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640179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新县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县2023年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项目苗木繁育实行方案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新县林业局苗圃场一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第七章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纲1.1.1项目名称:油茶新品种扩繁与推广示范1.1.2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1.1.3项目性质:新建1.1.4项目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充足运用油茶良种嫁接技术提供大量优质良种苗木,满足豫南地区油茶生产对良种苗木的需求,实现油茶造林良种化目的,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使油茶

2、产业成为促进豫南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推动油茶产业可连续发展。1.1.5项目内容及规模: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圃10亩。1.1.6项目布局:项目布局在新县的泗店乡余河村。1.1.7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年,即2023年1月2023年12月。1.18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96.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建设单位自筹和劳务折资88.4万元,占91.6%。1.2编制依据(1)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3年)(国家林业局,2023年7月)。(2)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23年)。(3)国家林业局发关于加快油茶

3、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告知(林场发2023213号)。(4)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3年)(5)林木种苗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14072-1993)。(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种子含油率20-40%,用油茶籽生产的茶油是一种绿色无公害产品,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是一种具保健作用的高级食用植物油,茶油也是生产高级天然化妆品、高档洗涤用品,机械润滑剂及医药油剂的原料;茶枯富含茶皂素,在工业、农业及医药卫生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

4、于制作机床用高级抛光粉、日化用品、饲料、有机肥料、植物源农药等;油茶果壳可用于生产栲胶、糠醛、活性炭等化工产品,还可作食用菌栽培的原料;油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是优良的荒山荒地绿化和园林美化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树种。2.1是充足运用林地资源、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迫切需要新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多地少,食用植物油年需求产量500万公斤左右,人均13.7公斤,食用植物油缺口150万公斤以上。维持500万公斤食用植物油产量规定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9万亩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1/4以上。新县现有油茶林15万亩,年产茶油仅75万公斤,假如对现有油茶低产林所有进行改造,再新造15万亩油茶丰产

5、林,全县茶油产量有望达成1100万公斤,相称于置换出22万亩耕地用来种植油料作物。因此项目的实行将推动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提高林地资源运用水平、增长食用植物油供应能力、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和促进国家粮油安全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2是实行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长林农收入的需要油茶是新县传统和最具特色的木本油料树种,该县发展油茶基础条件好、经济价值高,据测算,1亩油茶丰产林其产油量相称于1.2亩油菜,其产值相称于3亩油菜,1亩油茶林稳产期产值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达3000元以上,而其投入较油菜种植低得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致富、优化林种结构、促进林业可连

6、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3是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重要是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低档油品,高档食用油消费比例极低。茶油具极高的保健作用,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发展茶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人食用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2.4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由于新县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油茶的生长,茶油以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而享誉海内外,有广泛的种植基础和传统,目前新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已成为县域支柱产业之一。建设油茶采穗圃基地年产油茶良种接穗200万枝、1

7、000万个接芽,完全能满足本县油茶新造林育苗和油茶低产林嫁接改造,是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规定,满足了油茶发展良种苗木需求的需要,使本地资源优势得到充足发挥,不仅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实现公司增效,财政脱困,全面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5是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和实现林业可连续发展的需要油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四季常青,花美期长,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并且可以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全面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发展油茶产业,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充足发挥其商品功能,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县林业生态产业和谐发展

8、的重要途径。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3.1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油茶的生长发育3.1.1地形地貌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别山主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并把全县分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两个部分,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12812-314953和东径11432301151312之间,北邻光山县,东连商城县,西界罗山县和湖北大悟县,南接湖北红安县和麻城市。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最高点黄毛尖海拔1011米,最低点潢河出境海拔60米,侵蚀性中山、浅山、丘陵和河谷交错分布,80%以上山场海拔在150700m之间,相对高差500米以下的面积近9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左右。境内中山、浅山区阳坡下

