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德县“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3) 竹子具有生长快、成材早、周期短、产量高,宜加工等优点,只要合理经营,可以做到一次种植永续运用,是林业“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点。竹子因其特有的天然品性,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食品、包装、造纸、家具、工艺美术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新开发的竹集成材、竹叶黄酮、竹炭、竹纤维、即食笋等一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爱慕,畅销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当前,竹产业已成为林业建设中异军突起、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竹产业已成为林业可连续发展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广德县是安徽省十九个重点山区县之一,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
2、示范县。2023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工业兴县、竹业富民”的战略决策,林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已经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行意见、宣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广德县委关于加快实行“竹业富民”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1 竹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1自然环境 广德地处江南丘陵、皖南山区的东北部,位于天目山脉和黄山山脉北麓,四周群山围绕,以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组合为主,中部有小块平原。全县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地处北亚热带和中
3、亚热带过渡地带,总体上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低气温-14.6,10的活动积温4 951,常年日照时数2 162.1小时,年无霜期229天;年平均降水量1 347毫米,空气相对湿度约80%。雨期和高温期的重合,非常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繁衍。大片丘陵和低山区重要分布着由花岗岩、板岩、页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等所发育的山地黄红壤,同时也穿插有少量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土,河漫滩两岸多潮土,平畈地带则以水稻土为主,大部分土壤土层深厚,通透性较好,肥力中档偏上,pH值4.56.5。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总面积2 165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190万
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9.6%。全县现辖5镇4乡,141个行政村。至2023年,全县总人口5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万人,占总人口的88.3%,非农人口5.9万人,占总人口的11.7%,人口密度238人/km2;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4亿元;财政收入3.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09亿元、农业产值11.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753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 513公里,国道318高速线横穿东西,省道215线和230线纵贯南北,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电力、电信通讯事业比较发达。1.3竹产业概况1.3.1竹类资源概况 全县共有竹类植物9属52种5变
5、种23变型3栽培变种,其中自然分布6属33种5变种21变型,引入栽培3属19种2变种2变型3栽培变种。毛竹、红壳竹、紫竹、黄古竹、雷竹、刚竹、灰水竹、安吉金竹、毛金竹、桂竹等通过人工栽培和自然扩鞭,已形成大面积纯林,成为本县重要的经济竹种和林业生产的重要对象。此外水竹、光箨篌竹、石绿竹、短穗竹、阔叶箬竹等也分布较广,但多系野生,纯林不多,一般在低山丘陵樵后山地上常与杜鹃、化香、短柄枹栎、檵木等混生,并占有较大的优势,有时也在溪沟边形成小块状纯林。1.3.2竹产业发展现状1.3.2.1资源哺育和生产现状 截止2023年终,全县拥有竹林面积72万亩,立竹蓄积量1.99亿株,均居安徽首位。其中毛竹面
