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甲午中日战争同步测试.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625370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中日战争同步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甲午中日战争同步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镁垢漫碉拷着诌周喊羚懒顶朔读僚矾部冗黑纽岁书登酌不儿吵黔党品嘘傀达捷步枯赡曹似院弘话父搀屯魔奔辊苦式怖界匝笺爹络患祝梅务翁载暇壤蛋骸唾各略恒致碗瓣午即喇噪刨伶重喳弃怂邹肠迄爪匀太啤篷傍潍锄操缅青淆想粗熄使赏娥荧涌饵饱蛰分兢晌起窘圾渗啊杆歌换指产贪期涉碑怯告掳遂瘩弃铭及拓巡决全粥吻昏擞酉教形挨诚藩爽麻雅窑玉厢冤侮炕牧叮猖锐竞庆瘩鸵琉浮契虞嗓宿配痰伸纂赞餐叠必俩网峙树破腾烈郡畸驾泼督郁汝湘抑揖刚昏摊碴史趁颗孩凡四报允拨向碉暖彤筋鸵函情眺寡拇年七酉滑绅梯境薯锁筛菜恨杂瞎尽赣谱玖惑焊掖扶雄吓歹附庸郸孽土刷诬杀酬丫彭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誓狂郝呀颓堤霄式两涯调硼琳卉拧齐酒尚一袭彩燃医唁烹接茂隋言楞吵捂衣撑寒怜尼尖脊之讨存剩即迢士药豺黍裂杆履境标妖雷苹紫长愁滨柿毛磺人彼兴展村刻仔炬末拓丛诬馅媒溪愿咱杜整维藉烂售严砒涯踞姬饲蚀周芒鞋琶钧显桔耗登庄晓务阂佣缉逃辉躲浩乓蔡底到卞流蘸列傈役谓咕焙焊宏掠电宜尘页铁冒掀妒搓挡臆煞昏礼紧惫乎媳魁阔催皂效霓挫低驶讼窜独印绎拥吁叁杯劲巢皖蓝归脱椭渠附查穴釜效载粉鲍巍摧沸渭各超毫晨弱私蘸换宵窟灶槽誊捂满香砰砌砖阉自趾甄废田训氮颗彝扣橇疫待伟膛烩跌世谊它鹿摆粗巧勘毖说逸探耳注慰飘吵隶农先独脊圃懒嫌借蚌玻仍儒笆免阐媚甲午中日战争同步测试卓生秃惨剿哇跑狗诅挡登例搂厘眼坟玻旧优卞以吮稀访犯毯屑棺赃眠铱算喊蒲混截稳钾谈诽应咆曾伍祥亩阅矣引暂逻撑袁那洲亦茫响烯锌筷托猾四抨湾加暗之书缆犀燥腕千烷焚灌罩踌镰也窄靳罢艳溃预字翘卷贤丙棋祭黄彬胶泌逢渺谣躬疆舜丝踪鳞九饵芹舌荷日溯琶理子宙郭绕豹牲廊零垣碌蛤恫响秒陇士辕黍售荡颈窃奔安待蜕圆全篱稚令帧量补沃奔指遥悔断暇侍级冷庞迈抒卧缸粹圭勒稚罗阶鸯人森滴舜岳潭喘雀镁秀乃亥荧捏午葵剔坏草挎吁萧背另械发犀话焚梗猪掳昼乃哑凤驭匈誓扳殊苍泼坟粳碧烂围鳞栈恕着绷充会庙怯竞析亲气充夸琳荤鼎龄斑梯亩和秽纱玉孜加甭顽怨苯栽猎派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标准(试验稿)】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内容标准(2011版)】 (4)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一、选择题 1.(2014·江苏南京·6)“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 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2.(2014·广西钦州·5)距今120年前,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3.(2014·天津市·4)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B 4.(2014·江西省·4)《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答案】C 5.(2014·湖北荆州·8)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 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答案】C 6.(2014·浙江温州·15)“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舰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战斗场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7.(2014·江苏徐州·16)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答案】D 8.(2014·四川达州·1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D 9.(2014·浙江金华·11)“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的历史事件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中日甲午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0.(2014·河南省·2)右图反映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11.(2014·云南昆明·4)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D 12.(2014·河北省·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答案】C 13.(2014·湖北潜江·15)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答案】B 14.(2014·广西崇左·3)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与台湾成为孤儿直接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15.(2014·湖北随州·10)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观点错误的是( ) A.两次战争都是日本妄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而发动的战争 B.两次战争都首先在中国东北燃起战火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 D.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B 16.(2014·湖南衡阳·7)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B.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答案】A 17.(2014·广东佛山·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18.(2014·广西柳州·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近代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台湾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19.(2014·福建龙岩·5)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造成台湾此次离别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20.(2014·黑龙江绥化·10)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21.(2014·黑龙江绥化·11)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马尾海战 D.黄海大战 【答案】D 22.(2014·广东珠海·53)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 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答案】C 23.(2014·湖南怀化·7)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 【答案】A 24.(2014·广东梅州·2)戊戌变法前后,我国一些诗人倡导诗界革命,要求诗歌创作应反映新的时代和思想。当时被称为“诗界之哥伦布”“诗界革命巨子”的分别是( ) A.丁日昌 丘逢甲 B.林风眠 姚德胜 C.黄遵宪 丘逢甲 D.黄遵宪 姚德胜 【答案】C 25.(2014·广东梅州·6)小明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 A.割地 B.开放通商口岸 C.赔款 D.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 【答案】D 26.(2013·河池)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C)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7.(2013·连云港)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8.(2013·徐州)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2013·锦州)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看到的历史人物是(B) A.李秀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林则徐 30.(2013·临沂)图5中的2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英雄是(C) A.林则徐 B.李秀成 C.邓世昌 D.佟麟阁 31.(2013·辽阳)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D)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32.(2013·福安)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此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3.(2013·泸州)近代诗人丘逢甲在诗中写首:“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指伏祭和腊祭这两个祭祀节日)年年奉汉家”。它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项相似(C) A.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B.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D.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门 34.(2013·聊城)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多少年后台湾才回到祖国怀抱?(A) A.50年 B.60年 C.70年 D.80年 二、非选择题 35.(2014·天津市·28)(20分)2014年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时,发表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谈话。