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潭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专 业: 法律(本科) 考 籍 号: 301103100017 考生姓名: 佘为红 指导老师: 张永红 通信地址:湖南省靖州县司法局 邮政编码: 418400 联系电话: 15974006016 完成时间: 2008 年 3 月2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11.1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11.2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2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22.1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22.2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个人原因分析3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43.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43.2 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教育5参考文献78
2、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摘要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促使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青少年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网络犯罪几乎没有罪恶感以及网络犯罪强大的破坏性等特点。导致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青少年特殊年龄段的因素、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等。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应该结合其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法制观念、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加强课外指导和教育、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以及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使
3、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 防范对策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从有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逐年上升,年龄界限却呈下降趋势,且多为青少年,青少年网络犯罪将成为社会危害性最大的犯罪之一。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及成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是现代社会、国家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1.1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所谓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指青少年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命令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其他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危
4、害网络中的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及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其他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主体是青少年,主观方面既存在故意,又有过失方面的因素;客体是网络中的信息系统、信息内容,客观方面是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命令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其他方法。1.2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犯罪和其他社会犯罪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但他又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1.2.1 青少年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因为青少年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充沛的精力,比较了解网络产品的构造、性能、原理等,能较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熟练地上网操作,因此进行网络犯罪的青少年,绝大部分
5、都具有较高的智商,在电脑技术方面有一技之长。1.2.2 网络犯罪几乎没有罪恶感网络是虚拟的世界,非面对面的网络交流方式使网络犯罪处于一种隐匿状态,因而犯罪人也就没有很深的罪恶感。因网络犯罪具的高度的智能化,且有一定的超越时空性,便使得侦破的难度越来越大。1.2.3 网络犯罪的破坏性大网络犯罪不仅对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和损害,而且还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可以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危害。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当代青少年是受互联网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可谓“一网情深”,成为我国网民的急先锋和主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
6、1月17日13点45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 ,位于世界第二位。其中50.9%是青少年。互联网信息的高度开放,不仅使得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同时,也使得青少年计算机犯罪的原因呈多元化,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来分析。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有主观原因,同时与他们置身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分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1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2.1.1 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的毒瘤青少年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吸收了许多负面的
7、影响,互联网上的很多有害信息成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污染源,甚至有些青少年成了这些有害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网络犯罪的虚无化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加。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犯罪者面对的只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些无生命的个体,无论是黑客行为还是网上诈骗、网上诽谤,实施犯罪的人眼前没有满怀愤怒和痛苦呻吟的受害者。这一切的表象极易导致青少年判断的偏差。在实施犯罪后,犯罪人的主观心理上往往没有罪恶感,极易在心理上自我宽恕,甚至还会产生成就感。2.1.2 健康向上文化生活氛围的缺失近年来,学校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法制教育,淡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现阶段的法治教育与
8、网络时代对学校法治教育的新要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是缺乏既精通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法治教育工作者,以致不能及时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使其摒弃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活动,及时中止网络犯罪活动。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共青团组织忽视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工作。很多学校本来就不重视德育和法治教育,更别说涉及网络礼仪、网络伦理和网络法律法规的法治教育,学校教育本身的预测、引导、评价职能等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数量的增加: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让不少青少年学生感觉学习单调乏味,而一些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9、负有责任的社会单位,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便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业余时间空虚无聊。 2.1.3 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网吧经营的不规范一方面,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计算机不良信息传播的立法还不完善,法规的操作性不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青少年网络犯罪基本上是被作为网络犯罪来加以防范的,并没有考虑到这类犯罪主体在年龄、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方面,我国的立法还没有形成一个严密体系,无法发挥整体防范优势;另一方面,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许多黑网吧经营者对发生在网吧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听之任之,甚至纵容、包庇,客观上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场所。2
10、.1.4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由于体制的变迁,出现了残缺家庭、问题家庭、双下岗家庭,家庭暴力问题日益严峻。青少年得不到家庭温暖,只能在网络中寻求虚拟的幸福与快乐,容易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对伦理道德和整个社会规范的怀疑,甚至漠视,很可能因此误入网络违法犯罪的歧途。“西方那些享乐、奢侈、冒险、刺激、性自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喜欢猎奇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他们认同并模仿,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对于青少年来说,无疑将面对网络文化的严峻考验,少数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价值观的错误而埋下犯罪的种子。2.2 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分析2.
