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579488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8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411279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深圳大学2014年10月目录前 言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5(一)指导思想5(二)发展战略5(三)本科专业设置5(四)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6(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61.省外生源基本情况62.广东生源情况63.运动训练和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情况74.港澳台及华侨录取情况7二、师资与教学条件9(一)师资情况9(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10(三)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101.实验教学与设备情况102.图书情况113.教学行政用房114.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12三、教学建设与改革14(一)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141.以“本-硕-博”连读

2、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创新班”14(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151.课内“创新研究短课”与课外“聚徒教学”相结合推进创新教育152从意识、品质、知识、技能与实战五个方面构建“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四年一贯制的创业教育与训练16(三)实施“专业内涵发展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17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172.开展新专业建设与评估173.实施专业动态调整174.积极推动专业国际认证175.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与优势专业建设17(四)实施“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实践平台18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82.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广泛开展特色基地建

3、设183.实施校级一院一赛制184研究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95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9(五)实施“国际交流拓展工程”,探索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20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202积极推进联合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203拓展本科生出国(境)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对外交流与学习平台21.开展开展国内本科生交换项目215.鼓励教师出国交流学习21(六)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211.建设一批高水平MOOC课程212.实施“双百”品牌课程建设223.建设一批优质精品开放课程224.继续推行“经典精读”系列课程225.不断丰富课程资源226.加强教材开发

4、与建设22(七)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231.完善教学评价制度232.充分发挥本科教学督导团的监督、指导与评估功能233.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234.全面实施深圳大学本科课程考核规定235.推进学分制收费236.加强学风教风建设23(八)实施“本科教学奖励工程”,激励教师教学投入24(九)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24四、质量保障体系26(一)校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261.校领导班子深入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262.不断加大本科教学建设专项投入26(二)出台相关质量标准,实现教学工作

5、制度保障26(三)完善教学督导团工作机制,发挥督导团监督指导作用27(四)坚持院级质量报告制度,持续开展教学质量内部评价27(五)加强教学日常监控,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281.持续开展学生网上评教282.定期开展教学检查283.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284.设立校长信箱、部门信箱、学院信箱28(六)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保障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29五、学生学习效果30(一)学生学习满意度301.课堂教学效果302.2013届毕业生对我校教学、学生工作和生活服务满意度303.2013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31(二)学生身体素质与基本技能301.五个测试中心30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

6、(三)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及就业情况321.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322.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及就业情况32(四)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321.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322.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评价333. 用人单位未来愿意招聘本校毕业生比例33(五)毕业生成就341.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342.总体非失业率353.就业质量354.2013届毕业生创业情况38六、特色发展40(一)实施深圳大学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八项工程”40(二)基于协同创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40(三)“两层次三类型”人才培养模式41(四)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42七、存在的主

7、要问题及对策分析43(一)存在的主要问题43(二)对策分析43附表45前 言深圳大学自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全面快速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高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的事业骨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弘扬“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校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形成“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的人才培养特

8、色,涌现了马化腾、史玉柱、周海江等一批杰出校友。2014年,深圳大学秉承改革创新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不足、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以及教风、学风、考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制定和推进深圳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行动计划(深大【2014】65号文),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八项工程”。“八项工程”包括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9、;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实施“专业内涵发展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实施“专业内涵发展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实施“国际交流拓展工程”,探索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实施“本科教学奖励工程”,激励教师教学投入。该行动计划力促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绩显著。截至2014年8月31日,学校基本办学概况如下:学校办学规模由建校时的4000名学生发展至目前实际在校学生达三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506人,在读研究生5070人(含博士生151人)。2014年深圳大学共录取高考成绩

10、在一本线以上的文史、理工类新生4655人(含外省录取的新生),占全校录取文理类新生总数的79%,较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生源质量创历史最好。2013-2014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354项,比上年度增加33%。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48人,其中正高职称430名,副高职称613名,博士1090名,最高学历由境外高校获得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7.7%,比上年度增加3.4个百分点。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美国三院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含青年千人)含10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11、津贴专家23名,长江学者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珠江学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深圳首届鹏城杰出人才奖2名,广东省领军学者2人。建校三十年内学校办学层次实现了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三级提升。学校现设有25个教学学院,76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下有二级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4个;未获得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比上学年度新增临床医学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两

