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1、某企业有一笔5年后到期的借款,数额为5000万元,年利率为10 %。企业为此设立偿债基金,到期一次还清借款,每年年末需存入银行的金额是多少万元?
解:已知终值求偿债基金
A = F * i / [ ( 1 +i ) n - 1 ]
= 5000×10%÷[(1+10%)5-1] = 819.99(万元)
2、某大学要设置一项奖学金,每年发奖金20000元,年利率12%,每年复利1次,第一次要存入多少钱?
解:已知终值求现值
P = F ( 1 + i )-n
=20000×(1+12%)-1
=17858(元)
3、某人以10%的利率借得资金18000元,投资于一个合作期限为5年的项目,他需要每年至少收回多少资金才是有利可图的?
解:已知现值求资本回收额
A = P * i / [1-(1 + i)-n]
=18000×10%/[1-(1+10%)-5]
=4748.36(元)
每年至少收回4748.36元以上的资金才是有利可图的。
4、某人欲购买商品房,如现在一次性支付现金,需支付50万元;如分期付款支付,年利率5%,每年年末支付40000元,连续支付20年,问最好采取那种方式付款?
解:已知年金求现值
P = A [1-(1 + i)-n] / i
=40000×[1-(1+5%)-20]/5%
=498488.42(元)
贷款现值为49.85万元,所以采取贷款方式比较合适。
5、某项目共耗资50万元,期初一次性投资,经营期10年,资本成本10%,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期终设备无残值,问每年至少收回多少投资才能确保该项目可行?
解:已知现值求资本回收额(年金)
A = P * i / [1-(1 + i)-n]
=500000×10%/[1-(1+10%)-10]
=81372.70(元)
每年至少收回81372.70元以上的资金才能确保项目可行。
6、某单位年初从银行借款106700元,借款的年利率为10%,在借款合同中,银行要求该单位每年年末还款20000元,问企业几年才能还清借款本息?
解:已知现值、年金、利率求年限
P = A [1-(1 + i)-n] / i
(1 + i)-n =1-Pi/A
n=-lg(1-Pi/A)/lg(1+i)
=-lg(1-106700×10%/20000)/lg(1+10%)
=8(年)
大约需要8年时间才能还清借款本息。
7、某厂现存入银行一笔款项,计划从第6年年末每年从银行提取30000元,连续8年,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0%,问该厂现在应存入的款项是多少?
解:已知递延年金求现值
P递延=A{ [1-(1 + i)-n] / i } ( 1 + i ) -m
=30000×{ [1-(1 + 10%)-8] /10% } ( 1 + 10% ) -5
=99377.08(元)
8、某人要求我从今年底起,每年末借给他5000元,共借10年;从第11年起,每年末他给我还10000元,共还10年。现时市场利率10%。从经济角度作出决策:我是否应借给他?
解:
第一步,先求借给对方资金的现值:
P = A [1-(1 + i)-n] / i
=5000×[1-(1 +10%)-10] /10%
=30722.84(元)
第二步,求对方还钱的现值:
P递延=A{ [1-(1 + i)-n] / i } ( 1 + i ) -m
=10000{ [1-(1 + 10%)-10] /10% } ( 1 +10% ) -10
=23689.97(元)
从经济核算的角度看,不应把钱借给他。
9、某人为购买住房,向银行申请总额为30万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准备在15年内按月分期等额偿还,若年利率为5.04%,问此人按揭贷款的月供额是多少?若还款期为23年呢?
