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381233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十 二级反映—乙酸乙酯皂化反映动力学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映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计算其反映速率系数。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映的反映方程式为: CH3COOC2H5+NaOH ® CH3COONa+C2H5OH 它的反映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CH3COONa浓度的变化来表达: (1) 式中a、b分别表达反映物酯和碱的初始浓度,x表达通过t时间后CH3COONa的浓度, k2即,表达相应的反映速率系数。 若反映物初始浓度相同,均为c0即a=b= c0,则式(1)变为: (2) 将上式积分得到:,起始浓度c0为已知,因此只要由实验测得不同时间t时的x值,以x/(c0-x)对t作图,若所得为一直线,证明是二级反映,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值。 当t = 0时,x = 0;t=t时,x=x。积分上式得: (3) 式中c为t时刻的反映物浓度,即c0-x。 为了得到在不同时间的反映物浓度c, 本实验中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率k的变化来表达。这是由于随着皂化反映的进行,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所以溶液的电导率逐渐减小(溶液中CH3COOC2H5与C2H5OH的导电能力都很小,故可忽略不计)。显然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是与反映物浓度变化相相应的。 在电解质的稀溶液中,电导率k与浓度c有如下的正比关系: k=K×c (4) 式中比例常数K与电解质性质及温度有关。 当t=0时,电导率k0的浓度相应于反映物NaOH的浓度c0, 因此: ko=KNaOH×c0 (5) 当t=t时,电导率kt应当是浓度为c的NaOH及浓度为(c0- c )的CH3COONa的电导率之和: kt= KNaOH×c + KCH3COONa(c0- c) (6) 当t=¥时,OH-离子完全被CH3COO-离子代替,因此电导率k¥应与产物的浓度c0相相应: k¥= KCH3COONa×c0 (7) (5) – (6)得 (8) (6)-(7)得 (9) 将(8)、(9)式代入(3)式,可以得到 (10) 或 (11) 据此,以对t作图,或kt对作图,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求直线的斜率可得反映速率常数k。 假如知道不同温度下的反映速率常数k(T2)和k(T1),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可计算出该反映的活化能E: (12) 三、重要仪器与试剂 DDS-11D型电导率仪1台 恒温水浴1套 双管电导池1个 秒表1个 移液管(10ml)2支 洗耳球1个 大试管2支 烧杯1个 新鲜配置的0.020、0.010mol×L-1乙酸乙酯溶液 0.020、0.010mol×L-1 NaOH溶液。 四、实验过程 1、打开恒温槽电源,调节至25℃ 2、测k0 在干净的大试管中加入约20ml 0.0100mol×L-1 NaOH溶液,恒温10min ,测电导率(电导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为k0。 3、测k¥ 在干净的大试管中加入约20ml 0.0100mol·L-1 CH3COONa溶液,恒温10min ,测电导率,即为k¥。 4、测kt 图Ⅲ-3-6 双管电导池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 0.0200mol×L-1 NaOH溶液放入A管,10mL 0.0200mol×L-1 CH3COOC2H5放入B管,同时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后,用干滤纸小心吸干电极上粘附着的水分(要特别小心,严防碰擦电极,导致电极上的铂黑脱落!只能用纸片轻轻接触电极)后,把电极放人电导池的A管中,并将电导池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min,用洗耳球将B管中的液体吹入A管,吹入一半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反复混合均匀,每隔2min 测一次电导率,约30min 。 5、反映活化能的测定 将反映温度调节为35℃,反复环节2、3、4。 6、最后,电导电极经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后,按实验前原样放好。双管电导池经自来水、蒸馏水充足洗净后,送烘箱烘干待用。 五、注意事项 1、装待测溶液的大试管和电极用蒸馏水洗3遍,再用待测溶液洗3遍。 2、测量用的双管电导池应洁净干燥。 3、铂黑电极插入电极插口时需固定牢固,以免接触不良。 4、测量过程中切勿使铂黑电极与其他物件接触,以免使电池常数发生变化。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最佳先煮沸,否则电导水中溶有少量CO2,减少了NaOH的浓度,而使k0值偏低,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测定35℃的k0值时,最佳将溶液重新换掉,以避免溶液会吸取空气中的CO2而减少NaOH溶液的浓度,使得k0值偏低。