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jin****ong 文档编号:33857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高层住宅楼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XX 工程公司 年月日 2 目目 录录 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3 3 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3 3 3.3.施工准备施工准备3 3 3.13.1 场地准备场地准备3 3 3.23.2 测量仪器准备测量仪器准备4 4 3.33.3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4 4 3.3.13.3.1 施测组织施测组织4 3.3.2 技术要求5 3.3.3 施测原则5 4.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主要施工测量方法6 6 4.14.1 座标及高程引入座标及高程引入6 6 4.1.1 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6 4.1.2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7 4.1.3 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

2、域控制测量网7 4.2.1 轴线控制方法10 4.2.2 高程传递方法10 4.2.3 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0 4.34.3 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测量放线1212 4.3.1 轴线投测12 4.3.2 标高控制12 4.44.4 主体结构测量放线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313 4.4.1 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3 4.4.2 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4 4.54.5 安装工程标高控制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515 4.64.6 测量注意事项测量注意事项1515 4.74.7 细部放样的要求细部放样的要求1616 5.5.质量标准质量标准1616 6.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616 3 6.1 建

3、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7 6.2 护坡桩的位移观测18 7.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818 8.8.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措施1919 8.18.1 保证质量措施保证质量措施1919 8.28.2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1919 9.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2020 4 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 北京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 2004 普测 0668 号 1.3*家园住宅小区施工图纸 1.4*家园住宅小区施工组织总设计 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北京市*家园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桥路*号,地

4、处四环以外。总建筑面 积 109271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车库) ,主楼地下二层,车库地下一层,结 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地基为 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 10.55m。 地上结构:1楼地上 21 层,建筑檐高为 65.3m,主楼长 57.98m,宽 25.2m。2、3 楼地上 20 层建筑檐高为 62.4m,长 70.5m,宽 34.9m。 标准层高均为 2.900m。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35.10m,室内外高差 0.3m。 3.3.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

5、地 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 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光学经纬仪 J2 台 2 5 2 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台 3 3 激光铅垂仪JDA96台 1 4 全站仪BTS-3082C 型台 1 50m 把 4 7.5m 把 45 钢卷尺 5.5mm 把 20 6 塔尺 5m 把 2 3.3 技术准

6、备 3.3.13.3.1 施测组织施测组织 1)本项目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北京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 量成果 2004 普测 0668 号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 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 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测量人员及组成: 测量负责人: 1 名。测量技术员: 2 名。测量员: 4 名。 3.3.2 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 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7、。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 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 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 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 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6 3.3.3 施测原则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 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8、先确定“平面控制网” ,后以控制网为依据, 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 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4.1座标及高程引入 4.1.1 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根据北京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 2004 普测 0668 号,得知场外座标控制 点和水准

9、控制点见下表: 建筑物外侧坐标控制点建筑物外侧坐标控制点 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 211310905.237511596.028 212310900.050511509.940 216310984.939511633.622 218310949.355511439.622 建筑物外侧高程控制点建筑物外侧高程控制点 点号高程(m)点号高程(m)点号高程(m) 7 BMA35.314BMB35.097BMC35.386 4.1.2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 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

10、通视条件良好、安 全、易保护的地方,本工程各楼座控制桩布设在混凝土护坡坡顶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 标记。 4.1.3 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1 1、座标点、座标点 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个基槽采取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所以布设 的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 以上施工,确定控 制控轴线为: 1楼 1A、13、1D、12、115、1D 、113、1A ; 2楼 21、249、2H、2T; 3楼 31、350、3H、3T。 第一步,施测时,首先,采用全站仪置于“规 6 点” ,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

11、2 点” , 前视“规 8 点” ,校核测绘院提供的这几点相对距离、夹角是否符合。 第二步,采用极坐标的施测方法,测设各楼座的定位点,全站仪置于“规 6 点” ,对 中整平,后视照准“规 2 点” ,前视“各楼座定位点” ,各楼座的控制轴线座标点见下表: 建筑物定位主轴线交点建筑物定位主轴线交点 坐标一览表坐标一览表 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 1310990.911511424.676 2311002.847511427.253 3311002.847511474.107 4310990.908511476.679 8 5310957.796511551.280 6310957.79651

