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674826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矛盾观部分重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第一单元易错易混知识点1、哲学是源于世界观的知识,研究对象是世界观。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3、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现成的方法5、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6、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7、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

2、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一、辩证唯物论 A、常用理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3、规律是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4、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5、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意识的特点6、物质是绝对

3、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限制性角度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人与规律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事求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惩罚。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4、是?怎样按规律办事?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尊重客观规律。(3)树立正确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意识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5、意识的作用?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

5、丧失斗志。唯物论部分易错易混知识点1、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依存,是不可分的(规律与主观能动性)2、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和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4、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5、立足国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能否使客观符合主观。6、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7、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属性: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A、常用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6、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认识。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限制性角度1、实践的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材料?

7、)(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5)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认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去探索。(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4、认识的特点(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4)

8、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原理(真理的属性)(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4)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的发展过程(怎样发展真理?)(1)追求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

9、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论易错易混知识点1、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形式之一。4、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个人而言,认识的每一次实现是有限的5、人们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6、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7、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

10、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8、真理中包涵谬误。谬误中包涵真理。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9、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部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就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A、常用理论1、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 2、联系是客观,要从固有事物联系把握规律,切忌主观臆造性;3、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联系是多样,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实现最优目标6、整体由部分构成,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11、。因此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做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7、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认识事物,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限制性角度1、联系的特点:(属性)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 联系是客观,要从固有事物联系把握规律,切忌主观臆造性;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是多样,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实现最优目标(2)整体由部分构成,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3)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3、系统优化的特征?(1

12、)要做到系统优化就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易混易错知识点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4、部分和整体相互制约,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每一个事物。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A、常用理论1、用发展观点看问题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13、对未来充满信心,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要做好量的积累,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B、限制性角度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要做好量的积累,(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永不停息向前发展2、辩证否定观和创新 (1)创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世界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重视

14、创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创新。(2)怎样树立创新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要立足实践,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3)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材料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对旧事物的否定)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对旧事物的肯定) 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批

15、判精神。 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易混易错知识点:1、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质变就是发展。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3、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A、常用理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是普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因此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工作方法。7、处于支配地位、对事

16、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此看问题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8、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看问题要全面,既要抓本质、主流,又要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B、限制性角度1、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1)全面观、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重点,统筹兼顾(5)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本质、主流,分清主流和支流。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统一)(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应坚持一分为二、两

17、分法,全面看问题。(2)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3)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3、用矛盾特殊性分析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

18、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相互连结,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用主次矛盾关系分析问题(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次要矛盾会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不能忽视次要矛盾(3)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要学会统筹兼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6、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分析问题(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看问题要全面,要抓主流。(2)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矛盾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两点论与

19、重点论统一。7、用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分析问题(1)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2)坚持两点论就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易混易错知识点: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

20、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6.两点论就是抓主次矛盾,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7、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8、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9、矛盾观(材料中的关键字词、语句提示)(1)既又、虽然但是、成就困难、机遇.挑战.、双赢、双刃剑、相辅相成、开发与保护,效率与公平,开源与节流等;矛盾是对立统一、全面看问题(2)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矛盾的特殊性(3)越是民族的

21、,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示范、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4)重点、核心、中心、关键、首要、根本、重要、突破口等;主要矛盾(强调做)(5)评价性质,人,工作等;主流、主体、方向、大局、本质、性质、占优势、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认识、评价)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观部分 A、常用理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4、生

22、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5、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规律。6、人民群众是社会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二、人生观、价值观部分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价值观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主观差异性。4、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5、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6、在个人与社会

23、统一中实现。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价值。7、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神、才能素质、理想信念价值观B、限制性角度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不完全同步的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不完全同步的。(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

24、。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基本矛盾、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发展规律原理、社会发展趋势原理?改革的重要性?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规律。(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改革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5、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生产)(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阻碍生产力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6、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分析材料?(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

26、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精神财富的源泉。(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通过物质条件。(3)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8、用价值观的知识评价人?(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怎样实现人生价值?)(1)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价值观。(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历史性。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

27、标准。(4)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5)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高个人才能素质,坚定理想信念。9、用价值观的知识评价事?(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认识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价值观。(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历史性。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选择,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10、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分析问题(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

28、发展规律。(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11、影响认识差异的原因?认识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客观实际条件、规律的制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不同。还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主观)易混易错点: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变化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3、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

29、主要矛盾。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上层建筑的变革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4.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5.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自我价值就是人的自我感觉。6、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主观条件,主观努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实现。7、人生价值主要看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得到群众肯定才有价值。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书籍举世之宝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