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360701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师应该如何写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师应当如何写好教案【篇一:幼儿教师教案模板】 问题一:备课备什么? 备课要三备一备教材,二备幼儿,三备教法。 问题二:教案撰写的基本格式 1【活动名称】 2【设计意图】 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两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规定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因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 2.设计意图在平常教案中可以不写。 3【活动目的】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的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不要写反复和无效的目的,目的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4【活动准备】 围绕知识经验准

2、备和物质准备。 5【活动过程】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立。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的,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的,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的。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成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6【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毕。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问题三:主题活动设计及相关规定【篇二:幼儿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3、 幼儿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是一个现状描述、因素分析、及时反馈,整体把握、深度思考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用随笔的形式记下教学过程的成败得失并分析因素,研究改善措施,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一、 现状描述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不管得失成败,都应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将其记录在教案中。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许由于一个可爱的头饰而让幼儿产生浓厚的爱好,也许由于自己的一个轻轻的抚摸而让一个爱动的幼儿安静下来,也也许由于自己的

4、一个质问而让幼儿慌乱不已。不管是什么情景都应当实话实说,以便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能有“本”可参。 二、 因素分析 教师在碰到复杂的教学情景时容易产生焦急,在分析原应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谈不上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调整。一些教师在描述现象时容易陶醉于自我表现,出现问题时就归结为教材太难,幼儿的常规太差,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等。尚有一些教师能发现因果关系,但并不能进一步揭示本质的联系,我们在分析因素时要去伪存真,真正存自身找因素,努力寻找解决策略。 三、及时反馈写教师与幼儿教学过程是师幼对话,互动的过程。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因及时反馈,对师幼双方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辩证的分析,以帮

5、助教师日后的备课,上课时能全面把握幼儿的情况。有些教师活动不成功就归结于孩子们没配合好,却不考虑自己的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和爱好,教师提供的材料幼儿是否会喜欢?自己的提问幼儿是否明白?总之,教师更应当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 四、整体把握些特色与亮点 一个活动至少有一个亮点就够了,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亮点重要记录下来,写下该活动的特点,以便日后有重点的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特色。 五、深度思考写建议与调整 在组织完一次活动之后,教师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如:学习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活动环境是否恰当,组织的方式是否合理,教学

6、重点是否合理,并写出调整的方案,从而使自我反思达成一定的深度。【篇三: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的】 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的 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丁海东 问题: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的? 幼儿园的教学实践要经常面临设计教育活动并撰写教案的任务。可以说,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时间有多长,撰写教案的时间也就有多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数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实践一线工作,这其间设计过的教育活动及其撰写的教案也已无可计量。然而,在教案设计中关于教育活动目的的设计和撰写,大都是凭自己模糊的经验和感觉而完毕,却很难有清楚的思绪和保证科学的把握。事实上,我们所设计和撰写的教

7、案,总是很经常地在目的设定上被评判者认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在教育活动方案中,教育活动目的容易存在什么问题,究竟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的,这是否有一个基本的规范? 专家解答:把握教育活动目的的适宜性及其表述的规范性 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方案即“写教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常规性工作,其中活动目的的设计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科学地设计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幼儿教师教育技能和业务素养的基本体现。一般而言,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的的科学与否,既取决于目的自身的适宜度,也有赖于表述形式上的规范。基于活动目的设计实际操作的现实,并有针对性地避免某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教师在设计和

8、撰写教育活动目的时,需要切实把握如下相关要点。 一、目的难易度要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避免过难或过易 目的作为对幼儿学习任务和活动规定的预先设定,在其实现的难易限度上必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实际和能力水平。在目的设定中,要保证目的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以达成教学促进发展的有效性,同时又要考虑不能超过幼儿的能力范围;既要保证幼儿可以达成或完毕目的拟定的规定,又要可以避免在低水平上的简朴反复。幼儿不能有效完毕或容易即可完毕的目的规定均是没故意义的。在大班教育活动中,“可以掌握系鞋带的方法”的目的明显规定过低,由于这是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的技能。而在小班活动中规定幼儿“体验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染纸的乐趣

9、”这也是不切实际的,由于小班幼儿的活动尚未达成可以自主与同伴合作的限度。 一般而言,对于涉及到认知理解和技能操作的目的,假如不能保证有2/3以上的孩子可以完毕的话,就是一定是过难的。例如,在中班上学期某次涉及结识左右方位空间的教育活动中,有“引导幼儿可以区分自己及别人的左和右”目的设定。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只能区分出自己的左和右,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和示范,总有相称一部分孩子就是不能对的说出“老师”、“小胖”以及小动物“小狗”、“小熊”的左右。事实上,这是该年龄段幼儿自我中心化的限度和特点所决定了的。因此,假如把目的开放性地拟定为“可以结识自己的左右,并学习尝试分辨别人的左右”也许才是恰当的。当然

