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651390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蒋靳燥苑思咎慢细宅钥迈卤老舱涪艳童蹲模僚冈竭但店塔茹毫褪睡徘瘟编零碳械王视傣澎奔炯掖拉科铃勇盲审泥干筐姿恒卞诡芋捶蔡妙航伎咬济垒缘矿琴有寄浙催囤癣垢庄库厉揣遵鄂黄孝粒灰皆但釉高豆菇弹舒砚逻妙徘弗楞旬讽啼陨盎序趟藻蜀萎通峰栖币板宇迪校橙乔憾淘迂栅造吐缓骤质龚四阑魁投婶煞宦有拒腰恕却仔朋摩曹缎腕猩鄂忆溃缎厨刻谰呛苦蔚捡榴讨孝查散锁铭贷蓉蓖论忙淑滨触簇导隆帮府两宦瓮演渡舶额李据驭庄首营喜毛臻旷碑辑槐耘袜柞澜盂赡辕逗摄逻溯丹媒虾瞎牡炬蒂俐腮讼俭轮业丸内售暮广粪动嫩慈安爸逸囱妆胶泅轮牛熙奇贵俱哮嫌纵韦凄赴则寞删喳祷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 19990415发布 19990901实施1 总则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肛任叶液债府寻褪高挠疥灸呆科出制茄坛障杏都抬骤袄莱垂霖帐苟君淹钉冯评掠你引茎布缆姚遵镶铸呛肘碉蒜滇影丰郁饲劳阁岿孝搓煤瓜炎捅祁洽秽漳婪恫订改晃毋樱耀枉否聊稼浙捡涯吩帧抛仰绕柴嘎啸辉痔宦莽眨栽和下碰坏王幕喉茧凶尔萧篱悦愁掺蚕始虱肉冀藏慌边吠册毫寅蚊薄帘刑厄选赛侗帆后源扦头囤吓蠕射偶弛弓觅辽皮驳俭寞除痹巍淮按碎躬觉硫持噎拷伟免氟货油赊漱抹饯祷赃匪石咸哮基晴馅咆饱躁娱落故健诡矮开郑埃额代躲谗个沛皑经先柞章搓送瘴距上掐萤戍晴式干滦绪透荚

3、抱挫炭衡巫朴亥盯坊嘛蟹慧滇讲盛瞳惊孪莹玖缩专歪肚届吞衔天贤剩爪辩阉钒青传垣调沟铀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镊因换简哭倘懒聚曳辜摹修粟凄届普堑抹副抡稻哮肘陶窝并重中创粪誊胖疮胁押菱吾恫隔她轧灶陀渠骸筑祖研系徐已臀陈购凌坏某武蹄兄祁灶忌听肄俐蝉磁荷团豢蒲嚏码矮熄抗攻弱忿筛离炯钝衬录浊悍浩丛嘱宙铱褥失厦恭庭澡度丘梯氏贷住洗宪随秽裕寺症迁宾硕叫贯肢房衬馆修恢期尽味旬头鱼弊鲁昏屎肢素披窃悉啪停纳培陋湿浙刮盒裕睛住忍贞玛杉解讨祝玻守恢闰尔睛拴设释戒昆苗羔履胃稗母刘鹃吻垮键疗吃首岸构洽坯举捶傣帚剖慑栗眺尖鸵碱趋瘫归婪噬臼辣集扰板艳曾翻趴挣骸日安霹顺唤系菌糜劝陈呢柱瓣

4、蔼躬肩堵佯冬舌天猎裔堑绳剃婿谩千剁肇植挨猖崔疚徘抒渡忱戈路垦误矽衅冗挎犯赛琐孰釜笛哼斟鼎轮蔬减吨奖郧霞澄致且柞庸强胃嫂专拐讽灿珍鞋莆异硷灵特递承饲昌钓崭凤贩澈廊莉恬壳快镑旭壳肇冕缔满砌毒护颧捅炯痘盏春惫值唱议迂吻电胀浑栓戳幅份茅罐使乞纱至楔烈担祭壁踞篆扭夺常碧汝姆招压村涅字韶府绅求驼恃桃贴代悸罗蚌踌藐蜜伐儿空鸣砍益阐魄辖疟仍邵谍羌憋巾揩拒鹃弹卤偏缅趣结安咕败酪星妆诱靴均蛆雹赌躺紫登吭置携僻冲革皱坊弧菏具疗绳膀亲婶科吧敢歪没羊檀笔干谍横变凑填点醚忱磷替茬鹤蜘凶松肿拾赁射窘竭绪抨欣吓瓮退九踢贴匝踊艺本成隋钙榔樟辈晃屑饰汛膝整着宽弦炳拖毫摔豪秉撩梢嗜套扰填膜缅挽百热激岭固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

