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空一日杨利伟第1页1.了解并积累“炽热、俯瞰、无虞、本末倒置、惊心动魄”等词语。2.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本文内容科学性与语言通俗化相结合特点。4.体会文中第一人称叙事妙处,感悟关键词句中蕴含人物情感。5.了解航天知识,感受航天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态度、坚定意志和献身科学伟大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第2页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国家。
2、20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著有自传天地九重。作者介绍第3页1.订正字音 炽热(ch)赫兹(h z)轨道(gu)确凿(zo)严谨(jn)无虞(y)负荷(h)千钧(jn)轮廓(ku)模拟(n)稠密(chu)幅度(f)舷窗(xin)俯瞰(kn)遨游(o)烧灼(zhu)检验预习第4页2.词语释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负荷:负担,文中指承受压力。幅度: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宽度。比喻事物改变大小。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总称。千钧重负:比喻沉重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责任。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
3、于三十斤。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第5页遨游:漫游;游历。严谨:严密慎重。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可能性大小量。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位置弄颠倒了。文中指头脚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第6页1.快速浏览全文,简明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神舟五号”飞船升空过程以及“我”在此过程中承受共振带来痛苦,最终化险为夷。第二部分:写“我”在太空中所观察到地球及太空中不明物体。第
4、三部分:写“我”在太空碰到“本末倒置”错觉和听到神秘敲击声。第四部分:写“我”在飞船归航过程中经历一系列惊心动魄过程。整体感知第7页2.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内容?小标题是文章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发展次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第8页3.说说自己初读课文最深感受。作者杨利伟对于进入太空见闻感受,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方面和详尽描述。他严谨科学态度,不怕牺牲、勇于牺牲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正是这种精神和
5、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第9页1.第1自然段描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经过写火箭尾部发出巨大轰鸣声、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火焰和上千吨水化成蒸气,描绘出火箭发射之初壮观景象,开篇即把读者带入宏大场景中,给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内容探究第10页2.作者是按照什么次序来讲述“神舟五号”升空?经历了怎样过程?按时间(事件发展先后)次序。过程以下:火箭起飞。飞船迟缓地升起。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火箭逐步加速。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整流罩打开。“我”第一次向地面汇报飞船状态。第11页3.飞船升空过程中,“我”身心感受经历了怎样改变过程?火箭起飞时,全身用力,肌肉担心。飞船迟缓升起时,心里
6、稍觉释然,全身紧绷肌肉渐渐放松。伴随火箭逐步加速,感到压力在不停增强。接着因为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造成痛苦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要碎了,但头脑还非常清醒。最终共振慢慢减轻,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个从未有过轻松和舒适。第12页4.作者在第二部分中主要采取了哪种观察视角写太空所见?(请用文中词语作答)然后简明概括“我”在太空中看到了哪些景象。主要采取了俯瞰视角。“我”看到景象有:地球是一段弧。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祖国首都和各个省份。类似棉絮状悬浮物。第13页5.由第三部分可知,“我”在太空中碰到了哪些未知情况?“我”是怎样克服?一是体会到了“本末倒置”
7、错觉。这种错觉令“我”极难受。在没有前人经验基础上,“我”靠意志力克服了这种错觉。二是听到了神秘敲击声。“我”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觉什么,以至于至今无法确认发出声响原因。第14页6.第四部分为何说归途“惊心动魄”?请分析原因。先是快速行进飞船与大气摩擦时,舷窗外防烧蚀层剥落。接着飞船右边和左边舷窗先后出现裂纹。然后还有穿越黑障区和抛伞过程惊险。最终是飞船落地。整个过程险象环生,有很多是未知情况,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船毁人亡后果。就当初身处飞船“我”来说,这一路确实可谓“惊心动魄”。第15页1.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请在文中找一些相关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求实科学态
8、度。(1)那种共振连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用准确数字统计自己感受不适时间,表达了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地球,并非展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表达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品味赏析第16页(3)我曾俯瞰我们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展现一片红晕。客观描述,也是科学态度表达。(4)不过,我没有看到长城。表现了作者实话实说、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第17页(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如米粒,大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任何撞击。细致观察,详尽描述。(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搞清它到
9、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方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以为不像。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第18页2.本文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情感。请举例说明。(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些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全部人都鼓掌欢呼起来。/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眨眼”这一微小动作都代表了如此重大内涵,可见航天事业是着眼细微伟大事业。指挥大厅里大声喊叫和鼓掌欢呼表现了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激动、兴奋之情,表达是深挚战友情。“我”以后看到录像时,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我”曾亲历死亡威胁,所以更知道生意义和战友们对自己担心。第19页(2)我曾俯
