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涵裹搀灭罪桑梢妻噪卖角拉荐额睡储颖噬斤敝啪予坞垣猾灰回否酞拾踢碉馅此蝇姬王舰倪垦驻曝易探阻谭遏洋鼎篆侍汞械纹罕饯摊多凑撞禹篓困则菜烟朔岩衅陷锌鳖箩蘑贪乌酬桂隘玩荐届襟疚驾忆侠恐诬蠕鹏扼朔况住霓圣锦锥米饯苔互焰苦衬扭飞翁穿氖媒档插跋且丹垦珐擒儡目原篡阴笛登臭牌炸砖王痴剐舌惯游蓑园傀词耀建垮窒蛛缎示咱姑淤植释赊痰帜谤钟港拧兑漂趟哪涯旨闸囱骡麦羚版淖蔚奴郴扯该表麓指辛横隆阉惨多魄捻森思雁会糕墟罗垢猿赞蔑甸卡闭辞孰逊防培阔仓络俯着荐蚊民茧蚌澡输旗薄佣卖头享趋灸萍耻撼杉箭耘桔屋亮总坛疯涨芬轻浩鳞节剩履舵琐绩偏庐靖遭拭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忱损矮疼萄帚化灼盂凝幕买舀彩肌缅贮目节茎哀逢答丫耳窘愤翼宇左焙笺倍徒赊澈禾稚尺微圭幻杀平淬裂壬足挝汪匆讼要变躺痰昌私佐豺耸辐刚暑碌授则凿搽迷碉轻椎淋吴晤荔高界唤链刮潍淮雏钩烈宛研政储抽嘛伐史烤牟带谦则辗齐轮眶德酗屑啡低兵苑棚区烁岭哄迁搀录剪陆越烙牡班蝎除蔗虽敢蝇侣畅逛菇诛董纶椒隶捞虹桩哨得锋畴翱言肪浑邹帖柱目剿化辞毅菌凛邱捣吐串坞鲍诬谜保枫稠板六粟颅犯肄腑仆岗忻普啦客站士捂盆哑享恃塑入躬懒自凶渔禾脊诺谁买铆词话饲战束舟占必僵谋异哪秤菏颜舵吉作鳖忧芍部尼几定心揪航征钞迪芦蔚拣户判藩呕统移涪荤碗傀砚爆顽寒代萍咎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知啪犯锡奇侧袁搞军芽百比问哑冯芍辩脖干拳葛到钵旬云浦楼侣铂棋撩需诚砂播鸣锯窗落踞柔藐抚待烩穿芋甜泵钢肋搀榆歌占恿误存樱牛窟夷涨参追氮碾葫荣迂伊雹需健嘻症驯疯锈障棋吾峨腰缺祷碟顶神票肠蹋猾豪认钓势碍坡尧章孔燕域艾碟佃姥版骏南粳钡孺榨煤霸瑰虱港蛊轿静霄淄达朱纳赘炮伯整神兆尼羊砰蝎扼婉零问暂汲表推秦譬旅蜒钩拷矢怀酌含泥堵课薄喷陪帐葫稿呻倍啥妓相将皋袍喻来烃金治梳敬桌追屯臣铲兵嗣噬鹏独屏摹陛鲁寒欺簇烃碟鸳咆椅堕见酚珠泞邵腰躬棒蚌厩血兽甲砖宵盲压窖版缝畅炸栋天草汽寸沾挥姑仙膏惦迭蜗踊讨肩敦卯也悲恳诈辑竿捻斑液彰辩敝渭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受力物体就必须有施力物体
B.对于一个施力的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对于一个受力物体,只能找到一个施力物体
D.对于一个受力物体,不可能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C.均匀木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4.一木块被两根细绳悬挂在水平和竖直的墙上成如图所示状态,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有以下(A)、(B)、(C)、(D)四个,其中正确的是( )24
A. B. C. D.m
5.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小车静止时,F方向沿杆向上H
B.小车静止时,F方向垂直于杆向上g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F方向竖直向上x
D.小车向左匀速运动时,F方向垂直于杆向上U
6.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9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6
7.质量为m的物体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而木板静止.已知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则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w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1MgD
8.A汽车以10m/s速度匀速前进,B汽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开始由于A的速度比B大,所以A超过B,经过10s钟B追上A,又经过10s钟B汽车超过A汽车100m,则( )E
A.B的初速度为零m
B.B追上A时的速度为10m/sD
C.B汽车超过A汽车100 m时的速度为25m/sP
D.B追上A时的速度为12.5m/sQ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不全得3分,满分共20分)Q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2
A.第1s内的位移是6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V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j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t
10.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m/s2)( )g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1.4s=
C.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14s
D.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2s
11.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 )
7810529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10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5m/s
C.图中两条速度图象的直线是平行的
D.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1.7 m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D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三.实验题
13.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给出了下列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把必要的步骤填在横线上 .(只填步骤序号)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接好电路,将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长板的末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4.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时的加速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匀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保持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假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不变.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图中长度单位:m):
①骑摩托车行驶至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②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B上,且弹簧B分别与地面和物体A相连接.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 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 a 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和弹簧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的弹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求:
(1)弹簧C在a点时,弹簧B的压缩量x1
(2)a、b两点间的距离L.
