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61114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提要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内涵,并结合素质模型框架设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力图为高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

3、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

4、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

5、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一)课程体系规范化,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高校的实际,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

6、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采取分层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模块)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吸收其他范型(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

7、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辅助选修知识”四大模块,穿插安排若干项集中实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并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注重创新创业人格教育、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

8、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二)搭建开放式、多途径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课程的主要形式有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和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程。通过这两种活动课程来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践课程较少受到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统一起来,边理论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体悟”活动。学校以“社团组织”、“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组织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锤炼创业者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

9、团队,成立创业协会和创业俱乐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包括意志力、创新力、坚韧性、责任心、诚实守信、冒险、挫折承受力等因素。2、开展创新创业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划分为合作小组,以单项模拟训练或综合模拟训练的方式,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获取创新创业的直接经验,认识创新创业的规律,把握创新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模拟教学,深入了解了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锻炼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等等。3、定期开展 “企业家课堂”、“创业论坛”等创业专题活动。邀请校友回母校做创业成功专题讲

10、座等,包括开办“企业家课堂”,邀请企业的经理、厂长到学校介绍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通过专题讲座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教育,特别是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创业精神和创业规律等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4、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形成品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园技能节”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在各项赛事中大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5、进行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以科研训练项目

11、为载体,吸收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研究;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园,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在创业园创办小企业。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欢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磨炼意志、毅力,培养开拓精神,积累经营管理的经验。(三)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1、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应强调校企优势互补、深入融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使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场所,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可以感受企业文化,

12、熟悉新技术、新工艺,适应工作流程和规范,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强化岗位实践能力,发现创业机会。2、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创业文化,高校内外要有一种浓厚的创业文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认知和态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络、橱窗、墙报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措施及目标,及时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校风、校训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削弱那种认为稳定的工作比充满风险的创业更可取的传统文化影响,努力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环境,让创业文化植根于大学文化中。3、在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创新创业。当代大学生是一

13、个具有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群体,又是一个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群体,网络创业已日益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途径。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网站,提供网络创业、网络检索、网站管理、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等学习内容,开展自测训练,提供创业指导。搭建起自主学习、内外结合、寓教于乐、操作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主要参考文献:1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2李作战.基于品质和能力培养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9.8.3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4白日霞,陈兴文,付杰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