11、2.1 生理心理特征因素实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面,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其抵制诱惑与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相对低下,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扰。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 2.2.2 心理不成熟、独立人格不完善“互联网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处于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可塑性很强且精力旺盛,虽有一定的辨别是非、控制行为的能力,但自控力非常脆弱,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不成熟,好冲动,理性意志薄弱,逞强好
12、胜心切,很容易偏激、任性,为所欲为,稍有诱因,一触即发。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常常在已经作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时难以接受家人和其他人的劝阻,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意气用事,将错就错,不计后果,最终落入犯罪的深渊。2.2.3 逆反心理和孤僻心理的影响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若青少年性情孤僻,心理不健康,则容易诱发其人性的异化,从而导致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青春期的少年,渴望有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因而经常坚持自己的观点,盲目地抵制和排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和极端化。这个时期,他们想极力摆脱各个方面的束缚,特别反感各种规章制度,在网络中越不允许一般网民进入的
13、区域,他们就越想进入,即使是国家机关、金融部门的网络系统也不例外。 2.2.4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分辨能力差,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有的青少年利用网络攻击计算机信息系统,浑然不知已严重触犯法律,在被法律追究时才恍然大悟。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和治理,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明天。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地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或某一股力量是不
14、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现阶段,只有将“五股力量”(即家庭力、学校力、社区力、同伴群体影响力和网吧网络吸引力)聚合起来,综合发力,才能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它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犯罪学、社会学多角度加以防范和治理,在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消除青少年网络犯罪,重在预防与控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3.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1.1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是治本之策。“我们应提倡一种电脑道德。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科技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全新的伦理观念”。在无序的网上世界,网络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
15、网络道德尤其必要。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要加强青少年个人道德修养,重点培养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 防火墙”,让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青少年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3.1.2 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依法加大对互联网经营服务活动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清除互联网上的各类有害信息
16、。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我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防止国内外黑客的入侵和秘密资料的泄露。编制新的软件,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一旦有浏览色情和非法网站的,便自动阻断,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此外,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对一些违法、违规开业的网吧依法取缔。3.1.3 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就网吧层面上讲,应该建立一套对网吧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保证网络市场的良性发育。可以要求对在校学生限时服务,禁止通宵营业,并积极引导青少年从单纯的
17、上网聊天和游戏中摆脱出来,收集有利的学习资料和信息;还可以借鉴我国对烟草的管理办法,在网吧明显易见的位置标示出网络游戏的害处,给进出网吧的青少年以警醒。目前,我们青少年网站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除了中青网的内容比较丰富外,众多团内青少年网站的定位主要是为了展示自身工作,对共青团工作描述的多,为青少年提供实际需求的少,内容单调且更新速度慢,加之宣传手段不够丰富,绝大部分网站仍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图片上,网络的视听功能没有充分开发,因此,青少年对此类网站的形式和内容兴趣不大,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与青少年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因此应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抓好“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建设。3.1.4
18、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使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针,但是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造成了“无法可依”的局面,这给司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司法实践中过于强调了刑法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我国刑法几乎很少被严格的适用到青少年身上,多数情况下都采取了以罚代刑的方式来处理相关的行为人”。网络的发展同样需要法律来规范、引导和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尽快制定网络法规,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发展制定“游戏规则”,保证“第五空间”(即网络系统)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切实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
19、罪的侵害。3.2 加强对青少年自身的教育3.2.1 强化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相对于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法制观念的普及工作却十分滞后。很多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对于上网时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行为违法,哪些行为不违法,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应将计算机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全民普法计划中,学校不能只教育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还要把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告诉学生们,以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避免仅仅因为无知而滑向犯罪的深渊。另外,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原本在现实世界就相当脆弱的“诚信”,在网络世界更是难见踪影。因此,规范网络道德、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也是预防网络诈骗极其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在