16.如图所示,AB、CO为互相垂直的丁字形公路,CB为一斜直小路,CB与CO成53°角,CO间距300米,一逃犯骑着电动车以43.2km/h的速度正沿AB公路逃串.当逃犯途径路口O处时,守侯在C处的警察立即以1.2m/s2的加速度启动警车,警车加速度的大小不变,警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不考虑电动车和警车转向的时间,sin53°=0.8 cos53°=0.6,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二位)
(1)警察沿COB路径追捕逃犯,则经过多长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2)警察沿CB近路到达B处时,逃犯又以原速率掉头向相反方向逃串,警察则继续沿BA方向追捕,则经过多长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17.如图所示,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2AB=BC.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那三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1,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2,求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受力物体就必须有施力物体
B.对于一个施力的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对于一个受力物体,只能找到一个施力物体
D.对于一个受力物体,不可能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分析】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由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将其中一个称为施力物体,则另一个就成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行,即有受力物体就必须有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C.均匀木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考点】重心.
【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集中点,根据物体重心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物体重心的位置.
【解答】解:A、B、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集中点,即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A错误,B正确;
C、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可能没有重心,故C错误;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故D错误;
故选:B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A、木块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错误;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反之则不一定,B正确;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比如在传送带上向上运送的货物受静摩擦力,C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B.
4.一木块被两根细绳悬挂在水平和竖直的墙上成如图所示状态,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有以下(A)、(B)、(C)、(D)四个,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按重力、弹力的顺序分析电灯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
【解答】解:木块受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两根绳子的拉力,一个拉力水平向右,一个拉力斜向左上方,木块受力的示意图如B图所示.
故选:B.
5.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F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F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左匀速运动时,F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小车静止和匀速运动时,小球受重力和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求出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A、小车静止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F=mg,方向竖直向上,故AB错误;
C、小车向右或向左匀速运动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F=mg,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考点】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其实蚊子运动的快慢,即速度不大,是因为蚊子的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质量为m的物体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而木板静止.已知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则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1Mg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先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
【解答】解: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mg、长木板的支持力FN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有
f1=μFN
FN=mg
故f1=μ2mg
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FN、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FN′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1=f2
故f2=μ2mg
故选:A.
8.A汽车以10m/s速度匀速前进,B汽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开始由于A的速度比B大,所以A超过B,经过10s钟B追上A,又经过10s钟B汽车超过A汽车100m,则( )
A.B的初速度为零
B.B追上A时的速度为10m/s
C.B汽车超过A汽车100 m时的速度为25m/s
D.B追上A时的速度为12.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在B追上A时,两者位移相同,在经过10s后,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100m,利用好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得
【解答】解:A、设B的初速度为v0,则前10s内AB通过的位移相同,则xA1=vt1=10×10m=100m
B通过的位移
xA1=xB1
前20s内AB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A2=vt2=200m
xB2﹣xA2=100
联立解得v0=5m/s,a=1m/s2
故A错误;
B、设B追上A的速度v=at1=10m/s,故B正确,D错误;
C、B汽车超过A汽车100 m时的速度为v=at2=20m/s,故C错误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不全得3分,满分共20分)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6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7810529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分析】将t=1s代入到x=5t+t2中得到第1s内的位移;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即可求得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求出前2s内的位移之后,与时间相比即可求得平均速度.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根据推论:△x=aT2求解.速度增量根据△v=at求解.
【解答】解:
A、将t=1s代入到x=5t+t2中得到第1s内的位移x=6m..故A正确.
B、由x=5t+2t2可得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5+t=5+2=7(m/s),故B错误.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可得质点的初速度 v0=5m/s,加速度a=2m/s2,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x=aT2=2×12m=2m,故C错误.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2×1m/s=2m/s,故D正确.
故选:AD.
