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和谐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消费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分析 刘敏摘要基于消费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分析视角,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和谐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和谐内涵的经济和谐论;从管理学系统论角度论述和谐思想的管理和谐论;从文化学角度论述和谐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的文化和谐论;从哲学角度论述和谐内涵的矛盾统一论。关键词社会和谐;经济和谐;管理和谐;文化和谐;矛盾统一F064.2 :A :1672-8653(2011)09-0054-032005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求不断提
2、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6年10 月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建设生态文明,
3、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0 年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可见,消费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石,构建和谐消费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而低碳消费、绿色消费发展是实现消费和谐的现实路径选择。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和谐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一、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和谐的内涵:经济和谐论19 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即从人的欲望和满足这些欲望的手段的
4、角度去研究人,并且主要是研究人类天性的最主要因素即欲望、努力和满足等。雷德里克巴斯夏十分重视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消费既是一切重大经济现象的目标和目的,那么满足就是进步的试金石”,并认为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往往存在矛盾,因此“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平衡是一切和谐的首要条件”。他还指出“政治经济学与其他伦理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是它们之间的和谐,对下列重大课题做一番审视:个人利益、财产、公有、自由、平等、责任、互助、博爱、团结等等。和谐的自然规律,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这两种思想将决定社会问题是否能解决”。关于消费问题,他认为“消费是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和谐与不和谐,一切均在消
5、费者身上化解,因为他代表整个人类”。“人类要自我完善,那不是靠生产者的道德观,而是靠消费者的道德观”,“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使用性,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享有,因此,应由愿望的表示者和订购人来承受有用或有害的后果,在上帝的正义和公众舆论面前承担他将劳动引向正确或错误方向的责任”。1弗雷德里克巴斯夏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他对人的重视尤其是对消费者需要的重视,应该是很有理论价值的,他也是最早将消费与和谐结合起来的经济学家。19 世纪的时代背景下,他能有如此闪亮的理论观点,不愧为“光彩照人的修辞学家”。但是,他毕竟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他的自由主义思想都是维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他重视消
6、费者需要的满足,却让民众消费者来承担社会劳动方向是否正确的道德责任,而忽视资本所有者的道德责任,这显然是错误的。经济和谐不仅仅是消费者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之间的和谐,还应该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生产者的道德教育对于经济和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生产者的不道德直接造成的。当代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指出,和谐是经济增长的一种可能具有的特征,它是增长的各个局部过程之间的一种能动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满足了和谐的某种要求。经济和谐增长的12 条要求是:(1 )提高消费。提高消费应当均匀而有规律,既不应减缓速度,也不应长期停顿不前;提高消费对于社会的每一个重要阶层应
7、当是“可以感觉到的”;收入分配的相对变动是不可避免的。(2)按比例满足消费者需要。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的天性要求相对均匀地满足各种需要。(3)有刺激力的和平等的收入分配。(4)保险。包括充分就业、保健、照顾老年人、公共安全。(5)自由施展才干的机会。包括社会对于抚养子女的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流动性、妇女的社会平等、增加闲暇时间。(6)教育的发展。包括教育的迅速发展、专业人员的生产需求和专业人员的储备之间的和谐。(7)在非竞争性生产中的结构比例性。(8)技术、产品质量和科研的发展。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质量改进、研究和开发的促进。(9)外贸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平衡发展。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出口
8、和生产之间质的和谐。(10)对可以再生的实物资本的精心维护。(11)对环境及自然的保护。(12)永远留有储备。2亚诺什科尔内是匈牙利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八十年代就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和谐问题作如此深入的探讨,反映了一位经济学家的卓越才智和远见。他对经济和谐增长的12 条要求的深入剖析,尤其他提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经济和谐增长的要求,反映了对消费和谐的高度重视。其它经济和谐增长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和谐的方方面面,如教育、社会保障、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当然,亚诺什科尔内所认为的经济和谐增长标准和12 条要求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也尚未对消费和谐做深入细致的探讨。二、从管理学的
9、系统论角度论述和谐思想:管理和谐论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锋Andrew Ure (17781857), 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试图寻找一个自动化的方案,以防止员工以其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而导致整个工厂陷入一片混乱。根据Ure的观点, 在每一个企业都有“三种行动原则或三个有机系统:机械的、道德的、和商业的, 管理层必须“安排和控制”生产者以使其在此方面达成整体和谐。波兰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者卡罗尔阿达米斯基在其集体工作的原理、劳动的和谐化中就曾明确提出了“和谐理论”的雏形,他用该理论简单解释了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因而,“和谐”思想作为一种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科学思想,一直伴随在经济理论的
