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526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97 大小:9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DB32_T455-201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最终印刷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120.10A00备案号 56998-2017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4552017代替 DB 32/455-2010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Regulations of supervising and inspecting on product quality2017-12-01 发布2018-01-01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32/T 4552017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监督抽查承检机构选择.24监督抽查计划制定.35监督抽查计划下达.46监督抽查依据.57监督抽查抽样.58样品管理.99样品检验.1010检验结果确认.111

2、1检验结果异议处理.1112监督检验报告.1213监督抽查材料报送.1214承检机构工作质量监督.1315监督抽查经费管理.1316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1417监督抽查信息公开.15附录 A(规范性附录)江苏省监督抽查企业数据库信息表.17附录 B(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编写指南.18附录 C(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评审程序与要求.27附录 D(规范性附录)承检合作机构工作评分表.30附录 E(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书.31附录 F(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32附录 G(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34附录 H(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

3、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44附录 I(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确认通知单.45附录 J(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质量及工作纪律反馈单.46附录 K(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过程监管系统工作程序.47DB32/T 4552017II附录 L(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48附录 M(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说明表和清单.49附录 N(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原始记录规范.51附录 O(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异议处理文书.53附录 P(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报告编制规范.57附录 Q(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

4、查任务报送资料清单.71附录 R(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编写指南.72附录 S(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费用核算和购样清单.76附录 T(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委托合同书.78附录 U(规范性附录)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过程监督检查表.79附录 V(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材料报送质量评价表.82附录 W(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附件.84参考文献.93DB32/T 4552017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要求起草。本标准代替DB32/455-2010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规范,与DB32/455-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5、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删除了食品监督抽查有关内容;增加了监督抽查承检机构;增加了监督抽查依据;增加了电商平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关规定;增加了监督抽查经费管理;增加了监督抽查信息公开;增加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评审程序与要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原始记录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编制指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异议处理文书等工作文书;修改了监督抽查计划制定、计划下达、监督抽查抽样、样品管理、样品检验、检验结果确认、检验结果异议处理、监督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材料报送、承检机构工作质量监督、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等内容。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

6、准由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永华、李洁莉、叶平、程克虎、王常捷、徐恺。本标准于2001年11月首次发布,起草人李炳仁、李亚宁、周文森、张东林、潘闵、张琪;2010年12月第一次修订,起草人王磊锐、李洁莉、顾永华、钱建明。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32/T 4552017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监督抽查承检机构选择、监督抽查计划制定、监督抽查计划下达、监督抽查依据、监督抽查抽样、样品管理、样品检验、检验结果确认、检验结果异议处理、监督检验报告、监督检验材料报送、承检

7、机构工作质量监督、监督抽查经费管理、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监督抽查信息公开进行了规定。本规范适用于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活动。设区市、县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参照本规范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2.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productqualityinspection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为监督产品质量,依法组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有计划的随机抽样、检验,并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2.2检验检测机构 inspectionagency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

8、,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2.3承检机构supervisioninstitution符合国家和本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有关要求,通过政府采购、专家评审等方式认定,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的检验检测机构。2.4检验检测人员 inspectionpersonnel经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检验员证,在专业资质范围内从事抽样、检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人员。2.5复验verification test检验检测机构对本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依据有关规定、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的验证性检验检测活动。DB32/T 455201722.6复检repeattest受检企业对监督抽查

9、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后,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指定检验检测机构对原检测样品或者备份样品的异议项目及关联项目进行的再次检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7复查检验repeatinspection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完成整改后的再次抽样检验,或者对未按期完成整改企业的强制抽样检验。2.8后处理post-processing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依法采取通报、责令整改、复查、公告、行政处罚、移送等行政措施的活动。3监督抽查承检机构选择3.1承检机构库建设3.1.1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政府购买服务要求,采购检验服务供应商,建立健全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承检

