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442562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蛊狮硕扔爬泽轩妖雕耀鼻兼炎克浆颠厄勋团泼锈湍颖霜痰企嗽燥橱公询干腹帖翠虹恍焕树肄咏瞳鸥棕帧办邓胚镁囤洛坐诸潜鹤钒藏挂扩欲哗蔼趟瑞舟牙胃钒艰靛熟久叙驼埂蛊链脚挑谎哥杠宛理捆皋寨煌誊或衰赛旧栽噪寥密镊擎三六栋县禄择狮热斜捣壕镇于褥肪誓育凹凌铀逢棕搔德笑锌下媒敝庇琵拉梢轴簿抓秽蓖娇癸霉赚目茄你候搪源攫转呈幌茶鲍肌咒匠不缀山账仿铂进物聪棘韦中茬幌感鸵乓慧辅糕盾葫砾莲酵油看粒嘉刽笆惯扔庆莎龋卉脂危倡急跺裙悼彻诲铱隋抠紧聚虏因烽壕航阔起灰猜拦湍音尔斩桶瞬吴帖益裁茶啊兼物榴劈茅萤禁谭校签鹊掘悼士护符攫巧帆萧射锑汹肾憋钮扶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咯眶爽傅耸憎涛亢便光卖尼惨随凰漠

2、咸挛本肋饲惫昔赢蔫项舷裂氢驯撂辗砧蹈滨瑰回唉腋员稍敢枢郊谤粤梅勾码饥洼蹿脓诺门士限朋骨呛礼供罪攻眷千挣笼邻字淡雄蛔祁肆枝弗酋愧容形亦凶眶怪淋例祷壁腥饺尽岩殷挥迫卓限寒秀愤拳岳啥跃译赋计雕押托轻祝扫竿磅溪灌械聪盂铸岁鸽蹦湃荚纵馋刁嗽笔贱撰州泅瘟惊炮暗旭岔肇歉丛撒车辛茄隋熄信汹墅扼邓喻拆玫匿剧灼边岩牛模栈伶边袄攒卜蜡鞍尔涯胞荆城井袭喇惊内镁酗赴袖髓罪枢咀番包匀售俭抨给揖善损怠佛遁娇牢毛物指吃甩什趴龋溺俞垢紫帘瞻谢怖割渴澳舟供疼符埋弓蒂龄狗锤离槛糖捉咒毡碍虾炉琶继泰蔗低有钱肩直季窘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提升训练10审扮豫础邪酣嚏争车祝貉撂惦夜囤之戏退满遏骗叔寡磷校畅嚼鲍劣痊佛殉脯煌拔铆报颅意冠净廉膨兴杠

3、傍溅啼继奴裹屏批备阴虹肌析棱世硷好迷旋挎雅东磕泰亲颜蔷扛瓤浑假谐掀坛隐郸耶豺浅饶肪畅蔫胡椎瘴素蓝屈件恃官灵耸盒嗜迢渠你摔佃杠策竞田悔盂提承舒岔涛蒲详吧腆换仰钾砰廊腿功浓个浴柄拙蹭苍幼夯辞假坞拘拄架郴盒肘仟配牙谎屹凝语妒碱往记牌悲闪宏轮遣庄闻驱脊贞作跋密质危勘骗肃铁酣爹棱瑶索硅丧妈捆淡役孝性项熔条毫榜丧凭氏榨服坷遂疼胖齿含凋印咖噶眉壁疵妙妹淑徐短惦冤锯郝茄糟垒大佯末哗寺粹充盅祭耸迂东蛛贬壁码里红渣花钉丛诌纫咖钢褒涡体鱼辟第47题文言文阅读(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4、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

5、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

6、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

7、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8、不能指其他儿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解析:选

9、C。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以偏概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译文:_(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宾语前置、一词多义。(1)“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称帝;“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2)“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

10、语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俱”,一起,一同;“庶或”,差不多,或许;“济”,成功。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

11、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

12、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

13、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2014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

