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研究 金栋梁摘 要 在创新创业教育精英培养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全新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设置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创新创业孵化模块、创新创业精英模块来构建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群体系,分层次地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 高职院校 进阶式 创新创业 课程群:G72 :A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并且提出“愿意为电商代言”。自此,电商创业又一次被推上了高峰,各个政府、
2、高校纷纷出台政策,力挺电商发展。然而电商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而创业创新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系统的体系来作为保障。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先后通过设立“工作室”、“电商创业班”、“创业学院”等多种方式来在推动创业创新类人才的培养,但皆属于精英培养模式。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创新创业课程群研究组提出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全新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通过搭建创新创业课程平台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将创业创新基础课、创新创业实践课以及创新创业实战课连起起来,形成课程群,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使之惠及每一个学生,同时,面对不同学
3、生的不同需求,实施分类教学,构建起进阶式创新创业类课程群。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上,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研究涉及不多。如杨丽贞提出加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实施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展的措施,如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创新训练,重构创新创业课程群,开展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但就具体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如何构建没有提及。胡红梅、甘静则认为“层次性”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重要原则,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过程的推进以及内容的呈现等方面的层次性来构建分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普适性的启蒙教育课程、专业性的整合课
4、程以及职业性的系统教育课程三个层次。也有部分学者如曲大鹏、李晓光等则结合专业来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群的研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广泛开展的状况,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利用夏季学期,提取部分核心课程和新增部分创新创业课程进行课程群组建设。其余的学者基本上是围绕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专业课程群的研究。如李华的以“课程群”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对如何利用课程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进行了探讨;楼佩煌、陈蔚芳、叶文华、马万太、游有鹏的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通过建立面向机电一体化课
5、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率, 2013届为2.3%,2014届为2.9%,2015届为3%,可见,近年来毕业后立即投身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为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态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自身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创业意向、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等方面。本次调
6、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95.3%。其中,男性占48.7%,女性51.3%;独生子女占39%,非独生子女61%;理工类35.2%,经管类34.8%,艺体类15.7%,文史哲类14.3%。课题组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较强,各高职院校也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1.1大学生自身与创新创业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他们相信自己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7、有42%的同学表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想通过上创业课、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获得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大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业关系不大,对自己创新创业的前景表示比较担忧。1.2学校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给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机会、提供的创新创业资金等扶持措施不够。他们认为学校应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讲座的机会;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资金以及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应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提供各类创新创业培育和服务。1.3社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
8、碍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新创业方向、经验不足、社会关系缺乏等,他们渴望得到政府和社会专业管理服务机构的鼓励和支持。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体系2.1必要性课程一直以来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方式。课程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课程建设大多只注重单门课程的建设,随着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课程建设必须注重建设的辐射作用和规模效应,要更加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优化,即不仅要求对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建设,更需要对创新创业
9、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群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建设。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因此,必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群)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2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体系-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构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其中“面向全体”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
10、教学体系中、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使之惠及每个学生;“分类施教”是指面向低年级、有创业欲望和初涉创业三个学生层次分别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孵化模块和精英模块的课程,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此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2.2.1创新创业通识模块该模块课程一般于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设,开设此模块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并形成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主要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为辅。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知识沙龙讲座、创业人士创业经历分享、大学生创业准备、商
11、务礼仪、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开设个人店铺等实践内容。2.2.2创新创业孵化模块该模块课程一般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主要针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开设此模块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主要由通识选修课和创业指导培训组成,以理论+实践形式展开,如市场调研与分析、网店经营实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业培训、SYB培训(创业者自我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评估自己的市场、企业人员组织、熟悉开办企业的程序、步骤、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网络创业培训、分析项目可行性、制定资
12、金流计划、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学员创业计划书评审)等等。2.2.3创新创业精英模块此模块主要面向正在创业的学生,原则上必须是大二的学生,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创业精英班”进行,通过项目申报、选拔的方式对所有入选成员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学校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开设系统的专业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育一批既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社会视野的未来企业精英。此模块的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大赛积累经验,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实战经历、创业导师课程让学生熟悉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企业风投、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参考文献1 杨丽贞.
1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3):183-184.2 胡红梅,甘静.分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69-71.3 曲大鵬,李晓光,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261(9):81-84.4 李华.以“课程群”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124-125.5 楼佩煌,陈蔚芳,叶文华,马万太,游有鹏.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201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