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象似性概述.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557406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似性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象似性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象似性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象似性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象似性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象似性概述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自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最初的所指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氏多德是唯名论的代表。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常被认为是唯实论的观点的。柏拉图曾在对话集中提出人类一般语言活动起源于拟声的论点。他甚至认为“每一个字母都是模仿事物一定的性质的。他说:显然,名称乃是它所表示的事物的声音募集,起名字的人总是以声音来募集他所称呼的事物的。他还认为:名称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自那时起,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

2、基人索绪尔于1916年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实现了语言研究系统论的转向,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但他过分强调语言系统的内部关系,而忽视了语言形式和客观外界、思维规律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时,将两者关系主要归于任意性、不可论证性,此后任意说暂占上风。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指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并将这条原则视为“头等重要的”、“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与语言符号任意性持相反意见的叫自然派,或叫唯实论。早在1836年,德国伟大的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洪堡特出版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就对语言象似性作出了精辟的阐述

3、: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从而帮助了深入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洪堡特所说的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相似,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句法象似性”,他能在160多年就提出这样的观点,而在今天才被人们逐渐认识,确实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语言理论家。这一观点在20世纪也得到了发展,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著名哲学家皮尔斯在19世纪末提出称号三分法(象似符、标记符、代码符)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符号的不景气性得到充分重视。同时他还用象似性观点来解释句法结构: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维特根斯坦则进一步论述了这

4、个问题,他早期提出了“语言图像说”,认为:语言是命题的总和,命题是事实的图像,与事实共有一种结构。他还指出,语言这于实在,犹如视网膜的影像之于视觉的影像。语言中的词与现实中的原子相对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反映着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之间的关系。句法关系就表示着现实生活中事实之间的关系,它们表达了事物构成的图像,语言就应像图像。在客观世界中,每个事件都有施事者、受事者、行为、时间、地点、方式等要素,在语言中就有相对应的成分:主语、宾语、谓语动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等。这些语法成分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西蒙将之称为“语言实体分工原则”。用不同的语言成分对不同的现实世界实体进行编码,这就是同构像似

5、性。句法与现实具有同构性。维特根斯坦这一观点在古希腊哲学家所论述的“语言与现实”之间架起了桥梁。正是由于句法与现实是同构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就可以互换了。他认为:语言与现实之间的接口是结构,即成分间的相对位置和关系。他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还被当作“机械的唯物论”,与古老的“所指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仔细一想,其间还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1)句子的叙实性:阐述了事实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就是事实。(2)结构的识别性:句子与事实之间存在对应性,这一观点发展了所指论,强调句法与现实同构,句子像似于事实结构;(3)事实与句子的可替换性:仔细研究句子可以替代对事实的研究,因为句子的结构反

6、映了事实的结构。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某一事态是如何构成的,只要了解描写事态的句子结构就可以了。这是将语言视为符号加以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可以认为,维氏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讨论的“句法象似性”的雏形。但终因20世纪前60年基本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盛行的时期,又有一代宗师索绪尔所抽出的“金口玉律”,因而任意说在这一时期占有统治地位。象似性理论长期被忽视,因而任意说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成为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语言学界所讨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这际下就是自然学派的代名词。语言学家、哲学家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发现语音、词形乃至句法结构、语篇表达与其所传递的意义和概念结构之间都存在很多这样那样必然

7、的联系,有很多不景气可寻。告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肯定性的论述。Langacket、Lakoff和其他学者建立了认知语法,主要从认知角度探讨和分析语法规则的成因,他们认为:认知和语义是一种语言形成其句法结构的内在动因,语法仅是语义的建构和象征体系。John Lyons指出:一般的自然语言,其各个结构层次上的象似性要比语言学传统的名言警句所告诉我们的大得多。John Haiman于1980年和1983年发表了两篇论文,1985年又出版了两本书:自然句法和句法象似性,较为详尽的对句法中所存在的象似性现象进行了分析。他的研究将语言的象似性研究带入了一个新时期,使他成为

8、当代语言符号象似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我们都知道,人们发现或发明一种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时,首先想到的是要给它命名,但命名往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可能随意运用语言符号。单个的语言符号也许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但人类在使用它们组织信息时,就会将这些具有一定任意性的语言符号纳入到一个象似级阶编码体系中来。语言符号中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现象。二者是共存的,排斥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是不科学的。只不过是在某个结构中,有的表现为任意性大点,而有的象似大点罢了。Bolinger指出:语言的自然状态是用一个形式表达一个意义,一个意义用一个形式来表达。而语言中那些同义词、一词多义、有形无义、有义无形是一种偏离常态

