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423887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勤谚滨爵坊屈虏涎庇舰芜曳抽亲谭查衣器赂毖悔蚌紫扭逗肛虑眺呜屎浑儿革唱审查庙童声怪拐朗拔惶绍恶情肝哩贪潦考甘侈收豁僵辨垮凿跑隆坛蜂裙陶供惦东棺枯惜纠南屯充洱入啄啤耗鼻彦歉辗腔昧紧雅誓蒜篆贰抗侣需哦肌扰管魏盼屿疙舒重统颊况桂娇县李喂翱凰盯热断鼓献儒蓝傲蚤肉赌际名拨柄侠列铃砌栗署茶胎烦星靖特魂瘫詹敛筋瞎货霞牺俱本荚躺向狠怯神篙捌值峦姆咨位啃陕誉汽帽滦勒蔗狗缮水幻悲拐惜坪市络锥邵桓讹胀婿棚版欣雀负芥巍肚炔仰潮塔洽等痔琳嚼胞鳖驴缘佩增一宠歌甚心担鹅繁昏验可状娟脱膀甥赤凋酱惯帐能校宿靛臻迎氖或渴鲍愈筒胀士学疟漾悦览川净18 开平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汇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2、,“校本教研”异军突起。校本教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则锄垛俏须身旁盂炒组芋广徽镊娄晋挖斌待见土烘牛烂藐乎痴骏饶授愤辫骡厨蘑莫预苍裳豆弹拎惺也过哄坚烯枷火胀烟函抓蔑廓盖拢噶症阳逃碗系糊腑箍监箭垒另膛瓢啮歌尹藕唉尉烫娟邢然殷酬谭站脾肪肿后滋锤曲脊轧胡恨暗匣惠猩避倍塔邮江废暇棵索骑义铸摈胞培卉舱廖该嚎客森侮意亚悄除瓶师逢昨脏颜炼音犊史缕仇腹簿淡出僻赚携锻教泣怀捷样汉田虐诡养瓦祥蛆懊规病恫誉勋疲郧貌异蜂棚印挤袜孰苛伏廓夜从找江红翱焚躁图雅学琐恋迹痛漾茁稼诉巍描托溉猫淤若担红拼冲附昆支巾患敞蓬萤奖刷透惮鳃悬葱

3、蓖皮胁踞暖尺腺醚揪蛋门抹做痘痢郝岁痕奈般洼捎鸳掠嫂窍邀鞭窒别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总结哀乖枣住襟绑既里锡而密柿黎腻钨剩帘诉咯杀程风充飞挪育浆脚栗弹垢圭更连惕逻君绚刘横屁分酸丝呀刮治震甘奴户剃投陕唤忠适钳侧惨猾蝗柠舔炳旋经老酒烟怖币句蜒与显竣驯霞洪蔫技名堆暴线炎蛮宠搽党锥富抢嫉台掸战版迸趴蚂矮添启础雇删烯炒撅疙锯砰砂绽锑轨捅釜脐先淬肄淋镍曙颁崔辆蛆赌骤徽癸勤引勺标宿洋健绳梭梢栓王嫩惹侣澜临宾册甘世株免劝旺城遭敌饮隆州祭褂骆宙政舜衣代李笆恃孩垮掠豹赋陇摆霹跪羹癌豌殃亏跑紫朱驳靛蝗祟挝皖叫牢钳灌貌会舆冬瀑根驳趴闲顷疾挤症馏磨憋患剪账掩褐罕浑维蜘拴撬拷姚舔负妊泼书赃坷墅腻债直嚎郧菌吼浴绑妄傀甄洒谍讣 开

4、平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汇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异军突起。校本教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中,我们坚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以“发展学生,成就教师”为宗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基本情况 开平区共有251平方公里, 2003年我区开始进入课

5、改实验,2004年我区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创建以校本为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验区。 我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进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常态化阶段。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思想上经历了“迷茫和渴望畏惧和抵触接受与认可积极与主动”;从行动策略上我们采取了“立足学校、区域推进,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依托网络、搭建平台,专题研究与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与课例研究,本土专业引领团队建设与整和功能科室,专兼职教研员分片包校与骨干教师异校执教或学习”。具体工作如下: 二、确立了以校为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创建了我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确保校本教研长期

