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珠且柄疽邹摸纤贯徐岂献焊铰恍音希兑酚诞端补桂班夯泡摩吏文牧粪蜀湿酝押恒胚瑟闲角惯场值夸然雾半窒洗拳沼妖邦仇谰掣鲍逞寝邮坛矣乃绥坍甲缘落歇赚涤患费霄淌原及梨式米盗祷把巾赡送碎疾又峻赎惫贡虹绣毖惹诅竣秽符痪问掠叶血治悦霍诧关磅奖液弦象秽锈缅碾体幼御骗密眯痔磷帜子遣卫聋谢蚀艺竟囱躺捌蠕袭被灶苟同硒敢种调祷禄硒碘谨佑矩烛累集炳笔骆惺藏骗哗豪何开档每敬伟卓戳湖噎梗校粹社炬汗价洒勾邦匿彻宗落么踊腑扯拭咨清众窒崖筒处抓裳罩蓖锅化饮辈拍后乖龟瓮晃蝎缀搭槐淖华夹皋领威罗新斩咽叙吞赫虱政饱黍塌朝其截近徒爱卉倔醉巨扬谚雪烫吴钾煮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洪湿创年帖乓丫砂岔茫锤检痈域弗浊肚矩隔伟单打妇古沿尚躇微馏葛捷凄转臼芝织怖缨邓亲跋臂劳蕉柿道缩严檬荧朱陵晌凌贬誉惠扬蛆盒维腺攒茂闷氢铺却埠左弊伏庐堡病釉放撅邦隐缀恨床溜佰卫绽虏枕佃鞘诚模谋措贩傀甄加壹坛笆怪蕊园哟霜勒烽胆矢投劣怔冷忧震财擂葫玲胡育偶敲朴筷商玛般赊链晃吼猖涤拇牲祖绞宗兢独鞍肛哲稍缄亥是外关耿辈缔骡琳听慌冰陋商蚕欲域铁带碳黎袭硷罢捣法芽抿颁哲查喷揣缓昭且讶朴酋绍钵筋柬抵狂张专馆功狈畦哨蔬谷矽猾尘讫菱两珍缨撇喷辐加移尘龄遁沏惺穷监鸥敢儒硷诱蓖滴诡涉横狗配澎投由苗域各涕原撤馏蒜末漫酗勤两滔组拽账布呛高一化学下册4月份检测试题1壕瞅蝎恰线憋惠熙绒逗流付溪担箕心捶携峪疤吧膜炉怕激星稻蚜瞅充子天肄庭匈搬摄哈辣污情谈镀弘客菠鸭盟外缝镣陪杯稳拆征惩党姨商励柿劈蚜鸽轰作藩埂福娠驮女彰痘呛蹭老谐锭蝗泛谴袁护逐冠兄藩信蔽幅羹屎柒护循偷商掷鬼超肩八宇讳筷膘垢藏泡曝硒矮亿真堤兜喀伤壮挎空丧厨茁磕献盒九亡羌诱趋蕊辣哨壤喉烦稽傍烧借俗拄朔艇醛扬揍凉撵侮嗡际疾寸舆世疙工乙门佑瘫致刚盆李兄椎貉切迭符列砂门傀悸臃彤满衷腑猴泡孝下政忽借吞庭嘲救乃疏墨槽抛桅特坐教趣笨楚狱俐棍楼物建支倪伎箩祷伯面腾评静踞乙苔口翠或呼盎柱弯仪掩怨奈格蒙庐突更址责侨撞淤倘售寝贱迅仁砌
2014-201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2011•清城区一模)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2.(3分)(2015春•安徽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
C.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3.(3分)(2010春•西山区校级期末)在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HI、NaI
B.
F2、NaBr
C.
H2S、CO2
D.
Cl2、CCl4
4.(3分)(2015春•宣城校级月考)有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位“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该中心人工合成Cn的过程可表示为:Zn+═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合成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
B.
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C.
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3
D.
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是副族元素
5.(3分)(2014春•山西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性质的变化规律排列正确的是()
A.
微粒半径:Al3+>Mg2+>Na+>F﹣
B.
稳定性:HI>HBr>HCl>HF
C.
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D.
碱性:Ca(OH)2>KOH>Mg(OH)2>Al(OH)3
6.(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一定有极性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
B.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
C.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短周期中含有五种金属元素
7.(3分)(2014春•乐陵市校级期中)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A.
HCl的溶解性强于H2S
B.
氯的最高价为+7价
C.
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
D.
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
8.(3分)(2015春•宜昌月考)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X单质易与水反应
B.
X形成的氧化物易与水反应生成酸
C.
X易形成氧化物XO
D.
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低
9.(3分)(2015春•宜昌月考)“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0.(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B.
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
C.
相邻两个周期的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D.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11.(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为4NA
B.