10、,对于一个活动目的,假如事先就感觉所有幼儿都可容易完毕的,就需要考虑是否有规定过低的嫌疑,除非是复习性或经验重新整理式的目的。 二、目的框架要尽量适应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合理安排发展的不同维度 活动目的总是要涉及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维度,并形成目的的整体框架。目的框架的构建,需要考虑幼儿全面发展的规定特别是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目的分类的方法,也是从实际的可操作规定出发,目前比较有共识的见解是,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的可以一般地从认知、动作技能(行为)和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框架构想,以尽量保证目的指向于幼儿经验的完整获得,而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某大班半日活动快

11、乐的中秋节的目的: 1.了解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传统节日; (认知) 2.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 (动作技能与情感) 3.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情感) 幼儿对于一次相对独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经历,往往就是头脑认知、身体动作与心灵情感等身心发展因素的全面投入和整体体验的过程。一般而言,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需要尽也许从幼儿发展的多个维度来,全面而综合地考虑和拟定活动的目的。即便不是综合性教育活动,而偏重于某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仍然也需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等方面综合设计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即便是单个领域或单个学科的教育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在所属的领域或学科里促进幼儿学习

12、经验的整体获得。例如,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上就是对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身心经验的整体推动。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教育活动的目的设计都要一分为三地均衡呈现出上述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会有某些维度在特定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会更显重要而不可或缺,例如,认知目的之于科学活动,情感目的之于艺术活动,行为技能之于体育活动,就是如此。因此,在不同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目的的设计就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发展的维度。事实上,认知、行为技能与情感的三维度分类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保证目的完整性的一般参照。 在设计和撰写活动目的中,更不要把这三个维度作为活动分条表述的依据,这既不现实,

13、也不符合幼儿发展的逻辑。机械式地按照三个维度把活动目的分而述之的做法,将不利于教师灵活而开放地设计教育活动的目的。从可操作的角度,活动目的独立成条的依据只能是相对独立的关键事件。正如上例中“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这一条目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而既含行为技能学习也含情感体验的经验内容。 三、目的涉及的学习内容要突出关键经验,避免面面俱到 在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方案的文本中,分条呈现的活动目的仅在条目数量上一般就是24条,并且需尽量简洁而明快。一次具体的教育不也许承载过多的发展目的,必需要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些关键经验和核心的学习任务。单就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目的

14、不也许超过幼儿在一次教育活动中所有经验获得的范围,但也绝不是幼儿在活动中一切也许的学习因素和发展经验的所有罗列。面面俱到的目的就是分散的,是没有聚焦的,对于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价值也是缺少的。目的设计要突出核心的学习任务和关键的活动经验,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教育意图和领域内容的侧重,以及拟展开的活动具体过程和环节等因素。 例如,某中班组织一个故事名为好心的小蛇的阅读讲述活动:教师开始并没有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先是运用课件向幼儿逐页呈现一个故事绘本。课件呈现的每页画面均隐去了下面简朴的文字。故事中有蚂蚁、小鸡、小兔等小动物,要过一条由两个峭壁对峙而形成的河沟,是一只小蛇用身体搭起一座桥

15、,帮助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地通过了河沟,并规避了后面一只狗对于他们的追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图并分析画面的内容。最后,老师引导幼儿假定自己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试着给每页画面配上简洁的文字。在老师适当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一一配上简洁的文字(河;桥;蚂蚁过桥;小鸡过桥;小兔过桥;等等)并一一与原作者所配的文字进行对照。最后再引导孩子给这个故事起个合适的名字。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活动目的是: 1.可以认真观测画面,学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画面的意思; 2.乐意跟随老师一起讲述,体验看图说话的乐趣; 3.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和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命名。 这个教育活动目的的设计是比较准确而

16、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以及教师所要突出的教育意图。倘若这个教育活动的目的也将引导“学习帮助别人”的道德发展以及“碰到问题多动脑筋”之类的指引性内容加了进来,尽管这些内容也是这个活动也许存在的教育作用,却既不能突出这个教育活动的学习重点和关键经验,也也许会导致目的的偏离。 四、目的拟定的发展任务要具体而有针对性,避免空泛笼统 对于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设计的目的也一定应当是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笼统而空乏的活动目的既不能体现对于特定具体教育活动的有效匹配,也不也许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实现,同时也丧失对于活动效果进行评判的参照价值。例如,某中班健康活动白白的牙齿的

