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安全运行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2、安全科对全公司危险源的安全工作负监督管理责任:(1)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并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检测、评估、监控、登记、建立档案与备案;(2)负责组织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并组织演练;(3)审核各有关部门、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监督、协助各项目部进行项目级应急预案的演练;(4)督促、检查各项目部对员工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3、工程部对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的生产操作负监督指导责任,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有可能影响重大危
2、险源的安全时及时安排处理。4、综合部对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安全负监督管理责任:(1)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设备的计划检修、抢修工作;(2)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校验。5、项目部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1)建立重大危险源台帐并根据本项目危险源特点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相应职责;(2)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并组织职工培训和演练;(3)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6、明确下列程序与要求:(1)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登记、申报、建档与备案;(2)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报
3、告、监控;(4)对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查、维护保养;(5)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配备救援器材和定期演练;(6)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及各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7、报告与记录:(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2)重大危险源档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及演练记录、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监控检查记录、重大危险源报表、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证明)等相关资料;(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4)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整改方案;(5)定期检查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有关重大危险源培训教育记录。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二、危险源:高处坠落(包括:脚手架作
4、业、各类登高作业、外用施工电梯安装作业、洞口及临边作业等可能发生坠落的施工作业)监控措施: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部应编制相应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履行专家论证程序。2、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应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体检合格,正确佩戴和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4、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5、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时,必须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并验收
5、合格。6、物料提升、施工外用电梯应具备厂家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应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及人员安装,安装后要按规定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到相关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其进、接料口防护及使用维护必须符合相关规定。7、移动试操作平台、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方案塔设,架体应保持稳定,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平台板铺设严密平整,防护要符合相关规定,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严禁超载。8、脚手架搭拆应由持证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其基础、排水、杆件、扣件材质、搭设方法、架体防护均应符合相关规定;经相关部门分阶段验收,并做好维护工作;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倾覆、防坠落措施;雨、
6、雪、强对流气候及长期停用后再使用时,均要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9、模板工程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10、吊篮使用前应经验收合格,其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适合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设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11、电梯井门应按定型化、工具化的要求设计制作,其高度应1.5m;电梯井内不超过10m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或层层设防护笆片;安装井内防护层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系挂安全带。12、在施工作业层及屋面
7、施工时,周围均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措施;洞口应加盖封严,周边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13、使用工具式脚手,要保证符合稳定,有足够操作面的要求,操作者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三、危险源:触电监控措施:1、采用符合要求,封闭严密的外电防护措施;必要时应挂警示牌。2、采用TN-S系统供电,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专用保护零线设置均应符合规定。3、施工用电应符合“三级供电两级保护”规定,并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4、现场供电线路按规定埋、挂整齐,接线符合要求。5、潮湿作业场所及手持照明灯均要使用安全电压供电。6、电箱内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备容量要匹配,安装应符合要求。7、变配
8、电装置应符合安全规定。四、危险源:起重伤害监控措施:1、作业前应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履行专家论证程序。2、作业前应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签字交底。3、起重指挥、吊车司机、司索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件上岗。4、起重机械必须保证性能良好,检验合格,限位保险装置齐全可靠。5、钢丝绳与地锚应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6、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索具应使用合理,绳径倍数应符合要求。7、作业场所地耐力及地面铺垫应符合要求。8、严禁超载,高处作业、作业平台、构件堆放应符合相应规定。9、作业时除设警戒标志外,尚应设专人警戒。五、危险源:火灾
9、监控措施:1、认真做好消防知识教育,提高员工及农民工的消防意识。2、制定消防制度、措施,合理配置灭火器材。3、有满足消防要求的消防水源。4、使用明火要有动火审批手续,并有专人监护管理。5、施焊场所及施工用电均应采取相应防火措施。六、危险源:爆炸监控措施1、使用火工品应严格按有关火工品使用、管理规定编制专项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2、氧气、乙炔瓶应保持安全罩、防震圈等完好,轻移轻放,放置应立放,间隔5m,与明火的距离10m。3、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暴晒,气管不能混用。4、焊工应持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件,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
10、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
11、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
12、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
13、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