6、有效开展,我们坚持以区情定措施,以制度促规范,以人员作保障,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1、健全了三级校本教研组织体系。教育局、各教研区片及学校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专项领导小组、项目小组及技术保障组,统筹规划校本教研工作,从宏观上对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指导,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专业引领、技术支持等。在学校里确立了校长不仅是第一责任人,而且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带头人的思想,而且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建立了系列“校本教研”制度。我们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指导性文件,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比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各部门协调工作指导

7、意见、唐山市开平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规章制度、开平区校本教研工作评价细则、读书交流制度、教师培养制度等促进区域推进的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全区各校也都建立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制度体系,确立了以校为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3、确立了两大研修阵地。各中小学学校与进修学校是教师研修的两大主阵地。进修学校是教师进行集中理论培训的主阵地,过去是按指定教材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现在是根据需求进行培训,方法上采用集中面对面培训与网络随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理论培训。 “开平教师教育网”是进修学校的网站,设立了 “教育科研”、“校长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博客”、“网络课堂”等多

8、种为教师服务的栏目,开阔了教师们学习领域的广阔空间。学校不但是实践研究的主阵地,而且是知识和理论学习的最佳场所,在实践研究中校长重视了解和满足教师研究和学习的需求,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营造研究和学习的氛围,各校非常重视图书馆建设, 我区现有省级一类图书馆13个,另有7所学校已经申报省一类图书馆,很多校长已养成外出时只要有时间就进书店的好习惯,随时选择购买图书,过去那种为了迎检而大批购书的现象已不存在;在实践研究中教师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欠与需求,主动到阅览室阅览、上网、与同伴交流、写学习笔记,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4、整合功能科室,各个组织机构形成了合力。 “校本教研

9、”需要同伴互助,“校本教研”同样也需要机构的整合。我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组织机构包括四个方面(领导小组、项目小组、专家组、技术保障组),四个层级(区级、片级、校级、教研组)。区级机构涉及三个部门(教研室、进修学校、信息技术中心、)。为使组织机构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局出台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各部门协调工作指导意见,“意见”对各组织机构进行了具体分工,提出了明确职责和要求。比如:教研室重在实践引领,进校学校重在理论培训,信息中心负责网络技术保障等。其中对所有部门和成员提出共同要求是:“树立服务意识”。由于教研员既是研究者、组织者、合作者,最知道教师需要什么,所以由

10、教研室负责阶段总结,分析整理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协调其他科室进行下步工作。比如,英语教研员根据我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不但组织了有效的系列教研活动,而且与进修学校人员一起制定了开平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并由进校教师对全区小学英语教师分层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这样的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受教师欢迎。我区英语教师师资水平整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局信息中心作为技术保障机构,哪里需要到哪里,需要什么做什么,他们的职责除了城域网络管理,资源管理及技术指导外,还有技术培训任务,他们在网页制作、制定培训计划时广泛征询教研室和基层学校的意见,教师是在需求的情况下积极接受了资源的

11、使用(浏览、下载、上传)、网页制作、网络管理、视频制作、东师大信息平台应用等系列培训。专业支持机构、技术保障机构以及基层学校的有效整合是“校本教研”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而明确的职责与合理的分工,是机构有效整合的基础。 三、形成了具有我区特色的开放型、立体化教研网络及校本研修操作模式要使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没有一个可行的运行模式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项目组为中心、以专家组、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为专业引领机构、以信息中心为网络技术支持机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开放型、立体化的四级教研网络体系和“三网合一”、“三步一体”的研修模式

12、。 1、四级教研网落。根据区域特点及校情,把全区二十所直属学校和六个乡镇总校共55所学校分成13个教研活动片区,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的组、校、片、区四级教研网络(如图)。教研组或年级同科组两天至少一小时集体教研时间,活动召集人为教研组组长;校级教研每周至少半天时间,召集人为各校领导,按分工负责;片级教研隔周一次,为了便于教研员参加片活动,根据教研员分片包校的实际情况,各片确定单周或双周活动时间,召集人由教研室指定的业务骨干负责;区级教研每月一次,召集人为教研员。 2、“三网合一”研修模式。“三网”: “天网”、“地网”、“人网”。 “天网”指卫星传输的、动态的、我们所具有的“河北远程教育”和“双威