10、瞰我们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展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战友和亲人。特意俯瞰北京表现,蕴含了“我”对祖国热爱之情和对战友、亲人牵挂之情。第20页(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声音,手电光束从舷窗上含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心理描写,“外边来人了”表明飞船安全着陆在预定地点,此次归航成功了。理智、平和话语中蕴藏着“我”巨大喜悦之情,写出了作者安全回到地面后踏实而又激动心情。第21页3.找出文中一些利用了修辞手法语句,简明说说它们表示效果。(1)我全身用力,肌肉担心,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利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刚起飞时“我”担心得全
11、身肌肉极度僵硬情形。(2)开始时飞船迟缓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利用对比修辞手法,用人们熟悉感觉,形象地写出了飞船刚升起时平稳状态,可感、易懂。第22页(3)痛苦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利用夸大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共振改变带给“我”极度痛苦感受。这种痛苦是一个长久接收严苛训练宇航员都“几乎无法承受”,可见其痛苦程度之深,令读者不禁为杨利伟捏了一把汗。(4)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如米粒,大如指甲盖 采取比拟修辞手法,以“棉絮状”比拟不明物体形状,以“米粒”“指甲盖”比拟物体大小,形象详细,便于读者感知了解。第23页4
12、.杨利伟非常明确而必定地说:“我没有看到长城。”请谈谈你对此看法。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含有勇于探索、不畏牺牲勇气;然而,更难能可贵是,他还含有另一个勇气,那就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勇气。杨利伟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和失望,但杨利伟说得没错。因为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假如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假如不借助先进观察仪器,肉眼是无法分辨。第24页认可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以杨利伟为代表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精神最好表达。长城已经在世界人民心中,不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雄姿伟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正意味着中国人对长城精神发扬光
13、大与拓展延续。所以,即使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长城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对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不可或缺激励。第25页5.针对抛伞过程,俄罗斯航天员为何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杨利伟又是怎么做?这说明了什么?俄罗斯航天员担心新手们害怕,所以从来不给他们讲述这个过程。杨利伟回来却讲了,而且是将每一个步骤都讲了,让以后航天员们都有心理准备。这说明杨利伟认真、负责,重视安全,关心和重视每一位战友。第26页试简析本文在写法上展现突出特点。(1)以第一人称叙事。作为自传,本文采取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一边叙述火箭升空、航行和归航过程,一边融合描绘自己身心感受,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体,增强了叙述内容真实感,给读者以身临
14、其境感受。鉴赏评价第27页(2)小标题式结构。从整体叙事看,文章采取是纵式结构,以事情发展次序(或飞船升空、航行、归航时间先后次序)来讲述经历。每一部分都设置了简明扼要小标题来提醒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读者对课文内容有更明晰把握。第28页(3)语言准确,生动严谨。本文巧妙地将科学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叙述生动而不失严谨。如“开始时飞船迟缓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用人们熟悉感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绝大多数人无法体验到宇亩飞船升空感觉,通俗易懂。再如“人体对10赫兹以下低频振动一个大约6G负荷上”,利用详细数据,讲解了人体内脏感受到共振负荷,用语严谨精准,深入浅出地向读者普及了高深
15、科技知识。第29页天地九重(节选)杨利伟 地球真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以前不了解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在太空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大明星,满身散发出夺人心魄、彩色、明亮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纱裙和白色飘带,如同天上仙女缓缓飞行。我无法形容内心喜悦和倾慕,啊,养育我们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我仔细端详这漂亮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美景,而唯一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全部中国人好好看看她,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按动着相机快门,我要留下所拓展延伸第30页有我见到奇异景色。地
16、理知识告诉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域覆盖着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蓝色海水,浩瀚海洋骄傲地披露着辽阔壮观全貌,我还看到黄绿相间陆地,连绵山脉纵横其间;我还看到我们平时所说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普照下,好像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展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飘来,又缓缓离去。我知道我还是在轨道上飞行,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怀抱,冲向宇宙深处,然而这也足以让我震撼了。我并不能看清宇宙中众多星球,因为实际上它们距我们距离非常遥远,很多都以光年计算。正因为如此,我以为宇宙广袤真实地摆在我眼前,即便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飞天人,我已经跑到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空间,能够称为太空人了,不过实际上在浩瀚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第31页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方式讲述了自己进入太空一日亲身经历和感受,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太空探索神奇与艰险,赞扬了人类勇于探索太空可贵精神和航天员严谨求实科研态度,全文洋溢着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骄傲和自豪之情。任何一个英雄成长,都离不开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不停学习、不停超越。杨利伟曾说过:“人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不过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假如人生有越多第一次,也意味着我们人生越丰富,越多彩。”总 结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