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学本科求职信 尊敬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时间来关注我求职信。我是一名xx大学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四年,通过老师精心培养和我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有了现代大学生应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专业知识,并且通晓一定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纯熟操作计算机,在校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曾多次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汇报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络实践。在工作中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争做到最佳。在工作中,我学会了思索,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怎样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
2、乐于奉献,关怀集体,务实求进思想。总之,我爱惜每一次实际工作机会,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在思想方面,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怀集体,团结同学,多次参与了义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我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和班级集体活动;我具有良好吃苦耐劳精神及与他人良好合作团体精神。我是一种正直忠诚、勤奋求实人,不停追求人格自我完善,我性格乐观自信、温和开朗、稳重宽厚,因此,我人际关系友好,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我爱好爱好广泛,音乐和美术启发了我发明力和想象力,排球和体育舞蹈培养了我团体精神和协作感。充实头脑、健康体魄和充沛精力是我永远财富。请相信您眼光和我实力,给我一种施展才华、奉献力量机会!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予以我关注,愿贵企
3、业事业蒸蒸日上。此致敬礼!求职者:haoword法学法学专业是我校最大和招生人数最多专业。1999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调整有关文献精神,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原有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统一调整为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为主多科性大学,法学专业是学校重要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60%左右。考生被我校法学专业录取后将按专业方向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四个学院学习。四个学院实行有统有分教学计划,首先通识课程和20门左右重要专业课程是统一,占法学专业90%以上学分,以此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实现;另首先,四个学院根据本院所设
4、学科为学生开设部分专业方向课程,以便发挥各学院所长,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培养目: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具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较强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纯熟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处理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基本能力和素质。 重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5、、经济法总论、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概论、知识产权法等14门法学关键课程,以及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口才、民法实务、环境法学、海商法、国家赔偿法、物证技术学、国际贸易法、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100多门选修课程。就业方向: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实际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企业、企业法律顾问等工作。全国五大政法大学学生可“串门”学习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齐聚*,召开了“立格联盟第三届高峰论坛”,起草了“推进法学专业原则化建设议定书
6、”和“法学专业原则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份文本,同步签订了战略协议,“联盟”组员学生后来可“串门”学习。在会上记者看见,五大政法大学负责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指出,为充足运用联盟组员本科教学资源和优势,联盟组员将共享某些资源。记者看见,“立格联盟”组员间学分互认,互相承认课程学分,并对符合条件到达其规定学生颁发辅修学位证书。同步,也将互派互换生,每年先由各联盟组员提出本校所能接受互换生专业、人数及规定,报联盟秘书处同意,再下到达参与高校,由高校择优选派。联盟组员还将合作办学,联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实践教学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此外,联盟还将建立教师互聘机制,推进
7、联盟组员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鼓励和支持联盟组员优秀教师到联盟组员讲课、举行学术讲座等活动。据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简介,由于中国法学现阶段特殊背景,目前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办有法学专业,在校学生36万多人,根据数年来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现实,制定国家统一法学专业建设原则势在必行,也是提高法学教育质量重要措施。“但要为类型各异600多所大学法学专业制定统一原则,并且可以有效实行,对此我们应持审慎态度。”付校长表达,在西政教务处组织下,专家组就“推进法学专业原则化建设”通过反复走访有关政府部门,征询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法律专家和实务部门工作者意见,起草了“推进5月31日星期五 1 / 4