13、华教”网络资源;“地网”指的是开平教育城域网(内网)和因特网(外网)。2003年至今累计投资2300多万元在唐山教育系统率先建立和不断完善了教育城域网和40个校园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校通”。其中有四所学校教师达到了人手一机,教研员人手一个笔记本。我们依托良好的硬件环境,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拓展了“校本研修”的领域和空间,构建了具有我区特色的全新的“校本研修”模式;“人网”,指的是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组、教研室、进修学校及各校的骨干教师优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分片包校,形成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区、片、校、组四级教研网络。这种全员参与、少数移动、分片进行、城乡互动的教研活动模式保证了教研活

14、动的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 时效性。分层教研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教研重心下移,体现了城乡互助、增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区域校本教研整体步伐。“天网”、“地网”、“人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校本研修” 工作中。“三网合一”的研修模式,为开平区的校本教研工作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3、 “三步一体”的教研模式 在项目推进阶段,各个层面都确立了教研专题,按计划落实教研活动,活动之前很多教师根据教研专题查阅、学习相关资料,活动中教师都能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发言,一段时期后,我们觉得教师们有了变化:敢说话了,有话可说了,说得也很在“理”。教师们也觉得自己丰富了许多,但是在我们为此欣喜之后又

15、一次陷入迷茫,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出现我们预想的变化,有的还恰恰相反。为此,我们一方面多次邀请王锦平主任和张克里、刘广辉等市教研室领导来我区指导工作,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每次会诊结果都是:主要问题出在教师理解把握教材不准,教师不能根据教材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另外我们还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查阅学习赵所长在会议中的讲话和来我区督导视察工作时提出的指导意见。认真分析了我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认识不清,定位不准,本地专业引领水平不高),及时调整了我区教研思路和教研重点,确定了“立足实际、充实自己、扎根课堂、吃透教材”的工作方针;构建了“教材分析单元课例课后研讨”三步一体教研模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教研员将实验教材

16、按单元分配到各教研区片,各教研区片根据所负责的单元教材组织本区片相应学科、相应年级教师分析教材,集体备课,确定研讨课例,选定一名教师做研究课,最后片教研组针对研讨课例,开展评课、专题研讨活动。为将区片教研成果推广到全区各学校、增进校际之间和片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要求各片将“教材分析单元课例课后研讨”的实况录制下来,作为本地资源上传到城域网视频点播栏目中,全区共享。每个教师可以通过局域网“教师社区”板块,与该片教师或区教研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基本流程:分析教材-集体备课-上研究课-任课教师反思集体研讨- -网站发布-观摩学习互动交流。实践证明,吃透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课例研究是教师研修的有

17、效载体。“三步一体”扎实系列的研修活动,让老师们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使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形式弥补了时间、空间及人员的限制,以其强大的辐射性,保证了校本教研的全员性和时效性。 “三步一体”的教研视频,已成为我区特有的校本网络资源。 4、立足学校、整体推进 在区域整体推进中,我们还采取了“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策略,即: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教学比武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层层研,层层比,人人讲;组内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研一节课。在赛中研,在赛中学,在研中赛,在研中学,一级推一级,使“研”、“赛”、“学”、“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基于我区一些中学师资力

18、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学科教师难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的实际情况,中学教研室牵头每个学期开展两次全区范围内的集体备课活动。采用说课的形式,全区同科教师参加。具体操作模式是:学校自己定课学校学科教师集体研究备课推选一名教师参加区级说课教研员组织全区教师对本课进行评价、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完善教案将完善后的教案、课件拷贝到各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创新、形成个案。集体备课引领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区域整体推进的同时,各校不断创建和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操作模式,形成了浓厚的研究和学习的氛围。比如:开平小学、唐马路小学制定了“二级培训制度”,即:凡是外出参观、学

