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878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99 大小:6.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DB11_ 490-2007_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j 匕 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DB 1 1/4 9 0-2 0 0 7备案号:J 1 0 9 0 9-2 0 0 6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J c o d e f o r m o n i t o r i n g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s u b w 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0 7-0 7发布2 0 W 7-1 1-0 1实施北京市建设委员会J 匕 京市质t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mo n l

2、i t o r i n g me a s u r e me n to f s u b w 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编号:D B 1 1/4 9 0-2 0 0 7备案号:J 1 0 9 0 9-2 0 0 6主编部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 日期:2 0 0 7 年 I I 月 I日2 0 0 7 北京 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通知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 2 0 0 6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 2 0

3、0 6 1 2 2 9 号)的要求,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编的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已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现批准该规程为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为D B I 1/4 9 0 一2 0 0 7,建设部备案号为J 1 0 9 0 9-2 0 0 6,自2 0 0 7 年 1 1 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3.2 (2)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规程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工作。-00七年七月二十日关于同意北京市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 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备案的函建标标备便 2 0 0 6 D 1 3 6 号北京市建设

4、委员会:你单位 关于北京市地方标准程)申 请备案的函收悉。经研l s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 一,一,下 一一,、,款作为强制性条文,不同意该标准第 4.0.2,5.0.3,6 9 0.2%8.3.1 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为:J 1 0 9 0 9 一2 0 0 6 0 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 工程建设标准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00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D B I 1/4 9 0 一2 0 0 7-名一 J .f i li吕 本规程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 2 0 0 6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 仁

5、 2 0 0 6 2 2 9号)文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京建科教 2 0 0 6 5 5 7 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而成。在本规程的前期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对北京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和监测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借鉴了国内其它城市地铁监控量测的有关经验和数据,经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和专家审阅后于2 0 0 4 年 1 1 月编制成 北京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试行稿)。编制组根据试行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于 2 0 0 5年 1 1 月编制成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其后,由编制组进一步研究和修改

6、后,于2 0 0 6 年 7 月编制成本规程(送审稿)并于9 月通过专家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并经最后修改后于同年 1 0月编制成本规程。本规程共有 8 章和 4 个附录。第 I 章为总则,第 2 章为术语,第 3 章为基本技术要求,第 4 章至第 6 章为北京地铁各工法中监控量测的项目 及要求,第 7 章为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第 8 章为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及信息反馈,附录 A为明挖基坑分级标准,附录 B,C,D分别为各工法洞内外状况观察记录表,最后为条文说明。本规程第 13.2 (2)条为强制性条文。本规程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

7、公司(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甲 2 号,邮政编码:1 0 0 0 3 71 )负责具体解释工作。ID B 1 1/4 9 0 一2 0 0 7 本规程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罗富荣 张顶立 乐贵平 刘 军 王占生 杨秀仁 徐祯祥 鲁 屹 萧 岩 潘秀明 苏 斌 孙长军 赵衍发 韩少光 雷 军 张成满 高亚彬 骆建军 张成平 吕培印 李东海 张晓丽 靳 璞 姚宣德 苏 洁 贺美德 黄宝龙 侯艳娟DB I 1 /4 9 0 一2 0 0 7目次 I二,

8、-.-.一 昌。.尸口尸匀户匕Q时9曰9曰Q心n乙9自9自尸0 LO LO只Ut了1 COQ口 119自9月任4月任月任才任滩寸刀寸J左人刀任庄3 基本技术要求口.-二-.一3.13.23.3一般规定.沉降监测基本要求.-.一 2则语总术IJL,自.-.-二.柳.地铁穿越工程监测基本要求.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及要求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及要求 一.-.-.-.n1丈Qd二一J:J工-t口Ri 地铁明(盖)挖法及竖井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及要求,7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7.1 一般规定 ,7 .L0,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8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及信息反馈 ,8.1 一般规定 。8