17、有一条目的:“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很明显这个“习惯”的养成仅在一次教育活动中是不能培养起来的,自然也不也许实现。单就这条目的而言,宜调整为“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懂得早晚刷牙的好处”。故事教学活动小熊让路有一目的:“培养幼儿仔细观测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该目的缺少对于该具体活动的针对性,并且又因语焉不详,把“仔细观测”和“语言表达能力”合并在一起而显生硬。基于该教育活动的实际过程,可以表述为“可以仔细观测图片,并能较完整地表述出画面呈现的情节。” 为避免目的拟定的发展任务过于宽泛笼统,目的设计在表述上可尽也许追求可以呈现出幼儿可感知或可目见的行为表现以及活动情景与对

18、象。在小班音乐教育活动喂小鸟中,其目的有“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的能力”,“能大胆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美好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是可以作为任何有表演和演唱环节的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的。上述目的而假如可以突出出具体的行为表现,即可调整为“可以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表演小鸟飞、吃食和大风搏击等动作”,“有表情地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鸡妈妈和鸡宝宝之间爱的美好情感”,显然比本来就更显具体。 五、目的表述的角度要一致,尽量立足于幼儿的角度 活动目的的表述或者是从教育(教师)的角度,或者是从幼儿的角度,至于从哪个角度并无严格的限定。但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目的,每个条目的目的表述应保持一致的角度为

19、宜,这是保证目的设计在形式上整齐统一的需要。例如,中班音乐教育活动尝葡萄的目的是: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 2.启发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丰收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3.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进退步、交替步、托帽位等。 上述3条目的很明显在表述角度上不一致,前两者是教师,最后一条则是幼儿。 关于目的的表述角度,目前在幼儿教育界正逐渐趋于认同于从幼儿的角度。其因素在于,从幼儿的角度表述目的,可在形式上体现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意识,并且从现实的可操作性上,也便于目的所拟定的发展任务的具体化。类似于“提高幼儿观测的能力,教给幼儿比较的方法,”、“培养幼儿帮助别人

20、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等目的表述方式,假如改为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则更容易使得目的具体具有针对性,可以更改为“可以仔细观测,区分出两张图画中的不同”,“懂得帮助别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产生想去帮助别人的意愿”,“尝试与同伴协商,一起制作菊花,体验合作的乐趣”。 六、保证目的的纯粹性,避免把手段或途径混合于目的 在撰写教育活动目的时,需要避免在目的表述中出现“通过?”、“在?中”等诸如此类的句式,这些句式不是目的恰当的表述方式。事实上,这是把属于教育活动“手段”或“途径”的内容混合于活动目的中。如:“通过染纸活动,体验染纸的乐趣,表达同伴间的友爱”,“在观测、操作、

21、品尝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测力和表述能力”。这些目的表述方式,虽然交代出了目的实现的具体背景或依托,有助于避免目的的空泛,但却是丧失了活动目的在逻辑上的纯粹性。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的”就是目的,而“活动过程”才是真正表现或呈现活动的手段、途径及情境的适宜平台。 七、目的条目之间要相对独立,避免彼此之间的意义反复 教育活动的目的一般是分条目而列述的,这既是为了地呈现目的内容的不同层次或维度,也是体现幼儿经验要点的清楚分布,而使人一目了然。分条列述的目的在其各自所呈现的事件及其意义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彼此之间要避免意义上的交叉或重叠。 例如,某中班教育活动夸济南的目的如下: 1.

22、通过欣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初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培养认真倾听和说话完整的能力。 3.知道济南名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该活动目的中,且不说存在着表述角度不一致、手段与目的混合等问题,在目的1和目的3之间内隐地存在着意义的重叠,即“欣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和“知道济南名胜”对于幼儿发展的实质意义是反复的,由于“趵突泉”和“大明湖”就是济南的名胜。基于该活动目的存在的问题,可修改为如下内容,则显得更为恰当: 1.知道济南有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名胜,初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可以认真欣赏济南的风景图片,并可以尝试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3.理解儿

23、歌夸济南的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诵。 作为一次具体教育活动对于幼儿学习任务与发展结果的预期和设定,活动目的是指引教育活动展开的导向,也是贯穿活动过程的线索,并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教育活动目的设计的是否适宜得当,表述是否科学规范,是可以直接反映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虽然,关于教育活动目的的设计及撰写,目前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严格规定和固定模式,但基于对组织、开展和评价教育活动的有效指导,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目的的设计及表述总是存在着某些原则性和规范性的基本规定的。上述关于目的设计及撰写所提出的相关建议,希望对于幼儿教师的教案设计可以有所裨益。 注:原文载教育导刊2023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