12、1480.980 7310935.696511480.980 8310935.696511551.280 9311007.086511622.446 10311007.086511552.146 11310984.986511552.146 12310984.986511622.446 13310981.919511424.324 第三步,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复查各楼座定位点。全站仪置于“规 6 点” ,对 中整平,输入规 6 点的绝对坐标,前置光靶于各楼座定位点,测读各楼座的坐标,复查校 核各楼座坐标数据。 至此,建立了本工程各楼座测量的控制轴线网。如附图。 1 23 4 5 6 7 8

13、 9 10 1#楼 2#楼 3#楼 1-D 1-A 1-2 1-3 1-13 1-15 1-D 1-A 2-49 3-1 3-50 3-T 3-H 2-T 2-H 3-12-49 2-1 A-A 1-D 311002.847 511427.253 311002.847 511474.107 310990.908 511476.679 310990.911 511424.676 310957.796 511480.980 310935.696 511480.980 310957.796 511551.28 310935.696 511551.280 311007.086 511552.146 3

14、10984.986 511552.146 311007.086 511622.446 310984.986 511622.446 310981.919 511424.324 11 12 13 310984.939 511633.566 310905.237 511596.028 310900.050 511509.94 310949.355 511439.662 北 YYYYY XXXXX 结构外规划控制点 结构轴线交点YYYYY XXXXX 图例: 规6 规2 规8 规1 24543 2 2、水准点、水准点 9 高程控制点根据测绘院提供的 BMA、BMB 及 BMC 三个高程控制点,采用环线

15、闭合的方 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建筑物四周围墙上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为 35.100m,东侧 设一个,南侧设四个点。 根据引测结果,确定高程点布置位置并绘制水准点控制图如下: 1 23 4 5 6 7 8 9 10 1#楼 2#楼 3#楼 1-D 1-A 1-2 1-3 1-13 1-15 1-D 1-A 2-49 3-1 3-50 3-T 3-H 2-T 2-H 3-12-49 2-1 A-A 1-D 11 12 13 北 图例: 本工程1、2、3楼正负零标高控制点 35.1 35.1 35.1 35.1 35.1 BMB(35.097)酒仙桥一街坊9楼角上 MBA(35.314)栅栏

16、上 BMC(35.386)酒仙桥一街坊7楼角上 4.2 测量控制方法 4.2.1 轴线控制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用“轴线交会法” ,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 。 4.2.2 高程传递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 ,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 10 4.2.3 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桩)引测施工控轴线(定位放线)验 线 砼垫层标高抄测验槽基坑标高抄测 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 放槽边线砌保护墙放基础底边线报监理验收底板防水及保护层 监理报验地下结构底板上放线底板施工标高控制监理报验 地下结构 2)地下结构工程 顶板放线

17、 横向结构施工 建筑 50 线标高抄测 竖向结构施工 监理报验 横向结构标高控制 标高报验 3)地上结构施工 顶板放线 监理报验 模板及砼工程 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结构50控制标高 竖向钢筋绑报扎 抄测结构 50 线标高点(钢筋上) 11 4.3基础测量放线 4.3.1 轴线投测 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为大开挖,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 出工作面后,先钉出距槽边 1 米控制桩,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 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十字控 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计算出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弹上墨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 砖砌

18、胎模距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 4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3)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 轴线,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 80100cm 设定施 工观测控制线。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 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 样,以便复核。 5)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基础底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 钢板标志。 4.3.2 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

19、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 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 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 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 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 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 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上表

20、面离槽底的标高为一固定值。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 拐角处和槽壁每隔 34 米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槽底标高。 12 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 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柝模后,抄测结构 1 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 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4.4.1 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1)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 制点。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内控点,预埋钢板(2002008mm) ,在内 控线的钢板交点上用手提电钻打 1mm 小坑

21、并点上红漆作为向上传递轴线的内控点。以后 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 200200mm 的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窗口, 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距离,用钢尺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个点是否在同一 条直线上,其精度误差不超过 2mm。 2) 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 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 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 4 个 900画圆,将 4 点连成 十字,其中 0 点即为园心,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的方 法向上传递,弹出控