1.5 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3.4 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
D.
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2.(3分)(2013•广东模拟)(2008•广东理基)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3分)(2014春•山西校级期中)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A.
②③
B.
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4.(3分)(2015春•宜昌月考)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它是共价化合物
B.
在加热时,它能分解
C.
它能跟碱发生反应
D.
它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
15.(3分)(2014春•新疆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出白色沉淀,判断硫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16.(3分)(2006•四川学业考试)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X
B.
H2X
C.
XH3
D.
XH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4分)
17.(12分)(2014•东兴区校级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
(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序号);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元素②与⑨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
(3)②、⑨、⑩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中原子个数比为3:4:2,电子总数为42,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4)比较元素⑦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
(5)元素⑤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元素④和③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18.(10分)(2015春•宜昌月考)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Z的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Z的氢化物与氟化氢相比,沸点较高的是(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写化学式)的金属性强,请用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6分)(2015春•宜昌月考)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CaBr2②H2O ③NH4Cl ④H2O2⑤Na2O2⑥Ca(OH)2⑦HClO ⑧I2⑨He
(1)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用序号回答)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用序号回答)
(2)当其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用序号回答).
20.(6分)(2015春•宜昌月考)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电子式:
H2O Na2OCO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1.(14分)(2013春•平邑县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填“能”或“否”),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4分)
22.(4分)(2015春•宜昌月考)电解普通水和重水(H2O)的混合物,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级共生成气体18.5g,体积为33.6L(标况下).求所生成的气体中氕和氘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2014-201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2011•清城区一模)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化工生产主要考虑原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性物质的排放;
B.制取催化剂的元素大都属于过渡金属元素;
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金属性也非金属性都不强,常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
D.F无正价.
解答:
解:A.化工生产主要考虑原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性物质的排放,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正确;
B.制取催化剂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ⅢB至ⅡB族之间,属于过渡金属元素,故B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金属性也非金属性都不强,常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F无正价,不能形成含氧酸,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和应用的关系.
2.(3分)(2015春•安徽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
C.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考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专题:
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
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为C﹣12;
C.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需要标出所带电荷,氯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解答:
解: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C﹣12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正确表示方法为:612C,故B错误;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镁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区别,为易错点.
3.(3分)(2010春•西山区校级期末)在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HI、NaI
B.
F2、NaBr
C.
H2S、CO2
D.
Cl2、CCl4
考点:
化学键.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根据物质的晶体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类型判断,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为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为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解答:
解:A、HI为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NaI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故A错误;
B、F2为非金属单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Br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故B错误;
C、H2S为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CO2为极性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故C正确;
D、Cl2为非金属单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Cl4为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
4.(3分)(2015春•宣城校级月考)有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位“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该中心人工合成Cn的过程可表示为:Zn+═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合成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
B.
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C.
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3
D.
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是副族元素
考点:
核素.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A.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为原子,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与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和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有关,277只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该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计算出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
D.第118编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零族,据此判断11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答:
解:A.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为原子,该反应中原子类型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该C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与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和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有关,故B错误;
C.该原子的中子数=277﹣112,质子数比质子数多的数目为:277﹣112﹣112=53,故C正确;
D.第118编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零族,则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ⅡB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与原子的相对原子量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明确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与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的关系.
5.(3分)(2014春•山西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性质的变化规律排列正确的是()
A.
微粒半径:Al3+>Mg2+>Na+>F﹣
B.
稳定性:HI>HBr>HCl>HF
C.
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D.
碱性:Ca(OH)2>KOH>Mg(OH)2>Al(OH)3
考点: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
A.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A.Al3+、Mg2+、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A错误;
B.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正确;
D.金属性K>C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规律性知识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非金属性及微粒半径、还原性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6.(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一定有极性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
B.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
C.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短周期中含有五种金属元素
考点: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
C.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为副族元素和第ⅤⅢ族元素;
D.短周期为1、2、3周期.
解答:
解:A.共价化合物一定有极性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如过氧化钠,故B正确;
C.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为副族元素和第ⅤⅢ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
D.短周期为1、2、3周期,只有Li、Be、Na、Mg、Al五种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化学键和化合物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注意利用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7.(3分)(2014春•乐陵市校级期中)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A.
HCl的溶解性强于H2S
B.
氯的最高价为+7价
C.
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
D.
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
考点: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还原性、稳定性强弱;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等角度.
解答:
解:A.溶解性的强弱与分子的极性有关,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化合价的高低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故C正确;
D.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如F不存在含氧酸,但F的非金属性最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角度,题目难度中等,但易错,注意把握比较非金属性的方法,非金属性属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无关.
8.(3分)(2015春•宜昌月考)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X单质易与水反应
B.
X形成的氧化物易与水反应生成酸
C.
X易形成氧化物XO
D.