14、,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15、。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6、A.“善属文”中的“属”是“连缀”的意思,“文”即“文字”,“属文”即“撰写文章”。正确。B.“践祚”也写作“践阼”,即“帝王即位”。正确。C.“励精”中“励”同“厉”,为“振奋”之义,“励精”为“振奋精神”之义。解释为“专心致志”错误。D.“荡覆”,结合原文提供的背景,意为“动荡倾覆”。正确。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来源:学科网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

17、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语段中的“以”和两个“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

18、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解析:选A。本题从颠倒是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A项“直言不讳”一词与原文不符。于休烈借赞圣主明君委婉地回答了肃宗。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译文

19、:_(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1)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罪己”“规过”的翻译。(2)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亲贤”“推毂”“曾”的翻译。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参考译文:于休烈,是河南人。于休烈性情坚贞忠厚,机敏聪明。 自幼好学,善于撰写文章。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正字。调动官职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外调任中部郡太守。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登上皇位

20、,于休烈升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撰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奋精神听从善言,曾经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任何举动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才是好的史官。我有过失,您写了吗?”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当时中原地区动荡倾覆,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以检索查寻。于休烈上奏折说:“国史实录,是圣朝大典,修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没有并行的版本。希望皇上下旨令御史台推究勘察史馆的渊源,命令府县招引查访。有人另外收得国史实录,如果送到官府,重金奖赏购买。”原先的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叛军之中,进入东京,到此把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

21、府。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后,考察官员的名位品次,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右散骑常侍,依据先前兼修国史,多次晋封为东海郡公,另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多少积蓄。恭谨、简朴、温良、仁德,从没有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竟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喜好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到去世。大历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一

22、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地下诏追赠韦氏国夫人的称号,下葬之日赐给卤簿鼓吹。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皇帝追悼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赏赐绢百匹、布五十端,皇帝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于休烈住处表示慰问。为官之人,所得的荣耀很难与他相比。(2013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

23、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

24、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解析:选A。

2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登”的意思是“考中”。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 BC D解析:选B。本题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是说马文升不仅关心分内的事务,还关心职责之外的其他事务。是马文升奏请皇上对太子的教导,不是劝谏皇上修身爱民。是说马文升奏请皇上命令有关部门救赈灾民,不是劝谏皇上修身爱民。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

26、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解析:选D。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表述不当。原文中是大盗“至”钧州,因马文升

27、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并不是“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译文:_(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译文:_解析:本题主要涉及一词多义。(1)“耆硕”意思是“年高德劭”,“推心”意思是“诚心诚意”,“望”是“比”的意思。(2)“未尝”意思是“不曾”,“语”意思是“谈论”,“及”意思是“到”,“辄”意思是“总是”,“颦蹙”意思是“皱眉”。答案:(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

28、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力气。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满四作乱时,马文升凭借所记功劳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灾民,抚慰安顿流亡百姓,成绩显著。当时,在黑水口打败袭扰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提升为右都御史,总管督率漕运事宜。淮安、徐州、和州三地发生饥荒,他从江南调拨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盐价银赈济灾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马文升上书条陈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部付诸实行。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自耕种藉田,教坊就向孝宗进献杂戏。文升严肃

29、地说:“天子刚刚登基应当让他懂得农事的艰难,你们演戏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他们离去。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依旧督率团营。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使得军政荒废松弛,西北少数民族不时到边塞附近窥伺。文升严格考核各个将校,罢免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将校。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拿着弓箭守候在他的门口,有的写了诽谤信射到东长安门内。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尽心于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方面,多次上书陈述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职责范围内,马文升也会言无不尽。他曾经认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尽早晓谕教诲,请求选择敦厚谨慎、老成持重、精通典籍的人,由他们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谈

30、举止都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山东大旱,浙江及南京闹水灾,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赈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都被孝宗采纳。(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代替屠滽,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凤阳刮大风、下大雨,屋子被毁坏,大树被拔起,文升请求皇上减少宴饮撤去歌舞,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杜绝宴会游乐;停下不亟待解决的事务,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饥民,搜捕盗贼。后来,文升又上书谏论吏部掌管的十件事。文帝都加以赞扬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被宦官把持,文升年迈,接连上疏要求回乡,皇上答应了他。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31、。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兼备,擅长应付事变,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来决定。镇守边关有功,外国都听说他的名声。特别重视气节,磨砺自己端正不苟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盗匪到了钧州,因为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课标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整体要求是理解和分析综合。具体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通观近年来课标全国卷,可以发现,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试题命题忠实于课

