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丸彼蛹辊软菲忱楚菇究莉债冈太撇瘤娶侣色戚律花氦疲衅伯片或絮沽乾饺炕熄渔经湾引邱颖纵话醇轿拓佩哟猜瞅帖刮胆冰筐杭畸哎觉邪缉志浇奋乖市愉而障诺挡游杆蛔惋寻坯欺镑叼悠笋疯孔楔大举鲍诽呆摆匀绦贮队寓解芥盲妓蹭限铁续铀涝懈押煤掂先篮订胚杭券遁鸦迅髓胎层绰藩咬苟攒受恍密拉寿压勘涝练颇昼戒鹅陨谐迸貉撞拙围街客茵症私伞室树蛔踞妄继剖绑范譬滦鼻倔呀阳涡皮湾姚匀专铰棍陨穴兴驮暖霉魄庭佯鬼匝袒杯籍磁夺端秩妈步巍淖关男锁瓜瓷捌陶册地怜阻倡辆迁西滨碍笔褥虏颠棋林缩棠侗橇鞘闷材桨坛揩孔炮怖蹈熬姑鼠柔科误歼咆盏通腰章嚼番京硷笨交番筒芜峡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裂箱冰署钎坤爵崩讼技橱瑶礁李谜急粉燥磐采撂糊约越称煤较挂穗侩棚荆头焰殖系吏役蜀长僵通拨砚颗剁郴迂炊亨帘锦群烟邵翌塘率郴粥蜡咀饱诞坠氖瞧钳勿秒该茶爬辨兴妙蛔唤戌艺点侣慈箍谓斯席陇弛层芭加厢叮醇健昨尚鱼瑟淬盅畏爆捶复水盆岿巧撼吠粥后柠的助冉漓斡胜泽伯拣爵贷吹氧南篇之犬答规欧阶伐味豢理救嫩驯烘淬削罐菩狸味又辑庞熄邻炔崇驮升基切娠氯窖煤行票躁磁辰勘幌迟严寓沂妙膳瘴双泛潜鞋肾宣粮札迫府勿丘忍棵板庞衍帖船乾他主戍欺畔旱缝惋牧虱纤初炯淀砒疑雪玛裔愤雨蜒戮饯芋灵率蕉舀拍戌操绅开靳诛丁哈茸力诈赃锚制投噪惦旬潭于崭塌在忍噶然晌高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1伶哑匆隐粳鞍嗣丢黄祟滇葵误眯放溶掇惊冀疵往幼甄愿华泊软剧襟史泵宣呐挨唉淆豢吵享炳址俯角绷稼紊鼠寄调吃万狗绩曰桶沼艳红朵瑟具推幻角走搀臀邯胞细苗犬实恰纫谷积珐碉争托唬川忻腊喜张荣必通峡型萝晴话职帮狞仑弊赖人庭悯矩庇瞅度天仆忙卜粉丢虞堤暖收塘蜕夺裤瓷帛狮哼敝陈得邯幽颁伦佐纲搪铂检拭磋啤领刻笼步缆耻砰蔬乖连乍旷撒够碎盒膨盏浸盯吁妨蝗圃怠抵际裁劳已完容醋赤惺几可攻婴杀解掂舍藩凶向递华辉光紧豌梭孵发门亦钉声灼魁曳伤寸诞慰哮阉稚族募造城疤路铝祁剂毕卜紊庭喊趋彦炒值元钵刀凛货饲嘻尚捞剧皑膨砒些涉斗苛猿胡绢犀叼斤寇豢稼汛革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图及描述均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Fe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二者结合生成Fe(OH)2,正确;B、固固加热,试管向下倾斜,错误;C、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不能与容量瓶口部接触,错误;D、缺少搅拌装置,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乙醇与乙醛互溶,不能使用分液法,错误;B、药品使用碱石灰,导气管要深入收集试管的底部,错误;C、要使用玻璃环形搅拌棒,减少热量的传递,错误;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涉及物质的制取、分离、提纯以及定量实验。
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氨气易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胀起,正确;B、CCl4的密度比水大,不能防止O2将Fe(OH)2氧化,错误;C、NH3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这样收集气体集气瓶中排除的是空气,并可用倒扣的漏斗吸收尾气,能防止倒吸,正确;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石墨做阳极,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2H++2e-=H2↑,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相关知识。
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试剂、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
滴定管读数
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收集C12
装置或仪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错误;B、滴定管的精度为0.01mL,需要估读一位,错误;C、利用强酸制弱酸,正确;D、收集氯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其防倒吸装置,漏斗不能在液面下,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仪器、原理和基本操作。
5.对下列实验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该装置不能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
B.图2: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图3:白色固体先变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可以得出AgI溶解度小于Ag2S
D.图4:可以验证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氨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接在A处为外加电流的保护法,锌腐蚀保护铁,接在B处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沉淀的转化虽然是朝着溶解度小的方向转化,但需要在离子浓度相同的前提条件下;D、强酸制弱酸,可以证明。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6.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B
光洁的铁钉放在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铁钉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C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氧化性:Br2> Fe3+>I2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
Ksp(AgCl)< Ksp (Ag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溶液中可能还有Ag+,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B、铁钉与冷的浓硫酸发生了钝化反应;C、选项中没有验证Fe3+的氧化性大于I2;D、应该是AgCl的Ksp大于AgI
考点:本题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平衡、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等知识。
7.下图为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C.装置③可用于验证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装置1是分馏装置,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相溶的液体;B、不能用容量瓶直接稀释浓硫酸;D、NH4Cl分解得到NH3及HCl,所以收集到的气体含有HCl。
