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爱好,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爱好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本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的:1帮助儿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及其与环境的互相关系。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种植)。 2让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能用不同形成表现四季的特性。 3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塔、交通、通讯工具等)的方法,运用简朴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可以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
2、出一定的发明性。 4使儿童喜欢并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积极探索周边自然界,并能用绘画或符号的形式记录发现、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惜自然环境。三、课时安排:3月份:手机、会发光的物体、物体是如何向下落得、螺丝本领大、4月份:神奇的镜子、各种各样的管子、有趣的影子、5月份:6月份:7月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手机活动目的: 1、了解手机的外形特性,及简朴的使用方法。 2、感知生活中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活动准备: 手机、手机号码几组、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奥运会”结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要回自己国家了,要赶紧找到阳光三毛,欢送这些特奥运动员。但是阳光三毛不在家,有什
3、么办法可以找到他呢?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方法。 3、观测包装好的手机,一位小朋友说:“我能找到阳光三毛。” 4、猜猜它是什么?用提问、猜、摸等方法得出结论:这是手机。 二、感知手机 1、出示6位数和11位数的两个电话号码,结合平常经验,谈论究竟哪一个是固定电话和手机的号码,了解手机号码有11位。 2、图数相应念出阳光三毛的手机号码。 3、打电话告诉阳光三毛关于运动会的事情:由幼儿操作,共同提醒如何拨号,验证、分辨通话键和结束键的使用。 4、说说家中谁有手机,什么时候需要拨打手机。 三、操作尝试 1、每人选取一部玩具手机或报废的手机。 2、说说自己的手机是什么样。 3、为自己的手机编制
4、一个号码,互相检查是否有11位。 4、轮换地由一位幼儿说出自己的手机号码,另一位幼儿试着按该号码拨打。 5、议论:为什么不能几人同时拨打?(打不通)打不通的时候怎么办?(等一会再打或发短信)为什么每部手机的号码不能相同?活动延伸: 探索手机尚有别的本领吗?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2、在探索实验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爱好和好奇心。3、发展幼儿的观测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人手1只手电筒,各种图形小卡片若干活动过程:一、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爱好。1、师:老师用手玩一个游戏,你们来猜猜墙上会变出什么?然后再跟老师一起玩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5、2、讨论:墙上可爱的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手影吗?二、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1、讨论:A、除了手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B、尚有什么东西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呢?三、引导幼儿观测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1、假如我的手电筒不动,小熊卡片上下移动,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假如老师手里的小熊卡片不动,手电筒左右移动,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观测结果:A当手电筒不动,小熊卡片向上移动时,影子越大。手电筒不动,小熊卡片向下移动时,影子越小B当小熊卡片不动,手电筒向左移动时,影子向右。当老师手里的小熊卡片不动,手电筒向右移动时,影子向左。四、看看小熊在跳舞。分小组实验。将小朋友提成
6、两人一小组,一个小朋友拿手电筒,一个小朋友拿卡片,进行两个实验。巩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总结:A当手电筒不动,卡片向上移动时,影子越大。手电筒不动,小熊卡片向下移动时,影子越小B当小卡片不动,手电筒向左移动时,影子向右。当老师手里的小熊卡片不动,手电筒向右移动时,影子向左。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镜子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性,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爱好。活动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活动过程一、第一次尝试:玩透镜1.教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
7、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2.幼儿操作尝试。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同样吗?4.得出结论: 不同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二、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性1.教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同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同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同样?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因素。3.引导幼儿讨论。(1)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2)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
8、儿学说)。(3)得出结论:不同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同样。三、第三次尝试:1.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2.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同样的吗?为什么会不同样?3.引导幼儿讨论: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同样?4.得出结论: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运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6.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
9、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活动目的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2、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结识各种光源。1、介绍材料教师: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如何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二、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结识。1、教师:你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如何发光的?(鼓励幼儿大