12、个类别,累计达到13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新增1个(交通运输工程),累计达到14个。学校目前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根据麦克斯评价数据,深圳大学2013届毕业

13、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87%,比全国“211”本科院校2013届(83%)高4个百分点。2013届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0.2%,比本校2012届(87.9%)高2.3个百分点。深大人将依托深圳特区发展优势,继续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为打造面向国际的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一流大学而不断探索。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指导思想深圳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杠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重点,聚合优秀师资,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实现“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夙愿。(二)发

14、展战略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在五到十年内,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创新创业型高水平大学,为迈进一流大学行列奠定坚实基础。特色鲜明。办学定位以“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特色,教育教学理念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为特色,人才培养以“视野宽广、素质优良、创新创业”为特色,学科建设以“文理贯通、应用见长、瞄准前沿、服务社会”为特色,内部管理以“依法治校、学术主导、民主管理、精致服务”为特色。创新创业型。坚持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的改革精神,倡导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推崇个性自由、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

15、培育勇于践行、吃苦耐劳的创业品格,培养适应力强的事业骨干和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深圳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影响显著。学校显示度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交流频繁,合作广泛,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体制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在社会各界树立良好形象和知名品牌,学生家长、教育同行和社会认同度高,成为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高水平大学。通过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教育模式、精致的管理制度、卓越的教师团队、合理的学科布局、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培养一批时代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创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科研成果,力争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大学行列。(三)本科专业设

16、置截至2014年8月31日,我校共设置本科招生专业76个(见表1)。(四)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2014年,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为32820人,其中在读研究生5070人,在读留学生244人,全日制本科生27506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83.8%。(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2014年深圳大学招生工作进展顺利,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显著提高,创历史最好。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专业共76个。1.省外生源基本情况深圳大学今年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除广东省2A、新疆喀什定向培养的省份外,其余省市自治区文理类考生全部在一本线以上录取。最低录取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20分以上的文史类有19个

17、省、理工类有21个省;文史类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30分以上有13个省,理工类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50分以上有12个省;录取平均分超过40分以上的文史有10个省、理工类有19个省。其中广西、海南、黑龙江和湖南4个省文史类最高分超过当地一本线60分,福建、贵州、海南、陕西和云南5个省理工类最高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100分以上。深圳大学已经逐步被外省高分生源认可和青睐,生源质量较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2.广东生源情况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广东省首年面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实施专项招生计划。我校按

18、要求录取了70名贫困专项学生,总体录取和生源情况良好,文科最低投档录取分是585分,超省划定贫困专项分数线26分,超一本线6分,最高分为602分;理科最低投档录取分是568分,超省定贫困专项分数线28分,超一本线8分,最高分为594分。该成绩在有广东省贫困专项计划招生任务的高校中居第一位。我校第二年在广东省有第一批本科招生,生源情况继续向好。其中,理工最低投档录取分为586分,超过一本线26分,最高分为623分,平均分为594分;文史最低投档录取分为596分,超过一本线17分,最高分为617分,平均分为601分。深圳大学一本文理投档线在广东省高校中位居第四,理科最低录取排位为21927,录取排

19、位比去年(25130位)高了3203位,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在第二批A类的深圳市内外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广东省内深圳市外的投档线为:文史类581分(比一本线高2分),理工类560分(与一本线持平),该投档分数在广东省2A批次高校中仍居第一名;面向深圳市内考生的投档线,文史类为562分(比广东省2A线高28分),理工类为541分(比广东省2A线高37分),比去年有所提升。广东省内二A批次深圳市外新生录取成绩为:文史类最高分617分,最低分581分,平均分587.4分;理工类最高分641分,最低分560分,平均分579.分;文理类100%的考生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广东省内二A批次深圳市内新生录取成绩

20、为:文史类最高分608分,最低分562分,平均分575.8分;理工类最高分627分,最低分541分,平均分560.2分,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的共848人(比去年多125人)。深圳市内生源文理一本率达40%,较去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广东省录取的文史、理工类新生中,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的人数共有3687人(占总人数74%),加上外省录取的新生,深圳大学2014年共录取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文史、理工类新生4655人,占全校录取文理类新生总数的79%,较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生源质量创历史最好。深圳大学对超出招生计划的全国文理类出档考生,只要服从专业调剂和符合录取政策,没有退档,全部录取。实际比

