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 摘要: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理念,是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摄取历史的精华,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在历史中学会反思、学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自身的实力。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养成引言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学习成长及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新课改教学理念下,人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创新教学方法,渗透核心素养内涵,继而在加强学生人生观念引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
2、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学生情感培养,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明确提出要把“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结合核心素养展开教学,一方面符合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深化了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历史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以保证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为学生构建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任务的教学活动。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就是: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经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掌握历史的学习方法,形成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二、高中历史
3、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一)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分析、观察的意识和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知道特定的是历史事件是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的;了解并运用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历史事件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至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二)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史料进行辨析的方式开展研究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以真实可信的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重现,是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与重要
4、方法,有助于让学生通过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正确与客观的认识,进而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不管是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还是历史事件的解释与评判都必须要以史料实证作为依托,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表现为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人文追求。家国情怀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追求,突出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四)历史理解表现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理解各种历史叙述、语境的含义及其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历史
5、有同情理解的态度,进而尽可能实事求是建构历史叙述。(五)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理论,基本原理在于指导学生意识到人类社会及历史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确立,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三、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一)有助于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引导学生
6、了解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成长,知道历史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懂得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知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构建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营造温馨的教学课堂,让历史不再成为学生的绊脚石,而成为学生的登天梯。(二)有助于学生自身的进步与成长从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实践来看,很多时候历史被不少人们视作是一门“副科”,对该学科的态度也较为松懈、散漫。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并不如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科之于一个人的成长、之于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
7、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转变以往对于历史学习的错误认知,更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们具备端正的历史观念,能加深对以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全面认知,更能从一桩桩、一件件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及其教训,更好地辅助自身的进步与成长。而这显然才是历史学科知识学习的追求所在。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结合高中历史教育现状,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也具有积极而鲜明的价值。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决定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学生没有对于课堂学习的自主
8、性,完全依赖于老师,所以这就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缺乏对于历史事件的辩证能力,同时学生紧紧跟随老师也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无法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导致消极型课堂。因此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都差距很大,教学方式存在很大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改进,创建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二)不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合现阶段,将核心素养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既需要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正确解答历史问题,也需要学生透彻地理解隐藏于历史问题后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将大半注意力放在研究考点上,无意中
9、忽视了历史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缺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显著问题,不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很难为促进我国的历史文献学等专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三)知识点枯燥乏味在高中对于历史教材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们过于侧重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具体过程、结果以及事件的定义方面,这样就导致学生将自己的学习重点放在了背诵与死板的记忆中,忽略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研究能力,而这种枯燥乏味、严肃分明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失去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繁重的课程使得学生压力增大,对于这种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无法提起兴趣,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学生学习自主
10、性以及效率不高,历史学的发展遭到停滞不前的后果。五、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在培养学生时空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加强学生的代入感,只有让学生融入进那个时空氛围当中,才能对历史时间以及历史实践了解的更加通透,更加清晰,不但可以烘托课堂的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其中,才能切实提高他们个人时空观的培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时空背景,教师就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使其可以从纵向、横向的角度了解历史,分析
11、和探究我国战败的原因。如“我国和英国相隔万里之遥,为何会出现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是两种植物的较量,这两种植物是什么?鸦片战争是如何产生的?该时期我国是怎样的政治制度?采用了怎样的外交政策?”等。学生要想顺利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真实情况做出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有效增强自身的时空观念,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二)重视史料教学,培养正确观念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证实意识至关重要。简单一点说,史料证实指的是通过正确的渠道和严格的检验来得到具有可信度的史料,并在此基础上来重现历史。历史是一门十分复杂且特殊的学科,其中涵盖
12、了科学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相较于自然科学,历史学科关注的是人、事、物,并将求真务实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史料则是支持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与过去的人和事进行跨时代的交流,在推理的过程中发现事件的真相。因此,教师务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重新梳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分封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左转中关于“分封制”记载的史料:“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番屏周”补充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实证,理解“封建亲戚”标明分封的对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番屏周”标明分封的目的是治理边疆,保卫
13、周王朝。(三)合理创设历史问题情景,实现学生有效教育基于高效学习及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历史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并在分析学生潜力的同时,合理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历史问题,实现学生有效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历史学习停留在“学会”状态,而在新时期,问题情景的设置和应用使得学生逐渐转向“会学”状态,这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譬如在学习君主立宪制知识时,教师可提问“君主立宪制的本质是什么”“君主立宪制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联系”等问题,然后播放与之相关的微视频。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了问题导向作用,其在明确教学目的,指明教学方向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史料实证
14、、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养,提升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效果。(四)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从网络中为学生寻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观察网络中的视频图片,从而直观形象地学习历史知识,丰富历史知识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将其理解为培养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分辨真伪,基于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娴熟地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融入斯大林、列宁、李大钊等人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成果,以此夯实自身的
15、理论基础。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与爱好特点等选取适宜的教学手段。由于唯物主义具备的抽象性、理论性极强,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吃力,教师就要采取直观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唯物史观进行阐释,助力学生更好将其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五)创建良好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对于重要的部分用笔勾画出,然后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就可以了。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时,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采纳学生给出的观点和建议。另外,教师
16、也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创建良好的关系,使课堂环境变得生动和谐,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教学开创外交新局面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我国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在对外交流的问题上的重大成果,培养学生的自豪感。所以,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要给予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去研究,并引导学生:中国何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能够恢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六)进行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历史课程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事件,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他课程做不
17、到的。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但也容易让学生受到负面资料的影响,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认知历史事件时形成误导,不能让学生看清历史事件的本质,这样也就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看清事件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判断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七)创新评价方式,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本身。而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核心点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依
18、据,将评价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标准中有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述和学业质量水平的分层表述,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再将考试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课堂评价模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着眼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连贯性,而不是侧重某一时间点内学生达成的目标。结束语依据以上的观点,科学开展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
19、自主学习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这也体现了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参考文献1蒋琴琴.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智力,2020(28):89-90.2周伟云.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7):63-64.3王丽阁.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品位经典,2020(08):141-142.4吴思何.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高考,2020(28):37+39.5李学勇.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119.6杨瑞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0(24):101.7寇德瑜.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0(24):37.8管文年.初探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0(06):98.9王修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8):70-71.10赵云长.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2):19-2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