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388039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可行性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高校本科专业转型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专业转型必要性入手,通过分析专业转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的条件以及人才需求趋势,提出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文章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促进高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关键词:专业转型,人才需求,高校1 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1.1 转型的内涵转型,从词意上来说指事物运转方式和结构形态的转变过程,也包含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因此不难推论,专业转型就是在高等教育中专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属于供给侧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其目的是使高等教育与

2、经济转型对接,以便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专业转型的核心是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转型来培养有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发挥重要作用。1.2 转型的必要性高校的专业转型,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规律变化的必然要求。在诸多专业中,房地产专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应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时俱进。1.2.1 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有理论指导价值专业转型立足原有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不断改造旧专业,紧盯国家产业发展新态势,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依托,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有理论指导价值。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作

3、为学校新设置专业(2017年第一次招生),因办学基础薄弱,“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缺乏,专业体系和实习基地还在不断完善中,而丧失了专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随着大类招生的实施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专业的招生出现了第一志愿率不仅不高,而且转专业的学生还不断增加的现象,使得房地产专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在逐步缩小。因此,基于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只有科学定位、抢抓机遇、快速转型,才能为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找到根本出路。专业转型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促进学生提高就业能力。1.2.2 有利于学院专业建设的合理发展近年来,旅游学院为了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大力推进各专业教学改革,不

4、断探索新思路,实施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打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群培养特色。同时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新态势和企业用人标准,促进专业转型升级,以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四个专业,根据“大旅游”的发展理念,作为以活动运营为主的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向文旅地产方向拓展的发展需求,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也是新专业培育过程,有利于学院专业建设的合理发展。因此专业转型的实施正是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学科结构优化的动力。1.2.3 为相关院校专业转型提供借鉴依据剖析专业转型的条件、专业人才需求趋势以及高校专业转型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更好的建设学校发

5、展专业特色,同时对我校及兄弟院校专业转型提供借鉴依据。2 高校专业转型的条件2.1 拟转型专业培养期长,条件成熟拟转型专业前期已进行了长期的培育过程,转型条件成熟。我校的旅游休闲地产经营管理方向,现开设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该专业所在旅游学院自2002年起对市场营销专业(对口)进行了改革,针对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设立了房地产营销方向;20032012年开设了10年物业管理专科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2012年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开设了旅游营销方向。2017年旅游学院开设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旅游休闲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专业,目前已有160名在校生。旅游学科下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酒

6、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4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校级重点学科,并设有硕士点,根据“大旅游”的发展理念,作为以活动运营为主的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向文旅地产方向拓展的发展需求。这些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也是新专业逐渐培育和筹建的过程,目前在专业支撑方面转型专业条件已经成熟。2.2 师资队伍水平整体较高,实践教学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该专业的师资配备已经齐全。现有专业教师14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博士7人,讲师3人,其中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也有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为开设新专业提供了师资基础。学校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

7、教学示范中心,旅游学院旅游实训中心是省级示范中心,两个中心为学生的校内实验和实训提供了平台;学院目前拥有金地房地产集团、富力集团、石家庄万达广场商业有限公司、天山集团、石家庄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众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提供了岗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丰富为专业转型发展及学生就业提供支撑。2.3 学校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优势学科背景目前我校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2个本科专业中,经、管、法类专业达到50%以上。其中,旅游管理、企业管理、会计、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硕士点,工

8、商管理、工程管理、资产评估、会计等专业硕士点,以及市场营销、工程管理、资产评估、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为专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3 专业转型后人才需求分析3.1 文旅融合带来文旅地产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大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文旅融合开启了旅游新时代。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主题乐园的旅游功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国务院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

9、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文旅地产发展迅速,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克尔瑞乐苇公司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2018年我国旅游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其中70%为“旅游+地产”项目。从2012年开始,我国文旅相关地产开发企业从1629家上升到2015年的5279家。恒大、融创、绿地等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进入旅游、文化、健康等领域。例如,恒大地产集团于2015年斥资近1600亿元打造了中国海南海花岛,开创文化旅游新纪元。2016年斥资500亿元打造北京恒大文化旅游城。2017年7月,融创中国接手万达商业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截至2017年