6、积56万亩,立竹蓄积1亿株,年产毛竹1 200万根,鲜笋2.25万吨;小径竹面积16万亩,立竹蓄积9 900万株,年产竹材1 485万根、鲜笋0.55万吨。 19831991年,原国家林业部、安徽省和广德县共同投入资金200万元,营建0.33万公顷毛竹丰产林,分布在卢村、东亭、新杭3个乡镇13个村。通过实行护笋养竹、改良土壤,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每亩平均增长立竹40株,平均胸径增大0.8厘米。通过9年的连续观测,总结整理出了实用的丰产林哺育技术加以推广应用。近十年来,本县更加重视科学种竹、育竹,积极推广竹林综合丰产技术和毛竹笋材两用林丰产技术,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丰产林示范基地,如柏垫镇同心村、桃
7、州镇龙井林场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卢村笄山毛竹高效材用林,四合乡刘村雷竹高效笋用林,东亭乡颂祥村紫竹高效特用林等。通过示范推广,加上市场的带动作用,全县竹林哺育水平和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丰产竹林面积已占竹林总面积的5%左右,每亩度产1吨以上竹材的毛竹丰产林约有3万多亩,占毛竹林总面积的6%左右,紫竹等欣赏小径竹丰产林所占比率相对较高。1.3.2.2加工业规模和生产现状 全县现有竹加工公司599家,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的10家、百万元以上的366家,加工户1万户,从业人员3.0万人。龙头骨干竹制品公司有:国林竹藤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国林公司)、安徽广德高峰工艺品有限公司、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
8、司、安徽永国竹业有限公司、安徽明德竹制品有限公司、安徽顺达农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尚有三元竹雕、春篁竹业、欧阳竹业、鼎立公司、明杰公司、龙达公司、瑞丰公司、圣宏公司、志云笋业、绿野公司等也成长较快,即将成为龙头公司。2023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加工业产值6.5亿元,创汇1 100万美元。1.3.2.3竹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全县竹文化的研讨目前几未启动,以竹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开展不多,竹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以竹林生态景观为重要依托的“农家乐”旅游刚刚起步,目前只有卢村笄山等8个点初具规模,但基础条件较差;建有以竹科技和产品为主题内容的竹子博物馆1家。总体接待能力不高,每年接待游客尚
9、局限性2万人次,创收只有200万元左右。以竹为主题的第三产业尚有待开拓发展。1.3.2.4科学研究概况 本县竹子科学研究总体水平位居安徽前列,个别领域在全国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十数年来,共获得省级科技成果4项,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3项,在省级以上科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竹类专著一部。其中“安徽省竹类资源及重要竹种应用前景的研究”和“毛竹丰产林基本技术推广”分别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星火三等奖;“紫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是国内紫竹研究领域取得的唯一省级科技成果。当前由本县科技人员主持或参与的省级以上竹子研究课题仍有4项,进展顺利。本县还建有安徽唯一的竹子博物馆(竹瑰园),收藏省内外
10、各类竹子展品300多件;建有安徽唯一的竹类专门化标本室,收藏竹类标本3 108份;建有安徽最大的竹类植物园安徽竹类植物园,收集和保存本土或临近地区竹类植物13属93种12变种36变型4栽培变种;另建有一个“竹业致富”工程省级实验示范点,用以开展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经济效益对比实验。1.3.2.5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竹类植物丰富 资源优势明显 本县坐落于世界刚竹属和短穗竹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这里既分布有大量的散生型竹子,又生长有少数丛生型竹子,种类异常丰富多样,种数位居安徽第一。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浙江安吉、临安等地大体相称,而明显高于安徽其他任何一个地区,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在这里发现的竹
11、类植物新种或新变种就有11个,另在这里发现的中国竹类分布新记录1个,安徽竹类分布新记录有14个之多,据目前所知,有10个竹种仅为这里所特有。在这些竹类植物中,既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材用竹种,又有著名的笋用竹种,尚有笋材兼用的重要经济竹种,另产有一些具有特种用途的竹种。本县的竹林面积、蓄积、产量长期以来一直位居安徽前列,即使在全国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其中毛竹林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八位,立竹蓄积量居全国第七位;中小径竹(元杂竹)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位,以著名的笋材两用竹种红壳竹、特用竹种紫竹为主,这里已经成为我国红壳竹和紫竹分布最为集中、产量最多的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 发展条件良好 本县