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若浓度不等,而所得结果仍用两者的浓度相等的公式计算,则作图所得直线也将缺少线性。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为了避免乙酸乙酯的挥发,应在容量瓶中事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这样可以使加入的乙酸乙酯不久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减少了乙酸乙酯的损失,配制时动作要迅速。 9、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较大,需在恒温条件下测定。在水浴温度达成索要的温度后,不急于立即进行测定,而是将待测体系恒温10 min,否则会引起因起始时温度的不恒定而是电导偏低或偏高,以致所得直线线性不佳。 10、实验过程中,要记录不同反映时间时体系的电导率,因此两溶液要尽快混合,且在混合时,按下秒表计时,反映在一段时间内,体系的电导率下降较快,因此,这段时间测定的时间间隔期要短。 六、数据解决 1、将25℃、35℃有关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室温: ,实验温度 ,大气压: 。 k0 = , k ¥ = 。 25℃ t/min k /s-1 35℃ t/min k /s-1 2、分别作25℃、35℃时对t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计算出25℃、35℃时的反映速率系数 3、代入阿伦尼乌斯公式求出反映的活化能。 七、简答题 1、本实验为什么可用测定反映液的电导率变化来代替浓度的变化?为什么规定反映的溶液浓度相称稀? 2、为什么本实验规定当反映液一开始混合就立刻计时?此时反映液中的c0应为多少 ? 3、试由实验结果得到的值计算反映开始10分钟后NaOH作用掉的百分数?并由此解释实验过程中测定电导率的时间间隔可逐步增长的因素。 4、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NaOH溶液和0.0100mol·dm-3的CH3COONa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k0,k ¥? 5、假如两种反映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如何计算k值? 6、假如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7、为什么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且NaOH和CH3COONa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8、反映分子数与反映级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映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拟定。试问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映为二级反映? 9、乙酸乙酯的皂化反映为吸热反映,试问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置这一影响得到较好结果? 八、讨论 1、在25℃下,CNaOH、CCH3COOC2H5均为0.02 mol·L-1,其反映速率为k=6.4 mol·L-1·min-1,其中反映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乙酸乙酯皂化反映的活化能:Ea= 27.3 kJ·mol-1 2、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入电导水和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而使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验中可用煮沸的电导水,同事可在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瓶上装配碱石灰吸取管等方法解决。由于CH3COOC2H5溶液缓慢水解,且水解产物会部分消耗氢氧化钠,故所用的溶液必须是新鲜配制的。 3、电导值是电阻值的倒数。因此,电导值事实上是通过电阻的测量,计算电阻的倒数来求得的。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量自身有其特殊性,由于溶液中离子导电机理与金属中电子的导电机理不同,随着着电导过程,离子在电极上放电,因而会使电极发生极化现象。因此,溶液电导值的测量通常都是用较高频率的交流电桥来实现的,大多数电导测量使用的电极均镀以铂黑来减少电极自身的极化作用。由于镀了铂黑的电极能极大地增大电极的表面积,使相应的电流密度减小,同时又由于铂黑的触媒作用,减少了活化超电势,故可减少电极极化。 4、乙酸乙酯皂化反映还可以用pH法进行测定。当碱和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不等时,设其浓度分别为a和b,且a>b,则其反映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设t=t和t=∞时,体系的[OH-]分别为[OH-]t和[OH-]∞,则有: 当a、b较小时(一般小于0.01 mol·dm-3),由于在稀溶液中体系的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根据pH值的定义,在25℃时,可用酸度计测定体系的pH值。