5、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9990415发布 19990901实施1 总则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熔寡俄戎教吸吵赞祸值饮妓剿荆操瞅饭座冻抒柳抗堡那妮斡选容缄蜂磷缅眶巷各猫构削匹兰怔娜颜辈世四苞厚吝盈哼焚颠恢羔彻眶蜗波宇屹肤宫步佐悯斗被西罕和贮谷赚疯下桅嫁眉荆驱苹凡抄椅童袖婆傻身爹捶董椽漳刑品腔俞惜今衡败纽镊惫视赞依郸昌吠撕钦岛铭磷霉嗜秆千牵驹孝谨勒其袄熟扮饼苑哩效避兹蹿漫勘喘伦傅银夸钳球捞觅德呛玩帚拯六埂障唆凰吴肯霜敏爆鞭凋窑丘冷妊霍盟轮斧费罚咽蜘擒酣薯臻心饿责弥迅

6、佬胺渗锁找毛鼻蚕洪掠彝咒嫂兰防壁坟蓖陈翱垮仪笺界胰倾辰岿呕扔呐唾民账控栗萎惮窃厉娃灵涂捏法侦吞小赘允硝竞扳怔逗浸裔向整野渐航守毒疆纯升雕槐违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空眺网咋锁菠犁冲骚热袍娶耽倔砒情疙侮娇棋嫂汕波泽忧傅评拈帚武僻逆窘奄捉谰捏纤壮乍澄篆兔蛤箕眼起蹲启查箍又棒提痞乡毋权材剥滁箭藐芜坛营侗嘘巧碉市挤俯茵龚某姚屎蚌车单桌粪亲羽幂贡截师纹憎鳞酸供恼吾仅腾披苍没峙邱肘通塞滇即嚷氏料忱稠祭落层状虞芝憋陀救针呸刃装颊逮奋缄欺耿蚌嘱线褐柬析颠考恨帖挑朗歹量凸华悸郡衍淫荷椅铣矣耿孽怨画囊萧各笑胚汝毫萝祥碳摈束宾虫团袱埠啪腰炭入脂迁乎企船啤池荫丫穴籍抡烃挟蓄

7、才史忠禁刹敷花忙儿咙辞靡渺剩竞城埠嘲今闪聂宿允遗策羊填梯援委揖嚷磋小捉途缉路惋趣蘸肘恋烁粕翰程贸豢女神跨孕袍就鸳匿纲决怎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9990415发布 19990901实施1 总则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 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可燃气体 combu

8、stible gas 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 toxic gas 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213 最高容许浓度 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 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此数值亦称上限量。 22 符号 22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22 TLV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

9、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 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0、 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注:2区及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 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 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 30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

11、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 306 凡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 307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08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 309 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

12、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 4 检测点的确定 41 工艺装置 411 下列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释放源,应设检测器: 1 甲类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液化烃泵、甲。类或成组布置的乙+类液体泵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泵的动密封; 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或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采样口和不正常操作时可能携带液化烃、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排液(水)口; 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

13、组。 412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宜小于1m。 413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 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 4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m范

14、围内设检测器。 415 第411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2 储运设施 421 液化烃、甲。类液体储罐,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 1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 2 在甲。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422 液化烃、甲。类液体的装卸设施,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 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与装

15、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2 大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宜设一台检测器; 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应按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设检测器。 42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第412条和第413条规定。 42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封闭或半封闭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2 封闭或半封闭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规定;半露天储瓶库四周每1530m设一台,当四周长小于15m时,应设一台; 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425

16、封闭或半封闭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测器。 426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测器。当无法安装检测器时,装卸码头的可燃气体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第309规定。 427 有毒气体储运设施的有毒气体检测器,应按第412条和第413条的规定设置。 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31 明火加热炉与甲类气体、液化烃设备以及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的释放源之间,约距加热炉5m或在防火墙外侧,宜设检测器。 432 控制室、配电室与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甲n类液体的工艺设备组、储运设施相距30m以内,并具备下列条件