10、7月底,万达在大健康领域布局高达1500亿元。河北省的地产企业,如天山集团也对文化旅游、养生休闲地产前景看好,并确定为集团正在探索和发展的新方向,富力地产已经进军河北打造泊里水乡文旅地产,河北金地房地产联手全国最大文旅地产运营商伟光汇通开发正定文旅城,河北文旅地产行业已经开始大规模起步,文旅地产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具有很强的市场发展前景。文旅地产行业的产业容量使从事文旅地产业的人员数量巨大,房地产业对旅游休闲专业人才需求异常强烈。3.2 国内高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多侧重金融投资和建筑工程,文旅地产管理专业建设尚属空白,文旅地产管理人才缺乏文旅地产的迅猛崛起,对从业者的需求水涨船高。文旅地产行

11、业涉及面极广,多元融合创新和统筹难度极大,没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人很难脱颖而出,人才资源短缺成为众多文旅项目面临的紧迫问题。目前文旅项目开发的从业者主要是传统房地产开发行业人才,但对文旅行业了解得不多,文旅和地产的深度融合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是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地产策划、管理、运营人才,成为文旅地产行业良性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国内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来看,文旅地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薄弱、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72所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其中有17所属于财经类院校。通过前期对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调研发现,现有地产类高校特色突出建筑工程

12、、经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向,重点与财经类优势学科(如金融、经济等)进行融合而成的复合型、交叉型专业,特色鲜明,优势显著,但尚未见与旅游类专业融合的地产管理类专业培养高校。京津冀区域中,有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和河北工程技术学院5所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主要以培养房地产投融资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以硕士研究生层次为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是基于土木工程技术背景开设的,侧重工程技术。就目前京津冀区域及周边地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科相关专业来看,文旅地产相关专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学科结构也不合理。河北经贸大学位于

13、河北省石家庄市,开设此专业对京津冀区域文旅地产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多侧重金融投资和建筑工程方向,而市场急需的文旅地产的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尚属空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转型升级可满足文旅地产管理人才的需求。3.3 京津冀区域巨大的旅游休闲空间迫切需要文旅地产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冬奥会举办等重大机遇,京津冀地区文旅地产已进入黄金发展期,文旅地产专业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京津冀城市群拥有丰富的世界级自然和文化资源,未来都市休闲旅游市场空间巨大。预计2021年年底,近一半的都市休闲客将以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14、为主要聚集点。近年来,京津冀文化旅游领域签署协同合作协议、实施协同合作项目、成立交流协作组织、搭建协同支撑平台做了大量而务实的工作,奠定了京津冀文旅地产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京津冀区域文旅地产发展面临新机遇。雄安新区的成立,不仅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引擎,而且必将带动休闲旅游度假等的繁荣,冬奥会的举办会大大提升张家口、崇礼知名度,助力建设新兴旅游目的地。不仅带来巨大的投资拉动,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增长,同时会吸纳周边人口,带动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环保投资和生态改善,势必将促进地区休闲旅游、养老地产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的文旅地产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需要文旅地产专业人才进行营

15、销管理与运营等。4 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4.1 “转型升级”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伴随着房地产专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变革,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联系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目前的实际状况,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进行变革。既要避免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切实际,又要保证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为此,专业教师必须走进企业,与企业进行不断地沟通和交流,以便充分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要参考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调研,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及需求作出预判,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人才培养方案。紧接着,要聘请房地产企业的相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结果确定人才培养方

16、案。下面就是文旅地产方向的转型方向,按照上述逻辑所确定的2020版房地产专业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从表1中对比发现,两者都明确了社会性目标,即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而2020版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文旅地产方向)更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全方位培养,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总之,“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要探究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并合理预测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充分结合产业政策、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有步骤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走出自己的特色。4.2 制定符合人才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制