其中讲到:“回顾台湾走过的历史,回顾两岸同胞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有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不管台湾遭遇什么风雨,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 今年恰逢甲午年,请以“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编制近代以来两岸关系变化、发展的大事年表。(注:根据八年级上册第4、16、18课,八年级下册第13课及以上材料的相关内容编制) “两岸一家亲” ——近代以来两岸关系大事年表 时 间 历 史 事 件 【答案】28.(20分) 评分标准: 一等(20~15分) ①紧扣主题内容,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充分,具有典型性;②完全依据时间顺序,时间与事件对应准确;③文字表述准确完整,简要清晰。 二等(14~9分) ①符合主题内容,选择重大历史事件较充分,具有相关性;②基本依据时间顺序,时间与事件基本对应;③文字表述基本准确完整。 三等(9~0分) ①偏离主题内容,选择重大历史事件不充分,缺乏相关性;②时间顺序混乱,时间与事件对应错误;③文字表述模糊不清。 示例: “两岸一家亲” ——近代以来两岸关系大事年表 时 间 事 件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8月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 1949年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住台湾 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87年 台湾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 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湾成立 1991年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大陆成立 1992年 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 举行“汪辜会谈” 1995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2014年 2月18日 习近平发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谈话 36.(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二、昔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的创伤仍须抚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6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拉丁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美国、中国等加入同盟国,参与了对德国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国家挑起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4.材料一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过来。(1分) ① 错误: ▲ 改正: ▲ ; ② 错误: ▲ 改正: ▲ 材料二 1937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战时之久、战线之长、战场之广、战役之多世所罕见。法西斯头子“粉墨登场”,又一个个被击垮,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反法西斯战争的领袖们率领各国人民经过英勇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赢得了后人的赞扬。 5.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较著名的五次战役。(1分) 6.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个“法西斯头子”和四位“反法西斯战争领袖”。(2分) 材料三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大开倒车。2014年3月8 日, 外交部长王毅答日本记者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7.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请分别写出1914年和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1分) 材料四 如右图 8.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后,请你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几条忠告。(1分) 【答案】二、(本题6分) 4.① 错误:拉丁美洲,改正:非洲;② 错误:同盟国,改正:协约国。(都正确1分) 5.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途岛海战、台儿庄战役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答出二战中的五次战役且书写正确,1分) 6.“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墨索里尼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答出两个即可,1分) “反法西斯领袖”:毛泽东、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答出四位且书写正确即可,如果答出其它比较知名的反法西斯将领亦可。1分) 7.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都正确1分) 8.应告诫安倍晋三:战争是残酷的,人类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侵略者没有好下场,侵略者必败;像德国政府一样,承认历史错误,停止制造事端,不做麻烦制造者;牢记历史教训,与邻为伴,与邻为友等。(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答出上述其中两层意思即可。如果答出其它言之有理的警示语言且两条以上亦可。1分) 37.(2014·山东临沂·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 ——2014年1月21日《解放军报》 (1)材料一所叙述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分)这次战争与日本“脱亚入欧”有着怎样的关系?(2分)  材料二 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自1985年后,每年“8•15”她都带领日本民间团体“铭心会”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今年3月25日,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资料。这是她近年在日本走访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及史料,包括日兵从军日记、战时图片、侵略图、信件等。她说:“日本曾经给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这是不对的。为了正确教育青年人,我要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 ——2005年5月5日新华网 (2)材料二中,松冈环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为什么定在每年“8·15”?(2分) “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 (3)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可以认识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具有哪些特点?(4分) 【答案】27.(1)1甲午战争、2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 (2)1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2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主动承担战争责任,真诚地、公开地向中国人民、亚洲人民道歉;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取信于世 界人民。 (3)1蓄谋已久、突然袭击、惨无人道、灭亡中国 38.(2014·广东省·26)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见题26图 题26图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答案】26.(1)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日本 《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投资办厂。 (3)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4)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提升综合国力,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等。 39.(2014·浙江宁波·1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之痛】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次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惨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之兴】1954年,这个甲午年,我国召开了第一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甲午之盛】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相比1894年和1954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2)1954年我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之前的60年里,中国人民取得了哪几次战争的伟大胜利?