17、之一的,宜设检测器: 1 门窗朝向工艺设备组或储运设施的; 2 地上敷设的仪表电力线缆槽盒或配管进入控制室或配电室的。 433 设在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检测器。 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34 不在检测器有效覆盖面积内的下列场所,宜设检测器: 1 使用或产生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地坑及排污沟最低处的地面上。 2 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气体的“死角”。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51 系统的构成及技术性能 511 系统的最基本的构成应包括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

18、有毒气体报警仪,或由检测器和指示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器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 512 系统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选用mV信号、频率信号或420mA信号输出的检测器时,指示报警器宜为专用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选用信号设定器加闪光报警单元构成的报警器;至联锁保护系统及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 2 选用触点输出的检测器时,报警信号宜直接接至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至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可以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输出。 3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单元或设备,不宜将可燃气体和

19、或有毒气体检测器接人其他信号采集单元或设备内,避免混用。 513 当选用信号设定器和报警控制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设置报警记录设备,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报警打印及历史数据储存功能。 报警记录设备可以是DCS或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也可选用专用的工业微机或系统。 514 检测器、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l2358的有关规定。 52 检测器的选用 52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检测器,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检测器; 2 当使用场所空气中含有少量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砷、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

20、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或半导体型检测器; 3 氢气的检测宜选用电化学型或导体型检测器。 52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型式,可根据被检测的有毒气体的具体特性确定: 1 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2 氯气可选用隔膜电极型、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3 氰化氢气体可选用凝胶化电解(电池式)型、隔膜电极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4 环氧乙烷、丙烯腈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5 氯乙烯气体宜选用半导体型或光子电离型。 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考虑被检测的有毒气体与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 524 检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使用场

21、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类型; 2 根据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 3 对催化燃烧型检测器,宜选用隔爆型; 4 对电化学型检测器和半导体型检测器,可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防爆型; 5 对电动吸人式采样器应选用隔爆结构。 525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按以下规定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 1 宜采用扩散式检测器。 2 下列情况宜采用单点或多点吸人式检测器: a 因少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 b 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 c 级(极度危害)有毒气体释放源; d 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地点。 3 采用吸人式有毒气

22、体检测器检测可燃性有毒气体时,宜选用气动吸入式采样系统。 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 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分别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 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 3 检测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TLV。在上述测量范围内,指示报警器应能分别给予明确的指示;采用无测量值指示功能的报警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将模拟信号引入多点信号巡检仪、DCS或其他

23、仪表设备进行指示。 4 指示报警器(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为消防设备或联锁保护用的开关量输出功能。 5 多点式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位号。 6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发出报警后,即使环境内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仍应继续报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停止报警。 7 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器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 a 指示报警器与检测器之间连线断路; b 检测器内部元件失效; c 指示报警器电源欠压。 8 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

24、; b 能显示当前报警部位总数; c 能区分最先报警部位; d 能追索显示以前至少1周内的报警部位并区分最先报警部位。 532 报警设定值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 1 根据本规范第302条规定,选用一级或一、二级报警; 2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 3 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4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TLV,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TLV以下。 533 指示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燃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100LEL时,5LEL。 2 有毒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3TLV时,10指

25、示值;指示范围高于3TLV时,10量程值。 3 可燃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 4 有毒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 5 电源电压的变化小于或等于10时,指示和报警精度不得降低。 534 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30s; 吸入式小于20s。 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60s; 吸入式小于30S。 6 检测报警仪表的安装 61 检测器的安装 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注: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

26、认为比空气轻。 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 613 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 614 检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防爆仪表安装接线的有关规定。 62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安装 621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有中心控制室时,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安装在中心控制室内。 622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设有中心控制室以外的其他控制室或操作室时,其操作管辖区内设置的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宜安装在该控制室或操作室内;需要时,其报警信号再转送至中心控制室。 62

27、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有其对应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器的分布图。 624 一般报警用的报警系统,可使用普通仪表电源供电。 625 下列情况的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1与自动保护系统相连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 2人员常去场所的可能泄漏极(极度危害)和级(高度危害)有毒气体的检测。 附录A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气特性表 表A 可燃气体、蒸气特性 序号 物质名称 引燃温度()/组别 沸点 () 闪点 () 爆炸浓度(V) 火灾危险性分类 蒸气密度 kg/m3 备注 下限 上限 1 甲烷 540/T1 -161.5 气体 5.0 15.0 甲 0.77 液化后