21、原招生计划多录了304名广东省考生(其中2A多录深圳市内考生280人)。另外,为配合深圳市政府推进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式改革,试行深圳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高职本科生,今年第三次招生,在广东省2A批次招收了4个专业共324人高职本科生,最低投档录取分为518(比广东省2A线高14分)。3.运动训练和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情况运动训练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继续坚持宁缺毋滥的录取原则,实际录取30人,来自10个省份,其中运动训练专业27人,包括运动健将4人,一级运动员6人;高水平运动员3人,均为一级运动员。4.港澳台及华侨录取情况港澳台地区考生大量报考我校,联招生源素质进一步提升。为了满足更多考生

22、的需求,最终从超过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70分以上的第一志愿考生中择优录取了247人,最低录取分数较去年提高20分。香港免试生招生工作顺利,按计划录取考生30人。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情况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正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切实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形成了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素质优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数量充足,20132014学年生师比为19.24,基本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20132014学年,全校专任教师1748人,教授430人,副教授613人,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9.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3%,45岁以下教师

23、占59.6%(见表2)。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090人,占教师总体比例的62.4%(见表3)。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基础扎实,年富力强,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见表4)。学校注重高端人才引进,设立长聘、固定聘、短聘、特聘制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深圳大学高端人才特聘计划自2010年起实施,学校利用市财政拨给的3000万元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经费,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引进和支持2030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物,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创新团队,力争在科学研究和关键产业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提高深圳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24、为学校未来发展打下雄厚基础。2011年3月至今,学校共引进特聘教授42人。截至2014年8月31日,学校共面向国内外聘请客座教师38人;聘请名誉教授30人;聘请特约教授148人。学校实行教师岗位竞聘,设置高级讲师岗位,扶持优秀教学型教师。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推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13-2014年度共33位青年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项目”,2014年5月教务部组织56个项目结题验收,12个项目结题获优秀。青年教师在导师一

25、对一帮教下,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致力于打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岗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训全校教师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经统计,20132014学年教授主讲本科课程968门,占全校开课总门数的30.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403人,占教授总数的93.78%。除此之外,教授们还主动为本科生开设系

26、列讲座,积极承担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教学任务,有效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加大本科教学建设专项投入,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学校2013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详见表5。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本科日常教学经费和“质量工程”建设配套经费,以及教学改革、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等专项投入,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三)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1.实验教学与设备情况学校建有教学实验室99个,覆盖理、工、医、文、经、管、法、艺术等各类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27、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同时我校还拥有一批装备精良的科研实验室,理工类重点实验室44个,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3个,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总使用面积达62655平方米,我校折合在校生数为41047人,生均实验室面积为1.53平方米(见表6)。为提高我校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校确保学生专业实践经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基金的投入,实现内容多元化、能力层次化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为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深圳大学2013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共资助751个实验室开放基金立项项目,立项项目

28、资助经费总额为56.9万元,共有244名老师参与项目指导,2517名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在实验室开放基金建立的基础实践大平台之上,依据“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2014年学校继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开展,依托各学院专业实践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教育中心,划拨专项经费立项资助了9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58个项目获2013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0个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共投入经费81.6万元。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之上许多大学生们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验证了自己的奇思

29、妙想,并在实践中获得自信心。2013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研究基金资助30个项目,项目资助金额15万元;2013年自制实验仪器资助8个项目,项目资助金额18.444万元。全面调动我校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推进了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提升了专职实验室人员的研究水平。2.图书情况学校图书馆坚持立足校园,积极服务社会的理念,建设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学术型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基本保障。纸本图书持续增长至365万多册,质量不断提高。在积极扩大馆藏规模的基础之上,图书馆重点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其中古籍、港台图书、本校博硕士论文、特区经济研究

30、文献、艺术(文化产业)资料、印度文献以及移民研究文献等多个特种阅览室已初具规模,深大文库步入正规化和系统化建设的快车道。资源建设经费中,电子资源比重逐年增加,在电子资源建设上严格控制“质”与“量”。截止2014年8月底,图书馆已拥有电子图书199.8万余册,数据库201个(内含全文期刊7.9万多种),已存贮自建和镜像的数据资源达到95TB(见表8)。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全国、广东省、深圳市各级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师生可以轻松获得全国各重点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馆坚持“服务至上”的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开馆355天,周开放时间112小时,年进馆200多万人次。3.教学行政用房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518