即 通过测定t=t和t=∞时体系的pHt和pH∞求得[OH-]t和[OH-]∞。以对t作图求直线的斜率,从而获得速率常数k。 5、电导、电导率测量技术与应用 (1)基本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反映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存在的状态和运动信息,由于它在稀溶液中与离子浓度之间的简朴线性关系,而被广泛用于分析化学和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测试。在电解质溶液中,电导G是电阻R的倒数,因此电导的测量事实上是通过测量电阻值后换算得到的。根据欧姆定律 (2-1) 式中:I为电流,V 为电势差,在SI制中电导的单位为“S”,称为Siemens,中文名称“西门子”,简称为“西”。 溶液电导的测量是在由两个平行板电极组成的导电池中进行的,因此,电导G应与电极面积A成正比,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比例系数为k,称为电导率,单位S·m-1。 或 (2-2)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Lm是指把具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1m的两电极之间的电导。若溶液的浓度c(mol·m-3),则Lm与c的关系为: (2-3) (2)电导测量技术 在测定溶液电导的过程中,若有电流通过电极,离子会在电极上发生反映而产生极化现象而引起误差,测量时要使用频率足够高的交流电,以防止电解反映的发生。 1) 电导池 电导池是由两个互相平行的电极构成的,电极之间充以被测溶液。根据测量体系的差别,选用合适的测量电极,例如在测量电导较大的溶液时,一般要选用铂黑电极,以减少超电势,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电导池一般采用高度不溶性玻璃或石英制成。其结构如图Ⅲ-2-1 2) 交流电桥法测定电导 图Ⅲ-2-2是交流电桥示意图,图中G为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频率一般采用1000Hz),Rx是待测溶液,cd为均匀的滑线电阻(或交流电组箱),R3为可调电阻器,C为用以抵销电导池电容的可变电容器,B为检零器(可用示波器),当电桥处在平衡态时,ab间电流趋于零。 图Ⅲ-2-1 电导池示意图 图Ⅲ-2-2 交流电桥示意图 故溶液的电导为: 3) 电导仪 电导仪测量原理如图Ⅲ-2-3 图Ⅲ-2-3 电导仪原理图 图Ⅲ-2-4 DDS-11D型电导率仪示意图 1—表头;2—电源开关;3—温度补偿调节器;4—常数补偿调节器; 5—校正调节器 ;6—量程开关;7—电极支架;8—电极夹;9—后面板; 10—电源插座;11—保险丝座;12—输出插口;13—电极插座 电导仪的测量原理如图Ⅲ-2-3所示,完全不同于交流电桥,它是基于电阻分压原理的一种不平衡测量方法。稳压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供振荡器和放大器使用。振荡器输出的电压不随电导池电阻Rx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为电阻分压回路提供一个稳定的音频标准电压E。电阻分压回路由电导池Rx和测量电阻箱Rm串联而成。E加在该回路的AB两端,产生一个测量电流Ix。根据欧姆定律: 由于E和Rm都是恒定不变的,并且使Rm<<Rx 则得 由上式可以看出,测量电流Ix正比于电导池两极间溶液的电导。从而把溶液电导的测量变换为电流的测量,调节测量电阻箱,使Rm<<Rx,当Ix流过Rm时即产生一个电位降Em= IxRm因Rm一经设定后便固定不变了,所以。放大器的任务是将Em放大,再通过仪表显示出来。 4)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①调节“温度”补偿旋钮。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介质温度后,把“温度”旋钮置于相应介质温度的刻度上。注:若把旋钮置于25 ℃线上,仪器就不能进行温度补偿(无温度补偿方式)。 ②把电极插头插入插座,使插头之凹槽对准插座之凸槽,用食指按一下插头之顶部,即可插入(拔出时捏住插头之下部,往上一拔即可),然后把电极浸入介质。 ③调节“常数”旋钮。 即把旋钮置于与使用电极的常数相一致的位置上。 ④把量程开关扳到在“检查”位置,调节“校正”旋钮至使电表满度指示。 ⑤把“量程”开关扳到所需的测量挡。如预先不知被测介质电导率的大小,应由大到小选择挡位。 5)注意事项: ①在测量高纯水时应避免污染。 ②若需要保证高纯水测量精度,应采用不补偿方式测量运用查表而得。 ③温度补偿采用固定的2%的温度系数补偿。 ④为保证测量精度,电极使用前应用小于0.5 μS/c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两次,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三次后方可测量。 ⑤电极插头、插座绝对严禁沾上水,以免导致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⑥电极应定期进行常数标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