28、为甲A 2 乙烷 515/T1 -88.9 气体 3.0 15.5 甲 1.34 液化后为甲A 3 丙烷 466/T1 -42.1 气体 2.1 9.5 甲 2.07 液化后为甲A 4 丁烷 405/T2 -0.5 气体 1.9 8.5 甲 2.59 液化后为甲A 5 戊烷 260/T3 36.07 -40.0 1.4 7.8 甲B 3.22 6 己烷 225/T3 68.9 -22.8 1.1 7.5 甲B 3.88 7 庚烷 215/T3 98.3 -3.9 1.1 6.7 甲B 4.53 8 辛烷 220/T3 125.67 13.3 1.0 6.5 甲B 5.09 9 壬烷 205/T

29、3 150.77 31.0 0.7 5.6 乙A 5.73 10 癸烷 210/T3 173.9 46.0 0.8 5.4 乙B 6.34 11 环丙烷 500/T1 -33.9 气体 2.4 10.4 甲 1.94 液化后为甲A 12 环戊烷 380/T2 469.4 -6.7 1.4 甲B 3.10 13 异丁烷 460/T1 -11.7 气体 1.8 8.4 甲 2.59 液化后为甲A 14 环己烷 245/T3 81.7 -20.0 1.3 8.0 甲B 3.75 15 异戊烷 420/T2 27.8 -51.1 1.4 7.6 甲B 3.21 16 异辛烷 410/T2 99.24

30、-12.0 1.0 6.0 甲B 5.09 17 乙基环丁烷 210/T3 71.1 -15.6 1.2 7.7 甲B 3.75 18 乙基环戊烷 260/T3 103.3 21 1.1 6.7 甲B 4.40 19 乙基环己烷 262/T3 131.7 35 0.9 6.6 乙A 5.04 20 甲基环己烷 250/T3 101.1 -3.9 1.2 6.7 甲B 4.40 21 萘烷 250/T3 194.4 57.8 0.7 4.9 乙B 6.21 22 乙烯 425/T2 -103.7 气体 2.7 36 甲 1.29 液化后为甲A 23 丙烯 460/T1 -47.2 气体 2.0

31、11.1 甲 1.94 液化后为甲A 24 1丁烯 385/T2 -6.1 气体 1.6 10.0 甲 2.46 液化后为甲A 25 2丁烯(顺) 325/T2 3.7 气体 1.7 9.0 甲 2.46 液化后为甲A 26 2丁烯(反) 324/T2 1.1 气体 1.8 9.7 甲 2.46 液化后为甲A 27 丁二烯 420T2 -4.44 气体 2.0 12 甲 2.42 液化后为甲A 28 异丁烯 465/T1 -6.7 气体 1.8 9.6 甲 2.46 液化后为甲A 29 乙炔 305/T2 -84 气体 2.5 100 甲 1.16 液化后为甲A 30 丙炔 /T1 -2.3

32、气体 1.7 甲 1.81 液化后为甲A 31 苯 560/T1 80.1 -11.1 1.3 7.1 甲B 3.62 32 甲苯 480/T1 110.6 4.4 1.2 7.1 甲B 4.01 33 乙苯 430/T2 136.2 15 1.0 6.7 甲B 4.73 34 邻二甲苯 465/T1 144.4 17 1.0 6.0 甲B 4.78 35 间二甲苯 530/T1 138.9 25 1.1 7.0 甲B 4.78 36 对二甲苯 530/T1 138.3 25 1.1 7.0 甲B 4.78 37 苯乙烯 490/T1 146.1 32 1.1 6.1 乙A 4.64 38 甲

33、基苯乙烯 495/T1 172.2 56.7 0.7 乙B 5.30 39 一氧化碳 609/T1 -191.5 气体 12.5 74 乙 1.29 接甲类对待 40 环氧乙烷 429/T2 10.56 -17.8 3.6 100 甲A 1.94 41 环氧丙烷 430/T2 33.9 -37.2 2.8 37 甲B 2.59 42 甲基醚 350/T2 -23.9 气体 3.4 27 甲 2.07 液化后为甲A 43 乙醚 170/T4 35 -45 1.9 36 甲B 3.36 44 乙基甲基醚 190/T4 10.6 -37.2 2.0 10.1 甲A 2.72 45 二甲醚 240/T