8、法学专业原则化建设议定书”和“法学专业原则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个文本,详细方案将在下一步公布。又到一年毕业季 法学专业就业持续数年亮红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包括律师、法官等在内法律工作者局限性 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受人诟病,应培养高等法律专业实用型人才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中国大学生就业汇报出炉,法学等9个专业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属于“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比较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治国方略,而这都需要优秀法律人才作为支撑。但与这些不相称是,数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却接连亮起红灯。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某些社会人士将矛头直指高校法学
9、院系死板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怎样变化目前现实状况?有关人士提议,应当变化以往学校对学生培养模式,按照市场规定细化专业,培养运行型和技能型法律人才。记者郭跃华现象篇在郑州打工小张每天起床都很早,由于他要到离自己租住房子很远郑东新区上班。小张已从郑州某政法类院校毕业3年了,目前,小张对他所学法律专业是彻底失望了,刚毕业时豪言壮语如今也只能作罢。上高中时,小张非常爱慕法律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就选择了郑州一所法学院校。在大学期间,小张也清晰自己大专学历太低,便参与了郑州大学自考法律本科考试。毕业时,小张第一志愿是考公务员,最佳能考入法院系统,第二志愿是做一名律师。考公务员并不是一朝一夕事情,因
10、此,毕业后,小张打算先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对口工作,为未来打基础。到实际找工作时,小张才发现,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大专毕业生,主线就找不到对口工作。他在人才市场上转了诸多圈后,几乎找不到招聘法律人才企业,好不轻易找到一家企业招法务专人,却规定最低本科文凭。毕业两个多月后,迫于生活压力,小张到商场做了一名销售人员。其间,小张也参与了3次公务员考试,但都没有进入面试。“公务员一般均有专业限制,而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太多了,导致竞争压力非常大。”小张说,他每次报考都发现法律类专业报考人数最多。小张大学同学,除了少数考上公务员外,只有一人努力后通过了司法考试,目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小邵是郑州某学校毕业法
11、律本科生,谈起求职之路,小邵连连叹气。“我毕业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人选择了考研,有近二分之一人选择考公务员,当然,考上并不算多。”小邵说。毕业找工作时候,小邵发现,想找对口工作,比登天还难。“我还算是幸运,毕业时有一种学姐简介我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内勤,我快乐地去上班了。刚开始每月工资是800元,后来涨到了1200元,只能勉强顾住生活费。”小邵说虽然她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在律师事务所待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做律师想法了。“假如没有人带,律师起步实在是太难了。”小邵说,刚入行律师几乎接不到案子不说,每月还得给律师事务所交管理费,连自己花销都顾不住。目前,小邵在一家投资担保企业做客户经理,虽然与自
12、己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至少收入要比此前好某些。“据我理解,我大学同学还坚持从事法律职业不超过5个,诸多人都已经转行了,几种想进入律师圈都中途而废了。”小邵说,她一种同学已经硕士毕业,但还是改行做其他了。谈到此后打算,小邵感到非常迷茫。“不懂得此后会从事什么行业。”近两年来,记者多次走访过人才市场,但几乎见不到哪个企业招聘专职法务人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处境非常尴尬。一家科技企业招聘经理曾对记者说:“假如招聘一种法务人员,还不如请一种律师做兼职法律顾问,既经济又实惠。”记者理解到,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招聘法务人才,并且规定都非常高,诸多都规定硕士学历,还规定有一定实战工作经验。记者采访过多位法学专
13、业毕业生,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跳出自己所学专业找工作。河南省新动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广晓说,企业肯定追求利益最大化,招一名法务人员,肯定要考虑这名法务人员能为企业带来多大利益,刚毕业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一般不会录取。因此,法学专业毕业生前两三年重要任务还是学习工作经验。“企业法务人员应当是此后法学专业毕业生比较广阔就业平台,不过,一种现实问题是,一般状况下,企业法务人员待遇偏低,这也是法学毕业生不乐意到企业做法务人员原因。”朱广晓说。河南文丰律师事务律师张灵全说,一般来说,法学专业毕业生有四条出路:通过考公务员进入司法机关,进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法律“边缘人”。但目前司
14、法机关面向大学生招生数量有限,教学科研需求量也很少,做律师起步又非常艰难,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法学二、所属一级学科代码:0301 名称:法学三、培养目法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中国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法律事务所需要基本法律技能,可以对理解和把握我国法律和党有关政策,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可以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尤其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高级专门人才。四、培养规定本专业学生重要掌握法学基本知识,具有法律职业基本素养,受到良好法学思维和法律事务技能
