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659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3311_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1.120CCS A 00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175202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2021-04-13 发布2021-05-13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311/T 175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15需考虑的因素.16红色元素发现.17红色资源整理.28红色文化保护.29红色价值转换.310红色精神传承.311红色乡村经营.4参考文献.5DB 3311/T 175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丽水

2、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丽水志泉标准化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俊杰、朱军霞、张任驰、项根森、马加瑞、邓丽芬、梁艳华、李霞斐、吴群仙、高慧超、张靓、唐俊杰。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3311/T 17520211红色乡村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开展红色乡村建设的总则、需考虑的因素,并从红色元素发现、红色资源整理、红色文化保护、红色价值转换、红色精神传承、红色乡村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件旨在为红色乡村建设提供指南。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红色乡村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

3、领导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反映丽水革命历程和革命文化的乡村。4总则4.1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引领,发现、整理红色元素。4.2以“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理念,开展红色乡村建设。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提升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4.4保留红色特色,杜绝过度开发利用,做好红色乡村建设规划。5需考虑的因素5.1宜考虑红色元素发现,确立红色主题。5.2宜考虑红色资源整理,设计红色场景。5.3宜考虑红色文化保护,保留红色记忆。5.4宜考虑红色价值转换,形成红色业态。5.5宜考虑红色精神传承,倡导红色乡风。5.6宜考虑红色乡村经营,推动红色发展。6红色元素发现6.1宜统一制定

4、红色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红色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确立红色乡村建设的推进步骤。DB 3311/T 175202126.2宜开展红色元素普查红色元素普查,通过现场调查、走访、历史文献查阅等形式,调查本村的革命历史遗存,包括战场、会址、旧居、物品、故事等,确定本村拥有的红色元素情况,判断是否有整理价值。6.3具备整理价值的乡村宜设立红色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当地红色元素特点,确定红色主题红色主题,红色主题不宜雷同。宜从以下几个方向确立:a)人物类;b)组织类;c)事件类。7红色资源整理7.1红色乡村建设管理部门、确立红色主题的乡村宜整理革命人物、遗址遗迹、基地、建筑等红色资红色资源源,围绕红色主题,清理、

5、修缮、建设红色场景。红色场景一般可包括红色展馆、红色民俗馆、红色广场等。7.2红色展馆建设红色展馆建设宜调集本村资源、收集红色文物和红色故事,丰富展馆内容。可包含:a)历史展陈;b)人物展陈;c)事件展陈。7.3红色民俗馆红色民俗馆建设主要展示红色文化的群众基础,红色乡村的民间文化。示例:军人村可收集红色革命以来,全村军人照片,形成军人照片墙。7.4红色广场建设红色广场建设宜根据各村红色主题建设,诸如:人物纪念广场、战斗纪念广场等。7.5红色场景建设时宜注意对红色资源保护红色资源保护,杜绝过度开发利用。8红色文化保护8.1红色文化研究8.1.1党史、文旅、红色乡村建设管理部门宜开展浙西南革命史

6、与红色资源研究、整理革命事迹等,形成红色理论体系,编辑史料,印制红色出版物。8.1.2红色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宜组织文史研究者、志愿村民,走访老党员、老红军、老交通员,通过口述历史等形式抢救革命故事、革命事迹,形成影像资料。8.2红色文化宣传8.2.1宜建设红色村史馆,撰写红色解说词。8.2.2宜组织编排红色文创节目,开展红色文化展演,举办红色乡村村晚。8.2.3宜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家风家训,保护红色文化传统。8.3红色文物保护8.3.1乡村建设管理部门宜建立革命遗址保护名录,一般包含革命遗址的名称、编号、类型、地址、保护范围和史实说明等内容。8.3.2宜对红色古建筑和红色文

7、物开展保护,设立保护标志、制定保护措施,重现历史场景。8.4红色乡村建设宜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乡村建设,红色乡村宜包括下列要素:a)红色主题;DB 3311/T 17520213b)红色展馆、红色民俗馆、红色广场;c)红色文化:1)与本村相关的红色党史资料;2)红色影像资料;3)红色文创产品。9红色价值转换9.1红色价值内涵红色价值分为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红色建设管理部门、红色乡村宜开展红色价值转换研究,从五个方面整理每个红色乡村的红色内涵,形成红色业态。9.2政治价值转换宜加强政治宣传,通过纸质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以及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旧址参观

8、等宣传方式,增强道路自信。9.3社会价值转换宜加强红色乡村社会治理研究,在红色基因基础上建立红色廉政乡风和家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准则,增强理论自信。9.4经济价值转换宜发展红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村民增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制度自信:a)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红色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推进红色文化与生态游游憩、古村落、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休闲运动、民族风情等融合发展;b)结合“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红色乡村民宿、红色乡村养老、红色乡村文创等产业;c)结合“丽水山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展富硒农产品、高山生态农产品,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包装,推进红色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变;d)

9、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培育红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红色环境友好型企业。9.5文化价值转换红色乡村是“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体现,宜运用红色文化教化作用,开展红色乡村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信。9.6生态价值转换宜拓宽红色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依托红色乡村原始、自然风貌,保护特有绿色生态,实现红绿融合。9.7红色业态形成红色价值宜实现转换,形成红色业态,包括但不限于:a)基层党校建设;b)干部实训基地;DB 3311/T 17520214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d)红色乡村生态旅游、康养、文创产业链;e)绿色农产品、高山生态农产品产业链;f)环境友好型企业

10、。10红色精神传承10.1红色乡村建设管理部门、红色乡村宜开展以下活动,传承红色精神:a)组织红色生活回忆;b)展售红色商品;c)征集红色故事;d)培育红色故事讲解员,宣讲红色故事。10.2红色乡村宜开展以下活动,保留红色乡风:a)组织红色论坛;b)制定红色乡规民约;c)推举红色乡贤;d)评选红色家风;e)开展学生红色乡村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11红色乡村经营11.1红色乡村宜以“美丽乡村建设”(见 DB33/T 912-2019)、“大花园建设”(见 DB3311/T 140-2020)为目标,开展红色乡村经营红色乡村经营,红色乡村经营包括红色乡村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乡村产业运营。11

11、.2宜开展红色乡村治理红色乡村治理:a)通过党群共建等模式,化解村民矛盾,做到小矛盾不出村;b)建立“红色信用银行”等村民互助模式,走群众路线,为村民纾困;c)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建设宜与整体风貌相协调,保护红色乡村味道。11.3宜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包括:a)基础教育;b)医疗卫生;c)养老服务;d)劳动就业;e)救助帮扶;f)生活便利。11.4宜开展乡村产业经营乡村产业经营,建立和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实现红色乡村可持续发展。诸如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DB 3311/T 17520215参考文献1DB33/T 912-2019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2DB3311/T 140-2020 花园乡村建设指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