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kip25****3.com 文档编号:35773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JT∕T 1475-2023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结构要求25 使用条件36 性能要求37 配置要求38 材料要求49 工艺要求410 检验规则411 运输要求5参考文献6JT/T 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1)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齐

2、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浙江好力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栗明柱、温克学、卢志强、王明文、巩伟、付勤超、曹联梅、郭永加、潘苛、吴建哲、张翔武、王晓潞、于健镕、牛琳璇、李志刚、李善坡、闫海军、徐长胜、曲峰利、蒋震华。JT/T 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的结构要求、使用条件、性能要求、配置要求、材料要求、工艺要求、检验规则及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商品车在铁路货场、物流园区、企业专用线等装卸作业的动力爬梯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运输。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

3、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T 13482019 球墨铸铁件GB/T 94392010 灰铸铁件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6623 压配式实心轮胎技术规范GB/T 19866 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GB/T 345852017 纯电动货车 技术条件JT/T 1194 商品车多式联运滚装操作规程TB/T 19792014 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3 术语和定义JT/T 119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3.1商品车 commodity vehicle销售、流通过程中的机动车辆。来源:JT/T 11942018,3.1,有修改3.2商品车装卸动力爬梯设备 commodity vehicle power ramp equipment动力爬梯设备依靠电池动力自轮移动,能在尽端式站台或与侧站台配套使用的铁路通用平车上展开,与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二层连接,用于商品车装卸的设备。1JT/T 4 结构要求4.1 结构4.1.1 动力爬梯设备由连接系统、支撑系统、操控系统、升降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等组成。动力爬梯设备结构如图 1 所示。标引序号说明:1 连接系统;4 升降系统;2 支撑系统;5 驱动系统;

5、3 操控系统;6 制动系统。图 1 动力爬梯设备结构示意图4.1.2 连接系统由前平台、后平台、活动渡板等组成。连接系统结构示意如图 2 所示,各部件具体结构为:a)前平台由前平台框架、前支柱、纵向固定装置及止轮挡等组成,前平台上平面纵向两侧行车通道装有带凸起长圆孔的钢板;b)后平台由后平台框架、助力装置等组成,框架上平面装有带凸起长圆孔钢板;c)活动渡板由主体框架、小渡板等组成,主体框架及小渡板上平面装有带凸起长圆孔钢板。标引序号说明:1 前平台;1 连接系统与地面夹角;2 后平台;2、3、4、5 连接系统各折段相对角度;3 活动渡板;L 动力爬梯设备装卸通道宽度。4 站台地面或铁路通用平车

6、地板面;图 2 动力爬梯设备连接系统结构示意图2JT/T 4.1.3 支撑系统由前支撑、后支撑、车架等组成。各部件具体结构为:a)前支撑由前支撑座、支撑销轴及半挂车支腿等组成,支撑销轴由承载销轴和安全销轴组成;b)后支撑由后支撑座及半挂车支腿等组成;c)车架由两条纵向主梁、两条侧梁及若干横梁、辅助梁等组焊而成。4.1.4 升降系统由前平台升降装置、限位装置等组成。各部件具体结构为:a)前平台升降装置由电动推杆或液压油缸、连接座等组成;b)限位装置由行程开关、支撑架及活动杆等组成。4.1.5 驱动系统主要由电机、液压转向前桥、驱动后桥、压配式实心轮胎、传动轴、动力电池及无级调速控制器等组成。4.

7、1.6 制动系统由人工制动、电子驻车及驱动电机辅助制动等组成。4.1.7 操控系统由液压转向控制、驱动系统控制、制动系统控制、升降系统控制及声光控制等组成。4.2 尺寸要求4.2.1 动力爬梯设备宽度宜不大于 3 200 mm。4.2.2 动力爬梯设备装卸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2 100 mm。4.2.3 工作状态展开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连接系统与地面夹角不大于 6;b)连接系统各折段相对角度不大于 6。4.2.4 前平台前端上平面距轨面高度应能在 2 410 mm 2 972 mm 范围内调整。5 使用条件5.1 动力爬梯设备应能在环境温度-40 +50 条件下正常工作。5.2 动力爬梯设备应