9、部和丘陵区栽培普通油茶,完全可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等地形条件的规定。3.1.2土壤新县土壤共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3个土类,5个亚类,13个土属,51个土种。林业用地土壤绝大部分为黄棕壤,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上,坡度大都在15度以上,pH值6.25左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69%。速效磷28/,全氮含量0.0691%,速效钾72.75/,成土母岩重要有片麻岩、沙页岩等,岩石易风化,成土快,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质非常适合普通油茶的生长发育,油茶林经营过程中适时人工增施肥料可保障丰产、稳产。3.1.3气候新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

10、沛、雨热同季的季风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4,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7.3,10的积温4822,连续227天,温度和热量条件完全能满足油茶生长发育的需要;年日照时数2023小时,无霜期222天,可以满足油茶对光照的规定;年均降水量1373.4毫米,四季降水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春、夏季(3-8月占70.7%),秋、冬季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分布与油茶生长发育期的需水规律吻合限度较高,自然降水基本可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3.2连续不断增强的县域经济实力和便利的交通有助于项目的实行2023年新县国民生产总值66.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

11、87元,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5821元;新县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6国道和省道S213线纵贯南北,312国道复线S339横穿东西,16个乡镇(区)及205个行政村(居委会)均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各级公路里程达1600km,公里网密度达1km/km2。连续不断增强的县域经济实力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项目的实行。3.3充足的土地资源为项目的顺利实行提供了坚实基础新县总土地面积233.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0.3万亩,180.3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9万亩、灌木林地32.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8万亩、无林地7.8万亩,无林地中宜林地和采伐基地7.2万亩。无林地中的宜林地

12、和采伐基地、灌木林地中的杂灌丛地、有林地中老化板栗园及撂荒坡耕地均可作为项目造林地。3.4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项目的顺利实行提供了可靠保障2023年新县被拟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100个试点县之一,为此新县县政府规划2023至2023年新造油茶林18万亩。新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紧紧抓住油茶产业全面发展这一难得的机遇,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统筹解决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和农民增收之间矛盾的突破口,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林业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协调发展。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为新县油茶产业

13、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出台了资金扶持政策,县财政出资每新造1亩油茶林补贴100元、每改造1亩低产林补贴50元。3.5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栽培经验为项目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县林业局苗圃场是新县林业局下属的保障全县造林用苗为重要任务的专业苗木哺育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5人,成功组织实行了国家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发展项目等重点油茶种苗繁育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同时油茶是新县原产乡土树种,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规定。3.6劳动力资源充足新县总人

14、口3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6万人,农村劳动力16.1万个;新县耕地面积17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0.6亩,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1.06亩,农村劳动力以务农和务林为主;新县油茶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本地充足且具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3.7种苗供应有保障2023新县林业局苗圃场被省林业厅拟定为油茶良种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已与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达成了引进长林系列国家级良种的穗条供应协议,再加上本地豫油茶省级良种的穗条供应,完全可以保障良种苗木繁育的穗条需求。3.8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约2250万吨,茶油产量仅27.7万

15、吨,占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1.23%;2023年新县茶油产量750吨,其中400吨精制茶油均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郑州、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350吨粗茶油也大部分销往该县周边地区。总之,从全国及项目县市场分析茶油均处在供不应求状态。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4.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1.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充足运用油茶良种嫁接技术提供大量优质良种苗木,满足豫南地区油茶生产对良种苗木的需求,实现油茶造林良种化目的,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使油茶产业成为促进豫南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推动油茶产业可连续发展。4.1.2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16、。(2)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3)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科学管理的规定进行建设,逐步做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4)实行生产、科教、管理部门相结合,实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保证基地的建设质量。4.2建设目的及建设任务本项目在新县的泗店乡余河村,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圃10亩。保证了油茶良种生产及为油茶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3建设内容和标准4.3.1芽苗砧的哺育。(1)砧木的种子选择。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未所有开裂之前,肉眼观测,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开始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开始有少量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显棕黑色时,

