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485466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题目: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 目 录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一)选题背景1(二)选题意义2二、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3(一)海外并购研究综述3(二)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综述5(三)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综述6三、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7(一)分析的基本思路7(二)主要内容81.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的原因82.相关理论的介绍83.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中面临风险的识别84.案例分析8(三)论文预期研究成果8(五)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措施81、案例研究的局限性82、结论的普遍有效性93、过于偏重案例实操,理论水平不高9四、论文的框架结构9五、论文日

2、程安排表10六、参考文献1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海外并购贷款主要指银行为了满足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的巨额资金需求,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更好地支持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加入 WTO 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谋求全球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壮大我国企业自身实力的途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2000 年至 2006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迅速上升,由 2000 年的 9.73 亿美元上升至 2006 年的153.84 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2007 年并购总额迅速回落,从 153.8

3、4 亿美元将至 45.29 亿美元,经过短暂的调整,并购总额迅速回升至 2008 年的 93.63亿美元。截至 2012 年 2 月 17 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的总额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海外并购国,并购的金额高达 218 亿美元。另外,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总额在金融危机过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购的动机日益明确,所涉及的行业日趋广泛。然而,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同时面临着一些瓶颈,主要表现为大宗并购案的交易规模巨大,而我国银行对海外并购提供贷款时融资手段单一,海外并购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自有资金、银团贷款、以及债券融资等。单一的融资手段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负债率,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4、增加,再融资成本也加大,再加上还本付息,企业面临的很大的现金流压力,使得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并且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渠道往往局限于现金支付方式,现金成为海外并购最主要的支付工具,使得国内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急剧增加。如中联重科支付 1.626 亿欧元获得 CIFA 的实际掌控权,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 5000 万美元和银行借款的 2 亿美元,收购完成之后将引起中联重科的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海外并购是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必要策略,而资金来源问题是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银行是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

5、行的海外并购贷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支持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另一方面,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急剧增大。海外并购贷款究其本质上来说是风险贷款,与其他银行贷款相比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在推进海外并购贷款的同时,也应不断加强对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二)选题意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境外一些企业资产迅速缩水,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成本降低,海外并购处于有利地位。然而,海外并购过程中伴随着并购的技术风险、整合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使得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效果远低于预期。根据麦肯锡最新的研究显示,过去 20 年内全球的大型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 50%,而中国则有 67%的海外并购不

6、成功。国内银行业也充分认识到海外并购贷款在给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含着极高的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国内企业缺乏海外整合与运营的能力;也在于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发展水平有限。此外,在海外并购过程当中,由于并购贷款过程不透明、并购贷款的交易成本难以确定等一系列原因,使得银行对海外并购贷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监管机构对海外并购贷款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的难度,这也是海外贷款高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进行贷款的过程中,除了国内的普通商业银行,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进出口银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出口银行除了对我国进出口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外,在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战略性

7、并购方面对其进行支持,从国家利益层面上考虑全球战略性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海外并购风险选择适合的度量模型,对海外并购行为进行风险识别和计量,在此基础上作出对海外并购贷款的风险判定,最后根据判定结果分目标、分阶段地提出相应的贷款风险应对措施显得意义重大。本课题首先对进出口银行在海外并购贷款过程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综合地分析海外并购贷款的风险水平、风险大小,进出口银行依据风险判定模型的结果进行海外并购贷款的决议。这对我国的银行业进行海外并购贷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根据我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特殊地位,在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贷款过程中考虑其特殊性,分别提出应对

8、进出口银行进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并购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海外并购融资成本,以更好的支持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二、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一)海外并购研究综述国内外的文献对海外并购研究的现有理论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和并购效应以及海外并购风险研究三个方面。在对并购动因的研究主要有金融创新与潜在价值低估理论、全球化与外部冲击理论、追求全球垄断优势理论与内部化优势理论等。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新的融资工具的创新,特别是杠杆融资被广泛应用,全球兴起了第四次并购浪潮。Tobin(1977)的 q 值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其理论阐明了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条件

9、下,当企业证券市场价值低于其重置成本时,并购行为就可能发生。全球化理论与外部冲击理论解释了 90 年代以来第 5次全球并购浪潮,Mitchell 和 Mulherin(1996)的外部冲击理论阐述了诸如技术革命、全球化、政府监管的放松等外部因素导致海外并购行为的发生。Weston(2002)也指出当今的跨国并购是由技术进步、全球化和自由化贸易、规模经济等 7 大因素共同推动的。Stephen Hymer 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Sudarsanam(1997)在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独占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和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与到海外新建企业相比,