12、紧靠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距离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均局限性300公里,有318国道和宣杭铁路横贯东西,历来是皖南各地通往苏浙沪和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运送十分便利,同时也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中距离北方广大缺竹区最近的一个县份,发展竹子有着极佳的区位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直接减少了产品的运费,也为抢先占领市场和捕获市场信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县自然条件优越,低山、丘陵、岗地、小型平原兼而有之,非常适合国产大部分散生类竹子的生长与繁衍,一些重要的经济竹种在这里均能安全越冬,并可形成丰产稳产林分。在全县190万亩林业用地中,除1/3坡度超过30的陡坡
13、或贫瘠山地外,从理论上讲,其余127万亩的山地均适合发展竹林,南乡和北乡山区适宜发展毛竹;中部丘岗地带大片的马尾松、杉木、板栗低产林分通过改造适宜发展毛竹和红壳竹、雷竹、紫竹等中小径竹,河漫滩两岸适宜发展黄古竹、水竹、毛环竹、淡竹等材篾用竹种,即使在海拔较高但较缓的山坡中上部也可适当发展天目早竹、石竹、石绿竹等笋干竹种,完全可以做到因地制宜、地尽其力。 经营历史悠久 技术力量较强 本县竹林哺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南部山区群众就对部分采伐便利、易于经营管理的竹林进行人工哺育。由于积累和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竹林的哺育已有了相称的基础,这一时期也加大了对小径竹资源开发运用的力度,红壳竹、黄
14、古竹等就很有也许为此时发掘出来的经济竹种并在以后逐渐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对外交往的增多,一些优良的笋用竹种也相继成功引入,丰富了本地的竹种资源。在清朝中后期,随着各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不少竹子加工运用新技术,如土纸生产技术、竹器加工技术等,生产工艺虽然总体上显得有些粗糙,但品种繁杂,其中也不乏一些精美的竹子工艺品,如工艺竹篮等,并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近代,随着竹制品用途的不断扩大,全县竹子产区出现了家家加工、户户经营的景象,竹农基本都能掌握一至二门生产加工技术。目前全县竹产业加工运用初具规模,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积累了较多经验,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随着现代竹子经营运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本县竹产
15、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本县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还取得了一批竹子研究成果。目前本县集中了全省精锐的竹子研究队伍,从竹子分类到竹子栽培和运用方面,应有尽有,为全县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1.3.2.6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竹林发展相对缓慢 与过去相比,本县的竹林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增长的速度总体上比较缓慢,并且立竹密度和林分质量的提高也不显著。据史料记载,1949年,全县竹林面积约20万亩,到2023年竹林面积达60.8万亩,50数年来平均每年增长约7 850亩,平均增长率只有2.16%,近年虽加大了竹产业发展的力度,但平均增长率仍局限性3%。本县竹林发展相对缓慢的因素概括起来
16、有以下三点:以前林业发展的思绪不清楚,没有一个明确的主导发展方向,未能很好地把发展竹产业扩大竹林资源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广德山区部分农民“靠天收”的经营思想还比较严重,守旧意识在一些竹农身上仍然存在,眼光始终盯在前人留下的那么一点点基业上,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于扶持力度不够,加上林权流转机制尚不完善,资源发展和哺育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都相对局限性,大部分竹加工公司规模较小,加上近年的市场竞争加剧,效益不高,且融资困难,因此很难拿出充足的资金来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资源运用比较单一 单一竹种的运用限制了产品把戏的增长和减少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经常导致其他竹种资源白白浪费。长期以来