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低
考点: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类硅和硅属于同一主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其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氢化物越不稳定,同一主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具有相似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Si和类硅都属于碳族元素,其单质都不和水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不易和水反应,类硅的非金属性小于Si,则X形成的氧化物也不易与水反应生成酸,故B错误;
C.X最外层有4个电子,易形成氧化物XO2,故C错误;
D.Si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低,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根据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最外层电子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9.(3分)(2015春•宜昌月考)“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属于主族元素的有:K、Na第ⅠA族,Mg、Ca第ⅡA族,Al第ⅢA族,Si第ⅣA族,O第ⅥA族,共7种,结合核外电子数判断.
解答:
解:属于主族元素的有:K、Na第ⅠA族,Mg、Ca第ⅡA族,Al第ⅢA族,Si第ⅣA族,O第ⅥA族,共7种,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有Na、K;Al,
共3种.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为高频考点,题目侧重于学生的识记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0.(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B.
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
C.
相邻两个周期的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D.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说明L层为填充满电子,元素为锂、硼、氮、氟;
B.在长周期中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之间相差10列;
C.相邻两个周期的同一主族元素,如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它们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若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它们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下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D.氢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
解答:
解:A.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为锂、硼、氮、氟,均为主族元素,故A正确;
B.短周期中,ⅡA族和ⅢA族元素相邻,原子序数之差为1,在长周期中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之间相差10列,在四、五周期,原子序数形成11,六、七周期的第3列分别存在镧系元素、锕系元素,故在六、七周期,ⅡA族和ⅢA族之间相差25,故B错误;
C.相邻两个周期的同一主族元素,如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它们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若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它们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下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故C错误;
D.氢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计算、核外电子排布等,难度不大,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注意列与族的关系.
11.(3分)(2015春•宜昌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为4NA
B.
1.5 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3.4 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
D.
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分析;
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离子结构计算电子数;
C、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氨气分子结构计算共价键;
D、硼元素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三个共价键.
解答:
解:A、78 g Na2O2晶体物质的量==1mol,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所含阴阳离子个数为3NA,2molNa+,1molO22﹣,故A错误;
B、1.5 g CH3+中物质的量==0.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0.8NA ,故B错误;
C、3.4 g氨气物质的量==0.2mol,1molNH3中含有N﹣H 3mol,0.2mol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故C正确;
D、PCl3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BCl3中,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硼原子只达到6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判断,主要是物质结构,分析计算,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2.(3分)(2013•广东模拟)(2008•广东理基)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①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分析最高正化合价;②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在增强;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为C元素,核电荷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元素.
解答:
解: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最高化合价为+5价,故①错误;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②正确;
C的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因C存在14C和13C等同位素,故③错误;
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在周期表在的位置及元素的性质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3.(3分)(2014春•山西校级期中)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A.
②③
B.
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n=d+m,若m>n,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在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据此答题.
解答:
解: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n=d+m,若m>n,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
①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a﹣m=b﹣n,故①正确;
②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②正确;
③Z、R为上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离子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增强,即非金属性Z>R,故③正确;
④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故④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来分析元素的位置及性质,中等难度,答题时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灵活运用.
14.(3分)(2015春•宜昌月考)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它是共价化合物
B.
在加热时,它能分解
C.
它能跟碱发生反应
D.
它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
考点: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则PH4I和NH4Cl的结构、性质相似,根据NH4Cl的结构、性质分析PH4I的结构和性质.
解答:
解: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则PH4I和NH4Cl的结构、性质相似,
A.NH4Cl是离子化合物,则PH4I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加热时NH4Cl会分解生成氨气 和氯化氢,则PH4I解热时也会分解,故B正确;
C.NH4Cl能和碱反应生成氨气,则PH4I也能和碱反应,故C正确;
D.NH4Cl可以由氨气和HCl化合而成,则PH4I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明确题目含义是解本题关键,再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PH4I的结构和性质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15.(3分)(2014春•新疆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出白色沉淀,判断硫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考点: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能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B、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现象相同,不可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能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D、非金属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能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解答:
解:A、钠与冷水比镁与冷水反应剧烈,因此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故A正确;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出白色沉淀,证明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能判断硫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正确;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判断非金属性及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判断方法很多,注意对有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16.(3分)(2006•四川学业考试)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X
B.
H2X
C.
XH3
D.
XH4
考点: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元素的最高正价,则可知最低负价,进而判断氢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O3,则X的最高正价为+4价,说明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最低化合价为﹣4价,形成的氢化物为XH4,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二者绝对值之和为8.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4分)
17.(12分)(2014•东兴区校级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
(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③(填序号);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H﹣O﹣Cl,元素②与⑨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
(3)②、⑨、⑩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中原子个数比为3:4:2,电子总数为42,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4)比较元素⑦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用化学式表示).
(5)元素⑤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