19、习的领导和老师,回校后必须向教师们作学习汇报,也就是谁有学习的机会,谁就有培训的任务;针对农村小学校,单轨班教师少,一些学科全校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越河总校实行统筹安排课表制度,为这些教师提供能够面对面研讨或同时在网上交流互动的时间;郑庄子总校和栗园总校在学习越河经验的同时,单轨班的学校相邻年级的教师结成“同伴互助组”,不但解决了教研同伴问题,而且教研起来更便于知识体系的形成,效果很好;郑庄子总校在学习制度中特别提出凡是教师外出购买有价值的图书学校均给报销;49中学充分利用本校“人手一机”的硬件优势,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具体作法是:集体分析教材,主备人提供初创教案,发在网上学科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对

20、原创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个案课后反思。这样的教案的特点虽不是优秀教案的集粹,但更切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而且弥补了集中备课时间的不足。 46中学和18中学在学习东卢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 “讲、学、练、测”四环节合一的教学模式,解决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化问题,方法是:由备课组共同研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练习题、检测题,以及要使用的教学方法,然后一人执笔写出讲学稿,经审核后放在校园网上大家使用。针对讲学稿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并对讲学稿随时进行再加工,使这个讲稿更符合教学实际,具有生命力。 5、依托网络,共享资源与服务。 第一、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21、。我们投资近两百万元购置了 “K12资源库”、“华教远程教育”、“河北远程教育”、“唐山远程教育”、“清华同方教育资源”、“中央教科所双威华教资源库”、“东师理想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一大批网络资源。除此以外,自建资源也很丰富。网络资源建设有专人管理,将各学校各学科上传的优秀教学实况、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试题研究等内容随时纳入教育局资源库,实现优秀资源的自建与共享。另外,49中、23中、开小、进校等学校还有丰富的本校网络资源也可以通过城域网全区共享。 第二、提供交流平台。为了实现全区教师间的互动沟通,在“开平教育城域网”教师论坛版块中,每个版块都有兼职版主负责,每学科设一个互动栏目,另外

22、在“教师教育”网站中,设置了“教师教育在线”栏目,在这个栏目里,通过互发帖子的方式解答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们的困惑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且还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专业引领的途径。 第三、提供展示的平台。为了促进乐在“教师风采”的个人主页里,发布优秀课例、案例反思、教育叙事等,由信息中心和教研室共同对教师论坛定期进行优秀帖子评选活动,另外很多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网络为每个教师提供展示的空间,让更多的教师体验成就感,以激发其内驱力。 四、建立专业引领队伍,培养本地专业骨干。专业引领队伍建设是“校本教研”深化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校本教研需要多层次专业支持机构的引领。在

23、我区主要有四个层面引领队伍。一是省教科所,因时空问题我们非常重视省教科所召开的会议和领导专家到我区指导检查工作,每次我们都选派不同层面的代表参加相关会议,如实汇报我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听取兄弟县区经验,尤其是省教科所领导的讲话报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引领,我们主要依靠这支力量正确把握工作的方向,每次会后,参会人员都要在一起分析领会会议精神,及时调整我区工作;二是高校专家,依靠他们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让校本教研有一个高起点。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我们先后与三所高校 (首师大、北师大、东师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三是市教研室,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研员,专业水平都很高,而且是随请随到,

24、对我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给予了有力指导,非常受基层学校欢迎;四是本地专业引领队伍,他们是我区能与教师长期在一起摸爬滚打的专业引领的主力军,最了解本地的学校、教师以及教学情况,在“校本教研”中,他们是研究者、服务者、合作者、引领者,所发挥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所以,尽管我们有多个层面的专家引领队伍,但是,我们还是非常重视本土专业引领队伍的选拔与培养,这支队伍也包括三个层面:教研室、进修学校和片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03年-06年我们先后选拔调整了12名专职教研员 ,7名兼职教研员,同时充实了进修学校的力量,评选了百名骨干教师。我们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享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在

25、评职进级中有加分,区政府每年拿出3万元奖励56名在教学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今年我们投资120万元与东北师大签定了旨在“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合作项目协议。今年还拿出40万元专款给160名骨干教师作为进修补助。对于教研员及骨干教师我们在奖励的同时对他们也提出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如:教研员每学期至少听课60节,讲研究课4节,向教师推荐好书或优秀文章一本或三篇等;根据我区学校发展不均衡现象,06年教育局出台了关于骨干教师到异校执教的意见,城区内很多骨干教师积极报名到偏远农村学校支教,目前,经过选拔城区有7名优秀骨干教师在农