9、.2 监控量测管理的基本要求 8.3 监控量测的信息处理与反馈 ,附录 A 地铁明挖基坑及其分级 ,附录 B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记录表 附录 C地铁盾构法施工隧道内外状态观察记录表附录1 1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记录表.一.-.一。.。.-.本规程用词说明.-,.,.-二二t、.条文说明.告.-.,.D B 1 1/4 9 0 一2 0 0 71 总则1.0.1 本规程根据北京地区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北京地铁建设所采用的不同工法而制定。1.0.2 为使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符合确保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为规范地铁设计和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作,特

10、制定本规程。1.0.3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地区地铁工程中进行的监控量测工作,也可作为类似地下工程进行监控量测时的参考。1.0.4 监控量测工作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D B I 1/4 9 0 一2 0 0 72 术语2.0.1 地铁me t r o;s u b wa 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并位于隧道内或从地下转到地面和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2.0.2 监控量测m o n i t o r i n g m e a s u r e me n t 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2.0.3 应测项目 n

11、e c e s s a r y m o n i t o r i n g i t e m s 保证地铁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应进行的日常监测项 目。2.0.4 选测项目 s e l e c t e d m o n i t o r i n g i t e m s 相对于应测项目而言,为了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进行的监测项目。2.0.5 浅埋暗挖法a d e v e l o p e d m i n i n g n i e t h o d i n s h a l l o w t u n-n e l s 在浅埋软质地层的隧道中,基于喷锚技术而发展的一种矿山工法。2.0

12、.6 盾构法s h i e l d m e t h o d 使用盾构机械进行开挖并采用管片作为衬砌而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2.0.7 明挖法c u t a n d c o v e r m e t h o d 由地面开挖的基坑中修筑地铁构筑物的方法。2.0.8 隧 道周 边收 敛位移 c o n v e r g e n c e o f t u n n e l in n e r p e r i m e-t e r 隧道周边任意两点间距离的变化。2.0.9 水平位移 监测 h o r iz o n t a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m e a s u r e m e n t测

13、定变形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 D B 1 1/4 9 0 一2 0 0 7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2.0.1 0 垂直位移监测 v e r t i c a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m e a s u r e m e n t;s e t-t l e r n e n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测定变形体沿垂直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2.0.1 1 拱顶沉降c r o w n s e t t l e m e n t 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沉降(量)。2.0.1 2 地表沉降s u b s i d e n

14、c e;s e t t l e me n t 地铁工程施工中地层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而引起的沉降。2.0.1 3 隧道围岩t u n n e l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产生影响的岩土体。2.0.1 4 围岩压力p r e s s u r e o f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开挖隧道时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而作用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2.0.1 5 初期支护p r i m a r y s u p p o r t 隧道开挖后即行施作的支护结构。2.0.1 6 二次衬砌s e c o n d a r

15、 y l i n i n g 初期支护完成后施作的衬砌。2.0.1 7 衬砌l i n i n g 沿着隧道洞身周边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2.0.1 8 管片s e g me n t 是一种在工厂制作的圆弧形板肋状并由钢筋混凝土、钢、铸铁或其它材料制成的预制构件。2.0.1 9 测点o b s e r v a t i o n p o i n t s 设置在变形或位移体上,能反映其特征,作为变形或位移测量用的固定标志。2.0.2 0 变形监测d e f o r ma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3D B 1 1/4 9 0 一2 0 0 7 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或

16、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量测工作。2.0.2 1 开挖面(掌子面)e x c a v a t e d s u r f a c e 隧道掘进方向最前端的开挖作业面。2.0.2 2 基坑e x c a v a t i o n;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基础或明挖地下建筑物施工时开挖的坑。2.0.2 3 竖井v e r t i c a l s h a f t 是一种垂直开挖的坑道。分为供地下建筑物功能性用途的永久竖井和供隧道施工用的临时性竖井两类。D B 1 1/4 9 0 一2 0 0 73 基本技术要求 3.1 一般规定3.1.1 采

