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校园贷事件法律适用及心理危机处理对策分析-辅导员工作案例 摘要:校园贷是指以“放贷”为名,以在校学生为对象的非法获取借款人财物的放贷行为。2016年起国家出台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借贷市场,打击非法校园贷,但校园贷仍通过各种新形式危害高校学生。本文以某高校学生校园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高校校园贷案件的焦点问题法律适用评析,提出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关键词:校园贷,危机研判,法律适用评析,高校辅导员 一、案例概述与背景余某,某高校学生,男,家庭经济困难。某年3月底,余某被电信诈骗4500元,为了弥补经济上的损失,同年4月,通过“速速借”借款以一周借3500元还款5000元的方式进行网络借款。一周后
2、,因无力偿还,余某在该高利平台的推荐下选择另外十五位借款人进行借款。同年6月,余某在该平台借贷连本带利达6万余元。负债后该生出现意志消沉、无法专心学业等情况,在了解事件详细过程后,辅导员帮助余某收集相关证据,带其前往派出所报案。同年12月该生还清了贷款,目前已顺利毕业。该案例时间跨度长,案情复杂,包含了电信诈骗、校园贷、心理危机等焦点问题,是学生工作案例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事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二、焦点问题法律适用评析1. 高校学生发生网络借贷问题责任主体划分网络借贷定性复杂,剖开其表象反映出了几层问题。首先,甄别网络借贷合法性。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的
3、合法范围。案例中余某借款,属于高利借贷行为,法律不予支持;其次,明确大学生网络借贷问题的责任主体划分,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学校有义务在规定范围内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一方面,至成年后,父母已自动解除其监护人职责,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人,应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有充分的预判,在事件发生后能积极面对问题,清晰自身责任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按相关法规界定,在校学生属无独立还贷能力人,在此类事件发生后,学生应主动与家人、学校联系来处理该类事
4、件;最后,树立大学生诚信意识,在网络借贷的问题中,不仅暴露了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更折射出了学生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的淡薄。如学生进行的借贷关系属合法借贷,受法律保护,学生须履行借贷合同义务,依法还贷。2. 相关法规逐步完善,依法治理实效有待检验针对电信诈骗问题,依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关规定,案例中余某条件均符,属于刑事案件,应该予以重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信贷业务问题,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政策频出,各类整治管理措施有效开展。2016年起,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如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
5、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通知及法案。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针对整治校园贷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具体实施成效有待检验。三、危机处理对策分析1. 危机研判,明确校园贷事件构成要素分析随着校园贷事件频发,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案例不在少数。非法借贷、暴力催款等恶性事件严重侵害了涉事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处理此类案件是要做到危机研判,明确事件构成的要素分析。首先,要明确大学生陷入校园贷和未及时中断的成因。非法校园贷的形成和套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除了监管机制运行不畅和不良借贷机构丛生等社会因素,大学
6、生个人主观因素更是危机产生的重点。其中缺乏安全意识是引发校园贷的基础性因素,大学生不良消费观则促成了校园贷行为。在借贷过程中,学生自觉借款数额不大以为有能力偿还,但只要陷入违约“套路”,翻倍的利息和违约金就会成为钳制大学生的杀手锏,心存侥幸选择赌博的方式,只会越陷越深。其次,非法校园贷问题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会在学生的心理、学业、个人隐私、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巨大震荡。因非法借贷导致学生自杀的案例历历在目,暴力催款滋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影响涉事学生的社交人际,高息高利让众多贫困家庭雪上加霜,以贷养贷的畸形消费观摧垮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面对非法校园贷事件,作为辅导员务必将措施落到实处
7、。1.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寻求认同”是非理性消费观形成的实质,绝大多数陷入校园贷陷阱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多表现为自我认同感低,希望通过物质的力量来自我包装,从而获得他人的崇拜与喜爱。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营造校园理性消费氛围,根据需要开设财务、法规等课程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正确消费观。2. 强化挫折教育。作为经济困难生,能否正视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当物质诉求无法满足时,是否能够经受住诱惑,当身陷非法校园贷事件中是否能做到及时止损主动寻求帮助,当损失产生时是否能积极面对问题、不逃避、不推责,这要求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
8、生责任意识。3. 当校园贷事件发生后,要对事件引发的后续影响及时预判,不简单地将事情归咎于经济纠纷,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还款进度,保障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协助学生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挥朋辈力量,帮助涉事学生回归集体生活,注重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2. 助育并重,落实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核心诉求在案例中,学院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寻求法律援助,并以临时补助的形式从实际层面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并没有为学生营造犯错后有人为其承担的错误氛围,而是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弥补损失,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鼓励学生正视问题、积极行动。帮扶与育人并重,即要注重落实高校学生工作立
9、德树人的核心诉求。学校有义务在规定范围内保障学生权益,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学生在遇到问题第一时间选择与学校、辅导员求助,体现了学生的归属意识和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较为可靠的信任关系。但归根结底,立德树人才是高校育人的核心和归宿,在处理每一件学生工作案例时,既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倡导大学生明确自身主体责任,遇到困难勇于承担,自我反省,用积极的行动和健康的心态去处理问题,教育和引导学生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3. 家校联动,打造“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新模式良好的家校沟通模式是此类事件有效处理的坚实保障。打造四位一体的家校联动学生工作新模式。第一
10、,高校是核心, 是家校联动机制的主要推动者。在学生事件中,学校要主动担任联动发起者,及时将学生情况、事件发展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主动参与事件处理,明确责任划分;第二,家庭是关键, 是家校联动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在联动过程中,家庭的参与程度是事件解决的重要保障;第三,学生是基础, 是家校联动机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是联动构成的起点和目标,学生作为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第四,辅导员是重点, 是家校联动机制的落实主体。作为学校中最为了解学生的教师群体,辅导员承担了联动运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指导者的重要角色,辅导员要通过实际落实将家校联动具体化有效化。学校、家庭、学生、辅导员四位一体,提升了高校学生管理和事件处理的完整度和实效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