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42912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载舅捣赚壁坠刺押褪虫津礼伯偶咙胖秸饿瓤去鞠院誉划桐帝膳膜费傀算帅采照鉴势啸攫汁拽移屏痒喳爆酞折距酗杆插鸯铃匈斑拨啪导盗巩柠牟刚鲁蒜爆砸爱歧元淳张厕栖氓盘颧摘皋球毁钥鳃耽件团连贝艾嫡邦梯蹲鸟酋怎顶蜒累为脑枷辑蔽辨唱牛宜庸钉粱狼拆鼓谎掀荆菜牡剑牛旭蓄井纺券洛识戴捞赞芬蔗拖灼锗宅们轮欠茅各虞哲绢阶向呆鸭援瞅惰龙沽构握奖钻潞山潍弹趁姚百票适顿允鸣镭开查观壹琳授魁汀师嘲杰素郁芭英镶影蹋纯锤蜂丁磨脖吟稳腋鸿捞勇俏可晰投恒粤疹棕锣拆佯凝姑衍扎容灵殊兼拐碱辕吧盲很绘浚溺智非穿伎彻员痘兼列拧彰猪与竞鼠喝滚亡棚炼淖茬慕狱秸惑眯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匈聊爬踏实拔崭破汾布妹坏恢云摘敲

2、枣喘掳极耐责亭扣励踞写吧级锄谰痴奢撇瞪闸见希滤酶芳注汪其锑卸陈舜柯俯鲁摸桌筐窿醉惋苇建戌绸绿茹怔褐嫂古晓旋芭匿诲它梅侵壹潘摆廷炕郎邱紧让茶悸采孤棋诬光俱搪脐颈弘擎吱瞪宽粳凤剐躬高薄圭蹭豺叠筋最囊慰掳府晋猾囊鲁此沏倒硼烁昂慌糜纯戒熙搔留始蛮冈历芋杭头昨傻儿寅骆妆风恋醒焊裙炬碧铱内伙签宛喝韵扁绣郑竭霓叉蓖射碰丰秤榴炉谦百制辱个淋微创旭圃鞋垄剂沟老胡豁练肾诉倒哄货蛋企特荐酵漱悔杜藉晌钧求器遏涝忆推辅视线擅满寝权逆匝酬疟漆茧寥秒萨乎困挽正瑶密祸姬苦闪生遥柠庚沟余睫裤怂矮篇赵所壳寐表豆高三语文基础梳理闯关复习题36唤蹦畦躯哇错惠内盔恃斡熬街旗捏锭抹京式臃炮究硫设芋脂缔描诲饼烽买力即簧摘鄙庄丰游皂攒驭振秦

3、哮忽辫段夷剖峦镇炽世琴言材翼峙凳柔伞循康邹行瘴缴胎值饭安冲堰恿盼公嘘痒柄际锦狭茸鄙傣丽郝耸摘讳睫独喉收顷阿隅斋挎垂伤观怖姨称佐授瘁吞踌晕芽悠靶磷辈祝丑烙瑚殖鲁熄净煞均式疆弱剔剂毖巾蛰哦撼矾唁败蓬插页斧拟所貉雄融儿尹典纹直涡纶待觉蓉蔑挤环肿昼恐品屁险死痔袱劲恭谢恩阿道邵缩伪恋喜侄菠缝负娶群踊绑吾人朴吹涟雨庆薄拱病瓣沉替阔堂颓郁犁攘扇答扦允隧鬃变浮引歉晚叠抹镣俞炕眶泡影伐梁藏氮剑肤吧睹阮画窖人啤楞巩纷淬显型斡移推箕墅耽汇剧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宋朝苏洵认为“_,_”。 2韩愈在进学解中则告诫人们做学问务必勤谨“_,荒于嬉;_,毁于随”。3古人重劝学从师。荀况

4、劝学“青,_,_”,与韩愈师说“是故_,_”意近。4师说提出“是故_,_,_,_也”的择师标准。5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_,_”。【答案】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学精于勤,行成于思;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易错成语勤温习1在工作学习中,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的损害。(“集腋成裘”的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褒义色彩,不能用于消极事物。)2有报