17、开始采摘较好。果实采摘后,日晒12天让其自然裂开,选用成熟的大、中粒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2)播种。播种时间:把选好的种子不进行贮藏,直接播入沙床哺育砧木,时间在1011月份之间。沙床准备:选择干净、平整、排水良好的场地,选用干净的中粗沙子,并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等菌剂消毒,用砖砌宽11.2米,高25厘米的苗床,填入15厘米厚的沙子,整平后播上一层种子,做到无空无叠,再盖上810厘米的沙子,保持沙床湿度,久晴洒水。4.3.2、嫁接。(1)嫁接时间。油茶嫁接时间一般早5月1日至6月10日。(2)起砧芽。将带子叶的芽苗从沙床中轻轻取出,并用清水清洗芽苗上的沙子,并防止种胚脱落。(3)削接穗。用

18、单面刀在穗条、叶柄下方12毫米处左右两侧削一个长1.01.2厘米的双斜面楔形,交会于髓心,再在芽上端12毫米处切断,成为一叶一芽的接穗。(4)切砧木。将芽苗放在小木板上,在子叶上1.01.5厘米处切断,如芽苗太细、弯曲或太短,可在子叶处切断,再将砧木切成两半,切口长1.01.2厘米。砧木根长为6.08.0厘米。(5)插穗包扎。先把削好的接穗轻轻插入,对准一边形成层,再用铝片将嫁接口包扎捏紧。(6)栽植。将已绑扎好的嫁接体,及时栽植在已准备好的网袋容器内。栽植方法是,先用干净的枪形镊子,打一个小洞,深56厘米,再用枪形镊子夹住苗木的胚根将其插人孔内,种子最佳也能进一步洞中,至少要让其接触基质。(

19、7)保湿。栽植后要浇透水,喷施杀菌剂防病,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采用竹架拱棚支撑,竹架长约2米,最长不超过2.1米,两头各插入土内1015厘米,每隔0.81.0米插一根,土质过于坚实的,插竹架前还要先开小沟,打洞,栽植后将薄膜盖好,两边用土压紧,端头及时完全封闭。至少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不要揭开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有破损的,要此外再用一块蘸水后贴在外面,以保证完全保湿。(8)遮荫。适度遮荫与嫁接能否成功关系极其密切。一般宜选用透光度在30%的遮荫网。四周也要通过围网来减少阳光的照射强度。实践证明,过度遮荫也是有害的。在不产生日灼或过度干旱的条件下,适当增长光照,特别是侧方光照,增长散射光照射强度

20、,是特别有助于嫁接成活和苗木生长的。4.3.3、嫁接后管理。(1)调节遮荫。度遮阴强度是否适宜与天气情况有关。嫁接后,假如遇有连绵阴雨天气,30%的透光度就会感到过于荫蔽。长时间的过于荫蔽也有也许减少嫁接成活率。为了提高整体的成活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收起四周边网,以适当增长透光度。(2)拆除薄膜。嫁接1个月后,就要注意观测苗木的成活状况。当嫁接苗普遍萌芽,少数苗木已经抽出完整的新梢并停止生长时,已经到了可以揭膜的时候。这时,最佳选择阴雨天气揭膜。假如该揭膜时正值连晴天,就要坚持在傍晚揭膜。揭膜次日清晨和傍晚,一定要全面喷水一次,之后再让其自然生长23天,才动手剪除荫芽。争取在揭膜后的7天内

21、完毕第一次除萌。(3)除萌。在嫁接苗生长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萌芽,在第一次全面除萌之后,一般每月都要注意普遍除萌一次。实践证明,嫁接时绑扎紧密,接口愈合极佳的苗木,也可不产生萌芽。所以,提高嫁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除萌用工,还特别有助于优质嫁接苗的哺育。(4)适时追肥。除萌一结束就要全面追肥一次。每亩用复合肥约5公斤,尿素5公斤,配置总浓度不超过0.5%。为了防止产生肥害,最佳选择将其配成母液,再由母液加入喷水壶内,配成0.5%的肥液后盛于喷水壶内,直接浇洒于苗床。为了哺育壮苗,最佳每月追肥一次,至少也要在6月和9月各追肥一次。(5)防治病虫害。栽植后苗木处在高温高湿状态,加上苗木幼嫩,极易发生根