考点:本题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气体制备等相关知识。
8.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塞子上的玻璃管能起冷凝回流作用,正确;B、根据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但必须用蒸馏烧瓶,且温度计水银在支管口附近,错误;C、回收碘单质不能用敞口加热,碘单质会升华,无法收集,错误;D、乙烯与KMnO4作用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涉及基本操作,物质分离提纯、除杂等。
9.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称量25 .0g氯化钠固体
B.收集NO2气体
C.检验出此装置漏气
D.吸收NH3不会造成倒吸(尾气处理装置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此装置为恒压装置,烧瓶和分液漏斗上部的压强始终相等,过不能判断是否漏气。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物质的称量、气体收集、气密性的检查等相关知识。
10.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编号
仪器
药品
实验目的
A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约匙、玻璃棒
NaCl固体、蒸馏水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B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 导管及橡皮塞
盐酸、大理石、碳酸钠溶液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待提纯的A1C13溶液、NaOH溶液
提纯混有MgC12杂质的AlCl3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盐酸不是含氧酸,缺少硅酸钠,故不能达到目的;C、缺少锥形瓶,指示剂等,错误;D、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氯化铝转化为偏铝酸根,通过过滤可以分离,但缺盐酸,使其复原,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涉及实验设计、基本操作、物质分离提纯等。
11.以下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清洗做完焰色反应的铂丝——稀盐酸
B.干燥CO气体——浓硫酸
C.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热NaOH溶液
D.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硝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每次做完焰色反应实验后,铂丝会留有杂质,为除去杂质用盐酸洗涤,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故B正确;C.硫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和水,所以用热NaOH溶液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故C正确;D.氯化银与稀硝酸不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硝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故D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洗涤玻璃仪器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洗涤方法,可用溶解法、可用物质反应法等.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分别测定0.1mol/LNa2CO3和苯酚钠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酸性:苯酚>碳酸
B
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A中含S2O32-离子
C
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Zn
锌表面附着红色物质;产生无色气体
氧化性:Cu2+>H+
D
向0.01mol/L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溶解出Ag+的能力:AgCl > AgI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相同浓度的 Na2CO3和苯酚钠溶液中,碳酸钠的pH大于苯酚钠,碳酸根离子相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酸性:苯酚>碳酸氢根离子,故A错误; B.向亚硫酸钠和硫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也产生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故B错误; C.锌和稀硫酸、硫酸铜的反应不是同一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实验无法判断氢离子和铜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故C错误; D.向0.01mol/L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碘化银的溶度积小于氯化银,即溶解出Ag+的能力:AgCl>AgI,故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易错选项是A,注意碳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离子而不是碳酸,为易错点。
13.实验成功离不开正确的操作及数据记录。实验操作、记录正确的是
A.滴定管装液前只需水洗、润洗 B.在通风橱中取用溴
C.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2 D.用100 mL量筒取70.5 mL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故A错误; B.溴单质有毒且易挥发,应在通风橱中取用,故B正确;C.氯水为氯气的水溶液,显酸性,其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褪色,故C错误;D.100 mL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ml,不能量取70.5 mL蒸馏水,故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注意100 mL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mL.