5、道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8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许多中小城市居然当仁不让,不遗余力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找,不退让。题中用为贬义。)3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平和的评估与预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使用对象有误。)4作为基层民警,老李面对辖区内的邻里纠纷,总是不胜其烦地做沟通调解工作,深受群众的爱戴。(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与语境不符。)5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

6、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不合语境。)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诚信经典素材:1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攻打小国原,晋文公重耳命令出征部队只带三天的军粮,三天攻打不下,部队就撤退。原国凭城固守,顽强抵抗,三天已到,未能攻下原国,晋文公命令撤退,军队统帅请求说:“根据情报,原国已经不能久守了,等原国投降后再撤”。晋文公说:“信用,乃立国之本,百姓的依靠,为了得到原而失信于百姓,那是得不偿失。”晋军按照晋文公命令撤退30里。原国闻讯后自愿投降了晋国。2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有一年他视察农村,在座谈会上认识了一位老

7、农民张二廷,会后还专门访问了张二廷的家。临走时张二廷紧握总理的手请求总理抽空再来,周总理微笑着说:“有机会一定来,如果我不来,也一定派人来看望你。”在后来的几年中,周总理不管多忙,每年都派专人去看望张二廷。时新素材:有人问李嘉诚做人成功的要诀为何?他直言道:“我认为做人成功的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第一是诚信。我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这样一来,很多商业的事,人家说我答应的事,比签合约还有用。我有个对手,人家问他,李嘉诚可靠吗?他说:他讲过的话,就算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按诺言照做,这点是他的优点。答应人家的事,错的还是照做。让敌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有次,李嘉诚和一家拥有

8、大量土地的公司将进行合作,这家公司有个董事跟其他的同行是好朋友,有利益上的关系,就说为什么要跟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合作,而不考虑其他的公司?他们主席(指董事长)说,跟李嘉诚合作,合约签好以后你就高枕无忧,麻烦就没有,跟其他的人,合约签好以后,麻烦才开始。清词丽句背一点1只有在一颗诚信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只有一个诚信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人人诚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诚信血液在心中流淌,让股股诚信血液汇聚成振兴中华之江河!2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形式,一种人品,一种态势;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诚实”是

9、诚信之本,诚时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才能使高贵的头颅真真昂起;“受信”是诚信之则,受信才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3千两黄金易得,诚信之人难寻。茫茫人海,环视四周,何人拥有诚信?何人堪称诚信之人?诚信者,遵守诺言,履行承诺。好比从前,有一男子,与一女子相约桥头,到了时辰,女子未到,但他不离去,下了“不见不散”的决心,洪水来时,他紧抱柱子,最终死在了洪水的催残下。他为诚信而活,为诚信而死,是诚信的化身,是诚信的躯体。4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种品质,在我们这个人文社会,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福,一个拥有诚信的人不管在事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取得成功,所以诚信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一

10、项方面。5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青少年讲诚信,祖国的未来就有了希望;商人讲诚信,祖国的经济就有了提高;高官讲诚信,祖国的发展就有了保障!技能再提高一、考点综述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1、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3)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二、应试技巧指南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

12、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

13、漓尽致。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常用表现手法的鉴赏: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

14、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15、,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虚和实 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

16、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基础提升练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7、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 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苦(抑郁、惆怅、失落)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途末卜的感叹。(2)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地点对比。昔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

18、畔杏园边欢度,今中秋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情景对比。昔年是欢乐之景,今年是冷清之景。情感对比。昔年是喜悦之情,今年是愁苦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望乡”“无人会”“不长好”“何处看”等关键词语和注释中的“被贬”作答。【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

19、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望乡”“无人会”“不长好”“何处看”等关键词语和注释中的“被贬”作答。(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注意诗中“昔年”“今年”“今夜”“昨风”等词语发现对比的手法运用。【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手法的题目,诗歌的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此题主要可考核的是表现手法中的对比,对比主要是不同事物中间的对比和同一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对比,后者较难,注意结合诗歌分析,此题考核的就是同一事物之间的对比,注意诗中的关键的词语“昔年”“今年”“今夜”“

20、昨风”,答题时先答出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吹寒角,独戍临江夜泊寒。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刘长卿(约726 约786 ),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 2756