8、能在满足下列条件的站台或铁路通用平车上使用:a)尽端式站台水平段边缘顶面至轨面高度为 1 080 mm 1 250 mm;b)尽端式站台水平段长度不小于 8 600 mm、坡段角度不大于 9;c)侧站台、铁路通用平车承载面至轨面高度为 1 080 mm 1 250 mm。6 性能要求6.1 工作状态承重应不小于 3 000 kg。6.2 行驶最高设计速度应不小于 10 km/h,且不大于 30 km/h。6.3 续驶里程宜不小于 30 km。6.4 应能在坡道上稳定停止和正常起动。6.5 纵向通过角应不小于 10,接近角应不小于 10,离去角应不小于 10。6.6 电源电压应不大于直流 72

9、V。7 配置要求7.1 动力爬梯设备用动力电池应满足下列要求:a)防水等级不小于 IP67 级;b)充放电使用周期不小于 750 次;c)一个周期内使用时间大于 10 h。3JT/T 7.2 充电输入电压宜为交流 220 V。7.3 升降系统应动作平稳、无卡滞,限位装置应准确可靠。7.4 驱动系统、操控系统、制动系统应符合 GB/T 345852017 中4.3、4.4、4.5、4.6、4.7.2、4.7.3 的要求。各传动部件应安装牢固、转动灵活、无卡滞,各项控制应有效可靠。8 材料要求8.1 前支撑中的支撑销轴及双向固定装置中的棘轮、棘爪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GB/T 6992015中

10、45#钢的性能。8.2 钢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GB/T 7002006 中 Q235A 的性能。8.3 连接系统中的长圆孔钢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TB/T 19792014 中 Q345NQR2 的性能。8.4 驱动系统中的前桥转向节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GB/T 113522009 中 ZG230-450 的性能。8.5 后桥轮壳、制动毂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GB/T 94392010 中 HT250 的性能。8.6 后桥差速器体、减速器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 GB/T 13482019 中 QT450-15 的性能。8.7 轮胎材料的性能不应低于 GB/T 16623 的

11、要求。9 工艺要求9.1 焊接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 GB/T 19866 的规定。9.2 所有紧固件应进行表面防锈处理,各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9.3 动力爬梯设备各机械零部件摩擦表面应涂润滑脂。10 检验规则10.1 出厂检验10.1.1 动力爬梯设备应全部逐台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10.1.2 出厂检验项目应包含下列内容:a)工艺要求见第 9 章;b)尺寸要求见 4.2;c)速度见 6.2;d)配置要求见 7.2、7.4。10.2 型式检验10.2.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时或老产品转产时;b)产品停产 3 年后,恢复生产时;c)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

12、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出厂检验与定型检验有重大差异时。10.2.2 型式检验项目包含下列内容:a)属于 10.2.1 中 a)、b)两种情况,应按照 4.2、第 6 章 第 9 章的规定进行检验;b)属于 10.2.1 中 c)、d)两种情况,可仅对受影响的项目进行检验。10.2.3 型式检验应对首台产品进行检验。4JT/T 11 运输要求11.1 吊装11.1.1 吊装前动力爬梯设备应处于完全收起状态,前平台应处于最低位置并与车架固定;应切断总电源,制动装置应处于制动状态,应保持电控箱、电池箱、液压箱、充电箱门处于锁闭状态;后视镜应收起。11.1.2 宜采用吊装带进行装卸,吊装过程中应做好防护。11.2 固定11.2.1 动力爬梯设备吊装到运输车辆上后,应将后平台展开,活动渡板固定在后平台上;前、后支撑的支腿应伸出与车辆地板接触,并保持车轮处于非抬起状态。11.2.2 与运输车辆固定时,应采用止轮装置对设备所有车轮前、后进行固定,并进行必要的加固防护。5JT/T 参 考 文 献1 GB/T 3730.31992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 车辆部分2 GB/T 394482020 汽车整车物流多式联运设施设备配置要求3 JB/T 61272010 电动平车 技术条件6JT/T 1475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