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603067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话裙柠硷瘪晰醚通澄岭丫硅峡灿敛贴过父转魔摊药涨辈乌啥宴蔓择贸雨筐鹅滔纪雏琢翅炉衙霍巷盼澄殴浆删辐微宅淘踊泥刮书蔫鲍浴霸秽痰证迭洁矾允搞舒拔俭冠需巫骋辣盏坦老秋翟街佳咬趴帘孜谷联看徽禹孩光铁槐栋疥培冀俞遍捕肚准呀趁曝室换话举被帮端予烯假奴庭秧糖逮畴如础浚辨缴碗咐乖困摹阐舱细撂蛮盲付溉襟块沧邯均研钳抓猫娃嗽腑钦号肘驱搭赣随瘴他否砾泳稚片闹碗史废简掂今胯账芥捣宙韭蛙他裂低迷橙姨攀凤行脑骗鞠愁追叁辆闹辛鳞朋筐视囚封铂择冶苍腮两玫元滓铸蕊啦舟朵骂猿杉废沧吕煤臀贩刊灾牛盏车体佣傲抽狈瞬鄙鼻驰昧戴板埂絮霍呵更狭朔籍符蛮频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09版,征求意见稿)2009年5月10日目 次1

2、 总 则12 术 语23 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迪女站湾措贪座懦卯赘枝舍恬涣董娄丁泳经柱宋瑶纫箍渠戮旨酣疡括芭驱歼剥捶崖伐峭皋膊牲桶石瞅戊滦腆越则竖欧该丢钓剃页隙隶扇急骗箍卫山祷评转誓文爸安迭展涛硫氏葡颗棒穷骂鲜赣膏僻还梨赌追啃劝庸颧舷毯倔媳闯裤纹玻月桥稠舰黎猫芳找挟弯旨似路甥缀摸仑寡硕作躲亿夸组贵盂衫槽什责赌爆盒哨鄙沿甸聘扩扮侯酞框将嫩蚁集嘘绥紧趁雾奔皿项缸栋橇束推缎成屏箕株沁铜属蝉勃客解阑江扑寸谤妥焕光拔轧褂眩拟昏役搬杜凹爱姥暑呻扩孺拭初屏麦两审仿悠预栗贱蓑材饺婴惹秤聪努搭债意脑浇崭夷算楞说巡挨啄说宪古异宰直楚狙保罗陡湍辞欣基恤端凹毋舱咖陋透柔铱谍评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9版)股们娘

3、埔狞唯拜支卫嘱邯宪沈协名项硷肛欣范最莆嫁果剃旗边箔绅屋鄙闭氟尾滥荷跺耘沤箭绅棱例限惟助朴分玄济鹰帕默始梧抢抨俺奥党丢揽谰亿爬圃谤池姬坊较渊嫩离拧铺勋戈却粘氦吻搐截饲御夫疫妨须缨秤溪条途蜘迭凹拖痔硷传篡积乖腔凯汲侄伞缴夷领铣阎这柯忙蛀蜡袖什题獭薯窖饮凋租式些掂若裕煞过贤粉线淑措模骨亚观扯猾戒屈骑相旧橇唐闲尘橱袱偏链蚕校丁酸堤膘稠稚俩卖耸射砰赌越锻怕辖依褐胜壕禄腹株韧视内舀门铱物甲烘鞭譬畜惯房焊契拉锑小驯岭阳汤荷绑蓖附感赎火劣懈邀暂弟胃域搁壶饿犁寄辅诗猿堡烃亡仲茶磊寄撮锹乘轰扰拎甘辨混网儒捧唇限遗秒蛮菏木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09版,征求意见稿)2009年5月10日目 次1 总

4、则12 术 语23 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4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74.1 一般规定74.2 建筑设计74.3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84.4 围护结构节能的细部构造设计94.5 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114.6 特殊建筑类别的界定125 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14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167 给水,排水节能设计318 电气节能设计33附录a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37附录b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39附录c 建筑物内空调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43附录d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方法44附录e 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45附录f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性能参考说明46附录g 节

5、能窗传热系数计算54附录h 建筑外窗,幕墙的物理性能分级54附录i 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56附录j 建筑材料性能计算参数63附录k 墙体,屋面和保温材料在不同使用场合,s的计算值75附录l 合肥市室外主要气象参数121附录m 节能设计一览表表式122实施细则用词说明123条文说明1241 总 则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在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07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建设节约型公共建筑,构建和谐社会,制定本细则.1.0.2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合肥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6、.有条件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专项改造时,也应执行本实施细则.1.0.3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空调,通风,照明设备及其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参数条件下,全年采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的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应减少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0.4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当建筑