22、制线。 3)根据内控主轴线进行楼内细部放样,统一以墙中心线外侧 0.5m 控制模板边线。 4.4.2 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本工程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法建立,现场共设置五个0.000 水 准点(绝对高程为 35.1 米) 。控制 1楼、2楼,3楼,分别设在现场周围的围墙和永久 的建筑物上,点距约 30 米。 2)标高传递: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首层施工完 后,应在结构的外墙面抄测50cm 交圈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尺的地方,沿 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作出明显标记,作为向上传递基准点,这四点必须上下通 视,结构无突出点为宜。以这几个基

23、准点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确定各楼层施工标高。在 施工面上首先应闭合检查四点标高的误差,当相对标高差小于 3mm 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 层标高的后视读数,并抄测该层50cm 水平标高线。 13 3)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的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 的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的垂直。 4)每层标高允许误差 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 15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 尽量减少误差。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1)主体结构施工时以该楼层钢筋上 50cm 线为准。装修时安装以该层室内墙面 50cm 线为 准。 2)装饰工程施工放线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

24、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 50 标 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 供贴砖控制校核。 外墙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 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 4.6测量注意事项 1)仪器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

25、, 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4.7细部放样的要求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14 5.5.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误差作为极限误差。为保证误差 在允许限差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 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建筑物控制网允许误差 1/15000 (边长相对中误差) 20” 2)竖向轴线允许偏差 每层 3mm 全高 15mm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 每层 3mm 全高 15mm 6.6.沉降观测与变形

26、观测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本工程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由业主委托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 6.1 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以建设单位聘请的有资质的测绘院施测数据为准。要求“三定”及定人、定点、定仪 器。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 ,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停止进 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等级标高中误差 mm 相邻高差中误差 mm 观测方法 往返校差附和或 环线闭合差 mm 二等 0.5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 为测 站数) 3)沉降观测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 在

27、便于保护的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砼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定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临时观测点移至基础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0 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 15 竣工。 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沉降稳 定为止,一般为五年一次。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一同进行分析成果。 6.2 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1)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 10 米左右) 。并在护 坡桩基坑一侧 500mm 左右设置平面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

28、点,一点为后视点) ,用经纬 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加别其变形位移量。 2)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置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 0.5m。 3)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 4)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7.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7.1 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参加验线,验线方法和验线仪器 与放线时程序相同,以确保验线工作的检查独立性。 7.2 楼层验线 由现场质量员及专职验线员复验合格各楼层的放线结果后,报监理工程 师抽查复验。 7.3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

29、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 同人员将原始记录 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 ,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7.4 有高差作业和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认可。 7.5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到准确无误。 7.6 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8.8.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措施 8.1保证质量措施 1)为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度,应绘制放样简图,以便现场放样。 2)对仪器及其他用具定时进行检验,以避免仪器误差造成的施工放样误差。测量工作 是一个极为繁忙的工作,任务大、精度高,因此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对测量仪 器、量具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在

30、周期内的经纬仪与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关系还应每 23 16 个月进行定期校验。此外,还应做好测量辅助工具的配备与校验工作。 3)每次测角都应精确对中,误差0.5mm,并采用正倒镜取中数。 4)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的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的误差。 5)使用仪器时在阳光下观测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造成误差,雨天施测要有防 雨措施 6)每个测角、丈量、测水准点都应施测两遍以上,以便校准。 7)每次均应作为原始记录登记,以便能及时查找。 8.2安全技术措施 1)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 1 米以外,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 器安全。 2)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

31、器脱落下滑。 3)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 4)轴线引测预留洞口 200200mm 预留后,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 击伤人或踩空,并设安全警示牌。 5)向上引测时,要对工地工人进行宣传,不要从洞口向下张望,以防落物打中。 6)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 7)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程。 9.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9.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9.2 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9.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9.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9.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9.6 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人员不得离开仪器。使用过程中防爆晒、防雨淋,正确使 用仪器,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 9.7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