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367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 4407_T 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CCS A 90DB4407江门市地方标准DB 4407/T91202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large-scale amusement activities of attractions2021-11-18 发布2021-11-18 实施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7/T 91202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

2、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台山市下川岛王府洲游乐中心、广东省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健全、文灼光、谭伟健、朱耀云、方海英、何庭辉、韦涵静。DB4407/T 9120211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组织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前期筹备管理、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景区大型游乐活动的组织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安全标志及

3、其使用导则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01.5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5部分:购物符号GB 13495.1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GB 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GB 14934消毒餐(饮)具GB 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DB4407/T 92景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景区大型游乐活动 attractions large-scale amuseme

4、nt activities依托地方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独特资源,有特定的主题、内容、规模(每场次预计参与游客超过 1000 人),在旅游景区内举办的一种旅游活动。4基本要求4.1活动举办单位(主办或承办)应制订活动开展的管理流程。4.2活动场所应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功能分区合理。4.3活动举行场所的建筑、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DB4407/T 91202124.4活动举办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4.5景区举行大型游乐活动的,应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向公安

5、机关提出安全许可申请。4.6在举行活动前,景区应向有关的政府部门(卫生、应急、交通、旅游等)部门进行报备工作。5前期筹备管理5.1景区应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分工,负责活动统筹管理。5.2景区应成立临时的活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安全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和培训。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活动的时间、地点及范围、内容及组织方式;b)安全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c)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措施,高危活动应设置应急救助地点及措施;d)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e)治安缓冲区域的设置及其标识;f)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和安全检查措施;

6、g)现场秩序维护、疏导措施;h)应急救援预案。5.3景区应成立活动应急领导小组,准备包括车辆、各项设备备用件等在内的应急物资,并制定现场应急实施方案,包括对天气、电力、现场管理、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应急措施。5.4景区应设置现场应急机构,配备通讯和办公设施,解决活动协调和办公需求。5.5景区宜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按照活动的策划进行活动演练,并对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5.6制定人员组织计划,明确活动各项工作安排、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根据筹备工作和活动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进度计划安排,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具体情况等内容。5.7游乐活动举办前应对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志愿者)召开进场协调会和岗位培训会或说明会

7、,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5.8活动举办单位(主办或承办)应事先制定紧急疏散程序,规划好疏散路线和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5.9宜为工作人员、志愿者、演出人员、其他服务人员制作相关专用证件和购买相应的保险。5.10活动地点应设立相应的指示牌、引导牌标识,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10001.1、GB/T 10001.2、GB/T 10001.5 的规定。5.11配备消防设备、器具等,在一些危险区域设置防护栏、警示标语、标志,应符合 GB 2894、GB13495.1、GB 15630 的规定。6现场管理6.1监督管理6.1.1活动举办期间应设置现场总协调员,发现并及

8、时解决活动期间的问题。主要工作人员应配备无线或移动通讯设备,保持信息畅通。6.1.2活动举办单位(主办或承办)应配备相关人员,实施安保措施;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严禁入场人员携带刀具、易燃易爆等产品进场。6.1.3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DB4407/T 91202136.1.4制定活动的人流、入场和退场线路管理方案,确保参与游客安全、有序入场、退场。6.1.5每个活动区出入口应配备有检查员或引导员。用醒目标识牌标出紧急出口等重要位置。6.1.6通过设立标志及广播,向现场游客宣传安全注意事项等。6.2现场人员管理6.2.1现场游客管理6.2.1.1游客入场和和退场管理,包括但

9、不限于以下内容:指派专门的引导人员在现场接待游客,并安排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出入口应分设,并设置醒目的指引标志;规划合理的入/退场路线,避免交通堵塞;做好分批分时段入/退场安排,合理分流人群;6.2.1.2游客疏散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置正确的指示牌;分配任务到个人,并明确职责。6.2.2工作人员管理6.2.2.1应着装规范、标识鲜明、礼貌用语、熟悉节庆礼仪和礼宾常识;6.2.2.2应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6.2.2.3应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6.2.2.4应掌握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6.2.2.5应能够熟练使用应急广播和指挥系统;6.2.2

10、.6应能够熟练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理解本岗位应急救援措施;6.2.2.7应掌握和运用其它安全工作措施。6.2.2.8活动如需进行公开摄影或录制,应在入场时知会观众,或贴出标识,涉及无人机拍摄的,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做好相关的报备工作。6.2.3重大流行性疾病期间人员防控6.2.3.1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进行登记。6.2.3.2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应注意身体情况,如发生类似流行性疾病的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领导汇报,按照重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6.2.3.3景区应在活动入口处对游客进行健康监测和信息登记,规定游客按照景区要求

11、规范穿戴防护用品。6.2.3.4健康监测不符合或不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游客,不得进入活动现场。6.3交通管理6.3.1应按照活动场所的面积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救援专用通道,并保证活动期间进出便捷、畅通。6.3.2明确各类人员的疏散通道,并进行相应安排,所有通道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指示标志。6.3.3制定应急预案,即设定紧急情况下备用行车路线。6.4信息管理6.4.1活动应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如通过广播、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相关活动信息,DB4407/T 9120214为公众答疑解惑。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6.4.2活动应配备相应的广播或扩音系统,提醒游客相关的注意事项