31、825 m2,生均面积15.81 m2/人(见表9)。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263间(包括学院教室),座位数 23538个;语音实验室 6间,座位数 486个;学院专用教室26间,950个座位;绘图绘画室 2 间,座位数 100个。实验室总面积62655平方米。4.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2013-2014学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与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组建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紧张筹备,已完成MOOC平台的调研、规划、技术选型、课程筛选、教师培训、技术标准等一系列工作,并于2014年5月12日召开全国地方高校MOOC研讨会,2014年5月12日正式成立UOO

32、C联盟,2014年7月5日和12日举办两期MOOC培训会,2014年8月27日成立UOOC联盟课程管理委员会,2014年9月25日举行首批7门MOOC课程上线发布会。(2)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积累教学、视频讲座、科普类节目24000余个。拍摄制作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3)网络教学平台的日常运维与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程序完善与优化、与教务系统数据整合、数据库管理、技术支持以及其他有关的管理工作。2013-2014学年第1学期Blackboard使用情况统计:用户总数:29393人,教师用户总数:913人,学生用户总数:284

33、47人,研究生2187人,管理员及测试用户:33人,活跃教师数:426人,活跃学生数:17824人,日平均页面访问量:81278次,最活跃日期页面访问量:179686次,创建课程总数:1272门,研究生课程124门,本科生课程1148门。第2学期使用情况统计:用户总数:29812人(用户数限额30000人),教师用户总数:972人,学生用户总数:28825人(其中,研究生2348人),活跃用户数:15961人(其中,教师432人,学生15529人),日平均页面访问量:76378次,最活跃日期页面访问量:168017次,创建课程总数:1111门,研究生课程46门,本科生课程1065门。(4)新校

34、区(南校区、西丽校区)和附属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深圳大学官方网站全面改版(含外部网、内部网、英文网);建设深圳大学微站(移动门户),为师生了解校务校情、办理网上事务、丰富日常生活拓宽渠道提供便利;建立深圳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网,加强网络宣传力度;办公自动化OA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创新学校信息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标准化信息,重构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公文自动流转,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化的手段创新高校管理模式,创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有责、高效的现代高校管理机制。(5)完成重建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方案、西丽校区一卡通系统建设方案、研究生校园卡注册系统方案。为各部门提供共享数据

35、;协助网络中心实现手机身份认证系统;完成图书馆、电子学院、信工学院门禁系统方案。优化校园卡专网网络结构,添加新光缆,增加机柜,更换交换机,完成线路的梳理标记工作。三、教学建设与改革2013年,深圳大学大力推出并全面践行深圳大学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引,围绕一个中心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贯穿一条主线以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八项工程”,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使我校在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6、一)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针对本科生源特殊结构,积极开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高等研究院、医学院及各类创新班实验班为主体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两层次三类型”育人新模式。总结已有创新班实验班办学经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扩大规模,2013-2014学年,建设六类创新班,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1.以“本-硕-博”连读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创新班”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探索“小规模、精英化、研究型”医学教育模式,努力与国际医学教育模式接轨,积极探索“1(理工学基础、医学预科)+5(医学本科)+4(

37、硕博连读)”十年制精英式医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并采用PBL方法,采取教学和双导师制培养高端医学人才。2.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技术应用实验班”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建“海洋科学菁英班”,学生侧重于海洋科学基础理论课程及特色课程的学习,在南海海洋所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实践实习,内容包括海洋地质调查、近海海洋调查、海洋数据模拟与分析、野外试验或室内实验、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等,并由南海海洋所委派导师指导实习学生作毕业论文、设计等。3.以跨学科跨专业方式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班”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和经济学院继续联合开办“数理金融实验班”,培养

38、既掌握现代金融领域前沿知识,又拥有英语、数学及计算机技术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联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组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培养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4.以全英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国际合作接轨班”管理学院成立并招收了50名第一届全英文工商管理教育计划班。5.以创业课程与创业实战相融合模式培养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精英培育班”生命科学学院设立“创业实践班”,管理学院“创业精英班”实施“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专题、专业及管理策划)、动态的专业方向和弹性的课程设置体系和创业精英教育计划项目,建立了三类(了解型、验

