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8418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杜剑华摘 要:蒙古族在与汉族文化的交往中,面临文化认同危机。为传承蒙古族文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应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本文提出了蒙古族校本课程构建的目标、内容与管理,以此来增强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关键词:蒙古族;文化认同;校本课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统一国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打破了长期封闭的文化格局,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交往日益频繁,但是在与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交往中,面临着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的问题。一、文化认同及校本课程概念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文化认同,就是指对自身所属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有形的或

2、者无形的文化的一种相对持久的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意向。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指导思想的规范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由本校教师自主地进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是一个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概念,强调“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二、蒙古族中学生文化认同现状本研究以吉林省通榆县包拉温都中学作为研究个案。这是一所乡镇蒙古族特色中学,根据典型个案抽样原则,对这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

3、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本研究从认知、情感、意向三个维度考察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一)认知表现通过问卷分析显示,对蒙古族的历史传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了解,仅有5.8%的学生对蒙古族的历史传说了解很少。对蒙古族的起源的认识水平,相对也比较高,大于1/3的学生了解比较少,仅有10%左右的学生对蒙古族的起源了解相对较少。在考察蒙古学生对本民族的礼仪的了解程度时发现,对蒙古族礼仪了解比较多的学生占近40%,而对蒙古族族礼仪了解相对较少的,只占了20%多一点。在被问及“您了解本民族的禁忌吗”、“您了解本民族的傳统工艺吗”“您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吗”等问题上均表现出了类似的现象。由此得知,达斡尔族

4、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传说、起源、礼仪、禁忌、语言、传统工艺及歌舞的了解比较少。(二)情感维度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情感维度的考察,主要考察蒙古族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服饰、食品、房屋、语言、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38.2%的蒙古族学生非常喜欢穿戴本民族的服饰,29.0%的学生比较喜欢穿戴本民族的服饰,也有略高于1/5的学生不太喜欢穿戴本民族服饰,有15.4%的学生不喜欢穿戴本民族服饰。当学生被问及“您喜欢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活动吗”“您喜欢本民族的歌舞吗”“您喜欢本民族的节日吗”“您喜欢本民族的传统房屋吗”等问题时,也出现类似的结果,即大部分学生对本民族的服饰、食物、体育

5、活动、歌舞等都相对比较喜欢。根据上述结果,得知,蒙古族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较强认同感,他们对本民族的服饰、语言、歌舞等等表现出了较强的热爱。(三)意向维度意向是一种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去做都还是不大清楚的。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意向维度的考察,主要考察蒙古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遵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与行为方式。调查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从本民族风俗习惯程度较低。学生在语言、饮食、穿戴服饰、礼仪等方面都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相去甚远。这源于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认知程度较低,因此,无法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遵从蒙古族风俗习惯与行为方

6、式。三、基于蒙古族文化认同的校本课程构建基于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及其蒙古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从校本课程目标、为培养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构建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目标,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是进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因此,基于蒙古族文化认同的校本课程的建构,首要考虑是课程目标的建构。1.校本课程目标构建的原则基于蒙古族文化认同的校本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坚持本土性、情境性、生本性的原则。主要表现为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民族文化同感、培养学生文化选择力。第一,本土性-传承蒙古族文化。本土化是指在蒙古族学校校本课程构建与开发

7、中,充分重视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并充分体现在校本课程目标中,使学生系统、深入掌握蒙古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技艺等传统文化,以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承。第二,情境性-提高学生民族文化同感。校本课程目标的构建一方面要考虑学校实际,分析并论证当前需要开发何种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实施强调角色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蒙古族文化积极性与热情,在掌握蒙古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第三,生本性-培养学生文化选择力。校本课程目标淡化学科性,强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开发蒙古族文化校本课程,尤其应注意帮助学生体会本民族文化优点同时,能够反省本民族文化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批

8、判思维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2.校本课程目标的构成基于蒙古族文化认同的校本课程的目标构成以知识、能力和情感作为其基本维度。第一,知识目标。蒙古族民族学校的校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在于帮助蒙古族学生了解本民族的起源、历史、传统节日、禁忌、礼仪等蒙古族传统文化,使学生全面准确、系统深入地掌握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第二,能力目标。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比较热爱蒙古族文化,但在行为意向上很难遵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校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旨在提高达斡尔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适应性与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辩证、批判的思维分析不同文化的特点,从而增强其文化选择力。第三,情感目标。校本课程

9、的情感目标旨在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从而能接受、尊重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二)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内容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中介,是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蒙古族的校本课程内容要以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蒙古族的文化为基础,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首先,蒙古族校本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要针对蒙古族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课程内容体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例如,蒙古族语言课程内容的建构受蒙古族有语言、无文字这种典型特征的制约,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开发达斡尔族语言课程,就要考虑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构建。其次,课程内容应具有

10、系统性和完整性,应涉及蒙古族文化的多方面。基于蒙古族文化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集中于语言类、音乐舞蹈类、体育竞技类课程,而对历史、民俗、工艺类课程等方面开发得不够。因此,应加强对于蒙古族多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蒙古族学生能够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三,校本课程内容构建要有选择性,不能对所有的文化毫无选择的全盘吸收,也不能全部摒弃,要有选择的扬弃,应该做好对民族文化的筛选工作,把优秀的文化资源纳入到校本课程内容中。(三)校本课程的管理校本课程完全是由学校自主组织教师编制、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本校的教育思想自主进行的。为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必须科学合理

11、地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首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主体是学校,同时也要明确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的职责。其二,建立专门的蒙古族校本课程开发机构。根据校本课程内容,从学校选择出适合的教师与其他人员组建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其三,加强和完善对教师的管理。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师扎根于教学实践,尤其是蒙古族教师不仅了解学生实际,还了解本民族文化,其开发的课程最能符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学校应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参考文献:1崔允漷.略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9(9).2http:/3王铁军.校本课程:理念特点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2).4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课题:1.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吉林省西部蒙古族中学为个案GH13360;2.白城师范学院青年基金课题2012吉林省西部蒙古族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