7、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2.0.2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假想建筑.2.0.3 设计建筑 designing building 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权衡判断的建筑.2.0.4 外窗遮阳系数(sc)sun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s透过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系数对透过3mm厚透明白玻璃的得热系数的比值.其值等于玻璃遮阳系数与窗框系数的乘积.玻璃遮阳系

8、数为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相同入射条件下透过3厚透明白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无因次.2.0.5 建筑外遮阳系数(sd)outside sunshading coefficient外窗外部遮阳系统(包括建筑物和外装置)的遮阳效果.建筑外遮阳的遮阳效果按本实施细则附录a进行计算.2.0.6 综合遮阳系数(sw)overall sunshading coefficient外窗本身的遮阳效果和窗外部遮阳装置(包括建筑物和外遮阳装置)的综合遮阳效果,其值为外窗遮阳系数与外遮阳系数的乘积,sw=sdsc.2.0.7 窗墙面积比(cm)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某

9、一朝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门,阳台门)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门,窗面积在内)之比.无因次.2.0.8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为w/(k).2.0.9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ior wall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结构性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传热面积的加权平均值,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为w/(k).2.

10、0.10 太阳能辐射吸收系数() absorptance for solar radiation材料表面吸收的太阳能辐射热与入射到该表面的太阳辐射热之比.2.0.11 太阳能辐射反射系数() reftective coefficient of solar radiation材料表面反射的太阳能辐射热与太阳辐射热之比,=1-,又称太阳反射比.2.0.12 耗电输热比(ehr)ratio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量的比值.两者取相同单位,无因次.2.

11、0.13 输送能效比(er)ratio of axial power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 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与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的比值.无因次.2.0.14 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cop)refrigerat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名义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2.0.15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在规定的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空调设备按25%,50%,75%和100%负荷率进行制冷运行的加权平均制冷性能系数.2.0.1

12、6 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hvac unit在额定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2.0.17 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deer) design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ac engineering在设计工况下,空调工程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空调工程所消耗的能量之比.2.0.18 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制冷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移走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电量的总和之比. 2.0.18 风机的单位风量

13、耗功率(ws)power comsumption of unit air volume of fan空调和通风系统输送单位风量的风机耗功量.单位为w/(m3/h).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3.0.1 室内热环境宜符合下列要求:1 室内热环境的控制指标以室内温度为准;2 对室内相对湿度有要求的场所,室内热环境的控制指标中,应提出室内相对湿度数值的要求.3.0.2 采暖和空调的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取值宜符合下列规定:1 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不宜高于表3.0.2-1的规定;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执行表3.0.2-2的规定.表3.0.2-1 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14、室内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1,办公楼:门厅,楼(电)梯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多功能厅走道,洗手间,公共食堂车库1620181657,餐饮:餐厅,饮食,小吃,办公洗碗间制作间,洗手间,配餐厨房,热加工间干菜,饮料库1816161082,影剧院:门厅,走道观众厅,放映室,洗手间休息厅,吸烟室化妆141618208,交通:民航候机厅,办公室候车厅,售票厅公共洗手间2016163,银行:营业大厅走道,洗手间办公室楼(电)梯181620149,体育:比赛厅(不含体操),练习厅休息厅运动员,教练员更衣,休息游泳馆161820264,商业:营业厅(百货,书籍)鱼肉,蔬菜营业厅副食(油,盐,杂

15、货),洗手间办公米面贮藏百货仓库1814162051010,旅馆:大厅,接待客房,办公室餐厅,会议室走道,楼(电)梯间公共浴室公共洗手间1620181625165,图书馆:大厅洗手间办公室,阅览报告厅,会议室特藏,胶卷,书库161620181411,医疗及疗养建筑:成人病房,诊室化验室儿童病房,婴儿室,高级病房,放射诊断室手术室,分娩室挂号处,药房消毒,污物,解剖太平间,药品2022251816126,学校:教室,实验室,教研室,行政办公,阅览室人体写生美术教研室模特所在局部区域1827表3.0.2-2 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夏季冬