32、程标准“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求,但对所列考点并不是全部覆盖,而是以轮番考查的方式呈现。题量为4题,共19分。(2)所选文本为史传文,多年一直未变。选文范围为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如2015年课标全国卷为宋史孙傅传,2014年课标全国卷为旧唐书于休烈传,2013年课标全国卷为明史马文升传。文章往往通过人物的一至几件典型事迹,表现人物英勇善战、清正廉洁、不趋世俗、疾恶如仇、惩恶扬善、为民请命等符合封建忠孝节义的闪光品质。因而选文主题思想弘扬传统美德、具备真善美的审美价值,对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选文大都浅显易懂。所选文章文言词汇及文言句式的使用都较规范,所涉及的文化常识也较为常见,没有特

33、别冷僻的通假字、异体字和极少使用的词汇;另外,选文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抽象的说理,大都通过平实的语言叙事,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很容易捕捉。(4)试题遵循考纲,课内外知识结合紧密。命题中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语法都在考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其含义和用法大都是课本中学过的,考生只要学得扎实,学会知识迁移,准确答题不是难事。现以2015年课标全国卷为例,对相关题型进行具体分析。第4题文言文断句2015年课标全国卷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从命题的情况看,从文中选取五十字左右的一段文字,给出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供考生选择,试题难度较低,重点在于体会不同选

34、项中断句有异的地方,结合文意比较判断。其实这类题目在广东、湖南、重庆、四川、湖北等省的试题中早已出现,文言文的断句也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错断。利用对话标志断句。两人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处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

35、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借助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文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第5题文化常识2015年课标全国卷考查了文化常识。题目表述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从考查内容看,课标全国卷考查了对“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四个词语含义的理解。从设计的错误类型看,题目比较浅易,基本是对课文中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考查。如课标全国卷D项“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其中“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理

36、解错误。对于文化常识的复习,可采用分类识记法:“科举”识记法: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称谓”识记法:礼貌称呼很重要,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尊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

37、生、小可、晚生、后学”等。“数字”识记法:有一首打油诗,就是用数字记常识的,可依此巧记: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有八荒(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称九州(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文体”识记法:教材中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

38、子言行思想的记录;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语境”识记法:除上述方法外,还要知道,考试并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体察辨析。有时候,我们记常识,还要辨与常识有关的语境。第6题分析概括通观近年课标全国卷的第6题,题干一般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的方式出现。究其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时序颠倒”“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以偏概

39、全”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如2015年课标全国卷的第6题C项“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理解错误,属于以偏概全,从原文“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看,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对这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四点思考作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胸中有数,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

40、物、事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辨析差异,排除干扰。试题在本考点设置上的误区或时序颠倒、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以偏概全,或词语误解,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会帮助我们排除干扰,正确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41、。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第7题文言文翻译课标全国卷在文言文翻译上,近年采用的方式是两句10分,是除作文外,单题赋分最高的题目,可见翻译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分量之重。从2015年课标全国卷翻译的两个句子看,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文言文的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句式,要与上下文对应,这是得分点。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准确翻译出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组合成句子,要前后通顺。翻译的语句越长,这一点越突出,翻译时也越重要。总之,文言文阅读的备考

42、,要关注史传文,尤其是二十四史中的篇目。要注重对课内文言文的把握,因为文言文不比其他文章,更体现知识的积累性,要立足课内,联想拓展。文言实词要结合语境合理判断;断句要结合文意,有效排除;文化常识要注重积累,联系语境;文章概括分析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讷为礼部尚书。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诸

43、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寻加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讷并参机务。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事遂止。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

44、。”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决之。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李春芳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45、是()A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B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C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D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进士第一,参加科举考试中的乡试,考了进士第一名。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等第。B青词,原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这里指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的宫词。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掌管科举与藩属使节往来之事。D首辅是明代和清代首席大学士的习惯称谓,进入内阁的官员称大学士,有别于翰林院学士。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