10、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2、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如何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三、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1、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同样吗?有什么不同样的地方?2、教师:本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如何将它们分类呢?可以如何分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四、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1、教师:我们结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
11、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3、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幼儿园大班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活动目的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二、幼儿探索并讨论。1、幼儿猜想并尝试教师: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同样东西都试一试。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教师:请
12、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同样?3、幼儿交流(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4、教师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5、教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测,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同样的。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测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议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教师: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3、教师简朴
13、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同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同样?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五、延伸: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测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各种各样的管子活动目的:1、了解各种各样的管子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管子的特点对管子进行简朴的分类。2、知道管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不向管道中乱扔东西。3、会用管子进行简朴的造型,会玩各种管子游戏,感受管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4、:各种各样的管子(软管、硬管、可伸缩的、粗细不同的管、电线管、水管等)、管子造型、纸、抹布、管子艺术品课件。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激发幼儿爱好,组织幼儿探究。师:小朋友,今天书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几样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幼:想!2、出示课件,师幼共同观看。(课件展示人们用管子制作的作品)3、引导幼儿讨论,从而引出管子。师:谁能告诉我,你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幼儿的回答也许千奇百怪,教师加以引导)师:小朋友觉得这些东西好看吗?知道用什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说出管子)师: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管子做的呢?(铁管、塑料管、吸管等)(二)探究新知:1、摆出各种各样的管子,请幼儿参观小小展览会。师:
15、今天老师专门为大家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管子展览会,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幼:想。师:小朋友要注意,看的时候不要挤,要轻拿轻放,我们比比哪位小朋友观测得最仔细,发现管子的特点最多。(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测各种管子)2、引导幼儿结识各种类型的管子。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的管子都同样吗?幼:不同样。师:哪些地方不同样?(幼儿也许不是按以下顺序看出来,教师可随幼儿回答的顺序调整教学思绪)幼:有的是铁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软的有的是硬的幼: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幼:用途不同样。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管子?师:这根管子我在洗手间了见过,这是一根“水管”。师:这是什么管
16、子?幼:吸管!师:是的,这是小朋友平时用的吸管!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尚有什么管子?你们都在哪里见过这些管子?3、引导幼儿了解管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往管道中乱扔东西。师:这些管子都分别用在什么地方?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师:小朋友想一想哪些物品能很容易的通过管子?哪些物品在管子中不容易通过?(幼儿讨论回答)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有玩具、纸、抹布、塑料袋等等,这些东西能很容易的通过管子吗?(让幼儿动手尝试,并联系实际,教育幼儿不往管道中乱扔东西)4、启发幼儿动手对管子进行简朴分类。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结识了好多的管子,可是老师有几位管子朋友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能不
17、能帮它们找找自己的家呢?记住一定要仔细找,水管要进水管的家,吸管要进吸管的家 (请几组幼儿到前面来分一分)师:小朋友他们分的对不对?(请幼儿判断正误)师:你们真聪明,一会儿就帮管子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家。其实,除了这样分外,我们还可以如何分呢?(引导幼儿说出根据管子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进行分类,并让幼儿进行简朴归类)(三)总结新知,活动延伸师:今天我们一起结识了各种各样的管子,学会了对管子进行简朴分类,也看到了很多用管子做成的物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件作品呢?幼:想。(让幼儿闭上眼睛联想制作一件什么样的作品。)师:你准备设计一件什么样的作品呢?(启发幼儿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师:我们还可以用
18、管子做些什么游戏呢?比如:传声游戏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一起去区角里玩一玩管子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熟知的平常生活中的管子入手,了解、结识了各种各样的管子,知道管子不仅可认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并且,还可以做成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为我们带来了视觉和游戏的乐趣。活动中,幼儿自主设计作品、自由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提高了探究的爱好,还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大班科学教案:螺丝本领大设计意图:幼儿生性好奇,经常对周边的环境及事物问这问那。螺丝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新纲要指出:对于科学探索活动要尽量发明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操作实验,从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