17、用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明挖法或盖挖法等工法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地铁工程,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纳人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3.1.2 监控量测的设计文件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铁周边环境条件、埋深及结构形式等进行编制,同时考虑监测工作的经济性。3.1.3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为:1 掌握围岩、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动态,利用监测结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2 监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便为工程和环境安全提供可靠信息。3 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类比依据。3.1.4 监测项目 分为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3.1.5 地铁区间结构的监测范围一般为地

18、铁结构外沿两侧各3 0 m范围内,但在地铁车站施工地段,监测范围应视车站周围环境和建(构)筑物情况予以适当加大。3.1.6 监测频率应与施工进度密切配合,并针对不同工法和不同施工步序分别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3.1.7 施工中应按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及时反馈给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3.1.8 测点初始值应在测点稳定后进行测读,取三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3.1.9 监测所采用的监测仪器及元件应满足各类监测工作的要求。D B 1 1/4 9 0 一2 0 0 7 3.2 沉降监测基本要求3.2.1 沉降监测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或测点)。控制点包括

19、基准点、工作基点等。各种测量点的选设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准点的选设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通视条件好、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基准点的数量应不少于 3 个,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下列地点不应设置基准点:(1)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2)土堆、河堤土质松软与地下水变化较大的地点;(3)距铁路 5 0 M、距公路 3 0 M(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以内或其它受剧烈振动的地点;(4)短期内将因新建项目施工而可能毁坏标石或阻碍观测的地点;(5)地形隐蔽不便观测的地点。2 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表的

20、工作基点:采用人工挖孔或大钻孔埋设法在地表设置的工作基点,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 3 m,直径为2 0 m m,并应作保护;(2)设置在建筑物上的工作基点:应选择在地铁施工影响区以外、建成时间较长且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上设置。工作基点直径不得小于 2 0 m m,并应作保护;(3)设置在隧道中的工作基点:数量不应少于3 个,应从地面的基准点引入到竖井壁距底板一定距离并不易被碰动处。当隧道长度较大时,宜将该基点向前延伸设置在隧道墙脚之上,在其稳定后作为工作基点。3观 测 点 应 选 设在 变 形体 上能 够 反映 变 形特 征的 位T,9 并便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它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6 D B

21、 I 1/4 9 0 一2 0 0 7 4 应定期对基准点、工作基点进行检测。3.2.2 地表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可采用标准方法和浅层设点的方法。对于下列各类地段应采用标准方法进行地表沉降观测点埋设,即所设测点应穿透道路表面结构层,将其埋设在较坚实的地层中(通常深度不小于 l m),同时应设置保护套管及盖板。I 由设计确定的重要施工地段。2 由地表预先探测到地中存在空洞的施工地段。3 施工中地表发生塌陷并经修补过的地段。4 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采用标准方法设点的道路地段。在城市交通特别繁忙并且不允许进行钻孔的地段,经设计同意后,其地表设置的一般沉降测点可采用道路浅层设点的方法。3.2.3 沉降监

22、测的等级划分、精度要求和适用范围见表 3.2.3 表 3.2.3沉降监测的等级划分、精度要求和适用范围监测等级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r n r n)相邻观测点高差中误差(mr n)适 用 范围I士0.3士 0-1线路沿线变形特别敏感 的超高层、高耸建筑、精密工程设施、重要古建筑物、重要桥梁、管线和运营中结构、轨道、道床等ll士 0,5士 0.3线路沿线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物、桥梁、管线;地铁施工 中的支护结构、隧道拱顶下沉等I H士 1.0士 0.5线路沿线的一般多层建筑物、桥梁、地表、管线、基坑隆起等注:观测点的高程 中误差是指相对于最近的沉降控制点的误差而言。3.2.4沉降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23、应符合下列要求: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宜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系统一2 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DB I I/4 9 0 一2 0 0 7程测量、静力水准测量等方法,并应布设成闭合、附合或结点网;3 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 3 个,在监测中应定期对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测。沉降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2.4 0表 3.2.4 相邻基 准点高 差中误差(t n m)沉降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站高 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 及主要技术要求等级I 士 0.3!土 0.0 7 0.1 5 石o.2 而采用 D S