解:
15年:n = 15,m =1 2,m n = 180,i = 5.04%,i/m=5.04%/12=0.42%, P=300000。
P = A{ [1-(1 + i/m)-mn] / i /m}
A = P(i/m)/ [1-(1 + i/m)-mn]
=300000×0.42%/[1-(1 + 0.42%)-180]
=2378.64(元)
23年:n = 23,m =1 2,m n = 276,i = 5.04%,i/m=5.04%/12=0.42%, P=300000。
A = P(i/m)/ [1-(1 + i/m)-mn]
=300000×0.42%/[1-(1 + 0.42%)-276]
=1838.08(元)
10、某企业有A、B两个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均为1000万元,其收益(净现值)的概率分布如下表:
市场状况
概率
A项目净现值
B项目净现值
好
0.2
200
300
一般
0.6
100
100
差
0.2
50
-50
要求:
(1)分别计算A、B两个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
(2)分别计算A、B两个项目期望值的标准离差。
(3)判断A、B两个投资项目的优劣。
解:
(1)计算两个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
A项目:200×O.2+100×0.6+50×0.2=110(万元)
B项目:300×O.2+100×O.6+(-50)×O.2=110(万元)
(2)计算两个项目期望值的标准离差
A项目:[(200-110)2×O.2+(100-110)2×O.6+(50-110)2×O.2]1/2=48.99
B项目:[(300-110)2×0.2+(100-110)2×0.6+(-50-110)2×0.2]1/2=111.36
(3)判断A、B两个投资项目的优劣
由于A、B两个项目投资额相同,期望收益亦相同,而A项目风险相对较小(其标准离差小于B项目),故A项目优于B项目。
11、某商业企业2006年赊销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比率为0.7。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和现金资产组成,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计算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
(3)计算2006年年末流动负债余额和速动资产余额。
(4)计算2006年年末流动比率。
解:
(1)计算2000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赊销收入净额
={360×[(200+400)÷2]}/2000=54(天)
(2)计算2000年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产品销售成本
={360×[(200+600)÷2]}/1600=90(天)
(3)计算2000年年末流动负债和速动资产余额(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和现金资产组成,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
速动比率 =年末速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1.2
现金比率 =年末现金余额/年末流动负债=(年末速动资产-400)/年末流动负债=0.7
解之得:年末流动负债=800(万元)
年末速动资产=960(万元)
(4)计算2000年年末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960+600)/800=1.95
12、光华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81.92万元,本年息税前利润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60万股,发行时每股面值1元,每股溢价收入9元;公司负债总额为200万元,均为长期负债,平均年利率为10%,假定公司筹资费用忽略不计。
(3)公司股东大会决定本年度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积金,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益金。本年按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16%向普通股股发放现金股利,预计现金股利以后每年增长6%。
(4)据投资者分配,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4%。
要求:
(1)计算光华公司本年度净利润。
(2)计算光华公司本年应计提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3)计算光华公司本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4)计算光华公司每股支付的现金股利。
(5)计算光华公司利息保障倍数。
(6)计算光华公司股票的风险收益率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7)利用股票估价模型计算光华公司股票价格为多少时投资者才愿意购买。
解:
(1)计算光华公司本年度净利润
本年净利润=(800-200×10%)×(1-33%)=522.6(万元)
(2)计算光华公司本年应计提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应提法定公积金=522.6×10%=52.26(万元)
应提法定公益金=522.6×10%=52.26(万元)
(3)计算光华公司本年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522.6-52.26-52.26+181.92=600(万元)
(4)计算光华公司每股支付的现金股利
每股支付的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总额/流通股股数=(600×16%)÷60=1.6(元/股)
(5)计算光华公司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800/20=40(倍)
(6)计算光华公司股票的风险收益率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Rp=βp ( Rm- Rf ) =1.5×(14%-8%)=9%
必要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8%+9%=17%
(7)计算光华公司股票价值
每股价值=每股股利/(必要投资收益率-现金股利增长率)
=1.6/(17%-6%)=14.55(元/股)
即当股票市价低于每股14.55元时,投资者才愿意购买。
13、某企业资产负债表部分内容如下:
资产
期末数
权益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25000
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净额
应缴税金
25000
存货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
294000
实收资本
300000
未分配利润
总计
432000
总计
并已知:期末流动比率为150%,权益乘数为1.8,存货周转次数为4.5次,销售成本为315000元,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相同。要求计算上表空白兰数字。
解:
已知: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15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8
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库存余额=4.5(次)
销售成本为315000元。
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相同。
资产
期末数
权益
期末数
流动资产
138000
流动负债
92000
货币资金
25000
应付账款
67000
应收账款净额
43000
应缴税金
25000
存货
70000
长期负债
100000
所有者权益
240000
固定资产净值
294000
实收资本
300000
未分配利润
-60000
总计
432000
总计
432000
14、已知某企业某年财务报表相关数据:
资产负债表: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700万元,流动资产中存货为119万元(期初数为326万元);应收账款为400万元(期初数为200万元)。负债总额为106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300万元。期初所有者权益为880万元。
利润表:产品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为2644万元,产品销售利润为306万元,净利润为136万元。
此外,该企业不存在折让、折扣和销货退回,无优先股,普通股股数为400万股,市价为6.8元。
根据以上数据分别计算如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权益乘数、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和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利润)。
解:
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00/300=2.33