10、机构库。3.1.2申请入库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a)具备拟承担检验任务的法定检验资质和相应检验能力;b)具有完成拟承检任务所需的管理体系和相关资源;c)近三年内承担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无重大过错,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d)上一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分类评价原则上不低于类且满足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监督评价要求。无此经历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监督评价。3.2承检机构库管理发现承检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其调整出承检机构库,并限制其参与下一次入库招标:a)伪造数据、出具虚假检验结果;b)超出资质认定范围检验;c)违法违规改变检验结果;d)分包承担的监督抽查任务

11、;e)租借其他单位检测设备开展监督检验;f)泄露监督抽查任务信息和受检企业技术及商业机密;g)违法违规向受检企业收取监督检验费用;h)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期间(从任务下达至异议处理结束)与受检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强制受检企业委托检验,在受检企业购买或者推销产品、报销票据,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购物卡等,接受受检企业的接待活动;i)出现工作质量事故产生较大负面影响;j)其他损害监督抽查公正性的行为。DB32/T 455201733.3承检机构选择方法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产品特点和监督抽查任务要求,采用专家评审或者政府采购方式从承检机构库中竞争性选择检验检测机构承担监督抽查任务,如不能满足需

12、求可将选择范围拓展到承检机构库以外。4监督抽查计划制定4.1监督抽查分类4.1.1根据不同目的要求,可以分为评价性监督抽查和发现问题性监督抽查两类:a)评价性监督抽查适用于分析评价地区、行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抽查企业覆盖面和数量、检验项目确定等应当满足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b)发现问题性监督抽查适用于发现和促进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抽查企业和检验项目确定应当具有针对性。4.1.2根据不同任务类型,可以分为定期监督抽查(省级监督抽查)、专项监督抽查和联动监督抽查三类:a)定期监督抽查是根据年度监督抽查计划安排定期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查;b)专项监督抽查是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或者应急处理突发事件需要组织开展的监

13、督抽查;c)联动监督抽查是省、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品联合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查。4.2监督抽查产品范围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a)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b)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产品;c)消费者和有关组织反映质量问题多的产品;d)以往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多的产品;e)地方特色产业产品;f)应对突发事件、上级部门部署抽查等涉及的其他产品。4.3监督抽查产品目录编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综合上级部门重点产品监管指南、年度监督抽查目录、专项整治要求、以往监督抽查结果、质量问题社会反馈、公开征集监督抽查产品等方面信息,分年度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并根据法律法

14、规制修订情况、上级部门要求和突发事件适当调整。4.4监督抽查计划制定要求4.4.1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通过监督抽查、摸底调查等方式,对生产企业有关情况进行汇总,健全完善全省监督抽查企业数据库,为制定实施监督抽查计划提供支撑。江苏省监督抽查企业数据库信息表见附录 A。4.4.2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目录和上级部门部署,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组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检测机构申报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应当符合附录 B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编写指南要求。DB32/T 455201744.4.3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评审专家库,组织产品质量监督

15、抽查实施方案评审,确定监督抽查承检机构,评审程序与要求见附录 C。每类产品的承检机构原则上不少于 2家,承检机构库内仅有 1 家机构承检的,可以选择具备能力的其它机构承担验证和质量控制工作。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选择承检机构的,按照政府采购规范和要求执行。4.4.4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综合专家评审得分、以往承检工作质量等因素,确定每类产品承检机构的牵头单位。牵头承检机构负责监督抽查任务的组织、实施、协调、监督、评价、汇总和上报等工作。具体包括:整合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组织承检机构培训;开展实验室间数据比较;不合格检验数据的评估;汇总检验结果;撰写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监督和评价合作承检机构工作质量

16、,承检合作机构工作考核表见附录 D。4.4.5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过程中遇到法律法规调整、标准变更等特殊情况,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修改。未经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同意,承检机构不得擅自变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5监督抽查计划下达5.1计划下达方式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召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布置会,通过信息化系统或者纸质文件下达监督抽查计划,明确监督抽查任务和要求,发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书(附录 E)、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附录 F)、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附录 G.1)或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附录 G.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