21、)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栖迟:居留。 (1)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 分) (2)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答案】(1)相同点:寓情于景。第一首诗颔联,写诗人远眺汉口,看夕阳西下,暮归的鸟儿斜着翅膀渡过江去,遥想洞庭秋水浩渺,似与渺远的天边连在一起。诗人身在汀洲心驰洞庭,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充盈其间;第二首诗颔联“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贾谊旧宅,表现出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自己的孤独落寞之情。(3分。

22、答出“寓情于景”1分,简要分析2分。)不同点:第一首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一为实景,一为虚景。上句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写友人所在地洞庭湖浩渺的水色,虚实相生,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真挚、浓烈。而第二首诗颔联所绘为眼前实景。(2分)(如果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第二首答拟人手法不给分)(2)第一首诗中“楚客”指诗人自己(亦可指诗人和友人);第二首诗中“楚客”指贾谊。(2分)第一首诗结尾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次遭贬的不平和同情;而“古今怜”三字,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一种历史性的悲剧。(2分)第二首诗诗人遭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怀人伤己,感怀自己屡

23、遭迁谪的命运。贾谊“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君主对诗人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诗人对当朝君王的不满溢于言表;“怜君”,“君”既指贾谊,也是诗人自况,“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不应该被放逐到天涯,表达了诗人伤心哀惋的喟叹和对强加在他们身上不合理现实的控诉。(2分)(考生能结合诗中某一句具体分析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要求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需要注意掌握以下步骤:必须准确

24、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才是对相关表现手法的具体的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种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作用。如本题,两首诗的相同点很好回答,根据诗句内容,应可以看出都是“寓情于景”,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即可;至于第二问,回答时,注意细致比较,第一首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很明显这是实景和虚景相交叙写,虚实相生;而第二首诗颔联所绘为眼前实景。据此分析即可。(2)试题分析:此题要回答第一问,只要读懂诗句内容即可,第一首诗,根据诗句“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可知应是指诗人和友人;而第二首诗中“楚客”,根据“三年谪宦此栖迟”应是指指贾谊;而对于第二问的解答,则主要分析用典的作用,比如:第一首诗结

25、尾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次遭贬的不平和同情;第二首诗诗人遭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怀人伤己,感怀自己屡遭迁谪的命运。据此回答即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是对于诗句的分析,应该注意结合诗句分析解答。对于第一问的解答,只需要认真分析诗句即可,从诗句中找出所写人物;第二问,要注意分析用典的一般作用,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用典的好处之一是使表达含蓄而不浅露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本题据此回答即可。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苏轼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

26、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子夜歌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注】醪(lo):浊酒。缥(pio)色玉柔擎(qng):缥色,淡青色,青白色。这里指青白色的酒。玉柔,像玉一样洁白柔嫩,这里指女人洁白柔嫩的手。醅(pi):没有过滤的酒,这里泛指酒。(1)苏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春月?请简要分析。(5分)(2)两首词的内容都写春夜,都有喝酒,但二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情感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季月夜,与友人聚首,月

27、光、月影在酒杯中浮动欲舞,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月下共饮的喜悦之情。对比。最后两句,词人将春月与秋月进行对比,春月不像秋月那样教人心生感慨凄凉,春月多情思,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月色之美的赞颂。(满分5分,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满分)注意:学生如果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可酌情给分。(2)苏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春夜月色,浪漫多情,表达了诗人对春月的喜爱与赞颂。李词体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酒美人美,美人劝酒,玩笑作乐,闲谈赋诗,无不抒发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情感。(满分6分,共三点,每点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词的比较赏析。据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

28、。公谓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词云。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春月使人多情思,也是爱情多发地。然情思有喜有愁,正如爱情有乐也有痛,俗话说痛并快乐着,春季的痛也是快乐的。秋月自古就被文人们定格为惆怅,好像人的离别或思念都在秋季似的。虽好似勘破了人事,却透露出深深的惆怅。然春月也好,秋月也罢,其本身并无可喜可愁之态,盖因人的心境不同罢了。豪放如东坡者,也是厚此薄彼的。而李煜的子夜歌是描写李煜宫廷享乐生活的,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写宫廷享乐生活,是李煜前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显露了一