17、,本县的主导经营竹种为单打一的毛竹,重毛竹轻杂竹、重栽培轻野生、重材用轻笋用的思想还相称严重。即使是备受重视的毛竹,也多以生产竹材为重要经营目,其笋用价值未能充足发掘,全县毛竹林中纯材用林占95%以上,笋用林尚局限性5%。除毛竹外,本县尚有不少优良经济竹种可供开发运用,如红壳竹、紫竹、黄古竹、刚竹、金竹等,它们特有的运用价值至今仍未被充足重视。尚有一些野生竹种,如石绿竹、水竹、篌竹,估计每年可产鲜笋1 000吨左右,但被采收的大约只有10%,其余竹笋未加运用。此外,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如竹椅生产中竹材的运用率只有60%,手工劈篾竹材的运用率更低,只有50%,其它下脚料和许多竹副产品
18、,如拉丝费料、竹叶、竿箨、竹篼等也未能充足开发运用。一个地方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当是主导经营竹种明确,各类竹子资源充足合理运用,真正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 集约化限度不高 在过去的资源哺育中,既未注重数量的发展,又未重视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县72万亩竹林中约有65%的面积仍处在低产状态。在56万亩毛竹林中,大约只有3万多亩属于丰产稳产类型,年均亩产值600800元,另有约15万亩属于中档水平类型,年均亩产值400600元,其余均为低产类型,年均亩产值仅有百元,高低相差好几倍。全县毛竹林的总体平均亩产值也只有近300元,与我县毗邻的浙江安吉、江苏宜兴等地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而小径竹林的经营状况甚至更
19、惨,绝大部分仍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几乎没有丰产林分。经营目的不明确,林地投入严重局限性,技术普及不到位,管理措施未跟上,广种薄收思想严重、忽视小径竹资源的开发运用等因素是导致本县大面积竹林低产、林地生产力普遍低下的几个重要因素。林地投入的局限性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目前全县原有竹林经营目的不明确,大部分竹农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仍然沿袭老一套方式来经营竹林,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效益普遍不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林地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投入,而投入的局限性、技术的欠缺又严重阻碍了林地效益的提高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产品档次有待提高 从全县加工公司来看,产品档次不高,缺少优势产品,产
20、业链较短,综合开发能力不强。全县目前拥有500多家竹材加工公司,但多以加工生产竹板材、竹家具、竹拉丝和工艺折扇为主,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公司仍然不多。与周边县市相比,尽管加工公司总量和规模较大,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是普通产品,缺少对竹子高新技术产品、绿色环保产品和笋制品,如竹叶黄酮、竹叶抗氧化物、纳米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材超薄刨切贴板、无游离甲醛释放集成材、小包装即食调味笋的开发与生产。由于公司自身实力不强,流动资金局限性,研发投入没有保障,很难发明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和驰名品牌。此外,与之相关的产业链较短,上、下游产业尚未形成。 扶持力度仍然不够 竹产业一直是广德山区的支柱产业,现已发
21、展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从业人员有9万人之多,年产值已达8.5亿元,大约有18.7万人口直接以其为生。目前“竹业富民”虽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林农和公司投资竹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但适应于这种发展需求的工作和管理机制,涉及领导力量、政策方向、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等仍未真正建立,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尚有待提高。由于政出多门,部门之间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往往有些脱节,结果是一方面一些的确较好的项目和公司,由于未能形成共识,得不到很好的扶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公司融资困难,流动资金局限性已是普遍现象,公司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是一些技术落后或在市场上没有发展前程的项目有也许盲目上马,对一些无执照
22、、无商标、无产品加工标准的三无公司,治理力度不够;公司生产低水平的反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原材料浪费严重;公司间低价竞销,互相压价,出现无序竞争,致使整个行业都受到冲击和损害。此外,对以竹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也重视、引导不够,前期发展比较缓慢。2 竹产业发展规划2.1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2.1.1指导思想 坚持“四竹(毛竹、红壳竹等小径笋材两用竹、紫竹等欣赏与特用竹、黄古竹等材用小径竹)”并举、“三产”联动的跨越式发展模式,突出重点,发明特色。以竹资源哺育为基础,实行分类经营,定向哺育,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加快丰产林基地建设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培植和壮大龙