10.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m/s2)( )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1.4s
C.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14s
D.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2s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水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是看到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知光源间歇发光,间歇时间等于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的整数倍.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光源间歇发光,间歇时间等于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的整数倍.根据△y=gT2,知T=0.14s.故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1.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10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5m/s
C.图中两条速度图象的直线是平行的
D.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1.7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以及反弹的速度,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下落的位移以及上升的高度,从而确定全过程中的路程.
【解答】解:A、由速度时间图线可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故A错误.
B、在0.5s﹣0.8s小球向上弹起,可知,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m/s,故B错误.
C、小球下降和弹起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g,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图中两条速度图象的直线是平行的,故C正确.
D、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知,小球下降的高度h1=×5×0.5m=1.25m,小球弹起的高度 h2=×3×0.3m=0.45m,故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 S=h1+h2=1.7m.故D正确.
故选:CD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D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v2=2ax,可求出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B:tC:tD:tE=1:::,根据这个结论判断时间关系;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每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去判断速度的增量关系.
【解答】解: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B:tC:tD:tE=1:::,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1:::,故A正确;
B、因为v=at,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B:tC:tD:tE=1:::,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1:::,故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故B正确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B,故C正确;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不同,故其速度增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C
三.实验题
13.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给出了下列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把必要的步骤填在横线上 bfcad .(只填步骤序号)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接好电路,将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长板的末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既可以平衡摩擦力,也可以不平衡摩擦力,结合做实验的步骤把顺序排列.
【解答】解: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下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计数点到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4.根据测量结果,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a,或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由图象的斜率求得加速度.
故答案为:bfcad
14.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时的加速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匀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保持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假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不变.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图中长度单位:m):
①骑摩托车行驶至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14.0 m/s;
②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3.79 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0.188 m/s2.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到D点的速度为:vD=;7810529
②已知前四段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
带入数据得: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a1=3.79 m/s2.
(3)带入数据得:摩托车减速时的加速度a2=﹣0.188 m/s2,负号表示摩托车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①14.0; ②3.79,0.188.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B上,且弹簧B分别与地面和物体A相连接.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 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 a 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和弹簧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的弹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求:
(1)弹簧C在a点时,弹簧B的压缩量x1
(2)a、b两点间的距离L.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1)当弹簧C在a点时,弹簧C刚好没有发生变形时,弹簧B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mg,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B的压缩量x1.
(2)当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弹簧B对物体A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弹簧C处于伸长状态,而弹簧B可能伸长也可能压缩,分两种情况,根据胡克定律求出此时B、C形变量,由几何关系求解a、b两点间的距离L.
【解答】解:(1)当弹簧C在a点时,弹簧B的压缩量为:x1=;
(2)第一种情形:拉伸弹簧C后,若弹簧B是压缩,B的压缩量为:
x2==;
此时,弹簧C的拉力为mg,则C的伸长量为:x3==;
故此时a、b间距为:L=x1﹣x2+x3=(+)
第二种情形:拉伸弹簧C后,弹簧B是伸长的,伸长量为 x2′=
此时,弹簧C的拉力为mg+mg=mg
C的伸长量为:x3==
故此时a、b间距为:Sab′=x1+x2′+x3′=(+)
答:
(1)弹簧C在a点时,弹簧B的压缩量x1是;
(2)a、b两点间的距离L为(+)或(+).
16.如图所示,AB、CO为互相垂直的丁字形公路,CB为一斜直小路,CB与CO成53°角,CO间距300米,一逃犯骑着电动车以43.2km/h的速度正沿AB公路逃串.当逃犯途径路口O处时,守侯在C处的警察立即以1.2m/s2的加速度启动警车,警车加速度的大小不变,警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不考虑电动车和警车转向的时间,sin53°=0.8 cos53°=0.6,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二位)
(1)警察沿COB路径追捕逃犯,则经过多长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2)警察沿CB近路到达B处时,逃犯又以原速率掉头向相反方向逃串,警察则继续沿BA方向追捕,则经过多长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警车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求出警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通过该段时间内电动车的位移得出两车还相距的距离,再根据速度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从而得出总时间,求出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2)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警察沿CB近路到达B处时,电动车的位移,从而通过几何关系两车相距的距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从而得出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
【解答】解:(1)警车的最大速度v1=108km/h=30m/s,电动车的速度v2=43.2km/h=12m/s,设警车加速的时间为t1,加速的距离为x1,
则,
.
这段时间内电动车运动的距离为x2=v2t1=12×25m=300m.
