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软基换填技术交底
1、测量放线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及坡度放出坡角线,确定清淤范围,用石灰洒线,避免欠挖或超挖。
2、淤泥清理
2.1、在富水、积水地段先开挖纵、横向排水沟,将积水、地下水排、引至路基填筑边线外。
2.1、再用挖掘机、推土机配合或采用两台挖机接力挖运方式,将淤泥挖装至自卸汽车上,运至弃淤场。
2.2、清淤顺序
清淤施工横向至上而下,纵向分段施工,先清理第一段,第一段清除完成后及时回填。避免雨天施工。
2.3、清淤原则
①、清淤必须干净彻底,不留死角。
②、清理时必须把高液限土层全部清除,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③、清理完毕后及时拍照存证。
2.4、清淤后量测
清淤后报请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联测和验收,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清淤完成后,测量人员及时放出桩位,再申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进行联测,经业主签证认可后,及时回填石渣,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3、换填施工
3.1、填前处理
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低面挖成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3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清淤后,坑底如有渗水,在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积水井,再用抽水机抽干积水。
当软弱土层厚度≤2.0m时,按间距5~8m设置1.0~1.5m深片石排水盲沟;当软弱土层厚度在2.0m≤h≤3.0m范围时,采取换填加片石排水沟方式处理,换填厚度0.5m,片石排水盲沟深度1.0~1.5m;当软弱土层厚度在3.0<h≤4.0范围时,换填厚度1.0~1.5m,片石排水盲沟深度1.5m。
3.2、填料规格:
填料用片石和碎石填筑,强度不小于25Mpa,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对大于30cm的石块用大锤或炮机进行解小。
3.3、分层填筑:
片、碎石回填按填石路基的要求进行施工。回填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料标高;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填料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过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
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的石料时,先铺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子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块径25cm以下的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用大型推土机先将填料进行大致推平,个别不平整处,人工配合用细石块、石屑进行找平。在运送填料时,控制卸料密度,按方格法划好方格后,方可卸料。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料后,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摊铺平整,做到填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在摊铺的同时,进行初步压实,并保证压路机压到路缘时不致发生滑坡。
3.4、碾压:
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时应先两侧后中间,压实路线应纵向相互平行,反复碾压。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行驶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快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横向接头压轮重叠0.4~0.5m,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
回填压实度由碾压遍数进行控制,压实标准以石料间密实状态为判定标准,按振动压路机碾压2~6遍进行初步控制;现场以碾压后无明显标高差异,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定为密实状态。填筑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签证后再填筑上一层。每填筑一层都进行测量定线,绝不准盲目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