20、网络知识教育时不仅包括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道德的培养。3.2.2 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加强课外指导和教育父母应经常和子女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老师应多带学生到心理专家处进行“心理按摩”,提高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此外,应该让正规教育之外的特殊教育在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多兴建一些适合青少年娱乐活动的文化室、少年宫等,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对周六、周日、寒暑假及放学早的学生,社区可组织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社会实践、研讨及趣味探索等活动,让青少年宫、文化宫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单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之,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是不可
21、能与网络绝缘的,要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尽情遨游而不迷失自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的过程中,青少年往往是通过种种自我体验、甚至冒险而达成的。对于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青少年网络行为,我们不应过于忧虑甚至采取反对压制的态度,而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借助于心理的合理延缓期来整合自我,发展自我,我们更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使自己成长的更快、更好。注释: 夏子勇、王敏: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载法制日报2004年6月,第3版。 数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
22、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见 缪金祥、乔宗楼,论网络负面文化与青少年犯罪,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30页。 彭科莲,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载公安教育2003年第6期。 邵雅利、张晓玲,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心理成因,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42-43页。 雨秋,少年黑客莫尼柯,载法律与生活1999年第8期,第59页。 刘长秋、杨玉娣、史桃梅: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法原因及其应对载青年探索2004年第3期,第42页。参考文献:1 邵雅利、张晓玲: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心理成因,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2
23、夏子勇、王敏: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载法制日报,2004年6月,第3版。3 王志勇,网络诈骗虚拟世界的真实犯罪,法律与生活,2003年第3期。4 彭科莲: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载公安教育2003年第6期。5 缪金祥、乔宗楼:论网络负面文化与青少年犯罪,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6 雨秋:少年黑客莫尼柯,载法律与生活1999年第8期。7 刘长秋、杨玉娣、史桃梅: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法原因及其应对载青年探索2004年第3期。8 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结构特征(年龄、学历、职业与单位性质、婚姻状况),来源于 9 胡亮: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初探,载河
24、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10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于青少年犯罪,载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11陈伟仙: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11期。合同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职责、合同的授权委托、洽谈、承办、会签、订阅、履行和变更、终止及争议处理和合同管理的处罚、奖励;本标准适用于龙腾公司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厂内各类合同的管理,厂内所属各具法人资格的部门,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办法3 定义、符号、缩略语无4 职责4.1 总经理:龙腾公司经
25、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负责对厂内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以法人代表名义或授权委托他人签订各类合法合同,并对电厂负责。4.2 工程部:是发电厂建设施工安装等工程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签订管理基建、安装、人工技术的工程合同。4.3 经营部:是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备、材料、物资的订购合同。4.5 合同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4.5.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办法并逐步完善规范;4.5.2 参与合同的洽谈、起草、审查、签约、变更、解除以及合同的签证、公证、调解、诉讼等活动,全程跟踪和检查合同的履行质量;4.5.3 审查、登记合同对方单位代表资格及单位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技术装备、信誉、越
26、区域经营许可等证件及履约能力(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4.5.4 保管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合同专用章,并按编号归口使用;4.5.5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对合同文本资料进行编号统计管理;4.5.6 组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工作;4.5.7 在总经理领导下,做好合同管理的其他工作,4.6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及材料、燃料供应部兼职合同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4.6.1 在主任领导下,做好本部门负责的各项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保管“法人授权委托书”;4.6.2 签订合同时,检查对方的有关证件,对合同文本内容依照法规进行检查,检查合同标的数量、金额、日期、地点、质量要求、安全责任、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并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提出解决方案;4.6.3 对专业对口的合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台帐,分类整理归档。对合同承办部门提供相关法规咨询和日常协作服务工作;4.6.4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各类合同,建立合同统计台帐,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