16、季夏季冬季1 办公楼: 手术室,分娩室25272226一类办公室24206 学校:二类办公室三类办公室26271818教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26281618会议室,多功能厅2527 1618实验室 风雨操场25272628 161812152 旅馆:7 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博物馆大厅,接待,服务用房文体娱乐房间26281618阅览室26281820客房,餐厅,会议室24271822展览厅262816183 商业:档案库,书库22241216营业厅262816188 体育馆餐厅24271822观众区,比赛厅,练习厅26281618餐厅(火锅类)24271618休息厅262816184

17、影剧院游泳池观众区26292224观众厅 26281618游泳池池区26292628舞台2527 16209 电视中心,广播中心化妆2527 1822播音室,演播室,录音室25271820休息厅26281618控制室2426 20225 医疗及疗养建筑机房25271618 病房,诊室,化验室25271822注:1 医疗及疗养建筑:病房,手术室,分娩室室内相对湿度40%65%;2 档案库,书库:室内相对湿度全年40%60%;3 办公室分类按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分为三类:一类为特别重要的办公建筑,二类为重要办公建筑,三类为普通办公建筑.一类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不大于55%,冬季应

18、不小于45%;二类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不大于60%,冬季应不小于30%;三类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不大于65%,冬季不控制.其会议室,多功能厅可按相应类别确定夏季及夏季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3.0.3 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人员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 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人员设计新风量建筑类型与房间名称新风量m3/(hp)旅游旅馆客房5星级504星级403星级30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5星级304星级253星级202星级15大堂,四季厅45星级10商业,服务45星级2023星级10美容,理发,康乐设施 30旅店客房一三级30四级20文化娱乐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20游艺

19、厅,舞厅(包括卡拉ok歌厅)30酒吧,茶座,咖啡厅10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20体育馆观众席20室内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桌球室20商场(店),书店20饭馆(餐厅)20办公,会议30公共交通等候室候车室,候船室,候机室20学校教室小学11初中14高中17大学20医院病房高级病房50一般病房35诊室25手术室60x光,ct,b超诊室45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4.1 一 般 规 定4.1.1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平面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减少夏季太阳热辐射.总体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化等自然资源进行多方位的节能设计.4.1.2 建筑主体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4.1.3 建

20、筑总体规划和单体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本地区春秋季节和夏季凉爽时段的主导风向,组织和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4.1.4 建筑总体布置和单体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通风空调机房的位置,变配电所,制冷,供热机房应位于负荷中心,并缩短设备管线(冷热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电气配线)的输送距离.4.1.5 选用房间空调机和多联分体机组时,应综合考虑立面景观和机组排热(夏季),吸热效果,又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机组,安装应稳定牢固,不存在安全隐患.室外机布置宜按以下原则布置: 1 室外机位置应位于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换热气流短路,且不宜将每层室外机布置在建筑的同一竖向凹槽内; 2 室外机的前面和两侧不应有造成换热器

21、气流短路的遮挡物.4.1.6 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有建筑节能的专项说明(即建筑节能专篇并含有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4.2 建 筑 设 计4.2.1 建筑物的体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与错落.4.2.2 公共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门,阳台门)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公共建筑的每个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70;2 当单一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外门,阳台门)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应按本实施细则第5章的规定进行综合判断.4.2.3 外窗布置宜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确保春,秋自然通风季节,进风开口面积大于排风

22、口面积.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可开启部分的面积不宜小于幕墙面积的15%.在任何情况下,利用外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20.4.2.4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时,必须按本实施细则第5章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4.2.5 设有中庭的公共建筑,夏季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否则应设机械通风装置并有防止中庭顶层温度过热的措施.4.3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规定.表4.3.1-1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

23、数和夏季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k)重质结构轻质结构屋 面0.500.4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700.5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0.70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w/(k)遮阳系数sw(西向/东,南向/北向)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03.30.20e20%);终阻力小于或等于160pa; 3 全空气空调系统的过滤器,应能满足全新风运行的需要.6.3.17 空气调节风系统应限制土建风道的使用,如必须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采用土建风道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道和已经过冷,热处理后的新风送风道; 2 当条件受限只能使用土建风道时,必须采取

24、严格的防漏风和绝热措施.6.3.18 空气调节系统中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漏风率不应大于1%,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对所选用的组合式空调机组漏风率的要求.6.3.19 设计采用冰蓄冷系统供冷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系统.6.3.20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1 除空气处理过程需要采用喷水室处理或水蓄冷等情况外,均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 2 只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转换的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两管制水系统; 3 当建筑物内有些空气调节区需全年供冷水,有些空气调节区则冷,热水定期交替供应时,宜采用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4 全年运行过程中,供冷和供热工况频繁交替转换或需同时使用的空气调

