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4726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2_T 2684-2014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B52 备案号:42346-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6842014 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程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Vannamei and Rosenbergii in Mixed Breeding 2014-05-20 发布 2014-06-2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6842014 I 前 言 为了规范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提高产量和效益,满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指导无公害商品虾的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

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组织编制。本标准参照了DB32/T1140-2007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规范和SC/T 1033.4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标准由阜宁县林牧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乔仕 周秀珍 江 山 吴成云 曹永军 DB32/T 26842014 1 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混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淡水池塘混养的环境条件、设施、放养准备、苗种、养成管理、饲料、病害防治、收捕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淡水池塘混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3、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印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5101.2-2008 中国对虾养殖苗种 SC/T 2002-2002 对虾配合饲料 SC/T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

4、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DB32/T 1140-2007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SC/T 1033.3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幼虾培育技术 3 苗种 3.1 苗种标准 南美白对虾养殖用仔虾苗种应符合GB/T 15101.2-2008的规定。罗氏沼虾养殖用仔虾应符合SC/T 1033.31999的规定。养殖所用苗种要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3.2 苗种淡化 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培育应符合DB32/T 1140-2007 的规定;罗氏沼虾苗种淡化应符合SC/T 1033.31999的规定。4 苗种中间培育 4.1 中间培育池建设 DB32/T 26842

5、014 2 4.1.1 地点选择 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苗种中间培育池一般选择配套建设在养成池中,也可单独建设。4.1.2 建设标准 以5002000为宜,每m2放养虾苗量按(10002000)尾计算,根据养殖池塘的总放苗量确定培育池配套建设面积,培育池可分为土池、塑料大棚培育池两种。培育池建设标准为长方形、南北向为宜,池宽48m、深0.81.0m,配备纳米管道增氧、进排水等设施,大棚培育池要搭建钢架、配套塑料薄膜等增温设施。4.2 放养准备 4.2.1 清塘消毒 中间培育池建好后用强氯精510mg/L或漂白粉20mg/L带水清塘消毒(培育池水位1520cm),4.2.2 进水 消毒后57d排干

6、池水,进水利用0.250.4mm网袋过滤,水深5070cm。4.2.3 盐度 放苗前1d,用盐卤或海水原盐调节池水盐度至23,具体调节盐度应依照育苗池淡化出池的盐度。4.2.4 温度 保持培育池水温调控在22以上。4.3 密度 培育池放苗密度为每m2放养虾苗量10002000尾。4.4 培育管理 4.4.1 控温 保持培育池水温基本稳定在2228,水温较低或高于28将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在晴天大棚培育池内温度较高时,要及时放风降温。4.4.2 投饵管理 虾苗放养后即可开始投喂,开始以虾苗专用微囊饲料和虾片为主,每天投喂46次,投喂量为510g/万尾,23d后逐步过渡到投喂对虾苗专用料,具体的投喂

7、量应根据虾苗的吃食量和水质情况而定。4.4.3 水质调控 虾苗培育初期,每天向池内加水35cm,以逐渐降低盐度,待水深达到0.81m时,淡化尚未到位,则可23d换水一次,每次1015cm。4.4.4 溶解氧调节 培育期间要保持水体连续增氧。4.4.5 防病 DB32/T 26842014 3 要定期使用二溴海因或碘制剂等无公害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适当使用生物制剂,增加虾苗体质和免疫力,提高成活率。4.5 苗种培育要求 虾苗经过1525d的中间培育,规格达到2 cm以上,要投放到养殖池进行商品虾养殖。罗氏沼虾中间培育要符合SC/T 1033.31999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幼虾培育技术规程。5

8、商品虾养殖 5.1 养殖条件 5.1.1 地点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要求,供电正常,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PH值大于7的养殖区域。5.1.2 养殖池标准 养成池为土池,以长方形为主,面积200020000,池深1.52.5 m,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每68亩配备功率为3kw的增氧机1台,有条件的可配套纳米管道增氧设施。5.2 放养准备 5.2.1 清塘消毒 2月下旬将养成池、沟渠等积水排净,清除池底的淤泥、杂物,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在放苗前710d用生石灰150mg/L或漂白粉20mg/L、茶粕1

9、520kg/667等无公害药物,进行带水(保持池水深2030cm)清池消毒。5.2.2 生物饵料培育 清污整池消毒结束7d后,开始在中间培育池进水50cm左右,使用生物肥水素或育藻素为主,适量搭配优质有机肥,肥水参照SC/T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培育基础生物饵料。5.2.3 苗种放养 放苗时间在每年的36月,亩放苗510万尾/亩,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放养比例为68:1,其中:罗氏沼虾提前南美白对虾710d放养,或放养苗种规格要适当大于同期南美白对虾苗种。放养时要求养殖池水温达到22以上时,将淡化好的虾苗试水后再选择晴天放养。另外可配套适量的鲢鳙鱼种投放,亩放苗501

10、00尾,规格为1020尾/kg,鲢鳙鱼种放养比例为5:1。5.3 饲料投喂 5.3.1 饲料选择 以选投质量稳定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为主,养殖期间罗氏沼虾不单独投喂。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规定。5.3.2 投饲管理 DB32/T 26842014 4 投喂饲料规格随虾的生长从开口料虾片、0#、1#、2#之间逐渐过渡;放苗30d内全池投喂,养殖30d后在由增氧机形成的无污物环流带投喂,投饲位置应离池水面上口边沿10m,同时应力求均匀;日投喂次数原则上23次,每次间隔56h,中后期每周停饵12餐;投喂数量,日投喂量为虾重的35,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饵后以12h吃完为宜,

11、以检查料台为准。5.4 养殖环境调控 5.4.1 水质调控 养成用水要用0.250.4mm网袋过滤,初次进水后必须消毒(二溴海因0.2mg/L或二氧化氯0.2mg/L)。养殖前期(放苗后3050d)不换水和添水,添加水位达11.2m;养殖中期逐渐加水至满水位,保持水位在1.52.0m,养殖后期视水质变化和水源质量适当换水。每次的水交换量约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10%,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5.4.2 生物制剂使用 养殖早期使用浮游微藻营养素,养殖全程使用芽孢杆菌、EM复合菌、乳酸杆菌等生物制剂来调控养殖环境。5.4.3 溶氧调控 养殖前期采取间歇性中午开机12h,以后随着虾的生长逐渐延长开启增

12、氧机的时间,中后期适当延长开机时间,始终保持池水溶氧量维持在5mg/L,池塘底层溶氧在3mg/L以上。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应符合DB32/T1140-2007的规定,罗氏沼虾养殖环境应符合SC/T 1033.41999 的规定。5.5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及时做好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预防、清除敌害生物等日常管理措施,做好池塘生产记录。5.6 病害防治 虾病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现虾病,及时对症用药,用药应符合NY5071规定。措施有:视水质情况可适当使用二溴海因、碘制剂类无公害药物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全程使用生物制剂调节养殖池生态环境;投喂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分批捕获商品虾上市,降低养殖密度,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5.7 养成收获 养殖过程中在部分南美白对虾生长达到商品规格(体长10cm以上),可选择地笼、拉网等方式分批捕捞上市,原则上以地笼网具张捕上市为主,这样可以达到减少虾体损伤、捕大留小的目的,严控池内虾的数量,后期通过降低水位、拉网集中捕捞上市。养殖的罗氏沼虾和成鱼主要通过拉网、干塘捕捞上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