17、品确认通知书(附录 H)、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附录 I)、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质量及工作纪律反馈单(附录 J)。5.2监督抽查任务的调整5.2.1因企业名称变化、停产、转产、搬迁等因素需要调整监督抽查企业的,承检机构应当及时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调整申请,并主动协助调整监督抽查企业库。5.2.2因承检机构资质变化、可能影响监督抽查公正性等因素需要调整承检机构的,由原承检机构在领取任务后 5 日内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回避申请,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核准后重新下达任务。5.2.3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期间出现以下情形,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削减直至取消承检任务。a)超出监督抽查计划产

18、品范围抽样;b)与受检企业有技术服务协议且未主动回避;c)资质、试验设备、人员、环境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不能满足承担监督抽查任务需要;d)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通报承检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的;e)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组织的涉及同类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试验结果为不满意的;f)发现承检机构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DB32/T 455201755.3承检机构领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后,应当组织学习掌握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相关标准、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结合任务特点制定监督抽查任务作业指导书。监督抽查任务作业指导书应当在监督抽查实施方案基

19、础上明确和细化工作分工、过程安排、质量控制、特殊情况处理预案、行风纪律要求等内容。6监督抽查依据6.1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省有关规定。6.2监督抽查产品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企业明示的其它执行标准、技术文件和产品质量承诺。产品质量承诺包括产品标识、产品说明、广告宣传、实物样品表明的质量状况等。涉及行政许可或者强制性认证的,可以依据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6.3列入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目录内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从其规定。6.4产品涉及强制性标准的,按照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抽查。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强制性标准的,按照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进行

20、监督抽查。6.5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的,按照以下依据进行监督抽查:a)优先采用企业明示的产品标准,企业技术文件,以产品标识、产品说明、经济合同、广告宣传或者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b)企业拒不提供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供企业产品标准或者技术文件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次序,选择采用现行有效标准;c)无法识别产品标准版本的,按现行有效标准实施,企业提供有效证据的除外;d)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少于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确定的推荐性标准检验项目时,缺少的项目不参与判定,但应当在检验检测报告备注中说明。6.6根据监督抽查目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对检验项目进行合理

21、确定。评价性监督抽查应当覆盖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安全指标,发现问题性监督抽查应当覆盖问题反映较多的主要检验项目。7监督抽查抽样7.1样品来源7.1.1监督抽查样品来源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类产品质量真实状况。7.1.2根据监督抽查目的需要,通过生产企业、电商和媒体销售平台、市场实体店、产品用户等渠道抽取检验样品。7.2抽样设计7.2.1在生产企业抽样,评价性监督抽查原则上应当覆盖监督抽查企业库内全部生产企业,发现问题性监督抽查应当有针对性地覆盖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非全覆盖的监督抽查,应当科学确定大、中、小型生产企业比例,保障样品代表性。7.2.2在电商和媒体销售平台、市场实体店、产品用户抽样

22、,以本省生产企业产品为主,与生产企业抽样形成互补和印证;辅之以小批量市场销量大、消费者反映问题多、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产品。7.2.3同一生产企业的同类产品在同一抽样渠道不得重复抽样。7.3抽样基本要求DB32/T 455201767.3.1承检机构应当做好抽样前人员安排、培训学习、文书准备、工具配备、后勤保障等工作,严格按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和抽样设计要求实施抽样。7.3.2抽样人员应当持有由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发放的相关专业的检验员证,熟悉监督抽查实施方案,了解掌握产品专业知识和抽样要求。现场抽样人员不得少于 2 人。7.3.3抽样人员应当使用通讯和打印设备,按照附录 K产品质量监督抽

23、查过程监管系统工作程序要求,将抽样信息和照片或者视频、网络截屏等证明资料上传省产品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7.4生产企业产品抽样7.4.1抽样程序与要求7.4.1.1承检机构在抽样前应当主动向受检企业所在设区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设区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7.4.1.2抽样人员向受检企业出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书和检验员证,同时送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权利与义务告知单(附录 F)等文书。7.4.1.3抽样人员在受检企业成品仓库或者其确认的场所,在确定抽查产品批次基数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或者实施规范(方案)要求随机抽样,并现场查验样品的状态和数量。7.4