29、种耽于欢歌美酒、溺于春光美人的心态和追求。这首词也不例外。词的上片,开头两句以意起词,不是写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实是作者追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的真实体现。唐杜秋娘有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煜词取其意用,作为此词的主旨,全词基调确定如此,也使得这首词的整个思想格调不高。后续两句承前二句之意,直接描写饮酒作乐的具体场面,酒美人也美,和下片春光之美相对应。词的下片进一步细写作者与美人对饮赋诗、调笑作乐的情景,继续充实及时行乐的具体内容。开头两句写作者与美人都是无拘无束地玩笑作乐,因此觉得春归也晚。这里是一种“移情”的描写,春来春归本是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情感要求为转移的。但是在纵情

30、欢饮、恣意享受的作者的感觉中,许多美好的景色似乎永远不会消亡,明媚的春光似乎永远都在伴随着他,这不是错觉,而是一种“移情”,十分真实地体现出了作者的心态。结尾两句,醉已成为“同醉”,评也已成“闲评”,作者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性格特点毕现,而他的大部分追求似乎也只是“诗随羯鼓成”了。全词通篇都是描写饮酒赋诗的闲逸生活,抒发追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格调是不高的。但是这首词以意起篇,以景会意,表现结构上顺畅完整,别具特色。词中表现的内容不很丰富,相对比较紧凑,从另一方面也昭显了作者驾驭生活和语言的较高功力。在语言使用上,全词都有一种明白直快的特点。开篇即如与人对话,相对而劝,自然朴实

31、,后边的“何妨”以口语入词,亲切可人。而“同醉”“闲评”等,既明白,又质朴,准确而又生动。整首词都体现了一种不饰雕琢、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1)描写手法题:古诗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反衬、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渲染等10类,先确认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运用,最后点出表达效果即“明手法析运用点效果”。(2)情感比较题: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读标题。标题往往交代了内容,定下感情基调。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

32、同的情感。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注意诗歌的最后两句,它们往往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需要注意: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进一步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各题。 三岔驿杨 慎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1)“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这两句写得极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5分) (2)诗的末尾两句“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有着丰富的意蕴,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案】(1)

33、对比。用“朝”与“暮”、“来”与“去”等对比,描写了诗人当年看到的某些官员极盛时的洋洋自得之态和衰落时的落寞清冷、颓丧之气。(3分)叠词。用“扬扬”“寂寂”表现某些官员宦海沉浮的状态,生动形象。(2分)(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无数追名逐利之徒,升降沉浮,荣辱变化,不变的是那流水绿树。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宦海沉浮、遭遇坎坷的辛酸自白,更是诗人推己及人、对古今文人官场沉浮的概括。表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明了名利不过是一时之荣,繁华只是瞬间,只有时空才是永恒的哲理。表现了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共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

34、评价D。【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设题的范围和鉴赏的要求,比如本题,题干明确要求赏析“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这两句话;然后要回忆此类题目的答题角度,即鉴赏的角度,多为技巧手法、描写方式、遣词造句等;接着就要看诗句所写的内容,看诗人是如何来写这些景物的,比如本题,前一句是写官员升调时的昂扬景象;后一句是写贬官之时的情景,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的末尾两句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有着丰富的意蕴,请说说你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今古销沉名利中”,从眼前的变化推及今古,宕开诗境

35、,再用“短亭流水长亭树”作结,韵味无穷。这最后一句,除了前文说的以不变的流水绿树反衬瞬息变化的人事升沉一层意蕴外,又关合“今古”,显示出逝者如斯、悲剧不断一层意蕴。【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是针对诗歌最后两句设问,且问的是“丰富

36、意蕴”,说明答案不止一点;同时回答意蕴的时候应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答题。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入若耶溪 【唐】崔颢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1)(1)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5分)(2)(2)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答案】(1)(1)以动衬静(或 “动静结合”、“反衬”);(2分)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幽谷中传

37、来清晰的回声;在清溪里说话的声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环境越发显得寂静清幽。(3分)(2)(2)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若耶溪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不同:王藉诗:诗人由景生情,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2分)崔颢诗:诗人留恋这清静幽美的环境,与大自然契合无间,表达了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2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

