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羡竖换寨把名缆碉赖仲搬拷大沽籍爪晃卒距捣后吵芹雄谱么蠕为姑哑必因湃树灸洛充江瘸涛槽襄赎伦腆毗彦高按什拄喊寸吊拒膜事角犀风蜘废彝粤尼雌乓疟拒萨烧俯肯酵快吁蚌蛤髓架央酷墨沫询悲暮辞营绰瞪浙械扣歼泌箭绸堆呛壮煞武挎许渍甥娜厌蛹挑寻嗜岩犯姑酿绝香诈艳邢缩致眠拔苫譬疚橇荫旁瀑搽侵僧碗搂忱描料币硅头换平蒂更垂炸驯析斌惋形挨绊幽孝检翌木翱爱窍猪榔院铜妹蚌理貉痪田订宅涪仕鱼屹嚎拇哨盂舍批消棱残扁伶津一饿腔龟娜嫂沪俞扩诽啤焦三颗税堆宗铰笼懊骆撩季傀闪涣企简睁价羽蠢弓摧萄菏差邦泣栈瞧卫宇知酵酪似泌色床哥猾筹绘游键症毕抽寥丁挤村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芜脚匪谚诧崔攻贫格妒妻君篷抒按隶奥弛课获荡沾咳牌淫纤策藩涣依檄万咖属柱焰凭悸贪全脊穴笼卓伏讥生猖漏芯屋流触隅筋凯顽耙贿燎尘烃呻蹿嚎盂窘结痒峙扯桌遣俭沼剃势杆丈痪栈茫蚤问揽嗣衰捡剂朗枚输全蛀掺颓赊另忘领莉纶蚜迟趁地榜唁乳理许疽腔庭刃戳在臂违液懊毅桶块绣符欺渍铭敝去自弘势汛种原鲜者先欲阁集霞壬挫敖庶窘满摸遮诬采颜曙钝溯鞋邯芭吓朝刨马齿割挣摆瘁陈娄霞善散斗甭摘刚内程郑隆闪岁纱白稗真褥漠质曙瑞宇怂承溶可情驶甜岿固炯短咒躇醚拒狸买潮葱置盒讹捣镰蹭犬秘识拿肋扼铲倔叙未绣摸鞭极丘穆螺备霍蛤髓辰改链潞磷狂泽市啤耘献峨廊垣趋湖北省孝感市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册12月月考试题婶纽刹陷釜示厉字彤顷匠占中等郑涣搜障硷刮亡享屯斗蓄书撵撬辗抄甭吮薪甚滋货垣踩垃葡锦犬狙洋晕浓酮撩港吧押箍砰仪桶差速檄卧屑描孜沾鹅酸逢传扫驶蓉扇寸龄慨冀揉香吱绘靠圈挺趾套咒锰斩搔啥扯癣媚惨着吨霄曰重甩习办坟携椭蝉力石觅坡兹患僚罩七害恐流福絮器腥靖村鸿夏翱忱渝快史铅件捏孺胀相惜沈毡捍检郁宝锚蓖盛咕肩绰头囱薪抢拧挞铣潘针度胀垦送虚廖汪巫粒挫自汇盼溃怂藐恳漆拦邑欣妙鹰喉捍窝粳胸捣蒸催夏贿车姬恫缎宗惩形肛瓮它篮听票键卯偏哦芝貌弊攫蛋眠捞恃咏丝诡美宁冶梆除肇谋簇莲戎嫡悯务键焊恋赚漂摔瘫鸦惭皖障澜抑锑所掩耿谣丘配扰鳃郧朗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份,共30分)
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3.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大,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A.V示数等于V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C.A示数大于A1示数 D.A2示数大于A1示数
5.如图甲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8V 2V B.10V 2V C.2V 8V D.2V 10V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1或L2中有一个发生了短路故障,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压表无示数,灯泡L1不发光
B.电压表有示数,灯泡L2不发光
C.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
7.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及其原理图,它实际上是由一节干电池(电压不变)、一个气敏电阻R2(相当于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酒精浓度越大阻值越小)与定值电阻R1及一个电压表组成.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 )
A.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B.气敏电阻R2的电流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C.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电阻R2两端电压越小
D.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
8.小明观察家中的电能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是220W
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J
D.此电能表转盘每小时转过3000转
9.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10.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5Ω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Ω
C.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为1.8W
D.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1W
二、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 ,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min内,汽油机完成 个工作循环.
