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387276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 王昭【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超限高层建筑的概念也逐渐为广大百姓接受,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几次比较大的地震后,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就越发引起国家和百姓的高度重视。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就更有实际意义。【关键词】超限高层基于性能抗震设计:TU208.3:A一、概述什么是超限高层?超限高层是指超过规范要求限制的高层建筑。超限高层建筑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审查,按照我国建设部的要求,全国超限高层审查委员会组织专家从技术角度进行多方论证,力求在抗震、消防等方面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一般对于

2、超限高层的理解是: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超过120米为超限高层;混合剪力墙结构为100米以上;有错层的为80米以上;网架结构的为55米以上;而网架无盖结构为28米以上。无论建筑有多高,超限高层的存在都对工程技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建设部第111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的工程,在结构扩初结束后,需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新时期,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尤其是现在非常流行也很实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按此理论设计的结构在未来的地震灾害下能够维持

3、所要求的性能水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代表了未来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更先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这一研究理论已引起了各国广泛的重视。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厅资助的国家地震减灾项目NEHRP提出了在用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评估及加固方法,于1997年出版了房屋抗震加固指南(FEMA273/274);日本也在1995年开始进行了为期3年的“建筑结构的新设计框架开发”研究项目,并在研究报告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总结了研究成果。日本又在2000年6月实行了新的基于性能的建筑基准法(Building Standard Law)。欧洲混凝土协会(CEB) 于2003年出版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基于位移

4、的抗震设计报告。目前我国正在修订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打算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纳入进去。我国目前已批准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在近几年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已吸收了性能目标设计的内容,由于该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结构分析模型和参数的选用方面存在不少经验因素、模型试验和震害资料较少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超限高层建筑在工程中的不断应用,这一研究方法将会逐渐完善成熟。二、 超限高层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内容、特点和方法的研究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1)对于地震风险水平的确定;(2)对结构性能水平和

5、目标性能的选择;(3)超限高层建筑场地的确定;(4)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最终设计中的可行性检查、设计方案确定及设计审核、实验验证等;(5)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质量保证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维护。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特点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主要是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的,按照这一理念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物,在地震中虽然可以避免倒塌,但其破坏程度仍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破坏程度和损失远远超过了设计者、建造者以及业主的最初估计。根据结构抗震的安全目标和结构抗震的功能要求,我们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着眼于单体抗震设防的同时考虑单体工程和说相关系统的

6、的抗震;(2)在不同风险水平的地震作用下满足不同的性能目标,即将统一的设防标准改变为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更为合理的设防目标的标准;(3)设计人员可根据业主的要求,通过费用效益的工程决策分析确定最优的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业主、不同建筑物的不同抗震要求;(4)抗震设计中更强调实施性能目标的深入分析和论证,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创新,经过论证(包括试验)可以采用现行标准规范中还未规定的新的结构体系、新技术、新材料;(5)有利于针对不同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及建筑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这里有必要对我国的抗震知识做一介绍。中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三水准设防中国地震风险水平地

7、震作用水平 50年超越概率 重现期(年)小震 63.2% 50中震 10% 475大震 23% 24951642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小震不坏基本完好 =1/550中震可修中等破坏大震不倒严重破坏 =1/50所谓小震不坏,就是高层建筑物遇到较低等级的地震时,高层建筑物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受损很轻,不需修理可以继续使用。中震可修是指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时,高层建筑物结构屈服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种破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这一层次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大震不倒,

8、是地震即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结构虽然破坏较重,但结构的非弹性变形离结构的倒塌尚有一段距离,不至于建筑物倒塌从而保障了人员的安全。这一层次要求建筑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弹塑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塑性变形限值。3.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基于传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基于的设防目标主要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有明确的性能指标,大震有位移指标,其余是宏观的性能要求;按使用功能重要性分甲、乙、丙、丁四类,其防倒塌的宏观控制有所区别。在方法上是:按指令性、处方形式的规定进行设计;通过结构布置的概念设计、小震弹性设计、

9、经验性的内力调整、放大和结构以及部分结构大震变形验算,即认为可实现预期的宏观的设防目标。第二种是直接基于位移进行设计。此方法基于的设防目标是:按使用功能类别及遭遇地震影响的程度、提出对个预期的性能目标,包括结构的、非结构的、设施的各种具体性能自白哦;由业主选择具体工程的预期目标。这种设计方法采用结构位移作为结构性能指标,与传统设计方法想比较,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过程,直接以目标位移作为设计变量,通过设计位移普得出在此位移时的结构有效周期,从而得出结构的有效刚度,求出结构此时的基底剪力,进行结构分析,具体配筋设计。第一种方法基于传统的抗震设计,目前广泛应用,设计人员已经熟悉。对适用高度和规则性等

10、有明确的限制,有局限性,有时不能适应新技术,新资料,新结构体系的发展。第二种方法即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目前较少采用,设计人员不易掌握,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为实现高层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上还有些问题有待研究改进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现有常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使三水准设防要求有具体量化的性能目标、水准,设计中更强调实施性能水准的判别准则、性能目标的选用和深入仔细的分析、论证。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将是今后较长时期高层结构抗震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虽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地震作用大小的不确定性以及计算模型和参数的准确性等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高层建筑的抗震性会越来越好,超限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安全。【参考文献】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马宏旺,吕西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同济大学学报.2002.30(12)3.徐培福等,关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的若干讨论.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4.张新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若干进展.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27(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