24、.1.4抽查样品应当是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任何方式表明检验合格的待销产品,有保质期的产品其保质期应当满足检验及异议处理时间的要求。涉及标准变更的产品,应当抽取执行新标准的产品。保质期短的产品应当立即启动检验流程,确保在保质期内开展相关检验工作。7.4.1.5抽样人员应当用照片或者视频实时记录现场抽样情况。现场抽样记录应当清晰易辩、可追溯,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a)企业外观,包括企业厂门、厂牌、厂房等;b)企业统一社会信用证书(营业执照);c)实施行政许可和强制认证产品的证书;d)抽样人员取样信息,包含抽样人员和样品基数等;e)样品包装、标识或者铭牌,必要时打开包装后的样品状态、数量、配

25、件等;f)抽样环境,有特殊保管要求的应当记录样品存放环境条件及控制措施;g)封样后的样品和封条;h)包含所抽样品、抽样人员和受检企业人员的照片或者视频;i)受检企业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签字确认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j)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堆放状态;k)有特殊运输要求的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放条件。7.4.1.6抽样取证材料应当做好标识,作为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起存档。7.4.1.7下列情形不得抽样:a)未列入监督抽查计划;b)受检企业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产品;c)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方案要求;d)样品自身信息与外包装或者合格证明不一致的;e)受检企业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产品属于非销售、全部

26、出口或者未经出厂检验合格等情形的;f)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有效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g)产品或者标签、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字样的;h)同种产品经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抽查合格且自抽样之日起未超过6个月,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i)有证据证明企业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或者处于因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被查处阶段;DB32/T 45520177j)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7.4.1.8下列情形受检企业可以拒绝抽样:a)抽样人员少于2人;b)抽样人员未出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检验员证;c)受检企业或者产品

27、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一致;d)要求企业支付监督检验费或者其他费用的。7.4.1.9承检机构在抽样时不得有以下行为:a)通过任何方式事先通知受检企业;b)超出计划范围抽样;c)抽取未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d)抽取样品数量超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要求。7.4.1.10抽样后应对样品进行封样。封样时应当在封条上加盖承检机构公章或者抽样专用印章,由抽样人员和受检企业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共同签名,并注明抽样日期。对不易加贴封条的产品,可以采用铅封、漆封、蜡封、钢印、拍照、录像或者其他特殊材料等防拆封、防调换措施,并在抽样单中注明封样方式。7.4.2抽样文书7.4.2.1抽样人员应当按照产品质量监

28、督抽查抽样单填写规范(附录 G.3)现场填写抽样单,真实、完整反映抽样信息。抽样单应当有抽样人员和受检企业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签字,加盖受检企业有效印章(包括企业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等含有企业名称全称的印章)。对受检企业可能影响检验、判定的产品信息、技术要求、环境状态、运输要求等信息,抽样人员应当主动询问企业并在抽样单中注明。抽样人员还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抽样实际情况增加信息。7.4.2.2抽样单应当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编号一致,配套使用。7.4.2.3受检企业产品执行企业标准的,抽样人员应当向受检企业索取企业标准文本原件或者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受检企业未能现场提

29、供标准文本的,应在抽样单备注栏告知受检企业提供标准文本的时限和方式。7.4.2.4受检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抽样人员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附录 L),并经所在地县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盖章确认。7.4.2.5因企业搬迁、转产、停产、倒闭或者其他情形未能完成产品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说明表(附录 M.1),并加盖企业有效印章或者经所在地县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盖章确认。7.4.2.6抽样结束后,抽样人员应当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质量及工作纪律反馈单(附录 J)交给受检企业。受检企业填写后,直接寄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7.4.2.7抽

30、样文书按要求分别留存企业和承检机构并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于抽样结束后同时寄送企业所在地设区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7.4.3样品运输7.4.3.1封样后,抽样人员应当以妥善方式将样品全部运输回承检机构,并确保样品状态不发生变化。对有特殊运输和贮存要求的样品,应当采取规范有效措施。对可能影响样品状态的,不得寄送,由抽样人员按要求带回。7.4.3.2要求受检企业协助运输样品的,须经受检企业同意后实施,承检机构负责保障样品完好并承担运输样品费用。DB32/T 455201787.4.3.3对现场检验或者不便运输的样品,承检机构应当将现场检样、备样规范地封存于受检企业。受检企业