24、0 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其观测限差宜按上述规定的1 1 2 要求u I 士 0.5 1 1 0.1 Z-)0.3 0 石0.5 而采用 D S 0 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fl i 士1.0 士 0.3 0 0.6 0 而o.8 而采用 D S I 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注:n为A ll 站数。3.2.5 表 I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见表 3.2.5,2.5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测里方法u 一一 士 0-5一I。30采用 D S 0 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 一 班 一-I L i。一 一*o.5一 一。.60一采用 D

25、 S 1 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M#9 术 要 求 作 业注:n为测站数。8 D B 1 1/4 9 0 一2 0 0 7 3.3 地铁穿越工程监测基本要求3.3.1 地铁穿越工程系指地铁施工时须上穿、下穿或侧穿地铁既有线、铁路隧道、铁道线路、立交桥梁、人行天桥、房屋、地下管线、城市道路、河流或其它城市建(构)筑物等的穿越工程。3.3.2 一般规定 1 地铁穿越工程应按所穿越工程的重要程度、穿越类型、周边环境条件等情况分成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进行监测设计。2 对于穿越重要建(构)筑物的地铁工程,除应对地铁本身进行施工监测外,还应对所穿越工程进行穿越施工期间2 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穿越一般建

26、(构)筑物时应按要求进行较高频率的监测。3 在穿越地铁既有线时,应对既有线地铁结构、道床和轨道进行穿越施工全过程监测,其中对结构沉降及沉降缝的错台变形、轨道沉降、轨道横向差异沉降、轨距变化和道床纵向沉降等内容应进行 2 4 小时的远程实时监测。穿越铁路隧道和铁道线路时可参照穿越地铁既有线的要求进行监测。4 在穿越城市桥梁时,应对桥梁墩台、盖梁、梁板结构进行穿越施工全过程监测,并应按要求加密监测频率,对变形敏感的重要桥梁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2 4 小时的远程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应包括:桥梁墩台的沉降及倾斜、盖梁及梁板结构的沉降及差异沉降。5 在穿越房屋及其它建(构)筑物时,应按照本规程第13.3,

27、1 3.4,3.3.5 条的基本要求执行。在穿越地下管线时应按本规程第 3.3.6 条的基本要求执行。该两项均应按要求进行较高频率的监测。6 在穿越河流时,应对上覆土层的渗漏状况、河水与隧道 9D B 1 1/4 9 0 一2 0 0 7工作面之间的水力联系、河床变形等进行检查和监测。地铁施工穿越河流阶段应加高监测频率。3.3.3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测点布置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的体型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建(构)筑物的重要程度及其与地铁结构的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烟囱、水塔、油罐等高耸建(构)筑物,应沿周边在其基础轴线上的对称位置布点。对于城

28、市桥梁,应按不同施工状况在桥墩、盖梁和梁、板结构上布点。2 监测仪器及精度 沉降监测采用的水准仪及其监测精度符合表 3.2.5 中有关要求。3.3.4 I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监测范围 建(构)筑物倾斜监测原则上只在重要的高层、高耸建筑物或桥墩上进行。2 监测仪器及一精度 全 站仪,其精度为士2 11,士(2 r fi m+2 p p m),3.3.5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对于建(构)筑物的一般裂缝应采用裂缝宽度板或游标卡尺进行监测的直接观测法,其精度为 0.2 r n m。对于比较重要和细微的裂缝,应采用裂缝观测仪进行监测,其精度为。.I m m3.3.6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在地下管线沉降测