39、证型及拓展型)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6.以专业综合改革和卓越计划为依托的“卓越人才系列班”生命科学学院的“创新实验班”采取精英培养方案,实行小班上课,创新型实验以研究项目方式构建内容体系,从选择实验项目、拟定实验方案到实施完成项目撰写科学论文均以学生为主导。文学院“国学精英班”立足精英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传统国学基础与现代学科视野,广博的知识储备与深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信息工程学院开设“实践创新班”,教师进行接力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技术,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创了实践创新之路。经济学院“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整体移植美国顶尖商学院宾

40、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课程体系和原版教材,由外教或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主讲,其特色是“精英化+国际化”。实施双语化课堂教学(原版教材英语讲、原版教材中英语讲、原版教材中文讲),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接轨人才,以应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培养需求。 各类创新班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个性化教学组织、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开放灵活的管理制度,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特点制定培养方案、精心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评价要素,实行学术导师制、小班授课制、小组研讨制、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制、学习过程管理制、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二)实

41、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创建“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课程模块,形成一套创新与创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系统完善又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教学相长的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本科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1.课内“创新研究短课”与课外“聚徒教学”相结合推进创新教育“创新研究短课”设置科研项目短课、专题研讨短课、专技实践短课和学院特色短课四类,实施虚拟小学期课内短课制。短课要求以学术研究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为开课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实践能力为目的,采取课内集中授课、集中研讨或集中训练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课堂、组织学生围

42、绕学术主题进行研讨探索和方法训练、或开展专用技能集中训练和培训等。20132014学年,学校开设两批“创新研究短课”,共计104门。“聚徒教学”为课外实施的以研究性、实践性教学为基础和特征的教学活动,以“聚徒”教学专题项目为主,辅以各类书院学术活动(如学术沙龙、主题研讨等),通过“师传徒”、“老带新”的形式延伸课堂教学内容。2014年“聚徒教学”项目立项增加到20个。通过一大批课内“创新研究短课”和课外“聚徒教学”的实施,营造浓郁的创新教育氛围,使学生创新行为蔚然成风,创新成果脱颖而出。2从意识、品质、知识、技能与实战五个方面构建“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四年一贯制的创业教育与训练对现有创业

43、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梳理整合,改变非计划性、非系统性、孤立零星开设课程的状态,构建四年一贯制“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低年级开设“创业兴趣引导课”,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意识。20132014学年,开设大学生创业规划等创业兴趣引导课。中低年级开设“创业通识课”,讲授创业所需财税、金融、法规、企业管理和创业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品质。20132014学年,开设两批商业计划、创业会计学、应用税收实务基础等“创业教育指导课(创业通识课)”共21门。高年级开设“创业专长课”,讲授各专业领域创业所需的产业模式、业态特征、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等行业知识,增长学生创业知识。2014年6月,

44、启动“创业专长课”建设申报工作。广泛开展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如: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以项目、竞赛与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地加强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组织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战。由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支持,配备创业导师,选择和培育创业项目,开展集企业孵化、创业辅导和创业实战为一体的创业实践。四年一贯制“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技能,模拟创业过程,开展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实施“专业内涵发展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国标”制定,以学科发展和

45、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确立学校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和“校标”,学校动态调整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重视专业修读指引,开设学科(专业)导论课程,通过讲授学科专业发展、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能力要求等强化学生专业认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树立专业学习信心;绘制学科(专业)课程地图,直观呈现课程体系与能力要素的对应关系以及课程间的逻辑关联,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引导和路径,协助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2.开展新专业建设与评估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增设本科新专业,制订新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新专业评估长效机制。2014年新增临床医学、哲学、光电子技术科学等6个学士

46、学位授权专业。3.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建立现有专业的动态调整、预警、减招、停招和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截至2014年8月31日,本科专业数达到76个,学科门类11个(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形成了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化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4.积极推动专业国际认证学校着力推动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有条件的专业试点推进,示范引领,逐步提高专业建设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城市规划专业于2009 年首次通过了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2013年5月通过第一次复评,有效期至2017年。建筑学专业于1996

47、年首次通过了全国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最近一次接受复评时2012年5月,有效期4年,至2016年。工程管理专业于2005年首次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2010年5月通过第一次复评,有效期5年,至2015年。5.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与优势专业建设2014年,我校交通运输、市场营销2个专业获批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四)实施“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实践平台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树立实践育人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课内外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见表10)。开展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以案例、项目、讨论、实践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