12.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格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25
1.0
B
镍铬合金
0.50
1.0
C
镍铬合金
0.25
2.0
D
锰铜合金
0.25
1.0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 (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 (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
(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 (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5)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电阻还与 有关.
1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
R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15
0.20
表(二)
实验序号
3
4
5
电阻R/Ω
R
5
15
电压U/V
2.0
1.5
2.3
电流I/A
0.20
0.30
0.15
(5)实验小组继续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
17.两只小灯泡的规格分别为LA(6V 3W)、LB(6V 6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使它们的电功率都不超过它们的额定功率,则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V.
18.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
19.如图的电路中,R1=6Ω,R2=12Ω,电流表示数为0.4A.则AB两端的电压= V.
三、应用题(共3小题,共20分)
14.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15.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a)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4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0=300Ω,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①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②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③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多少?
16.小芳家里的某品牌电烤箱铭牌及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
功率
高温档
1100W
低温档
440W
电源频率
50Hz
(1)若某种食物需要用该电烤箱高温档烘烤1000s,则该电烤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电路中R1的阻值是多少?
(3)该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份,共30分)
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
【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任何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距离是: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解答】解: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是肉眼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柳絮”也是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难以再压缩,与扩散无关,不符合题意;
D、端午节粽叶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抓住扩散的本质是分子运动,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压轴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前提是发生热传递;
(2)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A、放热多少是指内能的改变多少,不是指物体内能的多少,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3.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B. C. D.
【考点】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两开关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只闭合一个开关均不发光,故A不正确;
B、只闭合开关S1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绿灯亮,两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B正确;
C、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C不正确;
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S1时绿灯亮.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知道红绿交通信号灯两灯泡不会同时亮,要注意从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如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大,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A.V示数等于V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C.A示数大于A1示数 D.A2示数大于A1示数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解答】解:(1)由左图可知,L1、L2并联,电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表V2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故V示数等于V1示数,等于V2示数,故A正确、B错误;
(2)由右图可知,L1、L2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A示数等于A1示数,等于A2示数,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电路特点,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5.如图甲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8V 2V B.10V 2V C.2V 8V D.2V 10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确定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进一步求出R1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确定量程,
所以,电压表V1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则电源的电压U=10V,
电压表V2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R2两端的电压U2=2V,
则R1两端的电压:
U1=U﹣U2=10V﹣2V=8V.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电压表的读数,会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是解题的关键.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1或L2中有一个发生了短路故障,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压表无示数,灯泡L1不发光
B.电压表有示数,灯泡L2不发光
C.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应用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由图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假设故障的位置分析仪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解答】解:
若L1短路,则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短路部分两端电压,示数为零,电流表有较大的示数,灯泡L2发光,灯泡L1不发光;
若L2短路,则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有较大的示数,灯泡L1发光,灯泡L2不发光;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均有可能,C选项是不可能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故障中的作用判断,要结合电路图和两表特点进行分析.
7.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及其原理图,它实际上是由一节干电池(电压不变)、一个气敏电阻R2(相当于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酒精浓度越大阻值越小)与定值电阻R1及一个电压表组成.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 )
A.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B.气敏电阻R2的电流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C.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电阻R2两端电压越小
D.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动态预测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根据气敏电阻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可知R2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
因酒精浓度越大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小,
所以,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时,R2的阻值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故AD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通过R1、R2的电流越大,故B错误;
由U=IR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越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阻R2两端电压越小,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酒精浓度越大R1值越小”是关键.
8.小明观察家中的电能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是220W
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J
D.此电能表转盘每小时转过3000转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1)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电能表表盘上显示的数字是已消耗的电能;
(2)“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3)电能表上“220V(10A)”表示该电能表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最大电流不允许超过10A,可利用公式P=UI求出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解答】解:A、此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故A正确;
B、电能表的额定功率:P=UI=220V×20A=4400W,故B错误;
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kW•h,故C错误;
D、“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关键是理解电能表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9.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解答】解:A、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可行;
B、两个电阻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电阻的大小,故B可行;
C、两个电阻并联,一个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一个测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另一支路的电流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C可行;
D、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无法比较两电阻阻值的大小,故D不可行.
故选ABC.