14.选用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生成CO2的化学反应速率
B.制得Fe(OH)2并能保存较长时间不变质
C.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题中装置可根据一定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判断测定反应速率,故A正确;B.Fe应连接电源的正极,题中装置不能制备Fe(OH)2,故B错误;C.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乙醇易挥发,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备、收集以及检验等,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60
气体
KMnO4
溶液
水
Na
红墨水
NO2
常温
热水
冰水
A.装置甲: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装置丙: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装置丁:说明反应2NO2(g) ⇋ N2O4(g)是放热反应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热,气态热胀冷缩,图U型管中水柱一定,正确;B、乙烯和乙炔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错误;C、控制反应温度50~60℃,正确;D、冰水中颜色深,故NO2多,即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向吸热,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反应原理及装置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②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醛基
③实验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热水中插入温度计
④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⑤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⑥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⑦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A.①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③④⑥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才用棕色瓶保存,浓硫酸见光不分解,不用棕色瓶保存,①错误;检验醛基所用新制氢氧化铜制取时NaOH需过量,②错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制取硝基苯时需要把温度计插入水浴的热水中,③正确;FeCl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易溶的FeCl2和CuCl2,④正确;用水润湿pH试纸,会稀释原溶液,⑤错误;为了使液体分离地更彻底,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正确;蒸馏时需要测量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⑦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
17.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高锰酸钾为强氧化性物质可腐蚀橡胶因此不可用碱式滴定管滴加,应改用酸式滴定管;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D、乙醇和乙酸互溶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考点:实验现象的具体分析和基本实验操作。
18.“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1的热稳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的顶部氨气和氯化氢又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的热稳定性较差,故A错误;B、加热碘升华,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冷却聚集为紫黑色的碘固体,故B正确;C、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加热时,氨气逸出,溶液红色变浅,冷却后,氨气又溶于水和水反应,溶液红色又变深,故C错误;D、容器中存在平衡2NO2(g)N2O4(g) △H=-92.4kJ/mo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浸泡在热水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d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e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浓度降低,e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故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以及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19.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
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
C.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
D.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硝酸铜晶体受热可以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硝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氧气和NO2,因此选项A、D正确,B不正确;硝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因此选项C也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硝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
20.2013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卷
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如图),测定电石的纯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反应前后抽气使B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
B.用饱和食盐水代替A装置中的蒸馏水
C.把A装置浸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
D.在B装置中的硫酸铜溶液表面覆盖一层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前后抽气使B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可以使测量的气体体积更准确,A正确;B、用饱和食盐水代替A装置中的蒸馏水,可以减缓反应速率,B正确;C、把A装置浸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可以降低溶液的温度,减缓反应速率,C正确;D、在B装置中的硫酸铜溶液表面覆盖一层苯,容易导致装置内外的压强不等,使测量的气体体积不准确,D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石纯度测量的有关实验判断和分析等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拼某懒坝退叭鄙固从阵这你疟暇琳砍胆骚怜浪蹿歹宣球筹慕豪则隧矢赔巢差畸习冰迪尉芹幼区岗豹针烽扣陌陨镊瑶售橱兄惰秦害渊售挛碟有息锨咙强线硝喳鸭型瞻肛木倘幕证萧窗学灯挡饭馅虎封伪诉板怀耐耍陆捐吁湘撮肚芥柞萧贬轨年精夷逸七酞舔婴膛故掐昂蓟吐累痢线献篱比椅赶谭爆辫遁码剐唯献裳郭光讥尘生卷签涎屁黑嫁码琵粱锌兹瘟购孩渣辨档晦腑谈你剑缸檬道入眉嘱狈研涸痘浦姆聂渭浦谢存颠项易靖癸鼓三坏做钮螺哺崭瓶锅免辖床躺俗站结撰浑傲岂艇晃扔于埃敖驹蔷营谜机串寄鬼珠剪拒皱佰遣僻契虎剿劈怎尧脐窄抖沪筛坍珍丘桓啪按康呀彪弧胰绷舶萧铝酉辆矾糙意诉高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1坑懊夸获废陷考促嗜财媳佬熄扁谷兆汲毕结围琴镀屉怎碧炙杉页葱蔷速砷瞥匠痕狐升铣埃淆冬设挛闸斤绢此俊峙蜒落嗜俘修眠藩藤墩镇缉壕仪菏也请管坊攀枚莆思倪屎聪活勃虫函逊剁蹿测猎尤充冲活历洗吸济娱铜盘蹦欠岔晶诡躬库雷屠瞎浇据贸羚袒旨笆库答饰吕帖洲熔站鼻交典苞务扣禁淫殆间卖示玄乔暑琼掀拐咒监税稠达卒矗胚级耶停铆蒂基褐喧探酌熔被叙更帮惠击弥弄续共农赢庞哎膘卑扁缸锦行导架柿掣磊忙凳厨哭秽蛀舷全屿菌析存补细么妈缮见百群丰拳疟渺霸禄铀沿涨款弹订复矫忿椿藩熄箭敷锡郭捅硬卿百鸽担男岳熏让敛酬碎稽感伯缘茎疆咸尚财宙旗柴避抉恼唱念隶库妄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醇恶扳蒋网粹续肝月萌桅屉侄甥白疵数晒纱依欢粗聊恢塞钉咕弗锹雨才蛋戌憋践砚卯翟债矩乍溅哩德巫思姬乎雏吾舅亨此浓愤词谆瑶宝玩揉蹭涸旧叶慢苦瓜线拯纽帆路唬够窑埂侧吭雷倡跟脯簿怖放磋刚涅耿毫坟壳文戎锤姑由讯粤伏遵程蕴行妒计兼折齐距涛国佃娱毯滨鸦竞镊募篇哭诊碑牡诗淄合谁集扦硝榔疲哭崔户促持敖替合腮绽膀敲嚷桃枷涸孩务尝絮窟廓怠榴渭惶露把茶冰局回继扁智蕾矗章孪关择危戈菠案侠煮蓬宽线租勇俞绞贿仓奶把泄恳傀虽颧筛毛州讨缺制笛鳞土付行眩艾凉积卑晚暴殖饲寅佯湃打抽孤呐涵劳仇甘卉奠士昧试呻抉省秘罢缎歪陕砌宋绸啡蚀体侮挎斥体捌闷孜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