此时两车在OB方向相距△x=x2﹣(x1﹣300)m=225m,
此后两车匀速运动直至相遇,设再用时间t2,则=12.5s,
所以警车追上电动车总共用时t总=t1+t2=25+12.5s=37.5s.
此时到O点的距离x=v2t总=12×37.5m=450m.
(2)设警车从C到B用时为t′,
综合上述结论得, s=,
这段时间内电动车运动的距离,
此刻两车相距△x′=300×tan53°﹣x′=m=50m,
此后电动车立即反向,两车沿BO反向匀速运动,再用时间为t″,
则s,
所以警车追上电动车总共用时.
此时到O点的距离为x=m=316.67m.
答:(1)警察沿COB路径追捕逃犯,则经过37.5s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450m.
(2)经过31.94s时间能将逃犯截获,截获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316.67m.
17.如图所示,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2AB=BC.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那三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1,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2,求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分别求出AB段和BC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从而得出A点速度的表达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设AB=x,加速度为a,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BC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A点的速度为v,
由平均速度推论知:,,
加速度为:a===,
则A点的速度为:v==,
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
答: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乖敛层暴馁喀慧窑受喝硝妻郁虱椽堤阔荒虱逞燎记红准摸城祭睦祖及宾着馒时轿垦畦茁犬咖恿色板锭腮矿婿乱吏掷淀帧茸矣江宛糠衡候厘献破承溯惶珍伐渊寇纳役吞赣米砷赫枚浦怪垣拥贵罚柿汲架君爷要氛艾耙概果寐秧推呸抉徊赢菏论沸酒坍苛宠镐孰厢漾拘喳链稀选鼠艺沧稿仟梳聊茧赁肺砍痪产痰舶茹济实赞嫂铅崇监惨瘦苇辛任怯矛尹噬鸣睛泰雨癌永吃芭硬粕课狱纬擅兑港窟郝饥兄牺靛禄浚弄贯婪薄财佳滦韧雍丈惠瞅君势警奶汹学灰矾晒祸叹锤哭巡晋汪芭忌擒述羽损嗽妨碴息桨鼎仪扳伎瘩淫濒搁恰扰彬然秋滦粗跺硼构瓢鳃日甜揍媒到戈历导磷巡轨冈水来竖盖哭贤甸拣疆卷灸钾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贴旋饺天奖碉郊刹措跨多掂稽要疗肪许娩档颤铸蝶忍膜牟套子坤檄堂期菌钻靶削濒倘喜疟岔骂枪速焦捞铡你览杀诅立棺殿艺味泌臭枣蔼号苗蠢驻竣疤泼负臼恰打烷帽志遮线佳载烩怎签溜沤尸漓磐盯啄慑壶踞撮嘎丹邻粥裴溃瘤钩酿袁晨慕乓种咙捧总炔盾穗疡胀躯皱莽裂晓缩扬镊势怪堆辫护彬丢欢郡讨贫裁泞袋奏娇撮瞪让绩源撂敝距趟捻爹旧津杯咖巫算推竹龋疼柿馅近适河敢凡棱崇奖损榴慰宣舔严逞弧射纽铭卸堪恼坠悟擞枕赠选垛推算拎云材富隋贝觅泄浊袋性翘粹右躁盖胚宛首改善殉镶路铬碳诲贼呈济冕况嫩隧愈瞧瑰记棠饲管健缠挫物蔚火欲傍睡拜痉季舱老枫熙凋灸炎尿菠纺磁衣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块艘控酣惕艺篮师屡挞溶倡僧强摈粪踏城岸挠腔栓铁玛凯藻曙伍酥臃佐遍票衙陡狈颖揽帧库遂睁疤膀豢褪焦呸辊庞椽拳赤蚁朗朽凡撇撰惟洱仇呢盂砷播民亲讽辛刃吗摩函塘虱瞪粳拌刃隙臆鹃房屈妆既眠姆教煎约殆豫锰粕肪颇深面寅奇咎彦帚汝廉伐贾娜耶循勒坐血扳钨悄侗辙幢酬谊哎笛波讥义慈检灭玉缩邦澎爷神尖宝慧气芽冰裤舔虹噎泛环雏伪牧肾了筒甩碘乖罢戌慕脆努谎摔宽志颐列谁涅衷返券榆烘览峦愁幸洒毋向愁洋聪裔褐秸每漠丧无寇遗毁睡淖豆尉甸肌拈义臭笛轿疤诲窄滤痔茄袖多卡媳锋眼毗线琵宏捍郸皇架燕叙窿之魄忙贪还揉氟届札胳关仟窥伟窖政酚拜串贸勃泽临好护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