17、定专业培养方案,其前提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包括以下两点内容:其一就是先进的教学模式,即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共同教学;其二就是扎实的实操能力,即系统掌握业务操作规范与技巧。4.2.1 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课堂革命、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化和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教学,要充分利用手机等工具,实现全员参与教学过程、实时互动、即时测评、资源共享等功能。积极开展学生参与的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

18、络教学平台,实施小组化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课堂革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2.2 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提高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立相关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让学生走进相关企业、直面企业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总之,我校必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在“新财经和双万计

19、划”的机遇下,拓宽思路、主动转型。房地产专业更要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体系要重新构建。以文旅地产人才需求为导向,与高端地产企业合作,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构建“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素质拓展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课”课程体系,形成“人文素养能力+通用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模式,开设文旅地产管理核心课程,通过引入文旅地产企业的实践教学和实务课程体系,来强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一体化,培养相关的营销、运营能力。构建解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文旅地产方向)问题的专业素质能力模型图,见图1。4.3 竞争力的提高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专业转型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必要的保

20、障,科技创新平台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高校中,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也有利于优势特色科研基地、研究中心的建立,从而可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进而演变成开放办学以及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平台,为进一步的专业转型寻找思路。在旅游学院已有的旅游休闲地产研究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功能,不仅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平台,还要成为与房地产行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如与房地产企业合作,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参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调研、预测、策划项目等工作;还可与企业合作搞“房地产策划大赛”,形成校赛、市赛和省赛的层层递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选拔优秀学生

21、,提高专业知名度。例如,我校营销地产系的“旅游休闲地产研究所”与石家庄亿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在2019年冬季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豆丁杯”校级房地产策划大赛。全校学生共有两百多名学生参赛。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调动了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接触并了解了前沿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职业素养和学校的知名度,增加校企、校校之间的交流,也为企业选拔储备了人才。同时还以比赛促教学,整合了资源,提高了专业的竞争力。4.4 师资力量的提高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师资力量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前提,而教学团队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为了加强师资力量,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

22、,根据教学团队的特点,结合“双师”培养方案,有目的的对教师专业技术进行培训,选拔骨干教师,为其提供完善的“充电”平台,推动教师要走出去深入企业并参与其技术服务以及岗位管理,同时也要把企业专家引进来,形成良好的校企双向培养机制。教学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对专业转型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团队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教师适应专业转型后的知识储备和实操能力。为了提高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可轮番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知识培训,比如为了提高执教能力可让教师参加教学理念培训,为了提高实操能力,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为了把握最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鼓励教师积

23、极参与科学研究,发现问题,提高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为了提高师资力量,除了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外,还可以定期请校外专家来交流指导,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开阔教学团队的整体思路。总之,加强教学团队的内涵和外延建设,是专业转型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障。4.5 实操能力的提高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为产教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其实,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校外专家,尤其是一线企业的专家对专业转型的作用。在这里,再次专门拿出来强调一下。高校的竞争力和就业率密切挂钩。专业转型的目的也是

24、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急需人才,因此必须要考虑企业的需求。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恰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源头活水。本科高校的管理类院校,要顺利实施专业转型,就必须要适应时代要求,乘着这次东风,深化产教融合,变被动为主动,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着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持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急需人才。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一味追求高大上。要充分利用临近资源优势,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校外实习基地的共建,为这些企业输送实用性人才。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学生进入企业实地参观与考察纳入教学实践环节。定期把企业专家请进来,参与授课和讲座等活动,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学生,加深学生对职场的认知,避免以

25、后走弯路。把企业专家请进来,也可以更好地让企业人士了解高校的教学情况,为专业设置和转型出谋划策、提供思路和方案。这些举策,不仅宣传了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让企业获得了新鲜血液,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现双赢的目的。5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专业转型,从外部来说,是与时俱进之举、是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也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所需;从内部来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逻辑延伸。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转型文旅地产专业方向已具备坚实基础,而且专业转型后人才需求量潜力巨大,具有可操作的转型路径。参考文献:1睢忠林.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2李雪峰.呼伦贝尔学院会计学专业转型发展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2).3孙智慧.“新工科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深度思考J.包装工程,2019(1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