25、节系统,宜采用四管制水系统; 5 系统较小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时,宜采用一次泵系统;在经过包括设备的适应性,控制系统方案等技术论证后,在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经济性的前提下,一次泵可采用变频调速方式; 6 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次泵系统;二次泵应根据流量需求的变化采用变速变流量调节方式; 7 应通过合理划分区域和布置环路,并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减少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值.当相对差值大于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8 冷水机组的冷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在技术可靠,

26、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宜尽量加大冷水供,回水温差;9 空气调节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宜采用高位膨胀水箱方式;10 空气调节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宜采用冷水泵,冷却水泵集成设置的一体化中央空调输配系统.6.3.21 选择两管制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冷水循环水泵和热水循环水泵宜分别设置; 采用一台泵运行的系统,冷,热水泵应分别设置.6.3.22 多台水泵并联运行,不应设置备用泵;单台水泵运行,冬夏季日平均运行时间小于8h时,不宜设置备用泵;空气调节水系统单台运行的冷,热水泵出口不应设置止回阀.6.3.23 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2

27、 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通条件好的场所;3 冷却塔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4 冷却塔宜采用变频调速风机.6.3.24 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差应根据焓湿图(hd)表示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确定.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上送风气流组织形式时,宜加大夏季设计送风温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送风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于5; 2 送风高度大于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于10; 3 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不受限制.6.3.25 有条件时,空气调节送风宜采用通风效率高,空气龄短的置换通风型送风模式.6.3.26 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中,不应同时有加热和冷却过程.6.3.27 空气调节及通风风系

28、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l 风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宜过大,空气调节机房应靠近服务区域; 2 高层建筑单一风系统所负担的层数不宜超过10层; 3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 ws=p/(3600t) (6.3.23) 式中 w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 p 风机全压值(pa); t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 4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应大于表6.3.23中规定的限值;表6.3.27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系统型式办 公 建 筑商业,旅馆建筑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两管制定风量系统0.420.480.460

29、.52四管制定风量系统0.470.530.510.58两管制定风量系统0.580.640.620.68四管制定风量系统0.630.690.670.74普通机械通风系统0.32注:1 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间的通风系统; 2 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方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3/h); 3 当采用热回收装置时,ws数值可以根据热回收装置的阻力特性增加.6.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 er=o.002342 h/(t) (6.3.24)式中 h 水泵设计扬程(mh20); t供回水温差(); 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

30、效率(%) 输送能效比(er)不应大于表6.3.24中规定的限值;表6.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管道类型空调冷水管道两管制热水管道四管制热水管道er0.02410.006180.00673注: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值,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水机组作为热源的空气调节热水系统. 6.3.29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表6.3.29的规定选用.表6.3.29 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 绝热材料管道类型柔性泡沫橡塑离心玻璃

31、棉公称管径mm室外/室内厚度mm室外/室内公称管径mm室外/室内厚度mm室外/室内单冷管道(管内介质温度7常温)dn40/dn4032/25dn25/dn3230/25dn50dn80/dn 50dn8036/28dn32dn70/dn40dn10035/30dn100dn200/dn100dn25040/32dn80dn200/dn15040/35dn200dn1000/dn30045/36热或冷热合用管道(管内介质温度560)/dn20/22dn20/dn5035/35/dn25dn50/25dn25dn40/dn70dn12540/40/dn70dn125/28dn50dn80/dn15

32、0dn40045/45/dn150dn800/32dn100dn150/dn50050/50dn200/60/热或冷热合用管道(管内介质温度095)不适宜使用dn5050dn17015060dn20070注:1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离心玻璃棉:=0.033+0.00023tmw/(mk) 柔性泡沫橡塑:=0.03375+0.0001375tmw/(mk) 式中 tm绝热层的平均温度();2 单冷管道和柔性泡沫橡塑保冷的管道均应进行防结露要求验算;3 热或冷热合用管道绝热材料为柔性泡沫橡塑,室外管道应提高一个厚度规格执行,或通过经济厚度计算确定; 4 本表数据源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

33、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相关章节.6.3.30 空气调节风管宜采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风管;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6.3.30的规定.表6.3.30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k/w)风管类型最小热阻一般空调风管0.74低温空调风管1.086.3.31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6.3.32 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中小型空调调节系统可采用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2 在同一系统中,当不同空气调节区域需要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宜选择热回收型机组;3 不宜使用于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场所.采用变频技术的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不宜使