31、应当妥善保管封存样品,保障样品完好,不得更换、隐匿、损毁和私自处理。7.5电商平台产品抽样7.5.1抽样要求7.5.1.1承检机构应当对抽样人员进行适当的购样技能培训,根据购买样品特点合理安排抽样人员。7.5.1.2抽样人员根据抽样代表性要求,以承检机构或者消费者名义购买样品,索取并保留有效的购物发票或者凭证。购买样品数量应当满足监督抽查检验的需要。7.5.1.3样品到达后,承检机构应当对样品状态、数量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应当加贴封条。不符合要求的可以做退、换样处理。抽样信息以符合要求的样品信息为准。7.5.1.4抽样人员应当以网络截屏、照片或者视频方式记录抽样情况,记录内容包括:a)产品信

32、息;b)订单或者交易记录等销售信息;c)与销售或者客服人员聊天记录等网络交易过程信息(必要时);d)快递单和拆快递包装前后样品信息;e)查验样品状态、数量、配件等信息;f)样品封样信息。7.5.1.5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附录 G.2),记录电商平台、销售店铺、生产企业和抽取样品的相关信息。7.5.1.6下列情形不得抽样:a)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厂名和厂址;b)属于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未标注有效期内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编号。7.5.2样品确认7.5.2.1承检机构在收到有效样品 10 日内,应当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将确认文书送达样品标注的生产企业进行样品确认

33、,同时送达告知电商平台、销售店铺。送达文书包括:a)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见附录H);b)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见附录G.2);c)反映样品外形、包装、标识等信息资料;d)产品标注执行企业标准的,应当要求生产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标准。7.5.2.2生产企业应当在签收样品确认文书后 15 日内,通过传真、挂号信、特快专递等方式向承检机构反馈样品确认结果的书面材料;产品标注执行企业标准的,应当一并寄送企业标准文本原件或者加盖公章的复印件、电子扫描件。逾期未书面反馈或者拒绝签收样品确认文书的,视为确认样品;拒绝提供或者逾期未提供企业标准文本的,按照本规范 6.5 规定执行。7

34、.5.2.3生产企业要求现场确认样品的,生产企业确认人员应当提供企业授权书、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7.5.2.4否认生产该样品的,生产企业需提供有效证明材料;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视为确认。生产企业否认生产该样品且能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承检机构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由其移送相关监管部门处理。7.5.2.5承检机构应当妥善留存寄送凭证及相关证明材料,作为原始记录保存。7.6市场销售产品抽样7.6.1抽样要求DB32/T 455201797.6.1.1承检机构应当对抽样人员进行适当的购样技能培训,根据购买样品特点安排合理抽样人员。7.6.1.2抽样人员根据抽样代表性要求,以承检机构或者消费者名

35、义购买样品,索取并保留有效的购物发票或者凭证。7.6.1.3样品数量应当满足监督抽查检验的需要。抽样后加贴封条。7.6.1.4抽样人员应当以照片或者视频方式记录抽样情况,记录内容包括:a)抽样时间、地点、店铺(柜台)和抽样人员等信息;b)样品包装、样品实物、样品标识、使用说明等状态描述;c)购物发票、收据或者经营者名片;d)查验样品状态、数量、配件等信息;e)样品封样信息。7.6.1.5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见附录 G.2),记录销售企业、生产企业和抽取样品的相关信息。7.6.2样品确认7.6.2.1购买样品 10 日内,承检机构应当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将确认文书送达样品标注的生产

36、企业进行样品确认,同时送达告知销售商场和销售店铺(柜台)。送达文书包括:a)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见附录H);b)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见附录G.2);c)反映样品外形、包装、标识等信息资料;d)产品标注执行企业标准的,应当要求生产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标准。7.6.2.2生产企业样品确认程序同 7.5.2.1 至 7.5.2.5。7.7其他来源产品抽样其他来源产品范围包括:媒体平台销售产品,产品用户,公益性、经营性、服务性活动中涉及的产品等。应当参照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和市场销售产品抽样要求,确保样品来源真实、抽样行为规范、抽样过程可以追溯,并做好样品确认和告知,保留相关