10、海外并购当地企业存在着垄断优势,可以使并购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内部化理论是指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支配资源,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节约市场运行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既是在国外建立内部市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过程。以上理论分别从不同方面解释了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学者也对海外并购动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毛雅娟、米运生(2010)经过综合整理,将西方并购动因理论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理论,另一类是公司并购的价值毁损理论,并从并购价值的视角对并购动因进行了探索。曾敏、郭鑫(2005)对我国企业的并购动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并购动因主要体现为

11、财务动因。方秀丽(2008)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动因进行研究发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在海外并购效应的研究上,Meeks(1997)通过考察 19641972 年的 233个并购案例,发现并购后优势企业的盈利率呈现出确定的缓慢下降趋势。MartinJ.Conyon 利用英国 1967 年1996 年的经济数据采用系统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跨国并购对就业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在敌意和相关并购中对就业具有消极的影响。Qiu,Zhou(2006)通过分析 2006 年前后的跨国并购案例证实了跨国并购双方都想通过并购来实现信息共享,并且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决定了产出的协同效应,同时产品

12、差异化程度也影响着其他企业的利润率、国内福利和消费者的剩余。Becher(2000)、Conklin(2005)等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的并购效应进行了阐述。蔡柏良(2007)利用财务指标构建并购效应综合得分模型,利用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后发现,并购后一年内的效应比较明显,但并购后的第二年、第三年的效应并不明显。在对海外并购的风险研究上,灰色系统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整合一致性模型成为当前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分析的现代理论。我国学者在海外并购的风险成因、风险评估和管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方面,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并且分析方法不系

13、统、不全面,主要集中在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分析或对目标企业的定价方法的分析上。如刘光尧(2003)从实用的角度,利用定性分析法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面临的两种不同的财务制度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缺乏清晰的数量模型分析的支持。国内另一部分学者从借鉴西方度量、评估、管理的现代模型出发,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如焦桂梅(1999)讨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风险分析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然而不足的是,没有相应的计算步骤,仅仅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张军、盛英(1999)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利用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分析了企业并购模式对产业结

14、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然而,不足之处同样在于里面没有涉及有关风险的定量分析。夏新平、宋光耀(1999)分别从企业内部的计算模型和外部市场计算模型出发,分别讨论了这两种方式对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的计算方法。与国内关于海外并购风险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阶段不同,国外学者针对海外并购风险研究主要偏重于现代的定量分析上。Niden, Cathy M FM(1993)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行为进行量化,提出了并购中的协同效应相对值的概念,并对 企 业 成 功 完 成 并 购 过 程 建 立 了 协 同 效 应 相 对 值 的 线 性 模 型 。 Richard Schoenberg,Richard Reave

15、s(1999)通过对英国 200 家工业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在一类产业中决定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Barton, David M 则探讨了在二维空间竞争中横向的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价格和利润的影响。Tong Grundy(1996)认为需要从战略上以及提高企业价值的角度探讨了实行兼并管理的一些步骤和方法,其原因在于他的研究表明兼并常常是减少企业价值而不是增加其价值。David 和 singh (2003)认为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存在着两种文化风险,一方面是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文化对立和距离的测定;另一方面是阻碍两种文化有效融合的能力。(二)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

16、理论、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与经济的发展状态紧密相关。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当时商业银行的业务以资产为主,由此产生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强调保持资产流动性的资产风险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重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重视表外业务管理发展至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是因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后,金融全球化、分业经营壁垒消除以及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化、多样化,银行所面临的不再是单一风险,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现代

17、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量化技术和模型应用于风险识别和风险计量方面。其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现代市场风险极其计量管理技术的产生源自于一连串重大衍生金融产品灾难之后,银行迫切需要现代的计量和管理市场风险的工具和方法。现代市场风险计量和管理技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银行引入了持续期和久期理论,使得利率风险的管理更为科学;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产生了诸如 Delta、Gamma、Kepa、Theta 等各种形式的风险对冲风险管理理论;VAR、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综合衡量市场风险方法和模型也广泛应用于银行的风险管

18、理当中。关于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1997 年 J.P.摩根推出的 Credit Metrics模型,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新的里程碑,其模型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及交换概率计算出贷款市值及波动率,从而计算出贷款的在险价值。KMV 公司提出了违约模型,利用现代期权定价理论,利用企业市值及波动率得出违约距离,并将其转化为违约概率,从而对违约损失进行评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国内学者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对全面风险管理做了不少研究。唐国储、张文峰(2005)探讨了全面风险管理与银行的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金文华(2005)则对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所需哪些方面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崔滨州

19、(2004)分析了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银行业种实施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黄宪、金鹏(2004)依据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模块与框架。综上所述,在海外并购与银行的风险管理方面,国内外学者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在对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上往往偏重于定性分析,这使得银行在发放海外并购贷款过程中对其进行风险管理面临着困难。因此,对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再利用现代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对海外并购贷款进行风险管理是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综述进出口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它属于政策性银行,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20、、对外经贸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支持和扩大我国外贸产品出口、支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以及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关于政策性银行产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缺陷,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力性两个目的。Stigilta 和Weiss(1981)首先从“逆向选择”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Williamson(1986)接着又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得出:由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作为一个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为了减小信息的不对称性,需要政策性银行

