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364768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 朱柯旭【摘 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产业结构总体失衡,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水平低下;第二产业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调整: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在马克思生产理论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关键词】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义A81 A 1001-0475(2017)01-0030-03“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1(P.621)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就是说,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常态化现象。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详尽阐述。认真学习并深刻把握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

3、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义(一)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如上文所陈述的,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那么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通常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部类(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第二产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而第一和第三产业主要提供消费资料。因此,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当于马克

4、思的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而且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今天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虽然没有重点考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实现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合理调整,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大有裨益。”2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天我国经济的性质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与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状况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实现再生产的若干理论原则来套用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而是要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并结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国

5、际背景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事实,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正确的产业政策。否则,必将东施效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弊无益。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406)(二)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就贯穿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2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发展渐趋合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完全满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总体失衡,

6、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法等国大都如此。而对于我国来说,历年来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表明,使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工业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转向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效率;这两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同时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国民经济整体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

7、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作为一国经济发达程度之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失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5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始终稳定在50%左右,一直占据着我国经济的“半边天”,而且在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有大幅跃升的迹象(2008年48.4%,2009年51.9%),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却只有45%左右,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在50%左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

8、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比值却不足50%,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水平低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1979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325.50亿元,1990年为4954.30亿元,2000年为13873.60亿元,2010年为36941.10亿元;(数据来源:财新网农业生产总值宏观数据)人均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366公斤,2010年时增加至409公斤,2014年又增加至445公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15年),但是与美国

9、和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不容乐观(这里需要有美德两国的农业生产数据作支持),这种情况与我国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能力有限有很大关系。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低,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农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 3.第二产业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如表1所示,尽管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居三大产业之首,而且增长势头强劲。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第二产业

10、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对煤炭、钢铁和化工等传统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无论是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过多,还是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过多,超过整个社会的承载能力,都会破坏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而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内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就是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超过再生产所需的表现,而且这些行业大多发展方式粗放,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效益非常低下。与传统产业的投资过热相比,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却“门庭冷落”,发展相对滞后。事实上,我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这种不协调已经显露出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大

11、潮拉开差距的迹象。因此,这个问题越快得到妥善的解决,就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三) 我國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路径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服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普遍选择,“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是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规律。”4因此,我国应下大力气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为了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我们

12、应该朝以下两个方向努力: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上一部分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满足这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4 (P.716)马克思的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得到增强而不能被削弱。为了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

13、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奠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政策,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自动播种机、自动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量;四是要通过开设农村技术培训班等途径,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生代农民,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和自觉性,使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向现代化方向迈进。2.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

14、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而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再次被提上议程。由此不难看出,创新作为当今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显著标志,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具有低能耗、经济效益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因此,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现代科技促进生产力呈现几何级数跳跃发展的今天,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由之路。为此

15、,国家要加大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且鼓励企业把创新成果积极应用新兴产业中,以促进其发展。同时,国家还要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调节和控制,有效减少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走低碳发展道路。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取得的成效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已初见成效(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4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已经由2010年的57.2%下降到2014年的47.1%,已不

16、足GDP增长的一半;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则呈逐年上涨之势,由2010年的39.25%增加到2014年的48.1%,已接近GDP增长的一半,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这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的表现。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更加喜人的成就,“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摘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于今年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民经济2016年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803亿元、59510亿元和90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5.8%和7.

1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增量为9 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摘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第一季度运行态势良好,而且不管是增量还是增速,第三产业都远远地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这是国家自觉运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它不仅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说明了它对于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作指导,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我国经济就一定会运行在更加合理的区间,发展得更好。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杨玉春,吴春雷.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与路径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褚永慧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