15、基本训练,具有运使用办法学理论和措施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处理法律事务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如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学各分支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2、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趋势。3、掌握并可以纯熟运使用办法学分析措施和技术。4、对解读我国现行法律和党现行政策。5、具有法律事务所需要良好语言体现和表述能力。6、具有较强对运使用办法律知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7、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知识。8、具有法律职业所需要良好职业道德修养。9、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五、重要课程本专业课程重要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
1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法学等。六、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法律征询、专业讨论和辩论、参与法律援助、社会调查、模拟审判、法律诊所教育等。七、学制和毕业最低学分规定学制:四年。学分规定:最低学分152学分。八、毕业条件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最低学分,包括各实践环节考核合格;须参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获得对应成绩;须参与全国计算机一级水平考试并获得证书;一般话到达二级乙等水平;体育到达学生体质健康原则。九、学位授予经审核,符合青海民族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行细则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十、学分计算1、课堂教学。一般理论
17、教学课程18课时计1学分;公共外语课程24课时计1学分;体育课、计算机上机课36课时计1学分。课时换算为学分时,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不保留数字。2、实践环节。以教学周数为基数,原则上每周计1个学分。3、课外学分:阅读专业书籍20本计1分。听学术讲座20次计1分。社会调研2次并写出两份调研汇报计1分。学生课外学分登记册中课外学分登记规定核算记载其他计1分。十一、学分构成1、总学分、课堂教学总课时构成课堂教学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总学分课堂教学总课时理论教学学分试验教学学分学分课时学分课时24962、课堂教学学分构成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1
18、0十二、课程设置流程图十三、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内课时周课时分派课时讲授课时课内实践课时试验课时设计课时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备注14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随机课堂教学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28282就业指导118181英语计算机基础2体育222一般话训练236362 大学语文2/036/036/02二选一写作2/036/036/02军事理论114141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4专业课程法理学4564宪法学3423中国法制史
19、3543刑法学712643民法学712643刑事诉讼法学3543民事诉讼法学354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3543国际法3543国际私法3543国际经济法3543劳动法学3543环境与资源法学3543知识产权法学3543经济法学3543商法3543必修课程合计57998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课内课时周课时分派课时讲授课时课内实践课时试验课时设计课时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备注14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随机课堂教学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法律文书23622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4学分即7门课犯罪学23622房地产法23622婚姻法23622物权法23622协议法23622外国法制史236
20、112西措施律思想史236112金融法23622证据学2362专业限选课程合计14252专业任选课程犯罪心理学2362学生在所列科目中选修10学分即5门课中国法律思想史2362刑事法律诊所2362民事法律诊所2362企业法2362证券法2362税法2362法文化236 al科兵中国大百科全书19987欧洲协议法海因克次法律8格式协议研究杜军群众9协议法新论总则王利明、崔建远中国政法大学10协议法要义隋彭生中国政法大学11国际经济法论何力上海人民12wto法律国内合用孔祥俊人民法院13国际贸易法文选施米托夫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14国际货品买卖杨良宜中国政法大学199915最新国际货币
21、金融法赵威人民法院16国际货品多式运送法律问题研究贺万忠法律17国际投资保护国际法制刘笋法律18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朱榄叶法律19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多边化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制陶凯元法律20信用证杨良宜中国政法大学199821市场法制论邱本中国检察22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肖江平人民法院23自由市场与社会正凯斯r孙斯坦中政法大学24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真谛史春际法律25环境侵权法曹明德法律26经济学语境下法律规则大卫d弗里德曼法律27反垄断法原理孔祥俊中国法制28环境法原田尚彦法律199929竞争法研究王晓晔中国法制199930政府采购制度发展与立法于安中国法制31金融监管吴志攀中国政法大学