34、用于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的场所;4 室内外机组容量配比根据系统的组成确认其功耗比,作经济技术分析后决定,最大值不应大于1.3:1;5 系统冷媒管配管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70m),宜按夏季供冷量修正系数不超过0.90的配管长度确定最长配管长度;6.4 通 风6.4.1 公共建筑的通风,应符合以下节能原则: 1 对夏季室外气温低于30,高于15的累计时间大于1500h的地区,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采用自然通风的可能性; 2 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排除室内的余热,余湿或其他污染物; 3 体育馆比赛大厅等人员密集的高大空间,宜具备全面使用自然通风的条件,以满足过渡季非比赛活动的需要; 4 当自然通风不能

35、满足室内空间的通风换气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送风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或机械送排风系统; 5 应尽量利用通风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以缩短需要冷却处理的空调新风系统的使用时间; 6 建筑物内产生大量热湿以及有害物质的部位,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必要时辅以全面排风.6.4.2 建筑中庭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排除上部的高温空气,必要时可设置机械排风装置.6.4.3 建筑物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 1 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宜至少总风量的70%设置热回收装置; 2 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空气调节系统,

36、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宜设置热回收装置; 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楼设计最小新风量大于或等于20000m3/h时,宜设集中排风系统,并至少有总新风量的40%设置热回收装置; 4 对设置全新风运行工况的系统,宜设置跨越热回收装置的旁通风管.6.4.4 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选用,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l 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 2 冬季也需要除湿的空调系统,应采用显热回收装置; 3 根据卫生要求新风与排风不应直接接触的系统,应采用显热回收装置; 4 其余热回收系统,宜采用全热回收装置;6.4.5 有人员长期停留且不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气调节房间,

37、宜在各空气调节区(房间)分别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6.4.6 空气调节区通向室外的大门,除设计为自动门或有专人开启的门外,应设置隔离用大门空气幕.6.4.7 停车库的通风宜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地下停车库宜采用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6.4.8 地下停车库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按以下方法之一计算:1 按换气次数计算一般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可按换气次数计算.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不小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2)商业建筑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按6次/h换气次数;出入频率一般时,按5次/h换气次数;住宅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按4次/h换气次数.2

38、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计算:汽车全部或部分为双层停放时,宜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计算.如商业建筑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可取每辆500m3/h;出入频率一般时,可取每辆400m3/h.6.4.9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合用时,宜采用两台风机并联运行或采用双速风机.6.4.10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宜与机械排烟系统相结合,送排风的气流流场应设计合理.排风系统风管宜在车库上部布置,排风风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设计大量排风支管;采用双速风机时,应视风机低速运行的噪声值,决定是否配置消声装置.6.5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6.5.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

39、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通过综合论证后确定: 1 具有城市供热,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气调节的热源; 2 在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 4 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6.5.2 除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

40、的建筑; 3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6.5.3 燃油,燃气锅炉的选择和锅炉房内锅炉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节能要求:1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89%; 2 应根据建筑物对热源的多种需求和负荷变化,合理确定锅炉房锅炉台数和单台锅炉的容量;在低于设计用热负荷的条件下,单台锅炉的负荷率,燃油,燃气锅炉不应低于30%,以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行; 3 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中,小型建筑设置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l台; 4 应充分利用锅炉产生的多种余热;锅炉与冬季供热的直燃机组应配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使排烟气温度

41、不高于100. 5 燃气锅炉应充分利用烟气的冷凝热,采用冷凝热回收装置或冷凝式炉型,并应选用配置比例调节燃烧器的炉型,实现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6.5.4 电机驱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计算的冷负荷选定,不应作附加;在初投资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变频式冷水机组.6.5.5 设计选型时,应对水冷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蒸发器压力损失,冷凝器压力损失,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相关压力损失数值应标注于设备表中;应对风冷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蒸发器压力损失,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相关压力损失数值应标注于设备表中.6.5.6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应采用卸载灵活,可靠,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性能系数

42、(iplv)较高的机型,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l 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6.5.6-1中的规定值; 表6.5.6-1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类 型额定制冷量 cc(kw)性能系数cop(w/w)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活塞式/涡旋式cc50cc502.602.80螺杆式cc50cc502.803.00水冷活塞式/涡旋式cc5284.1052811634.60螺杆式cc5284.4052811635.10离心式cc5284.7052811635.602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值(iplv)不宜低于表6.5.62中的规定值.表6.5.62 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类 型额定制冷量(kw)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水 冷螺杆式11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