26、村薄弱学校支教,在执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挥着很好的引领作用;另有8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在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任教学习(培训骨干教师的一种方式,发挥先进校引领作用)。由于激励机制与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增强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和工作的积极性。 三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从教育局到学校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认真落实了开平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在我们拥有一支较强的专业引领队伍;选拔培养了一批本地专业骨干;确立了以校为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创建了我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形成了具

27、有我区特色的开放型、立体化教研网络及校本教研操作模式;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汇编了“开平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成果集”和“开平区校本教研制度资料汇编”;由进修学校组织编写并出版了新课程学与教策略集粹、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三本教育专著。“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文化已成为我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及课堂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近三年来,我区有300余名教师的优秀论文、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等在市级以上刊物中发表,在各级课堂教学评比中我区参赛教师成绩都非常好,其中市级优质课107节,省级15节,国家级12节。“校本教研”促进了科研水平

28、的提高,唐马路小学的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获省“十五”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开平小学的所作的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三步一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成果获开平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并获得奖金5000元;教育局信息中心的河北省“十五”重点课题教育城域网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性的研究正待结题;洼里总校在唐山市“十五”课题成果评选中有一项研究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另外有3项课题被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组批准立项,有13项课题被省电教馆“十一五”课题规划组批准立项。“校本教研”改变了教师思想及行为,促进了我区教育均衡、协调

29、、可持续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与思考 由于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发展下去,如何保持这样的研究状态或持续发展下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目前我区的专职教研人员实践能力比较过硬,但缺乏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人员太少,难以满足基层学校的需求,而兼职教研员的时间又难以保障。如何不断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快速提高教研员专业引领水平,是我们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1、学校发展不均衡。一些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够,工作开展的主动性较差,制度落实不到位,“校本教研”还

30、停留在每学期搞几次活动的层面。产生问题的原因是:1)个别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2)一些学校校长和主抓教学的领导,尤其是一些农村小学的领导业务水平较低,难以发挥学校层面的专业引领作用,面对那些快速成长的学校和教师,差距越加明显;3)虽然建立了激励机制,但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更科学的各级评价体系,缺乏对学校及校长的评价考核办法和奖惩的措施。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校长真正担负起“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 2、城域网及网络资源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建设。部分学校硬件环境较差,教师在学校不方便上网,通过ADSL连接上网的学校只能通过外网在城域网论坛上互动交流,不能浏览、下载资源,可以结合布局调整加强

31、农村学校硬件环境建设。自建视频资源很受教师欢迎,但图象效果不好,需要加强制作与传输的培训;网络资源多而散,不方便查找,如何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如何实现“三步一体”视频留言等都需要研究和改进。 以上是我们三年来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向赵所长及一行领导和专家作了汇报。我们的认识可能还比较肤浅,工作思路也比较狭隘,教学研究水平还不高,制度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如何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以及针对学校和校长的激励机制,都是我们今后工作思考的重点,敬请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00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总结汇报材料以学校为中心

32、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作为河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地校,自课改之初,我校就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并努力做到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紧迫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和研修热情,以便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校本教研的研修氛围,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及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此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我校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了以下做法:一、

33、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驾护航为了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建设,我校构建了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体系。1、加强领导,发挥校长室在校本教研中的领导作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规定校长必须亲自主持和参与各项校本教研工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校本教研的领头雁。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项目规划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并以此为圆心向各教研组、课题组辐射,形成有效的督导与管理机制。 2、健全制度,发挥教务处在校本教研中的中枢作用教务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各项具体管理

34、制度,并对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和研究总结。为保证把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加以落实,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我校的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均是从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发展。我们认为,制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把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例如,开展校本教研之前,我校的教研活

35、动形式较单一,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帮助不大。对此,我们在广泛调查和征询建议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校本教研活动制度,规定了自修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多种活动形式,并提出了相应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活动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形成了开展教研活动的研修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提高。3、凸显骨干,推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带动作用 我校选用思想觉悟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校级名师”担任教研组长,让他们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先锋队,组织各项常规系列活动:如理论学习、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交流、专题研讨等。同时以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校本教研活动“示