21、介入到信贷资源的分配当中,尽量将借款人的信息传达给贷款人。布坎南建立了以“内部俱乐部理论”为基础的“布坎南模型”,为政策性银行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国内学者白钦先(1989)提出与论证了政策性金融的客观存在,并将其提高到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选择的高度。雷建维(2003)对政策性银行的越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策思考,臧明仪(2006)对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强调要加快立法以控制隐性风险以及制定科学评判标准以明确经营目标和业务范围。此外,政策性银行有着其特殊的性质,马玉虎(2004)认为,诸如进出口银行这类政策性银行与一般的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

22、对象和有着特殊的融资原则等特征。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也与一般商业银行有所不同,丁孜山(2003)认为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更需要建设科学的风险管理文化、健全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系统;马玉虎(2004)认为政策性银行的风险控制还需解决自身风险防范的独立性、动力和手段等方面问题;郭思亮(2002)结合我国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对完善我国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提出建议。石磊(2006)在对我国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博弈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银行风险控制的政策措施。三、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一)分析的基本思路国内现有的文献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大

23、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或者提出了相关的定量计算方法却缺乏相关的实证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参考国外对海外并购风险度量的模型,针对我国进出口银行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对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计量,在实证求解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海外并购贷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二)主要内容1.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的原因通过对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项目的分析,明确对进出口银行含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的原因。2. 相关理论的介绍介绍了海外并购特点、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状况和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重点分析了海外并购的风险特征、风险大小以及海外并购风险的现代度量模型,为下

24、文做铺垫。3.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中面临风险的识别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指出了海外并购贷款中面临的风险的类型、风险敞口等特征。根据分析的结果,宏观上给出了应对海外并购贷款业务风险的策略。4. 案例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对具体的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案例中并购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根据不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三)论文预期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研究,提出了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项目风险的识别方法,同时根据不用的风险类型给出了不用的控制风险的措施和方案,从而提高我国进出口银行的安全等级,降低其海外并购业务风险。(五)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措施1、案例研究的局限性进出

25、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面临风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个别案例对其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常注重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使得得到的控制风险方案是在对进出口银行海并购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得出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方案的广泛适用性。在本文的研究中,案例更多的是对本文提出方案的一种检验,同时也给出了方案应用在实例中的具体方法。2、结论的普遍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是在文献阅读、理论综合,以及结合国内特定案例的具体实践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针对其他行业的企业,需要结合具体行业进行分析,并得出关键因素。3、过于偏重案例实操,理论水平不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并对资料进

26、行分析。然而,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国外资料的翻译和整理不足。同时,考虑到本文需要作者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因此,这都会影响结论的效果。作者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速读和精读相结合,尽可能迅速和有效的选择出需要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摘要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 文献综述1.2.1海外并购研究综述1.2.2 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综述1.2.3 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综述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2.1 海外并购风险相关理论2.1.1海外并购定义2.1.2 海外并购相关理

27、论2.1.3 海外并购风险理论2.2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管理2.2.1 风险识别方法2.2.2 风险管理手段第三章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识别与管理3.1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识别3.2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度量3.3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控制3.4 小结第四章 进出口银行海外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4.1 案例基本资料4.2 进出口银行对 A 企业并购业务贷款风险的识别4.3 进出口银行对 A 企业并购业务贷款的风险评估4.4小结第五章 进出口银行强化海外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五、论文日程安排表根据学校和导师总体安排,在符合统一起始

28、时间的要求下,论文撰写工作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 选题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初稿修改稿终稿答辩34681415242527283234周数六、参考文献(一)中文文献1 熊建平.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析与风险决策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0.2 朱珣,胡旭.项目融资与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运用J.西南金融,200l.3 洪星,杨立新.现代银行的资金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4 伯洲,郑边江.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融资的定位研究J.投资研究,20045 钱春沁,孙晓安.项目融资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评估J.市场周刊,20046 曾敏,郭鑫.浅议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J.商业经济,20057 方秀丽.后股权分置

29、时期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 王建林,刘建成.建设项目融资风险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中国工程经济,20031.9 郭思亮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l,12.(二)英文文献1 Ho,T.S.Y.Fixed-Income Investment:Recent Research.Richard D.Irwin,Inc.,1995.2 Frank J.Fabozzi.Bond Markets,Analysis And Strategies.CSIRO, 2004.3 Mitchell and Mulherin. Rational pre

30、payments and the valuation of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J, 1994, 49(3): 891- 921.Weston, J. Fred, and Weav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cGraw-HillM,2001.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

31、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

32、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33、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