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泉“章氏窑”研究 浙江 骆明明 周少华自五代、北宋始,龙泉窑就以“贡瓷”的形式被选入宫中,文献资料中记载“质颇粗厚”的“龙泉县窑”便是当时入选宫中的龙泉青瓷器。南宋建都临安后,龙泉窑产品便成为宫廷用瓷的主要来源之一。明、清时期,多部古文献从地点、釉色、造型、烧制工艺等各方面对龙泉窑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对龙泉“章氏”兄弟窑之记载,成了学术界研究龙泉窑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使龙泉青瓷的制瓷历史变得丰富多彩。近些年来,浙江考古部门在相关古窑址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多处刻有“章”字印记的窑具和器物,引起了文物考古界及学术界对“章氏窑”研究极大的兴趣。一、龙泉章氏与章氏窑的考证最早可以查到的文
2、献资料是从明代中期起, 成化至嘉靖年间, 陆深(1477154 4)著的春风堂随笔是迄今为止最早记述章氏窑事迹的书籍, “ 宋时, 有章生一、生二兄弟, 皆处州人, 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该文献非常清楚地记述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这是一则非常重要的文献。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上海(今上海) 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六十八岁。登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曾在浙江、四川等多处为官。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深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
3、。明代著名的文人,工书,仿李邕、赵孟頫,赏鉴博雅,一生著作甚丰。此后, 嘉靖四十年( 1561 ) 的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记述有:“处州县南十里曰琉华山 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这是一则由官方撰写的可信度比较大的古文献资料,从上述内容看,通志所述与陆深记述是基本相符的,只是后者对章氏兄弟二人所在时代不是十分确定。时隔五年后郎瑛的七修类稿续编卷六有“哥窑来自www.Lw5U.com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
4、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碎。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闻国初先正章溢,乃其裔云”的记载。从上述三则官方文献资料记述的内容看,明人对龙泉窑的历史研究还是存在共识的。嘉靖至万历年间的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谈到龙泉窑时, 说: “ 古宋龙泉窑器有等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此较龙泉制度更觉细巧精致,谓之章窑。”清顺治龙泉县志古迹也有相关记载:“生二章青器,章姓生二名,不知何时人,当主琉田窑,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者极其青莹,纯粹如美玉,然今人家亦鲜有者,或一瓶一钵,动博十数金。厥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其器皆浅
5、白断纹,号百圾碎,亦观绝当世,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世称其兄之器曰哥哥窑,称其弟之器曰生二章云。” 清代成书于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将哥窑也划入章窑范畴,“哥窑,即名章窑, 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 蓝浦景德镇陶录镇记载:“ 章龙泉窑, 即生一之弟章生二所陶者,仍龙泉之旧,又号章窑,或曰处器青器。土脉细腻、质薄,亦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浅不一。足以铁色,但少纹片,较古龙泉制度更觉细巧精致,至今温、处人犹称为章窑。”许之衡在其饮流斋说瓷中亦有类似记载:“宋龙泉人章生二所陶器名曰章龙泉窑,又名弟窑。”关于章氏兄弟主窑龙泉的记载未见于宋代,最早出于明代笔记小说当中,之后记述才渐渐增多;为了区别
6、兄弟二人所陶之青器,人们将兄生一所陶者称为哥窑,将弟生二所陶者称为弟窑。弟窑又名章龙泉窑,简称章窑。龙泉是否真有章姓人氏的足迹呢?笔者在当地同行的帮助下,对龙泉章姓人氏的来历及家谱进行了考证。据史料记载,晋及十六国时期,晋永嘉元年(307)兵部尚书章岩仕,出守福建泉州,家福建南安,传至九世至章端蒙,生子及。章及,仕唐为康州刺史,由南安迁居浦城,为浦城章氏始祖。章及子章修,为福州军事判官,生仔钧。此后,子孙日盛,浦城章氏遂为天下望族。由是仕宦他方、迁居异地,传诸奕世,棋置星分。查看地图,浦城与龙泉在地理位置上近邻,唐末五代时曾有大批难民涌入龙泉。而且,五代行乱之世,章仔钧保闽立勋,后被割据福建的
