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丹+李厚艳摘 要:在教育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下,民办高校逐渐发展壮大,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工作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提出解决对策如下: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就业环境市场化,打破传统观念壁垒;转变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共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成才;做好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问题;毕业生:G647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6)11-0194-02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每年涌入
2、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急速增加,过度饱和的人才市场造成就业形势严峻,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加堪忧。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一、概述1.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至2014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236所,其中民办高校228所,占比10%;全国高校在校生2 000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139.75万人,占比7%。而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
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824所,其中包含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高校728所,占比26%;全国高校在校生3 559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587.15万人,占比16%。10年间,全国高校总量仅增加了1.26倍,而民办高校数量则增加了3.19倍;全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仅增加了1.78倍,而民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则增加了4.2倍。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和国家重视的程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2003年9月1号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以上事实表明: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民办教育将
4、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业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1。自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逐渐呈现出饱和状态2。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力量办学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有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仍以社会精英进行自我定位,造成期望和现实反差较大,造成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我国用人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
5、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兼具普通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在自身特点影响下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民办高校毕业生基础知识薄弱,就业能力不高,高校品牌影响力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现实情况,造成了在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和创出品牌的关键要素,现有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现状自1984年诞生第一所民办高校至今三十余年的
6、时间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国民办高校依据时间、区域、经营理念形成了独有的发展模式,其学生就业现状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具体总结如下。1.运行体制灵活,有一定优势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3。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运营方自筹所得,受市场调节的影响较大,受国家政府的制约相对公办院校较小,其办学更具独立性和自主性。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化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定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民办高校相对灵活的运行体制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在原有职业化定位的基础上民办高校可以及
7、时地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具竞争力。虽然公办院校也在不断地适应调整,但由于其办学定位大多趋向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其调整的速度和程度就要小于民办高校,这样就给民办高校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2.国家推动高校改革,民办高校优势不明显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步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生产服务一线亟须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的人才。高等教育在过去盲目扩大规模,专业调整滞后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确立应
8、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已有培养模式的优势会随着改革的驱动而逐渐边缘化。不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都会参与到应用型的转型中,国家和地方对试点转型的扶植力度是等同的,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如果民办高校能够抓住改革的机遇,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迅速转型成功并利用灵活体制发展出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将会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3.就业矛盾凸显,问题长期存在民办高校就业工作虽然有其体制的优势所在,但是也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形式、社会地位、生源选择等情况而逐步
9、显现出矛盾冲突,亟待解决。第一,资源有限,教学质量提升困难。民办高校发展时间短,办学资源有限,虽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达到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但是要实现“从有变优”,还需要较长的时期。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民办高校在教学设施、实践场所、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困难,学生所学知识偏重教材化,动手能力欠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偏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社会认可度偏低,存在毕业生受到歧视现象。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及其毕业生的认可度偏低。民办高校一直
10、被贴着“三本”的标签,在很多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的招聘公告中明确表示不接纳民办高校毕业生,还有一些私企也在招聘中将民办高校毕业生排除在外。这种明显的歧视行为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就业情况,挫伤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第三,生源层次不高,培养模式僵化。由于体制政策限制,早期发展阶段的民办高校基本在本科三批录取生源。生源质量相较于公办本科院校偏低,学生普遍具有学习主动性差、基础知识薄弱、个性偏执的特点。而民办高校的培养模式长期参照公办高校,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来制定。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已经逐步显现出问题。第四,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宽松,缺乏足够的正面引导。民
11、办高校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普遍是比较优越的,城市独生子女居多。在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学生的物质条件得到了较大满足,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偏差,对于就业缺乏足够的动力。而学生家长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正面引导,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具有一定的困难。第五,学生虽有一定能力,但自控力较差,缺乏勇气。本文在对民办高校学生的长期研究中发现,民办高校学生的能力水平相较于公办高校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弱势,甚至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民办高校学生的自控力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缺乏对自我的合理认知、定位,难以做到对自我的完全掌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
12、心,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三、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就业问题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民办高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1.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优势个体,民办高校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和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需要更多的政策优惠,并在合理范围内放宽限制条件。民办、公办高校二者不能放在一个管理层面上,只有依据高校类型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2
13、.促进就业环境市场化,打破传统观念壁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就业环境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唯学历” “唯资历”逐渐被“唯能力”所取代,社会应该从固有观念中的“名牌”高校高于一切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正视民办高校所取得的成就和培养方式优于公办高校的方面。3.转变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应用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需求,民办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灵活体制,调整培养方案,将原本僵化的理论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前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4.积极共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成才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要涵盖学生的原生家庭,做好家
14、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双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家庭拓宽学生的就业网络,增加就业机会。5.做好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综合性技能型人才是民办高校的目标,也是人才需求的大趋势。技能型人才需要以高校转型来实现,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提升。民办高校宜采用生涯教育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再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四、结论民办高校是国家教育经济发展的产物,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就业问题,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是教育部门和民办高校在很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参考文献: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2丁涛.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31(397):140-141.3朱海明,袁迎春. 民办高校发展浅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156-16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