37、证据。8样品管理8.1样品管理制度要求承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样品接收、检验流转、保存、处置等管理制度,以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做好相关记录。8.2样品接收8.2.1承检机构应当对到达样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a)样品封样状态是否完好;b)样品信息、数量与抽样记录是否相符;c)样品状态是否符合检验要求。8.2.2样品经检查符合要求后进入样品库管理,样品库设施和环境应当满足样品贮存要求。8.2.3因承检机构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样品不符合接收要求的,承检机构应当及时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并根据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8.3样品检验流转DB32/T 4552017108.3.1样品检验的每一个环节

38、,检验检测人员都应当对样品状态进行再次确认,并保留确认记录。8.3.2样品损毁或者状态发生变化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承检机构及时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根据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8.4样品保存监督抽查期间,承检机构应当采取规范有效方式保存样品。有特殊保存要求的,从其要求。8.5样品处置8.5.1由受检企业无偿提供的样品,承检机构应当告知受检企业在规定期限内领取检验剩余样品,履行退样手续,做好退样记录。8.5.2检验结果为合格的样品应当在检验结果异议期满后退还受检企业,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 3 个月后退还受检企业,异议期满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理样品(含保质期到期样品)。留样再测样品应

39、当在留样再测工作完成后 1 个月内退还受检企业。8.5.3备份样品封存在受检企业的,承检机构应当在样品检验合格、异议期满后通知受检企业解封备份样品。8.5.4由受检企业无偿提供样品属于下列情形的,不予退还:a)检验发现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严重质量问题;b)受检企业收到退样通知后30日内不反馈意见;c)企业书面提出不退还样品。8.5.5已确定不退还样品和购买样品按照规范要求保存。保存期满后由承检机构采取拍卖、对外捐赠、报废等方式处理,其中以拍卖方式处理的所得收入上缴同级财政部门。对有特殊处理要求的样品,承检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理。8.5.6样品处置应当由承检机构

40、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财务、纪检等内设部门或者有关专业人员审核鉴定后提出意见,报承检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样品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9样品检验9.1承检机构应当做好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数据比对等质量控制、检验要素保障等工作。在不影响样品正常检验的情况下,推广使用盲样检测并做好过程记录。9.2检验项目按照标准中规定检验方法,若标准中具有不同的检验方法,应当优先采用仲裁法。9.3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应当遵循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原则,具体要求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原始记录规范(附录 N)。承检机构应当按规定保管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为 6 年。9.4承检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

41、成检验工作。对有保质期或者检验时效要求的样品,应当及时检验和向受检企业通报检验结果。9.5遇到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材料异常等特殊原因影响任务按期完成的,承检机构应当及时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批准后采取相应措施。9.6在检验过程中,承检机构不得允许受检企业人员进入检验现场。在复检过程中,经受检企业申请,并得到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批准,受检企业人员可以进入承检机构现场见证本企业样品检验过程。9.7对不合格检验结果应当采取以下程序进行确认:a)承检机构提供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报告;b)承检机构组织进行复验检验;DB32/T 455201711c)必要时由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指定或者由

42、牵头承检机构组织相关承检机构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验证检验;d)必要时或者执行上述程序后仍然存在检验结果争议,由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判。9.8承检机构应当对样品检验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妥善保存记录,对随时间变化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控。9.9对进行产品现场检验的,承检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原始记录确认、封样等工作。现场试验记录应当由受检企业确认。受检企业拒绝确认的,应当在现场试验记录中予以说明,并保留相应的照片或者视频资料证明。10检验结果确认10.1承检机构应当在检验工作结束后 3 日内将检验结果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协助其将 产品质量监

43、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附录 I)送达生产企业、电商平台、销售单位、使用单位等样品来源单位。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邮政特快专递、挂号信)和公告送达等方式。10.2生产企业应当在接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之日起 15 日内,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书面反馈检验结果确认情况。逾期未书面反馈或者拒绝签收检验结果通知单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11检验结果异议处理11.1受检企业接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之日起 15 日内,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提出书面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1.2接到受检企业异议申请后,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于 15 日内

