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邵丽娜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院校纷纷建立起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 并提出改革措施,为广大英语教学者提供参考。关键字: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改革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起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或者办成中专拔高型,或者办成本科压缩型,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
2、析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在教学方面,我国英语教学一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词汇量为目标,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外语学习文化:教师、教材、教法以及测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突出知识,学生充当的是语言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文化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难以转化为语言技能。另外,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学生先有加工知识的过程,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他们的语言学习只是完成了进程的一半
3、。这种英语课堂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与生活的脱节,无法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体总结如下:1、商务英语专业教材比较缺乏现今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 ,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纲 , 我国书市上可供读者选购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 ,存在门类不全、 形式陈旧 ,语言老化 ,练习单调 ,特别是内容严重滞后于国际商贸蓬勃发展的形势等问题 ,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的难以找到 ,各高职院校的选用的教材内容不一 ,水平高低不同 ,有的院校在找不到合适教材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本科院校使用的商务英语教材。教材的设置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材的选择
4、直接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新颖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加强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特别是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水平的教材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2、教师的专业技能比较缺乏由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 ,许多教师都没有对商务知识进行专门学习 ,大多是半路出家 ,虽然有很丰富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 ,但是由于没有对商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没有形成对商务英语这门学科深入的了解 ,仅仅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对课本上的知识现学现卖 ,进行教学。少数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是科班出身 ,毕业于英语专业 ,但由于并非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 ,基本商务技能缺乏 ,而且也并没有在真实的商务场合下进行锻炼 ,对于很多需要在真实环
5、境下才能切实体会的商务经验也掌握的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 ,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表现形式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和实效性 ,而由于相关教学体系建设的落后 ,我国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 )对学生实行“ 填鸭式 ” 教学 ,“ 老师讲 ,学生听 ” 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商务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 强调动手和动口能力的课程成为了一门传统的英语专业学科。(2 )对专业课实行单一的母语教学方法
6、,使学生不能把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融合为一体 ,不能运用地道的英文来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 ,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4、学生实践机会少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应用型英语 ,“ 其语言教学的重心在商务环境 ” 。因此 ,要想使商务英语教学有好的效果 ,首先就要对学习者将来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商务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的商务场景或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商务场景中去 ,让他们亲身体验。单凭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而不让学生亲身进行实践将很
7、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 ,被客观条件所限制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商务模拟实践时 ,都是在课堂内进行 ,模拟环境仿真度不高 ,很多细节问题并不能被很好的注意到 ,导致学生不能在真正的掌握商务英语知识的精髓。5、课程设置不合理入世后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外语人才 ,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力求做到循序渐进 ,逐步加深 ,培养“ 一专多能 ” 的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 商务英语在很大程度是借鉴了专业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教学的重点不突出 ,专业无优势 ,不能够真正学习到和专业对口的知识。甚至有的院校的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英
8、语的设置几乎一摸一样 ,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象征性的开一门专业课 ,对学生进行一些强化练习 ,结果可想而知。综合以上现状,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势必要对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适应企业要求,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强调语言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开发出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因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为突出高职特色,打破学科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人才培
9、养模式改革。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1、形成阶段化的课程设置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四个阶段实施教学,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时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第1-2学期)通识教育和英语专业技能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又严格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阶段(第3-4学期)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把好语言基本功这一关的基础上,学习和实践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
10、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外贸口语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第5学期 )商务英语专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在这一阶段,前10周通过相关专业课及边缘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迁移做准备。后10周为专业综合实训,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第四阶段(第6学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进入各个专业及相关岗位进行实习,熟练商务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工作奠定基础。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保持经常沟通,随时解决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2、实施模块化的技能课程高职教育是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工
11、作的主体,是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以模块方式来设置课程,是课程设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能力培养原则的集中体现。大致分为以下几大模块:(1)通识课程模块。该模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现代化操作、写作、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采用社会调查与实践,写作技能、文体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语言基本技能课程模块。该模块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模块,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商务英语精读、口语、听力、泛读等,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语言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3)专业应
12、用能力模块。该模块的课程首先培养学生的复合型、应用型素质,是区别于传统的培养工具型人才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相关课程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外贸函电、企业管理、单证实务、旅游英语等,培养掌握高职商务的主要流程、单证操作、营销手段和外贸来往函电的撰写能力。(4)专业实践模块。该模块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包括专业课的集中实习、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角、英语电台、英语报刊)、各种英语竞赛、社会实践、外宾接待、商务翻译(口、笔译)、商贸交易会等。3、形成集中化的实训课程“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理论课程相互融合,
13、相关实践课程采取专项集中实训方式,学完相应理论课后,专门安排一周实训时间,开展停课实训,以实训大纲为依据,组织专业老师专程指导,教学内容多样化、创新化、灵活化,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开放,教学地点可课外灵活选择,专业综合实训可分为视听说实训,商务英语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商务英语综合实训等。集中实训方式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各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比较高的换岗率做好准备 ,这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注学生的适岗、应变的就业竞争力,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岗位迁移能力,注重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改革涉及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改革,它涵盖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等各个方面的改革,目的就是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革,是我们的职业教育真正的符合社会的需要,使我们的培养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真正实现学校为职业而教,学生为职业而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