29、点设计和设置前,应对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重要地下管线进行实地调查,其中特别应了解有压管线的结构、材 料 情况和 雨 污 水管的 接头 和 渗漏 状况,在 调查的 14 础上 作出本施工标段管线平、断面图和管线状况报告。1 0 D B 1 1/4 9 0 一2 0 0 7 地下管线测点重点布置在有压管线(如煤气管线、给水管线等)上,对抗变形能力差、易于渗漏和年久失修的雨污水管也应重点监测。测点布置在管线的接头处,或者对位移变化敏感的部位。沉降监测采用的水准仪及其监测精度符合表3.2.5中有关要求。D B 1 1/4 9 0 一2 0 0 74 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及要求4.0.1 地铁采用

30、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其监控量测项 目见表4.o.1 所示。4.0.2洞内及洞外观察观察内容 (1)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描述,包含开挖面地质描述和掌子面预测探孔的地质描述。(2)地下水类型、渗漏水状况、涌水量大小、位置、水质气味和颜色等。(3)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有无剥落现象。(4)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察、裂缝状况及渗漏水状况的描述,同时记录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剥离。(5)与施工段相应的地表和建(构)筑物状况。2 观察频率 对开挖后尚未支护的围岩土层及掌子面探孔应随时进行观察并作记录,对开挖后已支护段的支护状态以及施工段相应地表和建(构)筑物,每施工循环观察和记录I 次。表 4.0.1浅

31、埋暗挖法施工监控I t 测项目总汇口Bll490|2007卜 曰仁 人 二类别IIv If 14 0 11 项 I I监测仪器及元件监测精度测点布IN.一一“测“!率I;则.rg i!洞 内及洞 外观察地 质 顶探、描述,拱 架 支护状态、建(构)筑物 等观察和记 录、.),:挖 环一 个 断一If li 一一地农沉降水准仪符介表 3.2.5,I,有关要求i Y-1-见 第I.。只 条;一4 .一 法变化的部位、。,l:乌 1,、I,(r,li、,i:戴 11 一,J 扭 通以及 马头门处 等 部 F l.均 lol,设 11,111,一fl E -L,IM IJ 断I N)卜挖 IN A i

32、.监 All断 ifti-:;2 B 11寸 I一 2次-沐曰F 42 i A Ill;L M IJ A r I A i次/2 人,)l:挖 啊 撇 监 M il 断 ifif-,-5 B1 1J I 次/周;.仁 本稳定,亏I 次厂 邻 近 建(构)筑物水准仪;经纬 仪或 全站仪;裂缝观测f 义符合农 3.2.5 1 1,有关要求;土2”,(艺 mm斗2 p p r n);().I n i ni根据建(构)筑物的沉 降、倾 斜、裂缝的不!司内弃分别布Ily ll一按 一 一地一 下佗 午 线沉降水准仪符合 农 3.2.5,I,有关1 1 求地 下竹线 排 5 一!5n i 一 个 测 点 释

33、 线接头 处,位移变 化敏感部位一一 按 V i I-V-*口Bll490|2007卜 曰A:;.(续)应测项 I初期 支护结构衫 飞 9 丈(部)沉降排 1 0-3 0 m一 个断面,I li 断而 I 一3个测 点,对 于“浅理 暗挖 介 毛 站,协个L f 洞均)Iv.布16.断Ifi fI l i j i,挖If i f Y l i 监测断I f li 的距离和沉降速率综合决定。详见条文初 期支打”V;构净 空收敛收敛i!0.0 6 mm梅 1 0-3 0 n:一个断而,梅断IN I 3根A L 线,对 于浅 刀 It 11行挖 车站,衍 个 L,f 5 d均应布性断而山开挖而A 1

34、监测断而的m I ,离和收敛速率共卜,决定,i 丫见条文地 下水位I L l 测水位计、【,V(卿 还 料 IT、o f 利川降水J I几5.()i n n i取代表性地段设践I 次/2天选测项I I1 I Iq 岩仄力及支打 111 1 接触应力i -夕 之 力众、频率接收仪().I 5%F.、取代表性地段设 I -2个 1 二 测断 而、I f断而5 一I I 个测点开挖而撇监测断而-Z 2 Bl l寸I 一2次厂 人;)I-挖I N 距监测断if li 前砚5 1 1 1 1 1 I 次/2天;)1-.挖 而距监测断而)5B 1 1寸I 次 周;从本稳定后 I 次厂 月,j .I-,述