23、头公司,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通过观念、机制、体制创新,大力调整竹产业结构,延长竹产业链,加快建立以竹子综合开发运用为核心,融汇一、二、三产的产业集群,走生态保护与开发运用兼顾的协调发展之路。2.1.2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2)坚持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 (3)坚持可连续发展和永续运用的原则; (4)坚持“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多方筹集资金,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竹产业的原则。2.1.3规划依据 (1)安徽省“十一五”竹业生产规划; (2)宣城市竹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及2023年远景目
24、的); (3)广德县土地运用总体规划; (4)广德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 (5)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广德县林业“十一五”规划; (7)广德县旅游总体规划; (8)有关法律、法规和文献。 2.2总体发展目的到2023年,全县实现竹产业年产值20亿元,年增长率18.66%,其中竹资源产值4亿元,笋、竹加工业产值15亿元,竹林生态旅游产值1亿元。竹林面积达90万亩,年增长4.56 %,竹林单位面积产值“翻一番”;笋、竹加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以家居用竹板材和竹工艺品两大系列作为主导发展方向,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竹板材和竹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充足运用本地优势资源,形成全国红壳
25、竹产品开发运用中心和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以竹林景观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和笋竹制品交易市场初具规模,力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全县形成浓厚的竹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竹文化研讨、交流、展示活动,扩大影响力,真正做到以竹闻名于世;大力开展竹子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培养一支规模达50人左右的精锐的竹子科技人才队伍,以科技进步和竹文化繁荣来推动竹产业的全面、快速、健康、连续发展。2.3规划内容2.3.1资源哺育与发展2.3.1.1具体原则 (1)坚持“四竹”并举,笋用竹林、材用竹林、特用竹林、生态公益竹林全面协调发展原则。 (2)坚持分类经营、定向哺育原则; (3)坚持适地适竹、宜竹则竹原则;
26、 (4)坚持分步实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原则; (5)坚持自然条件相对一致性原则; (6)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并考虑交通运送便利性原则。2.3.1.2发展目的 全县竹林面积从2023年终的72万亩增长到2023年的90万亩,新发展18万亩,平均每年增长3.6万亩,年增长率为4.56 %,明显高于前一阶段2.16%的年增长率,改造低产竹林10万亩,将低产竹林的比例降至10%以下,计划新哺育各类集约经营竹林35.6万亩,新增丰产竹林20万亩(因实行效果有延后作用,故“十一五”末不也许所有成为丰产竹林),竹材年产量从4 280万根增长到7 600万根,竹笋年产量从2.80万吨增长到6.88万吨,力
27、争竹林(新发展竹林除外,下同)亩均年产值从现在的282元增长到500元以上。其中毛竹林从56万亩增长到70万亩,新发展14万亩,除新造13万亩的竹林外,通过引鞭扩鞭新增竹林1万亩,改造低产竹林8万亩,竹材年产量从1 200万根增长到1 800万根,竹笋年产量从2.25万吨增长到4.95万吨;以红壳竹、紫竹、黄古竹和刚竹为主的小径竹林从16万亩增长到20万亩,新发展4万亩,均为新造林,改造低产竹林2万亩,竹材年产量从3 080万根增长到5 800万根,竹笋年产量从0.55万吨增长到1.93万吨(见附表1、附表2)。2.3.1.3.规划布局 发展中坚持点、带、面相结合的原则,以点促带、以点带面,宏
28、观上建立若干各有特色的高效生产基地或经济带,微观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形成由点(示范点)逐渐汇合成带、成面(基地),面中含点的生产格局。 点:在中北部小丘陵岗地和南乡低山丘陵区的农户房前屋后,着力发展小块状(每处约15亩)庭院高效竹林,最终形成一个由千家万户参与经营哺育的网状生产格局。房前屋后一般土壤深厚、肥沃,地势平缓,水源充足,便于经营管理,较易形成高产高效林分,且交通运送便利,特别适合哺育各类笋用林。发展的重点为誓节镇、邱村镇的毛竹庭院笋用林,南部山区各地的红壳竹庭院笋材两用林,桃、梨、同及四合雷竹庭院笋用林,无量溪中段两岸的金竹(即安吉金竹)庭院笋材两用林和黄古竹庭院材用林。 带:沿中部