10、演进过程之中。3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和谐理论认为:和谐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状态,与之相对应,一个系统在要素、构成、组织、精神、内外协调、总体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和谐问题。4从管理系统论角度来研究和谐,实质上探讨的是一种组织资源配置的和谐,它与消费和谐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系统论的研究视角也给消费和谐的系统论研究有重要启示。我国当代一些学者就以此为借鉴,提出消费系统和谐论。如文启湘、冉净斐从消费系统均衡的角度出发
11、,运用一般均衡原理研究了消费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探讨了消费和谐度的测量,5等等。三、从文化学角度论述和谐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文化和谐论张涛提出:美国“和谐”论以宣扬美国文化传统的连续性、美国社会在文化心理上的和谐一致性以及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可输出性为特点。所谓“和谐”,是指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原则及其所包含的个人主义与进取精神等。而“和谐”论则专门探讨核心价值观在美国历史与社会中发挥凝聚作用的独特方式:在保证美国历史进程连续性的前提下,稀释美国社会中出现的政治与文化冲突。6侯尚智指出,在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中华多元文化中,和谐论是其精华和首要价值,它贯穿到了各个层面和领域。在天
12、文地理、农学医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政治外交等方面,无不以和谐论为指导原则。并认为,在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新理性思维的选择中,和谐论中的下述三个原则是最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双赢博弈原则、多元化原则。和谐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价值标准。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政治的矛盾和危机,要求世界各国人民只有用双赢博弈的原则去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和为贵”既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条政治原则。在文化领域里同样呼唤着新的理性思维。儒家学说中的和谐论,历来主张对异类文化的兼容性、包容性和宽容性,也就是说在文化领域里的多元化原则,是人们的必然选择。7文化和谐论所提倡的平等自由价值观、可持续发展原则、双赢
13、博弈原则、多元化原则等,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着相近之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是要在价值观上倡导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其次才有实践中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构建,国际之间与代际之间的平等发展,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方式同样首先也要树立公平正义的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和谐消费观等。可见文化和谐论对于消费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文化和谐并不是消费和谐的全部,社会主义消费和谐还需要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全面推进。四、从哲学角度论述和谐的内涵:矛盾统一论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十分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现象和协同作用, 非常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14、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和”就是把性质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因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五味配合可以烹调出可口的美餐, 五音协调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 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互相配合,便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东汉的王充提出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自然论(论衡),明末的王夫之论述了“分二为一”与“合二以一”的观点(周易外传),等等,这些哲学命题都说明了“协同”的重要性。在这种自然哲学观点指导下建立的中医理论,十分注意阴阳、虚实、寒热之间的对立和协调, 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并用来解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刘光、步雷认为,和谐是主体从价值论角度出发,对事物特定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和谐问题产生的
15、前提是差别与联系;和谐价值的客体基础或和谐价值的客体,即研究对象是特定系统内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着的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和谐问题的主体基础,即和谐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和谐学就是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科学。还得出以下两点认识:?第一、和谐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世界的最高表现形式;第二、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8结论:矛盾统一论的和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法,它是经济和谐论、管理和谐论以及文化和谐论的哲学基础所在。当然,它也是消费和谐论的哲学基础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方式,首先在思维的辩证性上要求运用到,和谐即矛盾统一,没有绝对的和谐,只有从不和谐逐步走向和谐的过程等方法论。
16、其次,只有在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等具体实践过程中,和谐消费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对社会主义和谐消费的探讨,在方法论上将归之于马克思主义辨证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终极作用看,“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消费和谐要运用的核心理论是经济和谐论,同时,结合文化和谐论,在和谐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进行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参考文献1(法)弗雷徳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 亚诺什科尔内.突进与和谐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的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3 席酉民,尚玉钒.组织和谐管理思想研究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4 席酉民.和谐理论与战略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5 文启湘,冉净斐.消费和谐论:面向科学发展观的消费理论J.经济学家,2005(2).6 张涛.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侯尚智.和谐论:全球化时代理性思维的选择J.东方论坛,2001(1).8 刘光,步雷.论和谐J.山东社会科学,2002(3).(责任编辑:先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