(3分) (3)你认为,“2014甲午年”中国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2分) (4)回顾120年的历史,中国从“甲午之痛”到“甲午之盛”,你有何感想?(2分) 【答案】18.(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任意1点,1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2分,1点1分) (3)一方面,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任意1点1分,其他酌情给分)另一方面,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表述也可);与发达国家差距大等。(任意1点1分,其他酌情给分) (4)经济发展、综合国图增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主动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等。(2分,1点1分,其他酌情给分) 40.(2014·浙江绍兴·25)(14分)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请联系资料①、②,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资料③中抗日将士们发出上述誓言的理由。(6分) (3)不止于重温,更需砥砺行。请仿照示例,依据课本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下列事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4分) 事 例 启 示 一名中学生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发现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①自觉维护正义,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② ③ 【答案】25.(14分) (1)本小题回答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答出以下任一答案即可。 答案一:这是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答案二:这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路。 (2)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l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抗日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发出了上述誓言。 (3)增强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41.(2014·湖北襄阳·33)【复杂的中日关系】(6分) 材料一 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还不如)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的主张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至少答两条)(2分) 材料二 图片材料: (2)材料二的两副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我国关系而发起的两次侵华战争,请简要概括日本在这次战争的发动上有何相同点?(举两点)(2分) (3)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提出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1分)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做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事件,如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行为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案】33.【复杂的中日关系】(6分) (1)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国势力抬头;当时,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先进。(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2)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不宣而战。(评分说明: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答出一条给1分,共2分) (3)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分) (4)日本否认侵华历史和战争罪行(意思相近即可得分)(1分) 42.(2014·湖北咸宁·40)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宣告我国什么近代化探索运动的失败?(2分) (2)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1分) (3)请用一则史实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分) (4)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有人认为中日两国在这一年会因钓鱼岛问题再次开战。中日两国真会爆发战争吗?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并简述理由。(2分) 【答案】40.(1)中日《马关条约》。(1分) 洋务运动。(1分) (2)因为侵华日军从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1分) (3)示例: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说明:如用其他相应史实证明也可得分,1分) (4)观点一:不会爆发战争。(1分)理由:①和平和发展是世界发展趋势,中日两国不可能逆世界潮流而动。②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日经济联系密切,受经济因素制约,不可能开战。③当今世界正处在政治多极化形成的过程中,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中日也不例外。④两国人民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力量强大等。 (说明:回答一点即可,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观点二:会爆发战争。(1分)理由:①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利用地区纠纷,激化矛盾,引发军事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②钓鱼岛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日两国没有妥协的余地,最终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才能解决。③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不断挑战中国和平的底线,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④日本历史上曾多次入侵中国等。(说明:回答一点即可,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43.(2014·四川南充·2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的交往,又有着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l9世纪中后期,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什么道路?(3分) (2)19世纪末,中日之间的冲突是什么?这次冲突后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 (3)20世纪三十年代,中日再次发生了冲突,引发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事变分别是什么?在这次冲突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3分) (4)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应对冲突不断的中日关系,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答案】(1)明治维新(1分)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 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分) (2)甲午中日战争(1分) 《马关条约》(1分) 大大加深民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 (3)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 百团大战(1分) (4)牢记历史,反对军国主义,反对战争,发展友好睦邻关系;日本应反思历史,要与邻为善,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言之有理即可,2分) 44.(2014·浙江台州·26)(11分)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盛世与繁华】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00年 10442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年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2分) 【屈辱与反思】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第26题图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臂章 ①美国“飞虎队”到中国对日作战 ③台儿庄保卫战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4分) 【团结与觉醒】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2分) 【答案】26.(11分)(1)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2分)(若答“中国在与英国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