⑵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700-119)/300=1.94
⑶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60/2000=53%
⑷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2000-1060)/2000=47%
⑸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2000/(2000-1060)=2.13
⑹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306/3000=10.2%
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36/[(880+940)/2]=14.95%
⑻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2644/[(326+119)/2]=11.88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360/11.88=30.3(天)
⑼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136/400=0.34(元)
⑽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利润=6.8/0.34=20(倍)
15、A公司从下列资金来源取得资金:
⑴ 向银行取得借款100万元,年利率10%,每年结息一次,所得税税率33%;
⑵ 发行一部分优先股股票,票面总额50万元、按市价计算为60万元,筹资费率3%,年股息11.6%;
⑶ 发行一部分普通股股票,每股票面金额1元,市场销售价格2元,票面总额50万元、按市价计算为100万元,筹资费率3%,预计第1年股利每股0.12元,以后每年增长6%;
⑷ 拟发行债券50万元,面值为10元,筹资费率4%,票面年利率10%,企业所得税税率33%;
⑸ 留用利润30万元,普通股股利按12%计算,普通股每股发行价为2元,股利每年增长6%。
要求计算:
(1)列式计算各项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率;
(2)列表计算该公司综合资金成本。
解:
⑴各项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率:
银行贷款:Kd=Id(1-T)/[L(1-Fd)]=100×10%(1-33%)/100=6.70%
优先股:Kp=Dp/[P0(1-Fp)]=50×11.6%/[60×(1-3%)]=9.97%
普通股:Ks = Ds / [P0 (1-Fs)] + g=0.12/[2×(1-3%)]+6%=12.19%
债券:Kb = Ib (1-T) / [B (1-Fb)]=10×10%×(1-33%)/[10×(1-4%)]=6.98%
留用利润:Ke = Ds / P0 + g=1×12%/2+6%=12%
⑵计算综合资金成本:
筹资方式
筹资额(万元)
比重(%)
资本成本率(%)
银行贷款
100
35.71
6.70
优先股
50
17.86
9.97
普通股
50
17.86
12.19
债券
50
17.86
6.98
留用利润
30
10.71
12.00
合计
280
100.00
=
综合资金成本Kw=ΣWK=8.88%
16、某公司为一股份公司,拟筹措资金,有以下几种渠道:
⑴ 拟发行期限为5年、票面总值为220万元、利率12%的债券一批,发行总价格250万元,发行费率3%;该公司所得税税率30%。
⑵ 拟按面值发行优先股150万元,预定股息率12.5%,预计筹资费用3万元。
⑶ 该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现行市价每股2元,现拟增发新股200万股,预计筹资费率6%,预计第一年发放股利每股0.2元,股利增长率预计5%。
要求计算:
(1) 列式计算该公司发行债券、优先股、本次发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
(2) 如果公司无其他资金来源,列表计算公司长期资金的综合资本成本。
解:
⑴各项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率:
债券:Kb = Ib (1-T) / [B (1-Fb)]=220×12%×(1-30%)/[250×(1-3%)]=7.62%
优先股:Kp=Dp/[P0(1-Fp)]=150×12.5%/[150×(1-2%)]=12.76%
普通股:Ks = Ds / [P0 (1-Fs)] + g=0.2/[2×(1-6%)]+5%=15.64%
⑵计算综合资金成本:
筹资方式
筹资额(万元)
比重(%)
资本成本率(%)
债券
250
31.25
7.62
优先股
150
18.75
12.76
普通股
400
50.00
15.64
合计
800
100.00
=
综合资金成本Kw=ΣWK=12.59%
17、某公司发行五年期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6%,利息每年支付一次,试确定三种情况下的债券发行价格。
⑴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7%;
⑵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6.5%;
⑶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5.5%。
解:
债券发行价格=Σ年利率/(1+市场利率)t +Σ面值/(1+市场利率)n
⑴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7%:
债券发行价格=60×4.1002+712.99=959(元)
⑵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6.5%:
债券发行价格=60×4.1563+729.88=979.26(元)
⑶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5.5%:
债券发行价格=60×4.27095+765.13=1021.39(元)
18、S企业拟发行面额1 000元、期限5年的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末结计利息。
要求计算:按市场利率10%、12%、14%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
解:
债券发行价格=Σ年利率/(1+市场利率)t +Σ面值/(1+市场利率)n
⑴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
债券发行价格=120×3.7908+620.92=1075.81(元)
⑵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2%:
债券发行价格=120×3.6048+567.43=1000(元)
⑶ 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4%:
债券发行价格=120×3.4331+519.37=931.34(元)
19、某企业某年1月1日向租赁公司租入设备一台,价款200万元,租期5年,年利率12%(含手续费),租金每年支付一次。
要求计算:按等额年金后付、即付两种情况计算每年应支付的租金。
解:
⑴普通年金:
A = C /{[1-(1 + i)-n] / i }
=200/{[1-(1+12%)-5/12%}=200/0.4326/12%=55.48(万元)
⑵先付年金:
A = C /{[1-(1 + i)-n] / i }(1+i)
=200/{[1-(1+12%)-5/12%}/(1+12%)=200/(0.4326/12%)/1.12=49.53(万元)
20、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企业流动资产等于速动资产加存货):
期初数
期末数
本期或平均数
存货
2 400万元
3 200万元
流动负债
2 000万元
3 000万元
速动比率
0.8
流动比率
1.8
总资产周转次数
1.5
总资产
12 000万元
要求计算:
(1) 流动资产期初数与期末数;
(2) 本期销售收入;
(3) 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解:
(1)流动资产期初数与期末数: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期初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2000万×0.8=1600万
期初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存货=1600万+2400万=4000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期末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3000万×1.8=5400万
(2) 本期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
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总资产周转次数=12000万×1.5=18000万
(3) 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余额+期末流动资产余额)/2
=(4000万+5400万)/2=4700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本期销售收入/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18000万/4700万=3.83(次)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