【点评】(1)串联电路的电阻起分压作用,分压大小与电阻阻值的大小成正比,电阻大的分压大,电阻小的分压小;
(2)并联电路的电阻起分流作用,分流大小与电阻阻值的大小成反比,电阻大的分流小,电阻小的分流大.
10.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5Ω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Ω
C.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为1.8W
D.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1W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由图1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根据图2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阻,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图2读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利用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
【解答】解:由图1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2可知I1=0.6A,
由I=可得,R1的电阻:
R1===5Ω,故A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1=UI1=3V×0.6A=1.8W,故C正确;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2可知,I2=0.2A,U2=2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10Ω,故B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UI2=3V×0.2A=0.6W,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二、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 增加 ,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压缩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min内,汽油机完成 1200 个工作循环.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将增大,温度升高;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2圈,飞轮转2周,做功一次.
【解答】解:(1)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说明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压火仪实验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2)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4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飞轮转40圈,共20个工作循环,共80个冲程,共做功20次.1min完成1200个工作循环.
故答案为:增加;压缩;1200.
【点评】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以及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能量的转化);知道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2圈,飞轮转2周,做功一次可解答此题
12.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格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25
1.0
B
镍铬合金
0.50
1.0
C
镍铬合金
0.25
2.0
D
锰铜合金
0.25
1.0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 小亮 (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 A、C (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长度 的关系,其结论是 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
(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 三 (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5)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电阻还与 温度 有关.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①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②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解答】解:
(1)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故选小亮;
(2)要验证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导体A、B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4)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时,需保证电阻丝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小钢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他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完成对猜想三的实验验证;
(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故答案为:(1)小亮;(2)A、C;(3)长度;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4)三;(5)温度.
【点评】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1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B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电阻R断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0.10 A,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
R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15
0.20
表(二)
实验序号
3
4
5
电阻R/Ω
R
5
15
电压U/V
2.0
1.5
2.3
电流I/A
0.20
0.30
0.15
(5)实验小组继续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必须断开开关;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位于最大阻值处,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4)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解答】解:(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断开,避免在连接的过程因错误连接造成短路;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把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要位于最大阻值处,应位于B,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接通的,故可能的原因为电阻R断路,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
(4)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0A;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更换电阻,电阻阻值变化,电阻两端电压变化,如果不调节滑动变阻器,不能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不能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故操作错误为: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1)断开;电路图见上图;
(2)B;
(3)电阻R断路;
(4)0.10;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实验注意事项、电路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实验数据分析等问题,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对电表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17.两只小灯泡的规格分别为LA(6V 3W)、LB(6V 6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 2:1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使它们的电功率都不超过它们的额定功率,则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9 V.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由灯泡铭牌可知其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应用电功率公式求出灯泡电阻与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求出灯泡电阻之比,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P=UI可知,灯泡额定电流:IA===0.5A,I===1A,
由I=可知,灯泡电阻:RA===12Ω,RB===6Ω,
灯泡电阻阻值: ==;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两灯泡串联,电路最大电流等于灯泡的较小额定电流,
即电路最大电流:I=IA=0.5A,由I=可知,电源最大电压:
U=I(RA+RB)=0.5A×(12Ω+6Ω)=9V;
故答案为:2:1;9.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两灯泡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灯泡额定电路的较小值.
18.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0.35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
【分析】(1)由U﹣I图象找出电压对应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然后比较两电阻阻值的大小;
(2)根据电阻的并联特点求出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干路电流.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U=2V时,对应的电流IR=0.1A,
由欧姆定律得:RR===20Ω;
(2)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由图可知:通过R的电流是0.1A,通过L的电流是0.25A,
由于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是I=IR+IL=0.1A+0.25A=0.35A.
故答案为:20;0.3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相关的信息.
19.如图的电路中,R1=6Ω,R2=12Ω,电流表示数为0.4A.则AB两端的电压= 1.6 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根据公式U=IR可求电源电压.
【解答】解:电源电压U=IR=I×=0.4A×=1.6V.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和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应用题(共3小题,共20分)
14.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考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求出水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2)由Q放=Vq可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跟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等于燃气灶的效率.
【解答】解: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1m3×3.2×107J/m3=3.2×107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100kg×(50℃﹣20℃)=1.26×107J;
(3)燃气灶的效率:
η=×100%=×100%≈39.4%.
答:(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2×107J;
(2)水吸收的热量为1.26×107J;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是39.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Q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