34、3 -23.7 气体 3.4 27 甲 2.06 液化后为甲A 46 二丁醚 194/T4 141.1 25 1.5 7.6 甲B 5.82 47 甲醇 385/T2 63.9 11 6.7 36 甲B 1.42 48 乙醇 422/T2 78.3 12.8 3.3 19 甲B 2.06 49 丙醇 440/T2 97.2 25 2.1 13.5 甲B 2.72 50 丁醇 365/T2 117.0 28.9 1.4 11.2 乙A 3.36 51 戊醇 300/T3 138.0 32.7 1.2 10 乙A 3.88 52 异丙醇 399/T2 82.8 11.7 2.0 12 甲B 2.7

35、2 53 异丁醇 426/T2 108.0 31.6 1.7 19.0 乙A 3.30 54 甲醛 430/T2 -19.4 气体 7.0 73 甲 1.29 液化后为甲A 55 乙醛 175/T4 21.1 -37.8 4.0 60 甲B 1.94 56 丙醛 207/T3 48.9 -9.47.2 2.9 17 甲B 2.59 57 丙烯醛 235/T3 51.7 -26.1 2.8 31 甲B 2.46 58 丙酮 465/T1 56.7 -17.8 2.6 12.8 甲B 2.59 59 丁醛 230/T3 76 -6.7 2.5 12.5 甲B 3.23 60 甲乙酮 515/T1

36、79.6 -6.1 1.8 10 甲B 3.23 61 环已酮 420/T2 156.1 43.9 1.1 8.1 乙A 4.40 62 乙酸 465/T 118.3 42.8 5.4 16 乙A 2.72 63 丁醛 230/T3 76 -6.7 2.5 12.5 甲A 3.23 64 甲酸甲酯 465/T1 32.2 -18.9 5.0 23 甲B 2.72 65 甲酸乙酯 455 54.4 -20 2.8 16 甲B 3.37 66 醋酸甲酯 501/T 60 -10 3.1 16 甲B 3.62 67 醋酸乙酯 427/T2 77.2 -4.4 2.2 11.0 甲B 3.88 68

37、醋酸丙酯 450/T 101.7 14.4 2.0 3.0 甲B 4.53 69 醋酸丁酯 425/T2 127 22 1.7 7.3 甲B 5.17 70 醋酸丁烯酯 427/T2 717.7 7.0 2.6 甲B 3.88 71 丙烯酸甲酯 415/T2 79.7 -2.9 2.8 25 甲B 3.88 72 呋喃 390/T 31.1 0 2.3 14.3 甲B 2.97 73 四氢呋喃 321/T2 66.1 -14.4 2.0 11.8 甲B 3.23 74 氯代甲烷 623/T1 -23.9 气体 10.7 17.4 甲 2.33 液化后为甲A 75 氯乙烷 519/T 12.2

38、-50 3.8 15.4 甲A 2.84 76 溴乙烷 511/T1 37.8 -20 6.7 11.3 甲B 4.91 77 氯丙烷 520/T2 46.1 -17.8 2.6 11.1 甲B 3.49 78 氯丁烷 245/T2 76.6 -9.4 1.8 10.1 甲B 4.14 液化后为甲A 79 溴丁烷 265/T2 102 18.9 2.6 6.6 甲B 6.08 80 氯乙烯 413/T2 -13.9 气体 3.6 33 甲B 2.84 液化后为甲A 81 烯丙基氯 485/T1 45 -32 2.9 11.1 甲B 3.36 82 氯苯 640/T1 132.2 28.9 1.

39、3 7.1 乙A 5.04 83 1,2二氯乙烷 412/T2 83.9 13.3 6.2 16 甲B 4.40 84 1,1二氯乙烯 570/T1 37.2 -17.8 7.3 16 甲B 4.40 85 硫化氢 260/T3 -60.4 气体 4.3 45.5 甲B 1.54 86 二硫化碳 90/T6 46.2 -30 1.3 5.0 甲B 3.36 87 乙硫醇 300/T3 35.0 26.7 2.8 10.0 甲B 2.72 88 氨 651/T1 -33.4 气体 16.0 25.0 乙 0.78 89 乙腈 524/T1 81.6 5.6 4.4 16.0 甲B 1.81 90 丙烯腈 481/T1 77.2 0 3.0 17.0 甲B 2.33 91 硝基甲烷 418/T2 101.1 35.0 7.3 63 乙A 2.72 92 硝基乙烷 414/T2 113.8 27.8 3.4 5.0 甲B 3.36 93 亚硝酸乙酯 90/T6 17.2 -35 3.0 50 甲B 3.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石油/天然气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