19、我们在园本课程中设计了此活动,目的使幼儿在快乐的操作活动中,了解粗浅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爱好及观测分析能力。设计思绪如下: 1、一方面以“百宝箱“引出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爱好。 2、分组操作,以比赛的形式得出结论:螺丝作为固定连接物体的材料最方便、结实。 3、通过自由玩螺丝,引导幼儿发现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干很好的固定连接物体。 4、通过自由摆弄一些带有螺纹的物品,引导幼儿了解螺丝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活动目的:1、结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2、了解螺丝旋转上升的特性。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爱好,以及观测分析的能力
20、。4、了解螺丝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活动准备:1、每幼儿两块螺丝玩具。2、不同直径的螺丝。3、带有螺纹的物品,如:不同口径的饮料瓶和瓶盖、灯泡和灯座、能拧的笔和笔帽等。4、细铁丝、双面胶、透明胶、小细绳等,课前放到“百宝箱”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操作爱好“孩子们,你们经常做梦吗?昨晚我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送给我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宝贝,你们想看吗?谁表现好,我让谁从百宝箱里摸一件宝贝。”幼儿摸“宝贝”,说出它的用处。师:“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在百宝箱里住过一晚以后,已经变的非常神奇,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二)操作实验,总结螺丝作
21、为固定连接材料的优点1、 出示游戏材料:螺丝、细铁丝、小细绳、双面胶和透明胶,分别放在四个容器里。幼儿提成四组,每人两块中间有孔的积木玩具。师:“白胡子老爷爷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两块中间有孔的积木玩具,同时也给你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用你们分到的材料,把这两块积木牢牢的连在一起。小朋友有没有信心完毕任务?好,开始工作。看那一组最先完毕任务。”2、 幼儿操作,纪录结果。3、互换材料,再次实验操作,直至各种材料各组都用过。结合速度和牢固限度,评出第1、2、3、4四个名次4、教师总结:用螺丝作为固定连接材料是最方便、最结实的。螺丝本领最大。(三)结识螺丝的结构 幼儿每人一颗螺丝,通过观测螺丝的结构,结
22、识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上有一圈一圈的纹路,从螺杆底部向上一圈圈旋转上升,直到螺杆的顶部,螺帽里面也有这样的纹路,所以螺杆和螺帽可以紧紧的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四)寻找螺丝,进一步结识螺丝的作用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别的地方,那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小朋友说的真好,可以看出你们都是一些善于观测的好孩子。”(五)玩螺丝,知道螺丝有匹配的特性老师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丝若干,幼儿操作。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丝,想送给工人叔叔去连接固定物体,可是螺杆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看哪组快。结论
23、: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叫匹配。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干很好的固定、连接物体。(六)结识螺丝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活动准备3中的材料,幼儿操作。“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另一些更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也给它们配对,边玩边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拿起同样,仔细观测它,放下,再拿同样,观测、放下,谁看出了它们的相同之处?请说。教师总结:对,这些物品都能分开再合起来,由于这上面都有一圈一圈的纹路,人们运用螺丝的原理在许多东西上都设计上螺纹,用来互相连接又快又结实。比如刚才咱们玩过的笔和笔帽、瓶子和瓶盖、灯泡和灯座等,都是通过螺纹连接的。(七)延伸:
24、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个作业,回家观测,也可以向家长询问:尚有哪些东西上有螺丝?明天咱们互相交流好不好?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操作爱好浓厚,比赛气氛积极热烈。每个教学目的都是在孩子们亲手操作、摆弄、观测、比较的过程中完毕的。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自己总结出“螺丝本领最大”这一结论,是本次活动中最成功的环节。局限性之处出是第六环节:找出相同之处。难度较大,多亏一个很聪明的小男孩说出了“它们都能拧来拧去”启发了其他孩子。本活动内容较多,作为一个活动时间紧,完毕的比较仓促,后两个环节幼儿操作不够充足,设计成两个活动会好一些中班科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 在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萌发了对自然
25、观测的爱好,并且观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学期我将以培养幼儿观测自然的爱好,激发他们对周边事物和现象的探究心和求知欲为主,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教学对幼儿实行自然科学教育。 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爱好。将科学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所有教育之中。在科学活动同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充足运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二、教学目的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中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性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性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帮助
26、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性,发展观测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朴分类。 7、引导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的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朴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喜欢探究周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 10、培养幼儿关心爱惜动植物和周边环境的情感和行为。三、课时安排3月份:气球吃什么、清洁好帮手、有趣的磁铁、照镜子、4月份:我和影子做游戏、旋转的秘密、有趣的水实验、螺丝和螺帽5月份: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好玩的沙子、6月份:吹泡泡、雨的秘密、结识小蜘蛛、7月份:中班科学教案:照
27、镜子活动目的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3、培养细心观测的习惯和探索的爱好。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活动过程一、了解镜子的特性及用途1、教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3、(出示镜子)这是什么呀?4、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5、你还见过哪些不同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那么多的镜子,那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作镜子?(讨论)2、请小朋友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音乐