22、32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法律问题贺小勇法律33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马卫华中国人民大学34美国银行法陈小敏等法律35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周辉斌中国方正36财政法新论杨萍等法律37财税法论丛刘剑文法律法理、宪法学应读书序号书名著者出版社版本1比较宪法沈宗灵北京大学2宪法监督论李忠社会科学文献3现代宪法逻辑基础莫纪宏法律4宪法诉讼原论胡肖华法律5比较宪法与行政法龚祥瑞法律6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刘莘、马怀德中国方正7论行政相对人方世荣中国政法大学8行政权研究王学辉、宋玉波中国检察9国家、公民与行政法董炯北京大学10比较行政法张正钊、韩大元人民大学199911行政法价值定位关保
23、英中国政法大学12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应松年中国方正199813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林莉红武汉大学14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徐晓光贵州民院15民族法学评论吴大华华夏文化艺术16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教程徐晓光华夏文化艺术17民族法学讲座吴大华民族199718民族法学通论吴大华中国方正 199719法人类学基础汤浅道男 等华夏文化艺术20少数人权利法理周勇社会科学文献21民族区域自治法学赵秀玲华夏文化艺术199022法律文化理论刘作翔商务印书馆199923法哲学范围研究张文显中国政法大学24人权研究徐显明山东人民25法律帝国德沃金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26法与国家一般理认凯尔森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2
24、7奥本海国际法詹宁斯 百顿中国大百科全书1995法律工作一直以其收入高、社会地位高而备受青睐,正由于如此,法学专业也就成为考生报考热门专业之一。据初步记录,全国有本科高校678所,开设10大类340多种专业,根据开设某一专业学校数看,英语是开设最多专业,共有554所学校开设;计算机排在第二,有526所学校开设;法学则位列第三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大学评价汇报显示:我国超过60%高校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另据记录,我国既有法学本科专业高等院校已达559所,法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硕士达30万人,其中本科生为20多万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2万多人,法学硕士硕士6万多人,法学博士
25、硕士6000多人。但与上述“火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是,如今法学专业就业已力不从心,展现出就业难和岗位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值得注意问题。在此仅就引人注目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谈一谈。近几年法学本科毕业生尽管就业面有所扩大,就业选择展现多样化,但整体就业去向并无大、实质性变化,毕业生基本去向还是公检法、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到企业做法务、行政人员。不过,一种值得注意状况是,去律师事务所毕业生数量近年在不停扩大,这也从一种侧面阐明了就业难。律师职业起步阶段收入不高、工作辛劳、压力较大,在此前一直都不是毕业生首选。近来,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一百多种专业就业状况进行记录,有12门专业就业率偏低
26、,而法学专业就赫然在列。从事法律工作需要大量从业经验,本科生刚刚毕业,缺乏经验,很难获得理想工作;而法律工作稳定性比较强,人员更新换代比较慢,本科生产量远远高于需求,这都是导致法律专业就业难客观原因。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如此之难,为何公布后有院校就业率到达百分之九十多甚至百分之百呢?出现这种状况也许和记录方式、记录角度不一样有一定关系。有院校把某些办理不就业手续、档案尚留在学校中学生计入就业率之中。当然,有些高校就业工作做得比很好,毕业生就业率高也属正常。但假如大量高校都表达到达百分之九十多就不免让人怀疑了。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待遇呈下降态势,同一届毕业生中个体之间收入差距正被拉大:有些毕业生工作
27、好、工资待遇也许到达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而有毕业生收入局限性千元,维持基本生活尚且比较为难。这也阐明,伴随本科生数量增多,法律职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就业状况越来越难。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没有对应知识背景,学起法学专业知识普遍比较吃力。因此之故,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校长纷纷提议,本科应取消法学专业。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认为,法学专业不应当在本科设置。目前有专门法律硕士,这就是培养法律实用人才。而本科层次培养法学专业毕业生,很难从事对应工作。法律应当作为大学生基础课来学习,而不是专门设置一种专业。假如学生但愿从事对应职业,可以有了一定知识背景后到硕士阶段再学习法律。实际上,西方某
28、些发达国家,高中毕业是不能直接报考法学专业,报考法学专业之前,必须已经获得一种学士或以上学位。社会对人才需求从简朴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主流方向。中国加入wto后,市场需求对法律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规定。在复杂国际经济活动中,必须掌握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和外语等综合知识,只懂自己本专业远远不够。在目前双学位和辅修制度下,由于法科学生一般是从高中文科类学生选拔,受自身知识构造限制,往往无力波及理工科专业;而理工科学生则可以在学有余力状况下,涉入法学领域,获得对应学位。具有其他有关学科背景“后法律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对纯法科专业学生提出了挑战。鉴于以上,中国法学教育将何去何从?如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简介毕业留言了最快乐人所拥有一切东西并不都是最佳,但他们会充足享有自己已经有东西。最佳朋友是你们静坐在游廊上,一句话也不说,当你们各自走开时,仍感到你们经历了一场十分精彩对话。有诸多奢看让人羡慕,但只能看而止步,那就是人格。 一种人假如不能从内心去原谅他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一句无心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话也许会毁掉一种生命,一句及时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知心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