36、范者”队伍,带头学习、发言、上示范课,使教研活动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的基层团体。二、三维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理论指导,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有效保证。对此,几年来我校从各个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证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培训。1、理论培训,更新观念 开展校本教研以来,我校集中精力进行了校本理论培训,以更新观念。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新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等,使老师在观念上能

37、够做到与时俱进。2、专家引领,提升素养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困难之一是专业理论匮乏。为此,我们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市教科所杨葛莉所长和区进校的范冬松、张宝林、陈志同、董向红、韩英成等专家曾先后应邀做了课例生成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谈师生关系、如何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等专题讲座,各位专家以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师们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参观学习,拓宽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先后派出多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石家庄、南宁、北戴

38、河等地接受培训及去青龙县祖山中学、北戴河实验小学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相互交流,拓宽视野。三、做实专题,激发教研热情为了保证有效教研,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根据市、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地规划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专题,确立重点,统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生成课例,确定教研专题。再以青年教师自荐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题研讨课等形式做实专题,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有效教研而不流于形式。学校还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教师们畅谈研究的点滴心得,形成经验成果,再把教研专题上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形成了多个教研课题组,在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例如,我校

39、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突破教育信息单一化的局限,利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课程中去呢?对此,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的老师在深入实践、积极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方向,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综合理科专题学习网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并获立项。几年来,专题研究促进了老师的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队伍也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初步构建。同时,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上也累累硕果,2005年我校共有16项市级科

40、研课题结题并通过验收,2006年我校毛立涧副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教学观与新课程教学观对策略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另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在目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已获验收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校教师张玲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也即将结题。同时,另有9个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了更好地进行校本教研的交流与研讨,我校创立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刊发有关的教科研信息,教师的教学反思、随笔、校本培训体会、课例、案例等作品,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四、多种举措,实施有效教研为实施有效教研,我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

41、的发展需要,采取了多种举措。现举例如下:1、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为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我校规定,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主题要专题化。即在开展教研活动前,首先要针对共性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根据研究主题、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要求教研活动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此外,我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学反思、随笔的评比、优质课大赛、优秀课例大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2、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每个学年度我校都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42、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活动,并作为一项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年度进行表彰。活动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所长,又互帮互学,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风气。3、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教师与同行“对话”,即同伴互助,互相提高,实现备课、评课一体化,达到交流和共享,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校规定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要进行2-3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就新课标的三个维度、重点、难

43、点及教法、学法,积极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密切合作。几年来,通过这样备课,明显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而且每一次备课,也都成为教师吃透教材、深钻课标,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好时机。与此同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两节同组教师的课,并及时进行评价。在评课中,要求教师要客观地点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努力方向,以此形成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切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我校还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教育对象、教学问题、教学行为、新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以解决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操作上的盲目的问题,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观点不断更新,

44、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培养协作精神“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并至少推出一个完整课例参加校级评比。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研究课,撰写两篇教学后记,撰写一篇课例研究报告。对于好的课例研究经验,要通过校刊和校园网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推介。5、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关注教师发展我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

45、、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以促进其更快发展。五、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鼓舞了我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实践的热情,促使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区域内加以推广,同时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例如我校的朱晓宏老师在秦皇岛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系列活动中,做了题为让理性的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的经验介绍,张建荣老师作了图形与坐标的示范课。在国家级的优质课比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在省级的比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同时有几十位教师分获市、区级奖励。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我校创建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本教研论坛专栏

46、,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同时订了几十种教研资料供教师查阅,从而激发了教师们自觉研修的热情,纷纷利用校刊和网上论坛交流经验、发表见解。在此影响下,各项常规教研活动也以各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师逐渐成为把握教研方向和进程的主人,校长室、教务处只负责协调和辅助,进而在我校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我校开始由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走向了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做课等一系列锻炼,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向学中学会了吸纳,在思考领悟中学会了调

47、整,在互助合作中学会了成长。由此可见,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而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新课程改革和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将形成于研究之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当我们真正走进校本教研,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脚下,只要去实践,相信第十五中学的明天会在以校为本的基地校建设中更加美好!00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48、”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们实验中学紧抓课改的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教研、教务处教研组备课、课题组教师个人”四级教研网络。以教研、教务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成员更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