28、)3、提问: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也可以当作镜子的?(幼儿介绍)4、除了我们找到的尚有没有?(举例:眼睛三、游戏:照镜子1、教师:请小朋友和我玩照镜子的游戏,你们做我的镜子(教师做动作,幼儿跟做)2、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气球吃什么活动目的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由于充入了空气。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干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活动准备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气球吃什么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仿佛没吃过饭。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29、。提问: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讨论:气球吃什么,才干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二、我帮气球吃空气。1.教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2.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3.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不久“胖”起来。4.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三、充气玩具吃空气1.出示充气玩具。气球尚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同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3
30、.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中班科学教案:清洁好帮手活动目的1、结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2、培养幼儿观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爱好和发明发明的欲望。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洗澡2、幼儿自带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3、脏手绢每人一条,装水的盆若干。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片引出活动 1、播放动画片洗澡,幼儿观看。2、提问: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洗澡呀?用什么把身体洗干净的呢?二、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1、请幼儿看脏手绢提问:如何把它们变干净?2、幼儿每人取一条手绢,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净。3、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肥皂、香皂、洗
31、衣粉),请幼儿说知名称,再分别自选洗涤用品来帮助,把手绢洗干净。三、了解洗涤用品的特性和用途。1、出示肥皂,让幼儿摸摸,请幼儿说出尚有什么样的肥皂。教师小结:肥皂虽然有很多形状和颜色,但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块状洗涤用品。2、出示洗衣粉,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说说。(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尝)再将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后让幼儿观测。教师小结:洗衣粉是粉末状的洗涤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3、让幼儿观测洗涤剂,然后教师也将其溶解到水中。告诉幼儿:这是液体洗涤用品。4、提问: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有什么用途?(幼儿讨论后回答)四、了解洗涤用品的发展过程1、教师告诉幼儿:最早,人们用碱洗衣服,洗头发,但碱刺激性
32、大,经常使用会伤害皮肤,头发也会变得枯黄,后来人们发明了肥皂、洗发水等洗涤用品,他们能更有效地去油渍和污斑。2、提问:除了肥皂、洗衣粉,尚有哪些洗涤用品?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3、教师小结:随着科学的发展,洗涤用品越来越多,有专门清洗餐具的;有专门清洁人体的;有专门清洁服装的。下面,我们就开个洗涤用品展销会。五、师生一起安排洗涤用品展销会。1、幼儿先给各自带来的洗涤用品做广告宣传(规定说知名称、用途)。2、讨论如何安排,是按用品分类摆放,还是按形状分类摆放。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小朋友从小要认真学身手,长大了发明更好的洗涤用品。幼儿园科学教案:吹泡泡活动目的1、尝试用
33、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3、体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本领的愉悦情感。活动准备1、音乐:大家一起拍拍手2、记录卡 、幼儿用笔 、吸管、筷子、花片、积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活动过程一、导入1、在音乐中,一起进入活动室。师:我们都很喜欢吹泡泡,那可爱的泡泡们在阳光下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真美丽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吹泡泡吧。2、出示各种材料,并讨论。(1) 师:平时,我们都是用吹泡器来吹泡泡的,大家一起来看看,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2)出示记录卡,幼儿猜想。师:老师还带来了一张记录卡,并把这些材料画在了卡
34、上,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你觉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这一个格子里打上勾勾,觉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3、幼儿猜测,教师巡回指导。4、讨论、介绍幼儿想法。(1)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猜想?请一到两名幼儿上台介绍。(2)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有没有和他不同样的猜想?(3) 师生共同讨论,并记录在教师的记录卡上。师:我们一起来侃侃,你认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记录各个材料)二、幼儿操作1、师:小朋友的猜想都不同样,那到底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试试!请大家拿着你的记录卡,把每同样材料都去试一试,并且立即把结果记录在“试一试“这一格内。2、幼儿操作尝试,教师指导。(重点
35、指导花片和漏勺)3、比较猜测和尝试后的结果。(1) 师:谁乐意来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后的结果?有没有不同样的结果?请有持不批准见的幼儿上来再次操作比较。(2)师生再次讨论,记录在教师记录卡上。师:在我们小朋友操作了过后,你觉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记录各个材料)三、总结1、谁来告诉我,你发现在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吗?教师总结: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洞洞,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由于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来。2、教师: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们能吹出泡泡吗?为什么?想知道它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么?