35、主测断IN相对应 设 I 一 2个断IN,I Zi.断I (i f 2 一3孔开挖而即胶测断而前后气2 B I 时 Ir一2次、天;月 几 挖 If if 距 监测断 IN fi lf1而一迄乃1 1!J 1 次了 2天;)t 二 挖 A f Y l I ,.监测断I rl i ji li,后少5 1 l lt I 次、周;从本稳定后!次 月(续)选一i 则项 一1 1 1 一一 格栅bit”钢 筋 计、测 力计、4 4 i 率接 收仪0,I 5%F、5-j I 几 述 卜 测断而相对应设 I 一2个断而,协断向测,.,数狱 按!,.程情况确定,-j 1(.,-l 14,1 I i i-j i

36、 从交扩,1 1,l l J 厂)J 布 1 卜 I初 期 支扩,(11贞射棍凝 卜)、次本 寸 砌内应力).,q.变计().I 万%F.5,i I I 述 卜 测断IN相对应设 I 一2个断IN,何断 而 5一 I I个测点,川卜 1.岩I k,力16戈护r l I I It 力相同一应 J i计、表I fili 旋变i!、频率I 妾收f 义().佰 耳F.、选择有代表性钢竹干 进行监测,仆 个车ilj,叔不少 J;1个钢竹f 。林丰 :谁个测点I .体jl=挖时.I次 天;结构施做时.I 一2 次 周;结构完成后件测注:I、B为随道开挖跨度 2、地质描述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描述匕Bll4

37、90|2007V-曰C AD B I 1/4 9 0 一2 0 0 74.0.3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测点的埋设 地表沉降测点的埋设按本规程第 3.2.2 条执行。2 测点布置 (1)地表沉降测点沿线路方向的布设,通常应沿左右线区间隧道的中线和沿车站中线各布设一行监测点;对于多导洞施工的车站,应在每一导洞中线和整体结构中线的正上方地表各布设一行监测点。监测点的纵向间距可按地表和地中的实际状况在 5-3 0 m之间选择。横向监测断面可按照地表和地中的实际状况确定,车站在 2 3 个断面、区间在 3-5 个断面之间选择。每个横向监测断面布置 7-1 1 个测点,但其最外点应位于结构外沿不小于 I 倍

38、埋深处;在特殊地质地段和周围存在重要建(构)筑物时,监测断面间距应加密。横断面上各测点应依据近密远疏的原则布设。(2)在工法变化的部位、车站与区间结合部位、车站与风道结合部位以及马头门处等部位均应设置沉降测点,测点数按工程结构、地层状况和周边环境确定。3 监测仪器及监测中误差 沉降监测采用 D S I 水准仪,其监测精度符合表 3.2.5中f u等要求。4 监测频率 当开挖面到监测断面前后的距离 L(2 B时,1-2 次/天;当开挖面到监测断面前后的距离 2 B L-5 B时,I 次/周,基本稳定后 1 次/月(B:隧道直径或跨度;L:开挖面与监测点的水平距离)。出现情况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39、。4.0.4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部)沉降及净空收敛监测 1 6 D B I I/4 9 0 一2 0 0 7 I 测点(线)布置 (I)初期支护结构拱顶(部)沉降 每 1 0-3 0 m一个断面,每断面 1-3 个测点,对于浅埋暗挖车站,每个导洞均应布置断面。对于标准断面的单线区间隧道,每个断面可布置一个拱顶沉降测点,对于浅埋暗挖车站或非标准断面隧道等,则应布置不少于3 个拱部沉降测点。拱顶(部)沉降监测的纵向间距,车站为 1 0-2 0 m,区间为1 5-3 0 m。初期支护结构拱顶(部)沉降测点与地表沉降测点应互相对应,以便进行比对分析。(2)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 每 1 0-3 0 m一