44、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并制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异议受理/不受理通知书(附录 O.1)送达企业。涉及复检的,应当一并通知受检企业在收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异议受理通知书5 日内至复检机构现场确认复检样品。受检企业在规定时间未到现场确认样品且未提供委托书的,视为放弃复检申请,检验结论维持原判。11.3异议受理后按照下列方式处理:a)对监督抽查程序存有异议的,核查相关证据后作出维持原检验结果或者撤销本次检验结果;b)对检验结果存有异议的,核查承检机构提供的相关证据能证明原检验结果准确,维持原检验结果并书面回复企业;对照国家相关规定不予复检情形之外的,由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指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并下达

45、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书。c)上述异议处理结果由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异议处理通知书(见附录 O.2)送达受检企业。11.4复检按照下列要求开展:a)复检原则上由原承检机构承担。受检企业应当事先到现场确认复检样品,填写复检样品企业现场确认书(附录 O.3);若受检企业不便到现场确认样品,可提供委托书,委托承检机构直接进行复检。复检机构应当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对样品的异议及关联项目进行检验,检验样品能够复现的优先选用检验样品进行检验。两次检验数据超出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时,承检机构应当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和复检结果一并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b)有证据表明承检机构存在质量和行风廉

46、政问题、企业提出利益回避等特殊情况变更复检机构的,新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确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并将复检结果及时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复检机构、原承检机构和受检企业应当共同确认复检样品,做好样DB32/T 455201712品确认、交接等相关记录(附录 O.4);若受检企业、原承检机构不便到复检机构现场确认样品的,在其提供委托书后,复检机构可直接进行复检。c)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复检结果作出复检结论。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维持原检验结论,由原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原检验结果出具完整的检验检测报告;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变更原检验结论,未变更检验检测机构的由原检验检

47、测机构综合两次检验结果出具完整的检验检测报告,变更检验检测机构的由新检验检测机构出具完整的检验检测报告。11.5承检机构不得自行组织复检。12监督检验报告12.1承检机构完成检验工作后应当按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报告编制规范(见附录 P)要求出具监督检验报告。对受理了异议申请的,在异议处理后出具监督检验报告。12.2承检机构应当及时出具和送达检验检测报告,要求具体如下:a)在生产企业抽样的,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一式 2 份,受检企业各 1 份,承检机构留存 1 份;b)在电商平台抽样的,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一式 2 份,受检企业各 1 份,承检机构留存 1 份;其中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还应当同时

48、寄送销售单位、电商平台各 1 份;c)在市场实体店抽样的,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一式 2 份,受检企业各 1 份,承检机构留存 1 份;其中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还应当同时寄送销售单位 1 份;d)从其他来源抽样的,根据需要出具和送达检验检测报告;e)报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份数应当符合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需要。12.3承检机构留存的检验检测报告保存期限为 6 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13监督抽查材料报送13.1完成承检任务后,承检机构应当对照以下内容按时向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送相关监督抽查材料:a)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报送资料清单(见附录 Q);b)产品质量监督抽

49、查数据库汇总表(导入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系统的电子版)。汇总表内容应当与相关信息内容一致;c)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承检机构应当按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编写指南(见附录 R)要求撰写,并组织进行评审后报送纸质和电子版各 1 份。纸质版以承检机构公文形式报送;d)检验检测报告。报送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 2 份,并附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 或者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信息采集单。2 份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分开袋装,加贴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清单;e)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不合格结果确认通知单(附在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后);f)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不合格结果确认通知单回执或快递妥投证

50、明(附在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后);g)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不合格样品确认通知书回执或快递妥投证明(附在不合格结果检验检测报告后);h)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清单(见附录 M.2);i)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未抽到样品企业情况说明表;DB32/T 455201713j)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k)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费用核算表(见附录 S.1)。费用包括购样和检验费用。检验费用按照实际抽检批次和检验项目核算,按照有关收费文件规定执行;l)购样清单(见附录 S.2);m)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委托合同书(见附录 T);n)承检机构与母体单位(法人单位)隶属关系说明。13.2上报材料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