22、腐病、软腐病和炭疽病,介壳虫和蚜虫等害虫一也极易大规模蔓延。在苗砧腐烂严重,砧苗普遍带菌时,更易爆发病虫害。所以必须随时注意病虫害防治。一般撤膜时就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对于嫁接时砧木带菌严重的圃地,要及时喷根腐灵等药剂,以防止根腐病蔓延。以后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和圃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防治。揭膜除萌后,即使未见病虫害,最佳也要喷一次波尔多液。(6)收遮荫网。9月中旬前后,天气开始转凉,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出现了当年秋季第一次因暖冷空气交汇连续多天的降雨时,就可以收起遮阴网。逐步揭开遮阴网,增长光照时间和强度,逐渐减少淋水次数和淋水量,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同

23、时,炼苗期间停止施肥,以提高容器苗抗逆性。收起遮阴网后,要全面喷水一遍。如能结合施肥,则效果更佳。通过灌水,施肥,嫁接苗能普遍抽梢一次,苗木生长也旺盛。(7)空气修根。苗木修根是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空气修根的网袋容器苗,根系发育均匀、平衡,且都生长于容器边沿,以致容器不会破裂,入土后可爆发性生根,实现幼苗入土后的快速生长状况,当容器内侧须根横向穿过网袋时,应及时移动网袋,使其产生间隙。视天气情况适时控水23次(一般基质湿度在50%左右),使苗木产生暂时性的生理缺水,达成苗木空气修根的目的,以促进须根生长,增强病虫害抵抗能力。(8)芽砧苗的出圃标准。嫁接口愈合良好,无萌芽,有较

24、多的须根和4-5个分布均匀的侧根,0.5-0.5I级苗高11厘米以上,地径0.25厘米以上,根系长15厘米以上。0.5-0.5II级苗高7厘米以上,地径0.20厘米以上,根系长12厘米以上,均无检疫对象,苗木新鲜,色泽正常,生长健壮,充足木质化,无机械损伤,顶芽饱满健壮。4.4项目建设进度4.4.1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第五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5.1、圃地租赁费10亩800元/亩年2年=1.6万元5.2、整地费(包含稻田清理、旋耕、深翻、整平、起沟、做垄等)10亩1000元/亩=1.0万元5.3、购买种子费用0.5万斤7元/斤(含运送费)=3.5万元5.

25、4、种子解决费用(含挑拣、消毒、沙藏、管护、材料采购等):1.5万元5.5、购买轻基质网袋容器(含运费及解决费用):90万个0.3元/个=27.0万元5.6、搭建育苗荫棚材料(含遮阴网、保湿薄膜、铁丝、杉木站杆、毛竹、人工费等)10亩1.9万元/亩=19.0万元5.7、嫁接费用24.8万元穗条(含运送费用):90万个0.12元/个=10.8万元嫁接(含生活费用):90万个0.12元/个=10.8万元嫁接设备:0.5万元栽植:90万个0.03元/个=2.7万元5.8、管护费用(含除草、除萌、施肥、病虫害防治、采购肥料、农药等):90万株0.20元/株=18万元以上估算总投资:96.4万元。5.2

26、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投资、建设单位自筹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建设单位自筹和劳务折资88.4万元,占91.6%。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行,安排该县组建由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建设单位重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行中的领导监督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抽调1名业务副场长任基地主任,专业负责项目建设,聘请县林技、种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项目技术支持组,负责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第七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7.1预期效益:开展良种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工作,为全县油茶丰产林栽培打下了良好地基础,轻基质容器苗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无缓苗期,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20%以上,全县每年新增油茶林可减少损失300万元以上,并为全县油茶丰产林栽培提供了切实可行、先进的造林模式,是实现油茶优质良种苗木的本地化生产、减少苗木运送损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经营企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