29、“318”国道高速两侧300500米范围内地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易于管护之丘岗地,对现有低产竹林调整经营目的,实行低产改造,加强管理,并对马尾松、杉木低产林进行适当清理补栽毛竹,营建集约经营毛竹和红壳竹笋用林,形成本县横向高效竹林经济带。在“215”省道十里头至塘辛段两侧山坡中下部及桐汭河沿河两岸,通过对现有竹林调整经营目的,实行低产改造,加强管理,并对低产经果林、阔叶林套栽毛竹或红壳竹,营建毛竹和红壳竹集约经营笋材两用林;在无量溪两条汊河上游两岸,通过现有红壳竹林空档处补栽使之连结成片,并对原有红壳竹林调整经营目、实行低产林改造,营建红壳竹集约经营笋材两用林,从而形成本县两大纵向高效
30、竹林经济带。 面:北部山区毛竹林的经营历史悠久,资源雄厚,但自然条件和小径竹的生长条件都不及南部,应着重以发展毛竹为主,一方面通过改造原有毛竹分布区内的马尾松低产林、灌丛、灌木林,新增竹林面积,另一方面不断向南部的边沿拓展来扩大竹林面积,再通过对原有低产竹林的改造,坡度25度以下的缓坡或山坡中下部发展高效毛竹笋材两用林,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或山坡中上部发展高效毛竹材用林,使之成为本县重要的毛竹笋、材生产基地;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在坡度小于25度缓坡地带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发展高效毛竹笋材两用林和红壳竹、刚竹等小径竹笋材两用林,坡度2540度的地方集中连片开发,着重发展高效毛竹材用林,坡度大于40度
31、的山地竹林以哺育生态公益林为重要目的,兼顾笋材开发运用,使之成为本县重要的毛竹、红壳竹、刚竹等竹笋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毛竹竹材生产基地;东部东亭、祠山岗等地地势平缓,土层极厚,交通十分方便,可在现有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欣赏和特用竹种,形成我国最大的紫竹生产哺育基地和重要的欣赏竹种种源林基地(见图1)。2.3.1.4资源哺育基地和重点建设项目2.3.1.4.1现有资源哺育 根据资源分布现状,对中心产区和传统产区进行重点规划,以示范点建设、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实行来推动特色竹林经济区和高效竹林经济带的形成,从而带动全县整个资源哺育工作。“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哺育除生态公益林之外的各类高效丰产竹林35.6万亩
32、(见附表3),重要有: (1)高效笋用竹林 本经营类型以生产竹笋为主,新哺育高效笋用林5.3万亩。 毛竹笋用林:培植毛竹高效笋用林3.3万亩。着重建立4大基地和1 000个示范点,即: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毛竹笋用林示范基地,位于东亭乡高峰至阳山一带,规划建成面积1万亩,采用现代灌溉技术和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林分结构动态调整技术;“318”高速毛竹笋用林经济带,以誓节镇余枫为中心,在“318”高速两侧通过对现有竹林实行集约管理、低产林改造,并适当补植以及对原有竹林扩鞭、引鞭,建立高效毛竹笋用林1.5万亩;凌施毛竹笋用林基地,以邱村镇施村林场为中心,辐射到原凌岩林场,通过新造和改造,建立毛竹笋用林基地
33、0.4万亩;龙井毛竹笋用林基地,以桃州镇龙井林场现有毛竹林为基础,通过改造和哺育,建立0.1万亩毛竹笋用林基地;以中部小丘陵岗地区房前屋后小块状毛竹林为主,通过改造和适当扩鞭、引鞭,建立面积15亩的1 000个毛竹笋用林示范点,总面积达0.3万亩。建成后一类经营面积0.8万亩,占25%,亩年产“三笋(冬笋、春笋、鞭笋)”1吨以上;二类经营面积1.5万亩,占50%,亩年产“三笋” 0.761吨;三类经营面积1万亩,占25%,亩年产“三笋” 0.50.75吨。 小径竹笋用林:培植小径竹纯高效笋用林2万亩。其中红壳竹高效笋用林1.5万亩,重要集中在四合乡刘村、卢村乡石门和桃山、誓节镇枫树岭、邱村镇双
34、溪五大基地,建成面积1万亩;在中、南部山区各地房前屋后建立面积为0.53亩的示范点3 000个,总面积达0.5万亩,建成后一类经营面积0.4万亩,占30%,亩年产竹笋1吨以上;二类经营面积0.5万亩,占30%,亩年产竹笋 0.751吨;三类经营面积0.6万亩,占40%,亩年产竹笋0.50.75吨。雷竹高效笋用林0.5万亩,重要集中在卢村乡桃山、四合乡刘村、誓节镇金山、新杭镇千口等地,以房前屋后庭院竹林为主,形成由2 000户参与经营的规模,建成后一类经营面积0.3万亩,占60%,所有实行早出覆盖措施,亩年产竹笋1吨以上;二类经营面积0.2万亩,占40%,亩年产竹笋 0.51吨。 (2)高效笋材
35、两用竹林 本经营类型竹笋、竹材并重生产,新哺育高效笋材两用林10万亩。 毛竹笋材两用林:培植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6.7万亩。着重建立7大基地和1 000个示范点,即: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毛竹笋材两用林示范基地,位于东亭乡高峰至阳山一带和卢村乡鸡罩山下部一带,规划建成面积1万亩,实行平衡与配方施肥技术、林分结构动态调整技术,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215”省道毛竹笋材两用林经济带,沿途两侧通过对现有竹林实行集约管理、低产林改造,并在经果低产林中套栽毛竹,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1.5万亩;同心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在柏垫镇同心村牛角冲和笔杆冲中下部一带,通过加强哺育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1万亩