9、的“病态”。他一生花了大部分时间来向人们揭示这一道理:句子中的任何改变,是词序、词汇也好,是语调、语法结构也好,将必然会改变句义,尽管有是的细微的变化。这明确说明了“形式不同,意义也就不同”的原则。而且形式差越大,意义就相差越远。由此可见,形式与意义之间主要是基于理据性,即像似性,似乎应当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那么,什么语言单位的象似性呢?语言单位的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在音、形或结构上与所指(包括客观世界、概念结构、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这个定义可以从语言三个层次对当前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进行了概括:(1)语音方面,发音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自然的相似关系,如世界上各种语言中都有拟声词等

10、。英语中有不少的拟声词,有不少的音素与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例如:gr 表示“一种沉闷而又令人不快的声音”:groam, growl, gruff, grumble,grunt-ump 表示“沉重碰击”:bump clump dump lump stump thump我们是站立在土地上的,只有脚踏实地才稳妥,才有一种肯定感。而相对直立向上的状态则不是十分稳定,因而就产生一种疑惑感。在语言的语音上,就表现为一种上的升调表示疑问,向下的降调表示肯定。是同一个单词或字也好,是同一个句子也好,一般来说用升调表示疑问,用降调节器表示肯定,这是一种语言普遍现象。在英语中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与肯定句不同

11、,是一种违反正常语序的组句方式,因而当算是有标记形式,本身也就表达了比肯定句更多的信息。再用升调强调这种疑问含义,则使疑问含义更加清楚。人们会问,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不是也用降调吗?其实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还是传递了不少已知的和肯定的信息,问的仅仅是其中某一部分的未知内容。例如:who did John see yesterday?这个句子预设了john saw someone yesterday这样的肯定信息。(2)在词形方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大量象似性现象。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意文字。常常以形貌直接表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例如:T-shirt, orbit, mountain(取

12、M像山),Hedge(H犹如两根树篱组成的形状)。英语中浩如烟海的单词都是由一定数量的词素,通过构词法组合而成的。依靠分析英语单词的词形,就可获得意义。如:许多由hydro-组成的单词都与“水”“液体”有关。一般说来构成派生词的词素对大部分派生词的意义都是有动因的,但不一定是完全可预测的。许多单词的构成还凝聚着文化含义,例如:centigrade,其中cent意为:百分之一,一百;grade意为:分等级,那么整个单词就意为:分成一百等分。将水从结冰的温度到沸腾时的温度分为一百等分,这种计算温度的方法就叫作“摄氏”温度计算方法。Architecture源自希腊文,archi意为:主要的;tect

13、,tekt意为:技艺,可见在西方文化中,建筑是被列为“首位的技艺”。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定在石头上。”罗丹在评述巴黎圣母院时说:“我们整个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正像整个希腊凝聚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当我们谈及过去的文明时,常常会注意那么有纪念意义的作为每个文明独特象征的建筑。词好比化石,词语中体现了首先创造和使用词语的那个社会的思想和知识。我们如能借助历史比较法找出词语的最原始的意义,就能得知产生这些词语的社会性质和该社会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瑞士语言学家彼格特仿照古生物学,创立了一门叫语言古生物学的学科,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语言追溯远古人类的文化、

14、生活、思想等。(3)在结构上,语言结构有某些方面会反映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直接映照着人们的概念结构,这是当前所讨论的语言句法像似性的主要思想。迄今得出的句法象似性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另处还有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并从哲学角度对语言中的象似性作出了解释。另外象似性原则在篇章结构中也有反映。更多的学者认为:文学是对一切社会生活现实的浓缩和升华。文学作品区分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就是否基于作品所描写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来划定的。现实主义强调“客观观察、如实描写”的创作原则,主张精确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着力描绘现实

15、图景,真实地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批判现实主义也是基于“尽力反映现实的真实”的原则,更注重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而浪漫主义在反映现实上与现实主义原则不同,偏重于抒发热情和描写幻想,常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形象。特别是消极浪漫主义则对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竭力掩盖事实。而超现实主义则主主张凭着心理的自动,以文字或其他方法随意记录下自己对于现实的思考,是一股无视现实、超越现实的文学思潮。王守元、张德禄指出:事实上,文学广义上可被视作是图像式的,其形式可以以多种方式模仿它所反映的现实这就是所谓的表演或图像必原则或图像性准则。有很多文学作品在整体上就具有象征功能,体裁结构与叙事内容相符,情节结构是隐喻的,意象能起到很好的表义作用。象似理论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个有力补充。如果说“挑战”,是因为他过分强调任意性,将其视为“头等重要的”,“第一个原则”等。象似原则主要讨论形式与语义之间的理据化关系,是认知语言学,也是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象似研究这当代语言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为语言符号理据观提供了更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依据和实例资料。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