36、我们一起到户外去试试看吧!在音乐中跳出活动室。中班科学教案:旋转的秘密活动目的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2、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轮子、塑料玩具、陀螺、小棒、积木、圆纸片、吸管等2、音乐活动过程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猜猜是什么?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风车)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教师:那除了风车能转,你觉得尚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的?今天,老师
37、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风车、陀螺、电动汽车、纸片、吸管,它们能转吗?我们来试一试!3、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快乐。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的是什么?是如何让它转起来的?5、小结:用嘴吹,用手转,用手拨,有手推,还可以借助辅助材料吸管穿过纸片,用手一转,纸片就转起来了等等。6、讨论: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转?教师小结:小朋友真动脑筋,想出来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动起来了,并且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你们真棒。二、借助绸带引出身体的转动1、出示绸带(或丝巾)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的玩绸带转动,教师巡回看。3、提问: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让
38、你的绸带转起来的?(手臂带着转,用身体带着转)4、教师:我的绸带怎么没有转动呢?这是怎么回事啊?谁来告诉我?小结:我们都发现了,绸带自身不会转动,是我们的身体转动带着它转动起来的,本来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动,真神奇!5、教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跳一个绸带舞!三、运用肢体动作感知转动1、师:那我们的身体尚有那些地方,哪些部位会转动起来,请小朋友找一找,转一转你的身体部位!(幼儿探索)2、请幼儿交流:谁来说一说,你让什么转动了起来?请你上前面来试一试。(舌头转、手臂转、辫子转、屁股转等等)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了。四、了解旋转的秘密幼儿操作,探索
39、,通过观测交流,了解旋转的秘密。中班科学:有趣的水实验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对的的结果。 3、能与同伴和谐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同样吗?哪儿不同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
40、杯子里的水同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同样多。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同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测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
41、低: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方法三:假如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同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所有倒完。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对的,要通过实验才干知道对的的结果。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螺丝和螺帽内容与规定 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重点 为螺丝和螺帽配对,并简要地
42、说说为什么这样配对。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 (1)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三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观测指导。指导要点:对于个别不乐意参与的幼儿给予提醒与指导。 2交流共享 (1)请三个组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是如何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 (2)说说在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3)问题一:你们发现螺丝有哪些形状?请用手指给其他小朋友看。三个组进行抢答,获胜的一组得到一颗五角星。 (4)问题二:你们发现螺帽有哪些形状? (5)问题三:你们觉得螺丝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43、 (6)问题四:你是如何为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的?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7)小结:螺丝和螺帽有的是圆形,有的是三角形,相同形状的螺丝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对。 3模仿游戏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螺丝和螺帽,我们大家一起玩一个关于螺丝和螺帽的游戏好不好? (2)螺丝和螺帽的规定:三个组.cn自己推荐哪些小朋友当螺丝,哪些小朋友当螺帽。 (3)游戏设计:请几个当螺丝的小朋友站成横、竖两排,组成“丁”字形状。然后再请几个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丝”纵排的空当中快乐地钻S形。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去找找螺丝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
44、,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2、培养幼儿的观测、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土壤里有什么2、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3、挖土的铲子、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活动过程一、观测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2、由于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二、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1、土壤里有树根,尚有烂了的树叶。2、土壤里有死虫子。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三、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1.纸湿了。2.泥土里有水分。四、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1、有气泡。2、泥土中有空气。五、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由于土壤里有肥料。2、由于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六、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1.砂土里的水不久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取了。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七、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取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1、种一种,哪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