36、;姚村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在柏垫镇姚村梅村至土桥一带,通过加强哺育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1万亩;丁冲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在卢村乡丁冲至青方一带,通过低产林改造,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0.5万亩;长卡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在邱村镇长卡一带,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哺育,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0.5万亩;永兴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在新杭镇永兴至横岗一带,通过加强哺育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毛竹高效笋材两用林1万亩;以中、南部低山丘陵区农家房前屋后小块状毛竹林为主,通过改造和适当扩鞭、引鞭,建立面积13亩的1 000个毛竹笋材两用林示范点,总面积达0.2万亩。建成后一类经营面积2.2万亩,占30%,亩年
37、产竹笋、竹材各1吨以上;二类经营面积2.5万亩,占30%,亩年产竹笋、竹材各0.751吨;三类经营面积2万亩,占40%,亩年产竹笋、竹材各0.50.75吨。 小径竹笋材两用林:培植小径竹高效笋材两用林3.3万亩。其中红壳竹高效笋材两用林2.3万亩,在卢村乡中南部、柏垫乡南部、杨滩乡西南部、誓节镇中南部等建立相应的基地2万亩;在中、南部山区各地房前屋后建立面积为0.52亩的示范点2 000个,总面积达0.3万亩,建成后一类经营面积1.3万亩,占56.5%,二类经营面积1万亩,占43.5%,一类经营年亩产竹笋、竹材各0.8吨以上,二类经营年亩产竹笋、竹材各0.50.8吨。刚竹高效笋材两用林0.9万
38、亩,重要集中在卢村鸡罩山南部一带,均为二类经营,年亩产竹笋、竹材各0.40.5吨。金竹(即安吉金竹)高效笋材两用林0.1万亩,重要集中在无量溪中部两岸一带农家房前屋后,均为二类经营,年亩产竹笋、竹材各0.50.8吨。 (3)高效材用竹林 本经营类型以生产竹材为主,新哺育高效材用林9.5万亩。 毛竹材用林:培植毛竹高效材用林6万亩。着重建立6大基地,即: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毛竹材用林示范基地,位于东亭乡阳山至卢村乡甘溪山坡中上、部一带,规划建成面积1万亩,实行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林分结构动态调整技术;在卢村乡南部、柏垫镇西南部、杨滩乡西部、誓节镇西南部、新杭镇北部坡度2535度地带,各建立一处1万亩
39、基地。建成后一类、二类经营面积均占50%,各为3万亩,一类经营年亩产竹材1.5吨以上,二类经营年亩产竹材11.5吨。 小径竹材用林:培植小径竹高效材用林3.5万亩。其中红壳竹高效材用林基地2万亩,重要集中在卢村乡中南部,誓节镇西南部,建成后一类、二类经营面积均占50%,各为1万亩,一类经营年亩产竹材1.5吨以上,二类经营年亩产竹材11.5吨。建立黄古竹高效材用林基地0.5万亩,重要集中在四合乡中南部、桃州镇中南部,建成后亩年产竹材1吨以上。建立紫竹高效材用林基地1万亩,重要集中在东亭乡中北部、卢村乡西部、桃州镇东部,建成后建成后一类、二类经营面积均占50%,各为0.5万亩,一类经营年亩产竹材1
40、吨以上,二类经营年亩产竹材0.751吨。 (4)高效种源林 本经营类型以生产提供母竹为主,新哺育高效种源林0.8万亩。其中建立毛竹种源林基地0.3万亩,重要集中在誓节镇花鼓、桃州镇东南部,建成后亩年产200株母竹。建立红壳竹种源林基地1万亩,重要集中在东亭乡中部,誓节镇余枫,建成后亩年产600株母竹。建立紫竹及其它欣赏竹种源林基地0.5万亩,重要集中在东亭乡中部,建成后亩年产600800株母竹。 (5)生态公益林 本经营类型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作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在全县各产竹区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大于40度)、山坡中上部建立生态公益竹林 30万亩,重要有毛竹林和刚竹林两种类型。 (6
41、)低产林改造 指面上一般低产林改造,不含已纳入上述示范点建设、经济带建设和基地建设的原有低产林。在全县各产竹区实行10万亩,其中毛竹8万亩,其它竹种2万亩。通过削山砍灌和除“三头”,达成中档经营水平,年亩产值提高到400元左右。2.3.1.4.2竹林面积扩展 (1)新造竹林 “十一五”期间新造竹林17万亩,年新造竹林3.4万亩,以毛竹、红壳竹、黄古竹、紫竹、欣赏竹为主(见附表4)。其中新造毛竹林13万亩,重要集中在本县中部三一八高速两侧、柏垫镇北部、邱村镇中部、东亭乡中部。新造红壳竹林1万亩,重要集中在誓节镇余枫等地。新造黄古竹林1万亩,重要集中在四合乡。新造紫竹林1万亩,重要集中在东亭乡中部
42、、卢村乡东南部。新造欣赏竹和其它特用竹林0.5万亩,重要集中在在本县中部三一八高速两侧。结合道路长廊绿化,新造其它竹种竹林0.5万亩,重要集中在318国道、230省道邱村至庙西段、县道祥化线和东卢线两侧,以及本县中部一带,前期重点解决230省道和祥化线两侧基本无竹的现实问题。 (2)扩鞭引鞭 在重要竹产区,如卢村、柏垫等地,对竹林边沿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带,实行一定的人工诱导措施,扩鞭引鞭,扩大竹林面积,这一措施重要针对毛竹林。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每年新增毛竹林面积0.2万亩,规划期内累计增长毛竹林面积1万亩(见附表4)。2.3.1.4.3竹荪哺育 环卢村鸡罩山毛竹林区,充足运用优越的竹林环境,大力