40、个断面,每断面 1-3 根基线,对于浅埋暗挖车站,每个导洞均应布置断面;对于标准断面的单线区间隧道,可在隧道拱脚处(全断面开挖时)或拱腰处(半断面开挖时)布置水平收敛测线。初期支护结构收敛的监测断面间距,车站为1 0 -2 0 m,区间为1 5-3 0 m,并与地表和初期支护结构拱顶沉降监测断面互相对应。监测断面应尽量靠近开挖工作面,测点一般设置在距离开挖面 2 m的范围内,如遇核心土长度较大时,可在其端部设置,并在开挖后 1 2 小时内获取初读数。2 监测仪器及精度 拱顶(部)沉降采用水准仪 D S O 5),其监测精度符合表12.5中 u等要 求;净空收敛采用收敛计,监测精度为0.0 6

41、mm。3 监测频率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部)沉降监测和初期支护结构收敛监测的监测频率主要根据沉降和收敛速率及离开工作面的距离而定,见表 4.0.4。表中的两项选频条件中,应选用其中频率较高者。当拆除临时支撑时以及出现情况异常时,均应增大监测频率。1 7D B I I/4 9 0 一2 0 0 7 表 4.0.4拱顶(部)沉降和净空收效监测频率监测频率2 mm/天O-I B1-2 次/天1 2 BI次/天0.1 0.5 mm/天2-5 B1 次/2 天0.I mm/天S B以上I 次/周基本稳定后1 次/月 注:B为隧道直径或跨度(M).同一监测断面内,由于测线和测点的不同,沉降和收敛速率也不同,

42、因此应以产生的最大速率来决定监测频率。整个监测断面内的各基线或各测点应采用相同的监测频率。4.0.5地下水位监测测点布置 取代表性地段设置。每个浅埋暗挖车站布置数量不少于4 个水位观测孔,可利用降水井作部分观测孔。2 监测仪器及精度 电测水位计及 P V C塑料管。监测精度为 5.O m m.3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一般为 I 次/2天。出现情况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4.0.6围岩压力及支护间接触应力监测测点布置 围岩压力及支护间接触应力一般采用土压力盒进行监测。应在车站和区间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选择应力变化大或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各布置 1-2 个主测断面,每一断面5-1 1 个测点。2 监测仪器

43、及精度 土 压 力盒、频 率接收 仪,监测精度为0.I%F.s.3 监测频率 1 8 D B 1 1 /4 9 0 一2 0 0 7 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的监测工作,应与拱顶沉降和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监测工作同步进行。监测频率为: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镇2 B时,I 次/天;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 B时,I 次/周;根据数据分析确定压力或应力基本稳定后,I 次/月。在情况出现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若设计有特殊要求,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4.0.7 土体分层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 I 测点布置 (1)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土体分层沉降应采用钻孔埋设分层沉降标或杆式多点位移计进行监测。埋设测点时,在隧道两侧的钻

44、孔深度应超过隧道底板2-3 m,而位于隧道顶部的钻孔深度应在隧道拱顶之上 I 一2 m,测点的埋设稳定期应视不同地层情况在 1 0 天3 0 天之间。(2)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土体水平位移应采用钻孔埋设测斜管并配合测斜仪进行监测。测斜管的埋设必须与周围土体紧密相连,埋设稳定期应视不同地层情况在 1 0 天一3 0 天之间。(1),(2)两项应同断面布置,监测断面与本规程第 4.0.6条所设主测断面相对应。2 监测方法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时应同时对管口沉降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变化值用来对分层沉降值进行修正。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应以测斜管口 为基准点,在监测的同时必须对管口 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并将测得的变