7、王审知任命为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长期镇守浦城。据章氏家谱记载,章仔钧第三子仁燧的后裔便分布于龙泉、丽水、永嘉各地。其曾孙章重在北宋时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举家从浦城迁居龙泉匡山,为龙泉章氏的祖宗。所以,龙泉的章氏应是豪门旺族之后,在龙泉从事制瓷业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从事青瓷生产的窑业主并非一般百姓能为之的,窑业主按现代时髦的话说应该称企业家,而制瓷业在当时也应属高新技术行业。更何况龙泉青瓷之器一直受王公贵族乃至皇帝的青睐。故龙泉章氏家族入居龙泉后,开始掌控青瓷窑业生产。在龙泉窑原有制瓷生产的基础上对技术、工艺、形制、釉色等加以改进,不断创新发展,最后成功烧造出空前的“哥窑”和“弟窑”器。正因
8、为章氏家族对龙泉青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以至于为后人所铭记,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二、章氏窑与龙泉窑的关系龙泉窑,顾名思义,即龙泉地区烧造瓷器的窑,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狭义的范畴。龙泉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两晋时期,龙泉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技术,开始烧制青瓷。唐至五代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制瓷业已初具规模。五代末至北宋,窑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考古发掘来看,窑址遍布大窑、金村、大白岸、安福、溪口等地。而且,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任龙泉窑务,可见龙泉窑业的发展已经引起朝廷的关注。南宋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越窑、婺窑和瓯
9、窑等相继衰落,龙泉窑进入了鼎盛时期,窑场达260多处。元代,政府重视外贸,龙泉青瓷被列为外贸重要商品,大量销往欧亚各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进行全面的调查发掘,在龙泉、庆元、云和、遂昌、缙云、松阳、武义、永嘉、泰顺乃至福建浦城等县(市)部分地区发现各时期龙泉青瓷窑址四五百处,形成庞大的瓷窑体系。其中龙泉县东的龙泉溪和县南的秦溪两岸瓷窑最多,仅大窑一地就发现古窑址53处之多,是龙泉青瓷最主要和最有代表性产地,故将此地区青瓷窑址统称为“龙泉窑”,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延续的。而章氏窑在时间与空间上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它专指的是宋人章生二所掌之窑。清代阮葵生茶余客座
10、有云:“古宋龙泉窑器,章窑及宋人章生兄弟所烧。弟陶者,仿古龙泉窑,足皆铁色。”许之衡有云:“龙泉不自章始,古龙泉不易见章所仿制,大致同古而较精致耳。今人但称章制为龙泉古制已为所掩矣。”从上述可知,“章氏窑”只是“龙泉窑”这一庞大瓷窑体系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有家族标志的窑场。或者说是“龙泉窑”豪华进行曲中的一个篇章。从“龙泉窑”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章氏窑”也只是“龙泉窑”系统从宋代始至明这一时间节点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章氏窑”是“龙泉窑”窑业中涌现出来的一朵奇葩。因为章氏兄弟在宋时“主龙泉窑之琉田窑”这段时期正是龙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期。考古发掘的资料也证实“古龙泉窑”之“琉田窑”正是“龙泉
11、窑”在宋时期的主要产地。但“章氏窑”不等于“龙泉窑”的全部。而“龙泉窑”包含了“章氏窑”。对于“章氏窑”产品的特点,普遍认为章生二所烧的瓷器是没有纹片的白胎青釉的龙泉青瓷,也是龙泉窑中最有代表性的。这类器物,以粉青与梅子青的釉色为最佳,这两种颜色是铁元素还原得恰到好处的结果,也是烧制技艺臻于成熟的标志。正如清顺治龙泉县志古迹所言:“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者极其青莹,纯粹如美玉,然今人家亦鲜有者,或一瓶一钵,动博十数金。”章生一所烧的瓷器,釉层厚,普遍存在多次施釉的现象。釉面多开有纹片,故有“百圾碎”、“蟹爪纹”、“鱼子纹”、“金丝铁线”等描述。胎色多以灰白、灰黑胎、褐色、黑色为主。故能呈现“紫口铁
12、足”之美感。图1、图2是典型的章氏兄弟窑产品。它与北宋早期灰胎薄釉、刻、划花装饰的龙泉窑有明显的不同。而与明代出现的厚胎厚釉,釉色以豆青为主,刻花装饰为主的明龙泉窑亦风格各异,见图3、图4。三、章氏哥窑与哥哥洞窑诸多古文献都认为章氏兄弟所烧之窑,有“哥窑”与“弟窑”之分。生一所陶者定为哥窑,生二所烧为弟窑。如前引陆深春风堂随笔、郎瑛七修类稿续编、蓝浦景德镇陶录等都有区分章氏兄弟所陶青器的描述性语句。章氏哥窑器型主要有琮式瓶、贯耳瓶、弦纹瓶、纸槌瓶、长颈瓶、凤耳瓶、鼎式炉、鬲式炉、簋式炉等,型式多样。在制作上使用模范成型,每件器物都是依样制作且制作精细、质量极高。釉色方面追求粉青为尚,月白次之。