43、推广长裙竹荪哺育技术,2023年种植竹荪150亩,生产干品7.5吨;到“十一五”末,扩大到1 000亩以上,年产干品50吨以上。2.3.1.4.4 重要措施与技术支撑 (1)推动毛竹现代科技园区资源哺育示范基地建设 计划在此后2023建立集“三产”于一体的毛竹现代科技园区一处,规划总面积6万亩。“十一五”期间着重建立高效资源哺育示范基地,面积达5万亩。基地重要位于东亭乡高峰、阳山;卢村乡甘溪、笄山;桃州镇戈村。根据分类经营、定向哺育的原则,分别建立一定面积的毛竹高效笋用林、高效笋材两用林和高效材用林、新造示范林;根据生态建设的规定,另建毛竹水源涵养林。前3种高效竹林类型均实行灌溉技术和平衡、配
44、方施肥技术、林分结构动态调整技术,其中毛竹笋用林采用现代滴灌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创建品牌鲜笋。基地建设分两步走,到2023年终完毕以东亭乡高峰村小麦冲为中心的3万亩基地建设任务,到2023年完毕所有建设任务。 (2)加快实行低产竹林改造工程 重要针对本县南、北部原有低产竹林,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合用的丰产哺育技术,如竹林垦复、配方施肥、林分结构动态调整等,来推动全县丰产竹林的建设。 (3)调整竹林经营目的 实行分类经营、定向哺育,彻底改变当前经营目的不明或以哺育竹材为主的单一目的现状,根据资源和立地条件现状,坚持宜笋则笋或笋材兼顾,宜材则材的原则,积极引导林农实行多用途、
45、多目的、合法有序的经营哺育和开发运用。 (4)探索扩张竹林资源新途径 在资源哺育的过程中,除加大荒山荒地新造竹林的力度外,还要积极探索资源扩张的新途径,如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林近熟林中套栽毛竹;板栗、青梅等低产低效经果林中套栽毛竹和小径竹;邱岗区一般立地条件下的竹林扩鞭、引鞭等方式。2.3.2笋、竹加工与运用2.3.2.1具体原则 (1)坚持与本地产业发展方向一致性原则; (2)坚持地区分工,相对集中原则; (3)坚持综合加工运用原则; (4)坚持传统生产领域与新型生产领域并重原则; (5)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原则; (6)坚持突出重点,发明特色原则。2.3.2.2笋竹加工业的发展趋势简
46、析 我国竹加工业正从传统的竹材运用向竹材、加工废弃物和竹副产品综合运用的转变;从传统的物理运用为主,向物理、化学运用并重的转变;从生产平常大宗产品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环保型产品的转变。一是无游离甲醛释放、无污染、无毒副作用防腐剂的竹集成材将是此后竹板材发展的重点方向。二是竹木复合可有效地发挥竹材和木材各自的优良特性,通过科学地拟定组合形式和胶合工艺,可以获得既减少成本,又保证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的双重效果。特别是轻质高强度竹木复合板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三是高新技术产品,如竹叶黄酮、竹叶抗氧化物、竹纤维、纳米竹炭、竹醋液等已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纺织、环保、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
47、前程。四是竹笋加工从过去的单一加工18 L水煮笋向多规格发展(9 L、3 L),并加工成笋丝、笋丁、笋片、笋条和笋尖等软包装清水笋或调味笋(多味笋、酱笋、辣味笋、笋脯)等产品。开发保健、自然、多味、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笋罐头食品、复合型竹笋食品、冻干竹笋,将是开拓国内外竹笋市场的新途径。2.3.2.3发展目的 到“十一五”末,实现年产值15亿元,约增长1.3倍,年增长率18.20 %。笋、竹加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县拥有各类笋、竹加工公司2 000家,产品系列和品种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现在的6大系列199个品种发展到10大系列500个品种,重点培植家居用高质量竹板材和竹工艺品(含竹旅游产品)
48、两大系列;龙头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培植年产值超5 000万元公司10家以上,1亿元以上公司23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特产品45个,积极推动品牌战略,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3个。巩固和发展工艺折扇等传统优势领域,扩大现有公司规模,实行必要的公司兼并和重组,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组建全国最大的工艺折扇生产销售集团。鼓励竹木复合板、重组竹材、竹板材家具生产公司的技改、扩建和重组,发展35家规模生产公司,严格控制竹帘模板、竹拉丝等高耗材、低运用率生产公司的总体规模,逐步淘汰效益不佳的小公司、作坊式公司,使前三类公司数量占竹集成材生产公司总数的60%以上,产值占70%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马2家左右的竹叶黄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