45、化值用来对土体水平位移值进行修正。当测斜管管底位于结构底板以下大于 5 m时,也可以管底作为基准点。土体 1 9D B 1 1/4 9 0 一2 0 0 7分层沉降,如采用磁性沉降标的分层沉降仪,则磁性沉降标的设置间距 I 一2 m;测斜时每0.5 m或1.O m读数一次。深层土体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初始值应在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3 监测仪器及精度 分层沉降仪、测斜仪、多点位移计等,监测精度分别为1.O m m、0.0 2 m m/0.5 m 和 I.O mm。4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一般为: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2 B时,1-2次/天;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 B时,1 次/周;一 根据数

46、据分析确定沉降或位移基本稳定后,1 次/月。在情况出现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4.0.8 钢筋格栅应力监测 I 测点布置 监测断面应与本规程第 4.0.6 条所设主测断面相对应。测点数量由设计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2 监测仪器及精度 钢筋计或其它测力计及频率接收仪,监测精度为 0.1 5 Y oF.s。3 监测频率 钢筋格栅受力的监测工作,应与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监测工作同步进行。监测频率为: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镇 2 B时,I 次/天;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 B时,1 次/2 天;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 B时,1 次/周;2 0 D B I 1/4 9 0 一2 0 0 7根据数据分析确定内力或外

47、力基本稳定后,1 次/月,。在情况出现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4.0.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监测测点布置 监测断面与本规程第 4.0.6 条所设主测断面相对应。每个断面 5 一1 1 个测点。用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2 监测仪器及精度 钢弦式应变计、频率接收仪,监测精度为。.1 5%F.s.3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为: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镇2 B时,I 次/天;当开挖面距监测断面5 B时,I 次/周;根据数据分析确定内应力或表面应力基本稳定后,I 次/月。在出现情况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4.0.1 0 钢管柱受力监测 I 测点布置 对于浅埋暗挖车站,可对部分钢管柱进行受力监测。每个车站受测钢

48、管柱数量不得少于4根,每柱 4 个测点,在同一水平断面内,按间隔 9 0。布置。2 监测仪器及精度 表面应变计、频率接收仪,监测精度为0.1 5 Y o F.s.3 监测频率 按设计要求或表4.0.1的规定进行监测。出现情况异常时,应增大监测频率。D B 1 1/4 9 0 一2 0 0 7 5 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及要求5.0.1 地铁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应对土体介质、隧道结构(主要为管片衬砌)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控量测,其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 5.0.1 所示。5.0.2 监控量测应在盾构掘进前测得初始读数。在对土体、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的同时,应对盾构开挖面土压力、推力、推进速度、盾构

49、姿态、注浆量、注浆压力、出土量等施工参数同步采集,及时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反馈。5.0.3 洞内及洞外观察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和洞外的观察。洞内观察主要是对已安装的管片衬砌的工作状态(包括:管片变形、开裂、错台、拼装缝、掉块以及漏水状况等)、盾构机和出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洞外观察主要是地表开裂、地表隆沉、建(构)筑物开裂、倾斜、隆沉等状况的观察和记录。洞内观察和洞外观察应根据隧道内和周边建(构)筑物环境情况确定其观测频率,但每天观测应不少于一次。5.0.4地表沉降(或隆起)监测地表沉降测点的埋设 地表沉降测点的埋设应按本规程第 3.2.2 条执行。2 测点的布置 (1)纵向地表测点沿盾

50、构推进轴线设置,测点间距为 1 0-3 0 m。在地层或周边环境较复杂地段布置横向监测断面。横向地表测点的布置范围应根据预测的沉降槽确定,一般可在地铁结构外沿两侧各 3 0 m范围内布设。一排横向地表测点不宜少于 7 个,且应依据近密远疏的原则布置。(2)在 盾 构 始 发 的l o o m 初 始 掘 进 段 内,篮 测 布 点 宜 透当 加密,并宜布置一定数量的横向监测断面。2 2 D B 1 1/4 9 0 一2 0 0 7 (3)在工法和结构断面变化的部位如车站与区间结合部位、车站与风道结合部位等应设置监测点。3 监测仪器及精度 地表沉降(或隆起)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监测仪器采用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