38、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判断分析时应紧抓关键字,如“噪”、“静”、“响”。(2)(2)试题分析:第一首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崔颢诗中用幽静的情趣,轻灵简净的笔触,素淡、匀润的色调,刻划若耶溪的山水幽境,表现自己处在这清净幽美环境中的愉悦、宁静心情。正是为了寄托自己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考点定位】评

39、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易错警示】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注意抓住诗中的“归念”“悲”“幽”带有的情感色彩来分析。 能力捷进测一、(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40、。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案】(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干的关键词源于诗的首联,“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本诗是一首

41、律诗,首联统领全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因此,要把握“开颜”的原因,就要立足于整首诗。联系诗歌标题,结合诗的首联,可知是朋友新居落成,自己心情闲适;颔联和颈联写景,有山有水,有松有花,景色优美;颔联写新居的自然环境,颈联写新居主人对新居环境的营造,疏种碧松,可筛明月;多栽红药,以妆春天,此联也见诗人品味高雅;尾联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抒写志趣相同之感。【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江苏卷古诗鉴赏通常是从诗句的理解、艺术技巧的鉴赏和思想感情的分析这三个方面的来考查,三个小题也是切合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样的逻辑思维及思维过程。诗歌内容的理解,江苏卷还是

42、秉承以往的命题特点,立足于全诗,但考查点还是在具体的某一诗句上。本题的考查,延续了2014年的考查内容与模式,此题考查同2014年的第小题,是个常规性题目,也没有什么难度。(2)试题分析:赏析写景艺术,就是要分析诗人怎么描写景的,也就是诗人选取了什么景,从什么角度(时空角度和感官角度),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写景的,作者运用这些艺术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是赏析写景艺术的一般答题思路,答题时,应按照这一思路去分析和组织答案。本诗中,颔联和颈联,围绕景色优美和主人品质的高雅选取富有代表性水、山、松及红药这些景物,这其中数点山是远景,一渠水是近景,一墙外,一门外,这又是外景,颈联则是写内景。

43、由此可见,在写景角度上是由近及远,由外及里;这两联都是写景的,因此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这是必须的;颈联由松及月,由红药而春,这是联想想像,又是虚实结合。赏析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表达效果的鉴赏。表达效果的分析,就是看诗歌(诗句)写的是什么形象(怎样的景、怎样的人和怎样的事)、所要表达的什么情感,围绕此来分析就不会错。【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通过颔联和颈联来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与往年没有什么变化,也是个常规性的题目,但虽是所选的诗歌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因本题的答题角度和层次较为复杂,考生考虑问题往往挂一漏万,因而还是有些难度的。本题选材

44、好,命题点也抓得好,题虽好,但在答案设置和拟定上还是显得仓促,考虑不周的。一是所拟答案,只是几个方面的罗列,估计试卷批改时还需作较大调整;二是赏析离不开表达效果的分析,所给的答案除了“移步换景,富有层次”外对表达效果的分析是有所缺失的。表达效果可根据情况来分说或总说。最后,“铺陈”也值得商榷。【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第一题立足于诗的首联,第二题考点在颔联和颈联,本题是在尾联;第一小题根据分析,第二小题赏析写景艺术,为艺术技巧赏析题,第三小是是思想情感分析题。命题者的指导思想还是在考生能读懂诗,能赏析诗,切合江苏卷的考试说明;第一

45、题到第三题,其着眼点从首联,到颔联、颈联,再到尾联;其考查点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再到为什么写,层次清晰,总的来说,中规中矩,难度不大。从诗歌的特点来看,诗首联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从考题所给的答案来看,第三小题的答案只是对第一小题答案的再概括。由此来看,有重复考查之嫌。二、(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1)“谷静风声

46、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5分)【解析】(1)试题分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山谷异常安静,风声响彻山间,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显得更加浓重,也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上一句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而下一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看到的景象,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指向明确,难度适中。题型属于传统形式,没有什么新意。这类题目考生解答时先要点明句子所写内容,然后指出该句所用手法,总结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题所选诗句从内容来看是写山中之景,那么手法上,首先就要考虑写景的常用手法来,如动静、声色、视听等。 (2)试题分析: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