12、。6.4.3活动的现场广播服务应使用普通话,必要时能够提供粤语和外语服务。6.5食品安全卫生管理6.5.1餐饮用具6.5.1.1进餐用具应满足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使用符合安全要求以及易于清洗消毒等要求。6.5.1.2调制用具、进餐用具的洗涤和消毒使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应符合 GB 14930.1 和 GB 14930.2的要求,消毒用具应符合 GB 14934 的规定。6.5.2餐饮从业人员6.5.2.1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上岗前接受卫生培训。6.5.2.2从业人员应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并按要求洗手、消毒;头发应藏于工作帽内或使用发网约束。6.5.3食品6.5.3.1食品的加工制作应生熟分开,

13、旅游节庆使用的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6.5.3.2景区或举办单位应根据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相关规定,把控现场食品的质量与卫生安全。6.5.3.3餐饮场所应制定食物留样制度,对提供的食物增设专门的留样区域,并明确留样重量和留样时限。6.5.3.4餐饮场所制作、销售食品时,不得有下列行为:i)使用变质的被污染的,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料制作食品;j)使用非食品原料,或者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制作食品;k)使用国家、省、地市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作食品;l)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6.5.3.5餐饮场所不得出售下列食品:m)有毒、有害的食品;n)掺杂、以假充真

14、、以次充好的食品;o)过期、失效、变质的食品;p)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食品;q)其他法律法规禁止出售的食品。6.5.4餐厨垃圾管理应控制现场餐厨垃圾的流向,做好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6.6购物管理6.6.1购物点布局合理,购物类型配置得当,购物点装修风格与活动主题相符。6.6.2提供的商品宜展现当地特色风貌,明码标价、不欺客不宰客,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6.7环境卫生管理6.7.1可根据活动需求,配备数量适宜的垃圾箱,应布局合理、标志明显,与活动环境相协调。6.7.2垃圾箱按可回收与否分类设置并标示清晰。DB4407/T 91202156.7.3存放垃圾的设施设

15、备和场地清洁、无异味。6.7.4垃圾箱内的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6.7.5设有适合游客数量的临时公共厕所。公共厕所有专人服务,及时清洗,保持厕所内整洁、无异味、无堵塞。6.8医疗管理6.8.1活动现场应提供基本的医疗救助服务:r)具有诊断一般突发病痛的医疗器械设备;s)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游客提供一般性突发病痛的诊治和救护;t)活动现场发生意外伤害或其他事故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护;u)医务人员密切注意公共卫生问题,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主办单位报告。6.8.2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v)医务人员应密切注意重大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如发现相关病例,应立即向主办单位或景区进行报告;w)

16、主办单位或景区收到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重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异常情况的应对处置,向所在地的卫生防疫和文化旅游等部门进行报告,并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防控工作。6.9治安管理6.9.1活动现场应设置治安岗,有专职人员在活动期间值班,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工作制度,能处理突发性治安事件。6.9.2活动现场应有治安巡逻联防措施,与辖区公安机关之间的报警系统快捷有效。7安全管理7.1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景区主要负责人为活动的总安全责任人。若活动准备期内得到紧急卫生事故(如新冠疫情)的相关消息,应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并根据国家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做好活动的安全

17、准备工作,必要时需延期或取消相关活动。7.2景区应该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并明确活动各环节的安全责任人。活动开始前,应对游客流量和现场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现场组织方案。在人员相对聚集时,主办者应采取控制和疏散措施,确保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场地的安全容量。7.3活动开始前,应对场地的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和设施采取加固除险措施,对损坏或使用功能缺失的公共设施及时予以修复。7.4危险地段或不宜进入的地段和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 GB2894 的规范标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要清晰,设置足够多的安全出口,不得有障碍物堵塞安全通道。7.5

18、活动举办期间,应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配各足够的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协助。7.6活动中的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如有特种设备,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其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证书。7.7在封闭式场馆等需要进行人员安检的活动现场,需做好人员安检工作(必要时可要求游客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检测行程码与健康码,并进行身份登记),不得将易燃易爆等危害活动现场安全的物品带入活动现场。DB4407/T 91202167.8活动开始前以及活动期间,应对各种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对活动现场环境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所有进入活动现场的人员均不允许做出破坏活动现场

19、设施等危害活动现场安全的活动。7.9确保活动现场有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做好相关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7.10对于人群聚集地点应适当增设无线通讯网络设施设备,用于应对瞬时大流量通讯及应急指挥通讯。7.11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安全要求。景区应配备重大流行性疾病相关防控相关岗位所需工作人员。应选用、采购传染病防控主管部推荐使用且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及清洁消毒用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品种:医用口罩、护目镜、红外体温计、红外体表温度快速筛选仪、玻璃体温计、消毒剂、洗手液等。应制定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控应急演练。应定期组织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控专题培训,提升疫情防控和处理能力。应与政府相关部

20、门建立重大流行性疾病突发情况处置的应急机制和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防控。7.12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和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安全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主管部门,并根据事件类型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或医疗卫生部门等相应职能机构。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DB4407/T 92 的要求。8投诉处理与管理8.1活动举办单位(主办或承办)应公布投诉处理的联系方式和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在活动举办过程中的投诉。8.2投诉及处理结果应做好记录,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持续改进。DB4407/T 9120217参考文献1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2广东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3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活动策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