13、由于还原气氛的不同,呈现天青、粉青、天蓝、灰青、淡青、黑青、青黄、黄等多种釉色,且釉层较厚,普遍存在多次施釉的现象。胎色有黑、黑褐、青灰等,这是在胎料中加入了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的缘故,呈现铁口铁足或紫口铁足。至于哥窑的开片,是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的结果,属于自然现象。历代文人墨客都给予了形象的描述,如百圾碎、冰裂纹、蟹爪纹、鱼子纹等。而所谓章氏生二所陶之弟窑的特点:没有开片、胎土洁白的与哥窑在造型、釉色上以梅子青、粉青色为尚。造型多以盘、碗、碟、洗等日用器为主。与章氏哥窑密切相关的还有“哥哥洞窑”之说。最早文字记载“哥哥洞窑”的文献见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孔齐的静斋至正直记。该书记载道:“乙未
14、(1355)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尤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今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学术上亦有人认为,这里所指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哥窑,“绝类古官窑”也与之后文献记载的“哥窑”特征相符。而真正以“哥窑”一词出现的文献,最早见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来自Www.lW8)曹昭的格古要论,其中卷下“哥窑”条载:“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燥,色亦不好。”由此可知,“哥窑”可以分为新旧两类,“旧哥窑”与“新哥窑”之间存在着一段时间的中断期,而这段中断的时间正是宋元时期。正
15、是由于这段时间的停烧,使得烧造“旧哥窑”的技术没有传承下来,结果导致“新哥窑”质量低劣。明人吕震等撰宣德鼎彝谱也有关于哥窑的记载,如:“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显然宣德鼎彝谱是宋代人绘制的,故“哥窑”列入其中,可见元“哥窑”之说与宋代“哥窑”并非一码事。笔者以为, 元末明初笔记小说中所载哥哥洞窑、哥哥窑与明中期以后记载的龙泉章氏哥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哥哥洞窑在杭州无疑,而且正是与二十世纪90年代末考古部门在杭州老虎洞窑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的瓷片相同,见图5;而现有考古资料证明,龙泉章氏生一哥窑的产地在溪口瓦窑垟。所以笔者认为,目前学术界所及的宋代哥窑即龙泉章氏哥窑是也,其产地应
16、该在龙泉。而故宫博物院所藏部分与老虎洞窑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瓷片胎、釉化学组成成分类似的所谓“传世哥窑”应该称为“哥哥洞窑”,见图6。图6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被学术界称为传世哥窑的胆式瓶。四、章氏哥窑与南宋官窑关于龙泉章氏哥窑的性质,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龙泉出现的黑胎多层釉青瓷与南宋郊坛下窑出现的黑胎青瓷十分相似,不论是器型设计还是工艺方式,不论是窑炉结构还是技术水平,都难分伯仲。故有学者认为,龙泉黑胎多层釉青瓷技术是受南宋官窑技术的影响而出现的,它是龙泉仿官窑产品。另一种观点与此截然不同,认为龙泉出现的这一类黑胎青瓷多层釉的出现应在北宋晚期,曾作为“贡瓷”入选北宋宫中。南宋官窑是沿
17、用并提高了这一技术,而南宋官窑的技术就来源于龙泉章氏窑的技术与工艺。两者的矛盾焦点在于章氏哥窑与南宋官窑孰先孰后的问题。笔者认为,北宋灭亡后,赵构仓促地逃亡至杭州,而北方之前并未有这类黑胎开片瓷,赵构何以能想出这类瓷器并进而将它定为官瓷?由此可推测,这类黑胎开片瓷在南宋建立之初应该已在浙江地区出现并有成熟的烧造技术。这一观点已由浙江慈溪越窑低岭头窑址、寺龙口唐宋窑址和龙泉大窑窑址、溪口窑址等发掘出土的资料所证实。据考古发掘资料所知,浙江越窑系诸窑场中出现的黑胎青瓷上限至迟可定到五代,且龙泉窑从严格意义上讲应是越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采用当地原料创烧新品种应该是窑工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一定经验
18、和技术的结果;而得到皇室认可更应该是工艺技术臻于完美才能达到的,这无疑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龙泉黑胎青瓷的工艺技术并非是受汝官窑或是南宋官窑的影响。事实上,这类黑胎开片瓷应该是南宋建国初尚未设立官窑时作为“贡瓷”使用的,而后才被皇室定为官家用瓷。章氏哥窑的烧造工艺技术对当地窑场而言并不是秘密,而定性为官窑后,其生产技术便变得神秘而保密。上世纪末,杭州老虎洞窑址被相关考古部门所发掘,在其元代地层出土了数量不少的带有八思巴字的支钉(图7 ) , 经专家释义为“ 章( 或张) ”记,其分别为两个人的姓名。如何解释此处出现的“章氏”标记。笔者认为,之所以出土有带铭文的支具,是因为此时的窑场已经与南
19、宋官窑没有任何继承关系了,仅仅是一座模仿南宋官窑的民窑窑场,这从元代窑址未发现瓷片坑可见一斑。从而,我们可以推测,正是因为有了龙泉黑胎青瓷影响南宋官窑的前提存在,南宋官窑掌窑的大师傅应该来自龙泉章氏窑业集团的优秀窑工。南宋灭亡后,官窑被毁,窑工失散。元末杭州一带受反元势力的政治影响,社会上开始出现复古的现象。窑工们重新点燃窑火烧造“类南宋官窑”的青瓷器,只是此时的窑址尽管原地原窑,但性质已不再是官窑,而是纯民窑性质。窑业主为避免元政府的政治牵连,有意将“类南宋官窑”的青瓷器巧妙地称作“哥哥洞窑”。这既让人们联想起宋时的“龙泉章氏哥窑”,又告诉人们这就是“南宋官窑”瓷的别称。元末老虎洞窑成为民窑后留下带有章姓铭文的遗物便是章氏窑与南宋官窑关系最好的注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