ln每日配制次数,一般为26次,取n=2C喷口出流系数,一般为0.90.95,取C=0.9 g重力加速度,9.81m/s2溶液质量分数,一般取10%20%,取=10%1.6.3设计计算混凝剂用量计算 设计中取日处理水量Qmax=500m3,最大投加量amax=40mg/L,平均amax=30mg/L。计算得: 1.6.4混凝沉淀池: . 竖流式沉淀池中心管计算a.最大秒流量qmax 式中:qmax最大秒流量,m3/s;n沉淀池数,取n=2。Qmax设计流量,m3/s; 计算得:最大秒流量qmax = b.中心管有效过水断面积A1 式中:A1中心管有效
24、过水断面积,m2; qmax最大秒流量,m3/s; 污水在中心管内的流速,一般取0.03m/s。 计算得:中心管有效过水断面积A1= c.中心管有效直径d0 式中:d0中心管有效直径,m; A1中心管有效过水断面积,m2。 计算得:中心管有效直径d0= 喇叭口直径;反射板直径中心管高度h2(沉淀池的工作高度) 式中:h2中心管高度,m; 污水在沉淀区的上升速度,取=0.0005m/s; t沉淀时间,取t=1.5h。计算得:中心管高度h2=0.00051.53600=2.7m 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 式中:h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 qmax最大秒流量,m3/s
25、; 喇叭口直径,m。污水由中心管与反射板之间缝隙的出流速度,取=0.02m/s; 计算得: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沉淀池工作部分有效断面积A2 式中:A2沉淀池工作部分有效断面积,m2; qmax最大秒流量,m3/s; 污水在沉淀区的上升速度,取=0.0005m/s。计算得:沉淀池工作部分有效断面积A2=沉淀池总面积A= A1+ A2=0.097+11.6=11.697m2沉淀池直径D 式中:D沉淀池直径,m;A沉淀池总面积,m2。计算得:沉淀池直径D= 校核池径水深比 ,符合要求。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q0 式中:q0集水槽出水堰负荷,;qmax最大秒流量,m3/s;D沉淀池
26、直径,m。 计算得: 集水槽出水堰负荷q0= 符合要求,可不另设辐射式水槽。 污泥量V 式中:V污泥量,m3;Kz污水总变化系数,Kz =1.5;污泥密度,=1000kg/m3; qmax最大秒流量,m3/s; C1、C2进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P0污泥含水率,取P0=90%;T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取T=2d。设混凝沉淀池对悬浮物的去除率为80%,混凝阶段产生的絮体浓度为60 mg/L,混凝后污水的本体的SS浓度为60 mg/L:进水悬浮物浓度C1=60+60=120mg/L=0.12kg/m3出水悬浮物浓度C2=0.12(10.8)=0.024 kg/m3 计算得污泥量V=每池污泥体
27、积 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 式中: h5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D沉淀池直径,m;截椎侧壁倾角,取; d圆锥底部直径,取d=0.1m; h5= 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 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 h1超高,取h1=0.5m; h2中心管高度,m; h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 h4缓冲层高,h4=0m; h5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计算得:沉淀池总高度H=0.5+2.7+0.2+0+2.7=6.1m2 污泥处理部分2.1 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2.1.1设计说明 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根据本次设计知整个工艺流程产泥量较
28、小,因此选择一个不带中心管的间歇式重力浓缩池,其结构如图2.1.1所示。 图2.1.1 污泥浓缩池 本次设计的污泥来源:SBR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由于ABR池将产生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的同时,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又有部分回流至ABR池中,因此,ABR池中污泥进出同步进行时,进入的污泥量可抵消产生的污泥量。2.1.2设计参数 a,b计算系数,取a=0.9,b=0.05; 污泥密度,=1000kg/m3; P1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取P1=99.5%; 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取=80%; P浓缩前含水率,取P=99%; 泥斗侧壁倾角,取。Pt出泥含
29、水率,取Pt =97%。2.1.3设计计算 污泥量的确定及计算 a. 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V1 式中:X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d;Qmax设计流量,m3/d;SrBOD5降解量,kg/ m3;W曝气池有效容积,m3;XvMLVSS浓度,kg/ m3; a,b计算系数,取a=0.9,b=0.05;V1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m3/d; 污泥密度,=1000kg/m3;f系数,f=0.8;X反应器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kg/ m3 ; P1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取P1=99.5%。 计算得: MLVSS浓度Xv =0.8400010-3=3.2 kg/ m3 每日
30、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 V1= b. 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污泥量V2=0.32m3/d c.浓缩前污泥总量V= V1+ V2=52+0.32=52.3m3/d污泥固体浓度C C= 式中:C污泥固体浓度,kg/m3; P浓缩前含水率,取P=99%; 污泥密度,=1000kg/m3。 计算得:污泥固体浓度C=(1-0.99)1000=10 kg/m3 浓缩池面积A 式中:A浓缩池面积,m2;V污泥量,m3/d;C污泥固体浓度,kg/m3; M浓缩池污泥固体负荷,取M=30kg/( m2d)。 计算得: 浓缩池面积A= 浓缩池直径D= 浓缩池高度计算 a. 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31、式中: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 T浓缩时间,一般为1016h,取T=10h; V污泥量,m3/d; A浓缩池面积,m2。 计算得: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b.浓缩池有效水深H1 式中:H1浓缩池有效水深,m; 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 h2浓缩池超高,取h2=0.3m; h3浓缩池缓冲层高度,取h3=0.3m。 计算得:浓缩池有效水深H1=h1+h2+h3=1.25+0.3+0.3=1.85m c.污泥斗深度h4 式中:h4污泥斗深度,m; D浓缩池直径,m; d污泥斗底部直径,取d=0.1m; 泥斗侧壁倾角,取。 计算得:污泥斗深度h4=2.9m d.浓缩池总高度H= H1+ h4
32、=1.85+3.3=5.2m 污泥斗容积 式中: V1污泥斗容积,m3; h4污泥斗深度,m; R污泥斗上部半径,R=0.9m; r污泥斗下部半径,r=0.05m。 计算得: 污泥斗容积 浓缩后污泥量V2 式中:V2浓缩后污泥量,m3/d; V污泥量,m3/d;P浓缩前含水率,取P=99%; Pt出泥含水率,取Pt =97%。 计算得:浓缩后污泥体积排泥周期取排泥周期T=5h2.2 吸附塔设计计算2.2.1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选用粒状炭,粒状炭吸附剂的再生采用高温加热再生法。 表2.2.1吸附塔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CODBOD5NH3-NSS进水水质8452.523.822.4去除
33、率50%44%41%60%出水水质4229.4148.92.2.2设计参数 粒状炭有效粒径=0.8mm; 空塔线速10m/h; 通水倍数n=5.0m3/kg; 粒状炭炭层密度=400kg/ m3; 接触时间t=30min。2.2.3设计计算 吸附塔截面积A 式中:A吸附塔截面积,m2; Qmax设计流量,m3/h; 空塔线速,m/h。 计算得:吸附塔截面积A=2.08m2 吸附塔直径D=2.65m ,选用D=3.0m 塔内炭层高度h ( 式中:h塔内炭层高度,m; 空塔线速,m/h; t接触时间,h。 计算得: 塔内炭层高度h=10=5m 炭层容积V=Ah=2.085=10.4m3 吸附塔所需活性炭质量G G=V 式中:G吸附塔所需活性炭质量,kg; 粒状炭炭层密度,kg/ m3; V炭层容积,m3。 计算得:吸附塔所需活性炭质量G=40010.4=4146kg 每日总需炭量g 式中:g每日总需炭量,kg/d; Qmax设计流量,m3/d; n通水倍数,m3/kg。 计算得:每日总需炭量g=2.3 消毒池的设计计算2.3.1 设计说明 根据本次设计的水量及水质,选择采用液氯进行消毒,去除渗滤液中的细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